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壁上的梵音(张法桂/文)

西窗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绝壁上的梵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法桂/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366年的某一天,一位叫乐尊的和尚,他一路风尘云游至鸣沙山东麓三危山的一座断崖前,走得有些疲惫,就决定在此地稍作歇息。</p><p class="ql-block"> 此刻正是夕阳西下,落日在山背后放出奇异绚丽的光芒,金灿灿的阳光照射在与鸣沙山相对的三危山上。乐尊起身仰望三危山的断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断崖被身后的落日衬托得金光万道,崖壁上仿佛有千万尊佛像在金光中闪现,气象非凡。乐尊心想这肯定是佛祖显灵了,以此奇异景象来告诉他此处是一处圣地。于是,乐尊马上跪下来对着这座神奇的断崖磕头行礼,立誓要在此处凿窟造像拜佛修行。</p><p class="ql-block"> 过了几天,乐尊和尚筹集好物资,请工匠来到了三危山的大泉河谷,也就是他看见了万道佛光、佛祖显灵的地方,在这悬崖绝壁之上凿开了莫高窟的第一个石窟。这个石窟如同一颗种子,播撒在了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而开创了敦煌璀璨的佛教文化。</p><p class="ql-block"> 不久,又有一法良禅师云游到此,似乎也有类似的奇遇,便在乐尊和尚开凿的石窟旁开凿了第二个石窟。此后,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开凿的洞窟越来越多,窟群就像密集的蜂巢,排列于绝壁之上。一个石窟,就是一座庙宇,慢慢地,这里变成了一个佛教圣地,名之为莫高窟。</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这个名字的由来大抵有这样几种说法,其一是说莫高窟开凿于沙漠的高处而得名,在古汉语中“漠”与“莫”是通假字。其二是说从藏经洞出土的文书和许多唐代文献都记载,唐代沙洲敦煌县境内有“漠高山”、“莫高里”之称,因此将石窟以附近的一些地理名称命名。还有另外一说,认为莫高窟意为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这无疑是体现了人们对佛教修行的至高敬意。</p><p class="ql-block"> 在去莫高窟的路上,我特别留意了从敦煌市到莫高窟景区停车场的行驶距离是10公里,再坐景区观光车到达目的地还有15公里的路程。我觉得对于一个佛教石窟来说,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距离。开凿石窟的原始目的是为了给出家的僧人提供静心事佛、了结尘缘、超脱尘世、一心求灵魂安静的地方所在,因此,石窟开凿地往往选择远离城镇喧嚣的地方。然而,这距离又不能太过遥远,毕竟僧人不能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也需要俗世的供养。而敦煌为古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商贸十分繁华,我想,当时的乐尊和尚一定也有这个方面的考量。由此看来,商路与佛路的一致,是佛教石窟艺术遗迹集中在丝绸之路古道的重要原因之一。</p><p class="ql-block"> 从景区的观光车上下来,抬眼望去,那空旷蔚蓝的天空下面,莫高窟洞开的一排排石窟,仿佛是一只只可以穿透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五脏六腑的眼睛,黝黑深邃,触目心惊。绝壁之上,梵音袅袅,洗涤着尘世的烦恼与喧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脚下凹凸不平的地面在诉说着千年的沧桑,无处不在的梵音,引领着我这颗被久久裹挟在红尘之中的凡心,缓缓地走进那一个个黑暗暗的洞窟。</p><p class="ql-block"> 洞窟里,一座座佛像静坐其间,以撼人心魄的姿态展示着超凡的魅力。他们慈眉善目,面容丰润,神态安详,那含蓄的微笑似能包容世间万物,雍容的体态散发出庄重的气息,流畅的衣纹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这些佛像有的依石而凿,有的夹泥以塑。泥塑佛像数量众多,以木为骨,以泥为肌,再施以多彩的颜料,便赋予了它们鲜活的生命。每一尊塑像形态各异,佛教传说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在这里被演绎得栩栩如生。7农耕的辛勤、游牧的豪放、经商的奔波、战争的残酷、迁徙的艰辛、还有生老病死的无奈、喜怒哀乐的真情、佛家修炼的超脱、凡人琐事的烦恼等等,都一一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你只需跨一步,仿佛就能走进那些被封存了千年的故事之中。</p><p class="ql-block"> 导游说,莫高窟现保存有从十六国后期到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各代洞窟735个,泥质彩塑2415尊,壁画45000多平方米,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若把莫高窟全部壁画排列起来,能伸展30多公里。是世界上现存规最宏大、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p><p class="ql-block"> 在众多的石窟中,第96号窟的大佛最令人难以忘怀。它身处崖窟中段,与崖顶等高,层层檐牙高啄,轮廓错落有致,白壁丹楹相互映衬。土红色的飞檐如同一簇簇燃烧的火焰,衬托出九层楼的壮观雄伟,檐角的风铃在秋风里清脆作响。此窟开凿于初唐,窟内的大佛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根据敦煌遗书《莫高窟记》记载,这尊大佛为公元695年由禅师灵隐和居士阴祖所建。大佛的制作方法为石胎泥塑,即在崖壁的石沙岩体上凿出佛像的大体形状,再用草泥垒塑、用麻泥细塑,最后着色而成。这座大佛仪态端庄,光艳柔美,色泽祥和。那温和的面容,让人的心灵瞬间得到抚慰。洞口的光线准确地散射到佛像最重要的部位。宝石镶嵌的眼珠闪闪发光,深邃而又明亮,仿佛能洞察一切,看透人世间的善恶百态。这尊大佛因多次重修,已非唐塑原貌,但仍不失雄伟壮观的气势。窟前的建筑原为四层,晚唐年间建成五层,宋初(公元966年)重修,我们现在看到的九层楼为1935年建造,已成为莫高窟的标志之一。</p><p class="ql-block"> 开凿于盛唐天宝年间的第130窟,窟内塑有莫高窟第二大佛,因位于96窟之南,也称南大佛。佛高26米,为石胎泥塑弥勒倚坐像。主室南北壁上各绘有高约15米的巨型菩萨坐像一尊,上部为宋代所绘飞天,是敦煌石窟中最大的飞天图像。窟前保存有西夏殿堂遗址,大佛仅头部就有7米,虽然不符合人体比例,但却巧妙地解决了自下而上仰望佛像时的视觉差,从而使观佛者能清晰地看到弥勒佛既庄严又慈祥的表情。</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最富有传奇的一个洞窟是藏经洞,现编号为第17窟。此窟为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园851年)时开凿,是当时河西都僧统洪辩的影窟。遗憾的是,我们去的那天,由于游客很多,我们只买到了B票,也叫应急票,没有看到这个充满传奇的洞窟。但从景区陈列馆的图片资料中,依然可以看见这个洞窟北壁的泥床上,洪辩和尚端身正坐,巍然不动,仿佛正从一次深深的禅定中刚刚返回。他那平和、自信、坚毅的眼神里,到底藏匿了多少千年的传奇呢?</p><p class="ql-block"> 将时光拉回到公元1900年。</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的5月26日,云游寄居在敦煌莫高窟并在这里当家的道士王圆箓,在清理如今16号洞窟的积沙时,意外发现一个被人为封存的洞窟,他率人“以流水疏通三层沙”,使这个封闭了近800年的密室重现于世。当他打开这个洞窟的时候,发现洞窟内密密匝匝地堆满了成捆的经卷、文书、文物,从地面垒到屋顶。</p><p class="ql-block"> 这个洞窟瞬间震惊了世界。</p><p class="ql-block"> 藏经洞内藏有从4世纪到11世纪的历史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五万多件以上,其中百分之九十左右是佛教典籍,还有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其它宗教的典籍,以及官府文书、四部书、社会经济文书、文学作品等大量世俗文书。文献中除大量汉文写本经卷外,也有藏文、西夏文、于阗文、梵文、回鹘文、粟特文、突厥文、龟兹文、婆罗谜文、希伯来文等多种古文字写本。除了文献之外,还有若干铜佛、法器、幡、幢、绢纸画、壁画粉本等物。</p><p class="ql-block"> 藏经洞文物的发现意义重大,与殷墟甲骨、明清内阁档案大库、居延汉简一起被称为20世纪中国古文献的四大发现。这些文物为研究中国及中亚古代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技等提供了数量极其巨大、内容极其丰富的珍贵资料。为考古学者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被称为打开世界中世纪历史的钥匙。</p><p class="ql-block"> 可是,古人为什么要将这个藏经洞封存起来呢?</p><p class="ql-block"> 有学者认为可能是为了免受战火而封存。大约在11世纪,西夏统治敦煌时,元代统治者占领敦煌以前,莫高窟的僧徒们考虑到战争的灾难,于是就把寺院历代保留下来的经卷、文书、档案以及佛像画等全部封存在藏经洞里。他们外筑补壁,并绘壁画以掩人耳目,希望能在战乱中保护这些佛教文化遗产。 也有学者认为藏经洞文献是敦煌寺院历代保存的陈旧法物,由于佛教对“法宝”尊崇备至,其封闭保藏是基于佛教传统的处理方式,不具特殊历史意义。还有学者指出,宋代前后,随着佛经样式的演进,折叶式的刊本经卷逐步替代了古老的卷轴式经卷,因此就把以前使用起来不方便的卷轴经典等进行集中处理,予以封存。</p><p class="ql-block"> 由于缺乏明确的史料记载,至今还无法确知藏经洞封闭的原因,它似乎注定要成为一个千古之谜。</p><p class="ql-block"> 藏经洞发现后,消息不胫而走,因而造成了大量珍贵文物的流失。根据敦煌研究会相关文史资料获悉,从1905年至1925年长达20年的时间里,被俄国、英国、法国、日本等探险家或学者,用各种各样的卑劣手段窃取了藏经洞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宝级文物。而这些文物绝大部分经由道士王圆箓之手流失而出。当时,王圆箓的注意力正放在募化善款、营修庙宇上,希望借助发现藏经洞得来的声望,建功立业、光耀门庭。这些文物的流失,可以归咎于王圆箓的无知,却也必须考虑到特定时代国家文化衰微的复杂情况,以及每一个当事人的精神麻木和责任缺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游览了一个又一个的洞窟,阅览了陈列馆内一幅幅图片资料,还有动态的视频画面,我发现几乎所有的洞窟都有飞天这一形象。这些飞天身姿曼妙,面容清秀,轻盈优雅。据统计,莫高窟的壁画中共有四千五百多尊飞天。</p><p class="ql-block"> 据说,飞天最初源于印度教吠陀诸神中的天女。随着佛教的传播,飞天经由南亚、中亚从西域传入敦煌地区,并不断与本土文化艺术相融合。敦煌飞天却又不同于印度飞天靠双脚行走,而是借由舒展的飘带在天空中自由驰骋,色彩斑斓,无拘无束,表现出一种极致的动感与生命活力。如第296窟中的拈花飞天,这位飞天巾带束发,高耸的发髻在空中飞舞时轻轻摇动,长眉细眼,双手拈花,上身着有有领小袄,下着长裙,身后的尖角飘带逶迤空中,神态似天真的少女。第428窟中的佛背光飞天,从天而降,面相丰满,长眉大眼,大胆袒露上身,着长裙长带,身姿飘逸,面无表情,似乎在注视着什么。此窟中还有一幅壁画,茂盛的莲花丛中有一飞天,轻踩莲花,头梳双髻,手持内盛莲蕾的花钵,巾带似羽毛,身旁一长尾鸟伴其飞翔。还有290窟北周时期的伎乐飞天,飞行的同时在演奏各种乐器,令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这种飞天形象的诞生,与敦煌本土文化中道教飞仙、羽人形象应该是息息相关的。敦煌画匠将这种通过宽长羽衣和飘带展现动态的手法,与飞仙、羽人形象结合起来,用以描绘佛教的飞天,印度飞天的艺术就这样融入了中原特色和民族风格。时至今日,作为莫高窟壁画艺术的飞天,早已从印度宗教神话中抽离而出,成为一种彰显精神自由的哲学符号。</p><p class="ql-block"> 其实,神都是人造的,人在造神的过程中,不仅寄寓了宗教情感的追求,同时也将自己的审美理想熔铸其中。佛家非常善于运用世俗的审美手段为宣传佛法服务,这一点集中表现在对佛教偶像的美化和艺术加工上。不可否认的是,将人造的佛像视为偶像而顶礼膜拜时所产生的精神慰籍,与将它们作为艺术作品欣赏时所产生的审美愉悦几乎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 余秋雨先生在他那篇著名的《莫高窟》里写下的最后一行文字:“我们,是飞天的后人。”我想,余先生之所以把我们称之为飞天的后人,也许是因为我们继承了古人对飞行和自由的梦想与追求,以及他们为实现这一梦想所作出的努力。</p><p class="ql-block"> 我从小生长于江南的农村,几乎没有见到过飞天,于我而言,最熟悉的还是菩萨,尤其是专门为解脱一切苦难而现身于世的观音菩萨。在我的心目中,她是一位慈善、可亲、安详、端庄的东方妇女的典型形象,东方的传统美德和人格理想都集中在她的身上。可以这样说,观音菩萨不仅仅是以神的形象使人敬畏,更多的却是以人格的力量,以亲切温柔的母亲形象征服了我们。</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第3窟是敦煌现存唯一以观音为主题的洞窟,是元代晚期最重要的代表窟。图中千手千眼观音丰满圆润如皓月,仪容慈悲,神情端庄。第2窟北壁上的水月观音,在月色朦胧中正悠闲自若地静坐在宝座上,犹如一位华丽的贵夫人,身靠山石,山后有竹林环绕,观音被笼罩在透明的光环中,正昂着头,望着天边那轮被云彩遮挡的弯月,面前有流水淙淙,水中盛开着朵朵莲花,似乎正沉浸在这个月夜幽静的世界中凝神遐思,又似乎在聆听着世间的疾苦,以慈悲的胸怀随时去解救受苦受难的人们脱离苦海。第57窟的观音菩萨绘于初唐时期,以美貌著称,因此,此窟又名美人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这座延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艺术最精美、内容最丰富的佛教文化遗址,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这些大大小小的洞窟,每一个都凝聚着无数工匠的呕心沥血。想象一下千年以前,工匠们在这大漠风沙里,几十年如一日,只为开凿出一座洞窟,造好一尊完美的佛像,需要耗费一个人乃至几代人毕生的精力。他们大多地位低下,生活困苦,却怀着无比的执着,以高超的技艺,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艺术奇迹。他们用最原始的工具,一锤一凿,在这悬崖绝壁之上,凿出了一个晨钟暮鼓梵音袅袅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他们究竟为了什么?是为了当下那微薄的生机,让自己和家人能够果腹?还是为了往生能够获得幸福,摆脱现世的苦难?还是为了给子孙后代积攒福报,让他们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或许这些原因都有,但又似乎不止于此。千年的时光流转,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留下的莫高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一座空前绝后的丰碑。</p><p class="ql-block"> 我被紧紧地挤夹在熙熙攘攘的人流里,心中暗暗思忖:莫高窟壁画中那富有时代特征的瑰丽色彩,那神态逼真、含笑自如的菩萨,那姿态万千、凌空翱翔的飞天,那反弹琵琶演奏着的仙曲……在我看来,这一切都是莫高窟绝壁之上的另一种梵音,无不直击着人们的心灵。可眼前的人山人海里,不知会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地读懂或听懂它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