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出申江 潘玉良画展纪实

呵呵

<p class="ql-block">台风来了,看着太阳没那么炙热,抓紧时机活动活动,地铁一站式世博馆看个展,走起。</p> <p class="ql-block">又见世博馆,去年秋天来过,都快一年了啊。</p> <p class="ql-block">这是另一个展,走过路过假装没看见。</p> <p class="ql-block">潘玉良画展设在北展厅,入口在此。</p> <p class="ql-block">《玉出申江——潘玉良的艺术之旅》依托于丰富的学术研究,汇聚了近百件珍贵展品,静谧而有力地铺陈开潘玉良女士的人生画卷。(画展简介)</p> <p class="ql-block">进入展馆,带着崇敬的心情带着好奇的心态,请你跟我来,静静观看,不得喧哗🤫</p> <p class="ql-block">她的一生,从孤儿到青楼卖唱女子,再到被赎出,学文化学美术,留洋、教书,她的故事充满了波折,她本身就是个传奇。</p><p class="ql-block">60年代,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收藏了她的油画作品,她成为进入卢浮宫的中国第一人。据说法国禁止她的作品出境,敢情把她当自家人了。</p> <p class="ql-block">潘玉良,原名陈秀清,1895年生于扬州。她的童年经历非常不幸,父亲、姐姐与母亲相继离世。13 岁时她被舅父骗到芜湖,卖给了妓院当烧火丫头。</p><p class="ql-block">幸运的是,命中注定遇上贵人。芜湖盐督潘赞化赎回了她并娶她为妻,(点赞,这在当时顶住了多大压力啊)还由陈独秀担任证婚人,从此改名为潘玉良。</p> <p class="ql-block">不得不说,潘玉良就是一颗被埋没的珍珠,一经天日,天才的本能被激发,从此中国有了一位世界顶级艺术大师。</p> <p class="ql-block">她的画室一隅。</p> <p class="ql-block">潘玉良与徐悲鸿、常玉等人都是同期旅法留学。她在法国的美院学习,后又考入罗马国立美术学院。通晓艺术史的人都知道,民国时期出国留学画家不多,女画家更是少。而潘玉良是出生最贫寒,经历最曲折,容貌又最不好看的那一位。</p><p class="ql-block">但不论是气度、修养,还是绘画,在中国近现代女画家中,直至今日,她,无人企及。</p> <p class="ql-block">看照片,用现在眼光看,找不到一点美女的意思,但很有个性,老潘真是慧眼识珠,不然世界艺术界损失大了去。</p><p class="ql-block">徐悲鸿说,“当时的中国画坛,能够称得上画家的不过三人,其中一个就是潘玉良”。评价之高,天花板级别。</p> <p class="ql-block">展览分三部分。</p> <p class="ql-block">展室以深邃优雅的紫色为背景,非常吻合画家的不俗文艺气质,喜欢。</p> <p class="ql-block">看画看画,感觉女性观众多一点。</p> <p class="ql-block">这位民国时期才华横溢的女画家和雕塑家,以笔为刀剑,以色彩为盾牌,在那个男性主导的时代,勇敢地开辟了自己的艺术天地。</p> <p class="ql-block">风景画系列。(油画)</p><p class="ql-block">油画很西方,那个年代的一般女纸什么叫油画都不知道,而她却可以拿捏到位,运用自如,真是有天分。</p><p class="ql-block">风景画(油画)</p> <p class="ql-block">郁金香🌷(1940)</p> <p class="ql-block">芍药与面具(1946)</p> <p class="ql-block">她的作品大部分为安徽博物院藏品,因为她是安徽人。</p> <p class="ql-block">《戴花执扇女子》</p><p class="ql-block">潘玉良代表作之一,这幅1939年的布面油画展现了一位身着华美服饰、手持扇子、头戴花朵的女子,目光坚定而自信。画作不仅体现了潘玉良对女性美的独特理解,更传达了她对女性独立和自信的赞美。此画如今已成艺术界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梨与黄菊花(1944)</p> <p class="ql-block">春色(1941)</p><p class="ql-block">潘玉良作品中裸体女性题材属于早期之作,民国时期还是比较封建的,女性倡导笑不露齿,不要说露身了,所以没有模特,她就对着镜子把自己当模特,开创先河,精神叛逆可嘉。</p> <p class="ql-block">潘玉良的作品融中西画之长,又赋于自己的个性色彩。她的素描具有中国书法的笔致,以生动的线条来形容实体的柔和与自在。</p><p class="ql-block">她的油画含有中国水墨画技法,用清雅的色调点染画面,色彩的深浅疏密与线条相互依存,很自然地显露出远近、明暗、虚实,色韵生动。(专业介绍)</p> <p class="ql-block">窗前女人体(1946)</p> <p class="ql-block">潘玉良穿过的真丝旗袍。</p> <p class="ql-block">跪坐女背体(1938年)</p><p class="ql-block">介绍见下,请🔍看。</p> <p class="ql-block">双人袖舞,油彩画(1955)</p> <p class="ql-block">玩牌的女纸,这张很接地气。</p> <p class="ql-block">双猫,布面油彩(1944)</p> <p class="ql-block">书迷,纸本彩墨(1955)</p><p class="ql-block">这幅,让人迅捷联想莫言获奖作品《丰乳肥臀)。</p> <p class="ql-block">潘玉良在国际上得奖无数,真可谓墙里开花墙外红。</p> <p class="ql-block">旧中国容不下她,被视为洪水猛兽,国际舞台可以有,海纳百川。</p> <p class="ql-block">巴黎街头(年份不详)</p> <p class="ql-block">潘玉良的画风基本以印象派的外光技法为基础,再融合自己的感受才情,作画不妩媚,不纤柔,反而有点“狠”。用笔干脆利落,用色主观大胆。她对各种美术形式都有所涉及,且造诣很深,风景、人物、静物、雕塑、版画、国画,传统写实、近代印象派和现代画派乃至于倾向中国风的中西融合。(资料)</p> <p class="ql-block">我以为油画很难,素描最容易,不好可以擦去重来,油画,甩一笔上去,没有退路。</p> <p class="ql-block">红郁金香,纸本彩墨(1958)</p> <p class="ql-block">执扇坐姿女人体,布面油彩(1940)</p> <p class="ql-block">这一组是画家在巴黎与外国朋友聚会时所画,生动、富有情趣和人情味。</p> <p class="ql-block">安静认真观看的观众。</p> <p class="ql-block">研究探讨。</p> <p class="ql-block">男士比较少,观展态度同样认真。</p> <p class="ql-block">展览规模不大,适合我这样没耐心没记性的粗人。我欣赏,流连忘返。只为敬仰大师,今日得见真迹,幸甚!</p> <p class="ql-block">我也会画画,手机一抖,就是油画🖼️😄</p> <p class="ql-block">继续玩,抽象派哦。</p> <p class="ql-block">画展结束,尚早。乘电梯继续下一个展出,(免费)九层九展厅。没看完,半道撤退了,留白,下次续篇,呵呵😄</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谢谢您的到访及鼓励🌹🌹🌹</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