萬里長城十三關

九龙湾

<p class="ql-block">  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建筑工程,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东起河北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2万多千米,现能看到的主要是明长城,修建有多个关隘,各关隘都是军事、交通的咽喉要道,是古代防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p> <p class="ql-block">  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计有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为多。</p><p class="ql-block"> 清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修筑。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 </p> <p class="ql-block">  尽管长城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但它仍然被视为中国的象征。它仍然被认为是中国国家的象征,它的存在表明中国的力量和繁荣。也象征着中国人民的勇气和毅力。</p> <p class="ql-block">  “不到长城非好汉”,六年前,出于对万里长城的热爱与痴迷,我开始自费用相机记录长城的雄伟、壮阔、古朴、沧桑的身影。随着对长城的逐步认识,对长城的感情更加深厚。这也增加了我对长城进一步了解的欲望。</p><p class="ql-block"> 绵延万里的长城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这一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以明长城为例,在万里长城防线上分设了辽东、蓟、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宁夏、固原、甘肃等九个军事管辖区,称作“九边重镇”。</p><p class="ql-block"> 根据巩卫京师战略地位的重要程度和官方以及民间交往的必要,在九边重镇的沿线建立了若干个关口,其中战略地位相对重要的关口就形成了“万里长城十三关”。</p><p class="ql-block"> 六年的春夏秋冬,对长城沿线的考察、巡视途中,我陆陆续续拍下了万里长城十三关的雄姿,算是完成我心中一个小小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b>一、山海关</b></p> <p class="ql-block"><i>  河北秦皇岛山海关</i></p><p class="ql-block"> 山海关又称“榆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此筑城建关,这里遂成为了扼东北、华北咽喉要塞的军事重镇,因其依山襟海,故得名山海关。山海关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牌匾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书。</p> <p class="ql-block"><b>二、黄崖关</b></p> <p class="ql-block"><i>天津蓟县黄崖关</i></p><p class="ql-block"> 黄崖关又称“小雁门关”,为津门十景之一的蓟北雄关,位于蓟县最北端30公里处的东山上,北齐时建,明代名将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曾重新设计、包砖大修。黄崖关城东侧山崖的岩石多为黄褐色,每当夕阳映照,金碧辉煌,素有“晚照黄崖”之称,游览区包括“黄崖夕照”、“二龙戏珠”和“云海烟波”三大奇观,具有雄、险、秀、古四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b>三、居庸关</b></p> <p class="ql-block"><i>北京昌平居庸关</i></p><p class="ql-block"> 居庸关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北京昌平区内,得名始于秦代。有南北两个关口,南名“南口”,北称“居庸关”。燕国时已成为军事要隘,汉代已经颇具规模,此后历唐、辽、金、元数朝,居庸峡谷都有关城之设。成吉思汗灭金即入此关,现存关口建于明洪武年间。</p> <p class="ql-block"><b>四、紫荆关</b></p> <p class="ql-block"><i>河北易县紫荆关</i></p><p class="ql-block"> 紫荆关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西北45公里的紫荆岭上,城东为万仞山,城西有犀牛山,城北为拒马河,城南是黄土岭,一向被称为“畿南第一雄关”,它南面以十八盘道为险阻,北面近以浮图隘口为门户,一关雄踞中间,群险翼庇于外,山谷崎岖,易于戍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紫荆关曾发生的战争达140多次,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公元1213年成吉思汗攻居庸关不克,分兵紫荆关击败金兵,又从内夹攻居庸关得手。明正统十四年“土木之变”后,蒙古军破紫荆关逼近北京。</p> <p class="ql-block"><b>五、倒马关</b></p> <p class="ql-block"><i>河北唐县倒马关</i></p><p class="ql-block"> 位于中国河北省唐县西北60公里的倒马村,为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因山路险峻,战马到此经常要摔倒而得名。明代以后通称倒马关。现存倒马关城始建于明景泰年间,与居庸关、紫荆关合成为内三关。倒马关城东门、西门已在修公路时拆毁,北门亦在早年被拆,关城城墙仅西面城墙大体断续残存,可辨外侧为青砖包砌,内侧为卵石砌筑,其余三面均被拆毁,只局部可略辨残迹。</p> <p class="ql-block"><b>六、平型关</b></p> <p class="ql-block"><i>山西大同平型关</i></p><p class="ql-block">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白崖台乡,明正德年间修筑内长城时经过平型岭,并在关岭上修建关楼。平型关城虎踞于平型岭南麓,古称瓶形寨,以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时为瓶形镇,明、清称平型岭关,后改今名。历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周围900余丈,南北东各置一门。</p> <p class="ql-block">  平型关又因发生了举世闻名的平型关战役而闻名。1937年9月25日,日本最精锐的板垣师团主力在平型关遭到了林彪元帅率领的八路军的全力攻击,在此一役歼灭日军近千人,毁敌汽车100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1000多支,轻重机枪20多挺,战马53匹,另有其他大量战利品。</p> <p class="ql-block"><b>七、偏头关</b></p> <p class="ql-block"><i>山西偏关偏头关</i></p><p class="ql-block"> 偏头关历史悠久,地处黄河入晋南流之转弯处,为历代兵家争夺重地。位于偏关县黄河边,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三关”,因其地势东仰西伏而得名。现存建筑为明洪武年间修筑,明朝时,偏头关既是晋北门户,也是晋北与内蒙古互市的通商口。</p> <p class="ql-block"><b>八、雁门关</b></p> <p class="ql-block"><i>山西代县雁门关</i></p><p class="ql-block"> 雁门关,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p> <p class="ql-block">  雁门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一说雁门关,人们马上想到宋代杨家将为国前仆后继的故事。雁门关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楼与李牧祠,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现建筑为后人复建。</p> <p class="ql-block"><b>九、娘子关</b></p> <p class="ql-block"><i>山西平定娘子关</i></p><p class="ql-block"> 娘子关,为中国万里长城著名关隘,位于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山麓,太行山脉西侧河北省井陉县西口。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唐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平阳公主的部队当时人称“娘子军”,故得今名。现存关城建于明代,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p> <p class="ql-block"><b>十、杀虎口</b></p> <p class="ql-block"><i>山西右玉杀虎口关</i></p><p class="ql-block"> 位于山西与内蒙的交界处,雁北外长城最重要的关隘之一,是晋北山地与内蒙古高原的边缘地区,也是从内蒙古草原南下山西中部盆地,或转下太行山所必经的地段,明时称“杀胡口”,后来逐渐演变为现在的“杀虎口”关。明朝时蒙古贵族南侵长城,多次以此口为突破点。</p> <p class="ql-block"><b>十一、嘉峪关</b></p> <p class="ql-block"><i>甘肃酒泉嘉峪关</i></p><p class="ql-block">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先后经过168年时间的修建,成为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p> <p class="ql-block">  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和戈壁,向北8公里连着黑山悬壁长城,向南7公里,接讨赖河边天下第一墩,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p> <p class="ql-block"><b>十二、阳关</b></p> <p class="ql-block"><i>甘肃敦煌阳关</i></p><p class="ql-block"> 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阳关建于汉元封四年,自汉至唐,一直是丝路南道上的必经关隘。</p> <p class="ql-block"><b>十三、玉门关</b></p> <p class="ql-block"><i>甘肃敦煌玉门关</i></p><p class="ql-block"> 说起玉门关 ,大家马上会想到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这就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的那悲壮苍凉的情绪,引发我们对这座古老关塞的无限向往。</p> <p class="ql-block">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又称小方盘城,关城呈方形,四周城垣保存完好,为黄胶土夯筑,开西北两门。城墙高达10米,上宽3米,下宽5米,上有女墙,下有马道,人马可直达顶部。</p> <p class="ql-block">  大方盘城又名河仓城,在敦煌市城西北约90公里的戈壁滩上。位于小方盘城(汉玉门关)北约10公里处, 因比小方盘城大,故名大方盘城。</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郭雁平 网名 九龙湾</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48471377</p><p class="ql-block">内蒙古 呼和浩特</p><p class="ql-block">美篇认证 旅行领域优质作者</p><p class="ql-block">爱好:摄影 旅行 历史 长城探查</p><p class="ql-block">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 </p><p class="ql-block">呼和浩特摄影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副秘书长</p><p class="ql-block">多年来以古城遗址、万里长城为选题行走于荒野古堡、长城沿线,拍摄了大量作品。作品散见于各地报刊杂志、媒体平台,曾多次参加省市级摄影展并获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