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宋建新</p><p class="ql-block">攝影:宋建新</p> <p class="ql-block">月圆之夜,为天堂的父母燃起一支清香,记忆在烟雾中袅袅升腾,将往事逐一串联。</p><p class="ql-block">回首上世纪 60 年代末,17 岁的我紧跟上山下乡的时代浪潮,落户于苏北南通农场五队。此后,这里改制成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 4 师 23 团 5 连。在那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我虽饱尝艰辛,却也度过了极为充实的岁月。因干活勤奋,我被连队推选参加“兵团学习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时光悄然流逝,下乡两年后,连队迎来推荐知识青年参军和上大学的契机。幸运再度降临,我有幸被推荐去参军。历经部队严格的体检与政审,我顺利入伍,心中满是荣耀,也怀着一点私心,期盼能为今后回城带来一丝希望。</p> <p class="ql-block">在完成连队司务长的工作交接后,趁着新兵到部队报到的间隙,连队给了我几天假期,我便决定回家一趟。那个年代,交通极为不便,回家之路恰似一场艰难的征程。连队通往南通的交通工具仅有一天一班的长途汽车,亦或是被称为“二等车”的自行车载人。那时连队每月工资仅 15 元,为节省开支且以最快速度归家,我毅然选择夜行八十公里,只为在次日清晨抵达南通轮船码头,乘坐轮渡过长江。</p> <p class="ql-block">晚饭后,我与场友依依惜别。这是我出生以来一个人第一次远行。寒夜悄然笼罩大地,天空中寒星点点闪烁,凛冽的寒风似刀般无情地刮过脸颊。但归心似箭的我,全然不顾这些艰难困苦。黑暗之中,唯有我的脚步声在寂静的田野间孤独地回响。我背着简单的行囊,还有一棵大白菜,坚定地向前迈进,心中满是对家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即将归家的喜悦之情。经过漫长而又艰辛的一路奔波,我终于抵达南通。登上早班渡轮,顺流而下,接着转道上海乘火车,当天便回到了那魂牵梦萦的故乡——苏州。</p> <p class="ql-block">在那个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任何物品都需按计划凭票供应。我带回家的东西少得可怜,仅仅是队里买的一颗大白菜、两斤大头菜丝,以及用布票悄悄与当地农工兑换来的几斤花生。当我踏入家门的那一瞬,温暖的气息顿时扑面而来,母亲看着大白菜,心疼地骂我是“傻瓜”。全家人终于团聚,围坐在饭桌上,喜悦之情难以言表。这时,妹妹轻声对我说:在我外出的那些日子里,每逢团圆之夜,父母总会在饭桌上摆上一副碗筷,满心期盼着我的归来。听到这句话,我的心猛地一震,泪水瞬间涌出眼眶。这看似简单的举动,却饱含着父母对子女无尽的思念与牵挂。</p> <p class="ql-block">这个春节,虽无丰富的物质可供享受,然而那份浓浓的亲情却给予了我无比的温暖与幸福。家人们围坐一处,分享着生活里的琐碎点滴,欢声笑语在房间中久久回荡。父母满含关切地询问着我的生活状况,我亦向他们讲述着在农场的种种经历以及对即将参军的憧憬。</p> <p class="ql-block">在那个拍照堪称奢侈品的年代,虽未能留下影像照片来制作今日的美篇,但是那次回家探亲的经历,却成为我生命中永不磨灭的珍贵记忆,永远被珍藏在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家,是生命的起始之所;家,是遮风挡雨的温馨港湾;家,是人生旅途的最终归宿。无论行至何处,家都如影随形,赋予我力量与勇气,让我勇敢直面未来的各种挑战与磨难。几天后,我又将踏上征程,奔赴远方,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家庭中的一名新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