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兰州是青藏、黄土两大高原的结合部,也是祁连余脉与黄河的交汇地。三县五区的南部,山岳连绵,层峦叠翠。北部丘陵黄土,厚重苍茫。中有黄河,自西南而东北蜿蜒曲折150余公里,贯穿八盘峡、柴家峡、桑园峡等五个峡谷,以及新城、兰州等四个盆地,造就了盆峡相间的“串珠型”城市奇观。 1.3万余平方公里的市域内,有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三座,分别为永登的奖俊岭、榆中的兴隆山和马衔山。马衔山海拔3671米,是黄土高原当之无愧的“众山之王”。这里山之巅峰与河之低谷,相对高差2100多米,经常森林草甸冻土积雪并存,春夏秋冬四时之景兼备,诚所谓“一日历四季,十里不同天”也;兰州有甘肃连城和兴隆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土鲁沟、石佛沟和徐家山三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另外,还有全国距离城市最近、面积最大的水墨丹霞地质公园,有说像超级版的《富春山居图》,也有说像一堆堆硕大而鲜艳的“五花肉”。 仁者乐山,智者爱水,仁者静,智者动。面对这样一个山河历历、动静咸宜的大美兰州,曾于不才有过师教之益的美学家高尔泰先生,说“这是个美学上荒凉得可以足不出户的城市”。言殊奇怪,先生当时受啥刺激不得而知。</p><p class="ql-block"> 有人比喻,黄河在青海的时候是“清纯少女”,到兰州就变成了“温柔少妇” ,而到龙门孟津以下,则完全成了“吹沙走浪几千里”的“悍妇”。此喻当否,自有高人评断,不过兰州的确是黄河造出来的第一个大城市。黄河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在这黄土高原西陲的万山丛中敛其野性,极尽温柔,孕育了这么一大片适合人类生存繁衍的地方。 但是,漫漫历史长河中,兰州很多时候却只是个军事地理的存在,是相关势力攻防战守的雄关险塞。所以至今,兰州仍有不少边塞及军事文化的遗存。</p><p class="ql-block"> 人称“黄河奇景三千处,独此飞舟绝壮观”的羊皮筏,就是兰州先民将当地牛羊优势与河湟地区的水利优势组合出来的军事利器。当年元世祖忽必烈把这种利器从甘肃、青海一直用到川西、云南的大渡河、金沙江一带,取得了对南宋战争的压倒性优势,留下了“元跨革囊”的恒久传说。抗战时期,兰州人用它向宁夏、绥远一带的抗日部队输送物资,也用它装上玉门油田的汽油,通过嘉陵江漂流,一次就向中央政府运送汽油500多吨,引起了陪都重庆的极大轰动。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时不时听到“洋芋开花赛牡丹,羊皮筏子赛军舰”这样的兰州谚语。被称“中华第一鼓”的兰州太平鼓,也是古兰州屯军和战阵操演的遗俗。现在每当看到数十人惊天动地“跳跃蹚闪,翻腾掷击”的击鼓阵仗,我就会想起古人笔下那个“九边通玉垒,万里锁金城”的兰州。</p><p class="ql-block"> 兰州的命脉是亘古不变的黄河,兰州的命运却常随民族的盛衰变迁而跌宕起伏。当年乾隆皇帝要“怀柔西域”,便把陕甘总督衙门由西安迁到兰州,使之一度成了西北的政治、军事中心。而后孙中山奔着中华崛起,又念念不忘要把兰州建成中国的首都。抗战初期,老蒋也曾动过迁都兰州的念头,并为此还做了不少准备。新中国成立后,兰州一度是国家非常重要的工业和科研重镇。但是后来,随着大国政治、经济与军事版图的演变,兰州逐渐蜕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二三线城市。窃以为,随着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兰州这个承载了400多万人光荣与梦想的“黄河明珠”,一定会迎来更加璀璨的明天。</p><p class="ql-block"> 去年夏天一个午后,陪朋友登皋兰山顶的三台阁观光。云收雨霁的兰州城,远眺山河如画,近瞰城阙如洗,朋友喟然叹曰“山形米聚,河流金汤,风水上不是顶配也是绝配”。当时我还以为过了,现在看来,两山一河的地理优势,可不正是兰州独一无二的风水嘛。穿城而过的黄河,在西固、安宁、七里河与城关的四个核心城区构成一条400到500米宽、50公里长的自然生态廊道,流域面积27.44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4.3倍。二十多年来,兰州人民对这条生态廊道连同拱卫它的南北两山,不断进行依山就势、因地制宜的保护,治理,增绿,添花,加彩,慢慢织出了一幅山水交融、城水缠绵、茂林丰草、鸟语花香、和谐而又惊世震俗的绝版长卷。在这幅兰州人称为“百里黄河风情线”的山水画卷上,囊括三处相当规模的黄河湿地、3个国家4A级景区、11个古朴而现代的大型公园。至于观光休憩与健身活动的广场、园林、雕塑、林荫、绿道等景点景观,更是绵延不断,数不胜数,是全国最长的城市滨河休闲带。现在,古人眼里“一片孤城万仞山”的兰州,既能得“西湖之春”,也可得“秦淮之夏”,还可得“洞庭之秋”。</p><p class="ql-block"> 上月中旬一个晚上,我从城关黄河桥南沿健身步道向《黄河母亲》雕塑劲走, 一会儿见人指指点点,“哇噻快看,白塔山那边像不像我们的洪崖洞噻”,一会儿又听人感叹“我的乖乖,怎么看这都不像是一条黄河啊”,白马浪附近更有几位呼朋引类的女士大喊大叫,“快来照,快来照,这里像极了珠江口哎”。怪不得有人说,兰州是一座活在别人想象里的城市,如同过去朋友所问“你们骑骆驼上下班会不会很拥堵”。</p><p class="ql-block"> 在前几十年基建狂魔高歌猛进的时候,很多地方削青山架危楼、毁新城建古堡、挖旱塬造水系,极尽折腾之能事,但愣是没有整出像兰州这样一条每秒两米流速、一千多方流量且不舍昼夜的黄河。于我而言,习惯了黄河夏日的微风拂面与清凉入怀,到其它城市橡胶坝拦出来的、死水般的“河边”乘凉,就非常的不适应。面对蚊虫叮得“啪啪打脸”的痛苦,彼时彼地不但脸上,心里也很受伤。</p><p class="ql-block"> 予本闲人,性爱闲逛。退休后既得闲暇之富余,又据山河之便利,所以信马由缰,登山临水,于我便成常态。尤其夏天,从水车博览园到马拉松公园,从滩尖子到白马浪,从五泉山到九州台,无不忽闪着余之浪影仙踪。我虽没有达到维摩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禅境,但也深得“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的趣味。我爱看旷野处灵动洒脱的锅庄舞,也爱听楼台水榭上那些“草台班子”的大合唱。我喜欢聆听长河落日时的小号独奏,也喜欢捧场密树浓荫间的秦腔怒吼。喜欢金城关、体育公园与马拉松公园那些官方背景的大合唱、大演出,更喜欢明河月影下那些个男男女女的自娱自乐。有的高歌嘹亮,有的浅唱低吟,有的还涉嫌走板跑调,但无论如何,都是源自内心深处的欢快与真情。当然,有时也喜欢偷偷旁观那些“抖音娘们儿”的搔首弄姿,直到被发现后双方都不好意思。窃常以为,滚滚红尘有大人之乐,也有小民之乐,大人之乐掌声雷动,小民之乐,乐不可支 。比起那些“寡头耍横,精英套利,大腕捞钱”的地方,我还是真心喜欢兰州这样有较重烟火气息和小民乐呵的城市。佛语有云,“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人心高贵与老百姓的笑脸,才是一个城市的最好风水。</p><p class="ql-block"> 有朋友说兰州是个暴产美女的城市,并能一口气说出从“三国始祖”的貂蝉,到当今央视6位节目主持和13位影视界兰州美女的尊姓大名。我说貂蝉是临洮人,他说临洮就在兰州边上,那个年代一阵儿临洮归兰州管,一阵儿兰州又归临洮管,所以貂蝉既可以是临洮人,也可以是兰州人。为了检验朋友之言的虚实,8月的一个傍晚,我专门去“金城关-黄河古渡”留意了一下美女的情况,果然游人如织,美女如云,不过也有很多像是外地来的美女游客。我还发现,人群中挤来挤去的一些老爷们儿,醉翁之意不在酒也不在山水,其实是借着看风景的名义来看美女的。</p><p class="ql-block"> 《淮南子·地形训》:“息土人美,耗土人丑”,翻译过来就是 ,土地肥沃地方的人长得美丽,土地贫瘠地方的人长得丑陋。兰州作为母亲河滋润出来的城市,以及“中华民族文化资源宝库”的甘肃省的省会,既有滋生美女的肥壤沃土,更有滋养美女的文化底蕴。经济十二分落后的兰州,现在竟有国家一级博物馆5个、二级博物馆1个、三级博物馆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个,国家一级图书馆5个,文化资源之丰富,在全国省会城市名列前茅。 在这里,能看到诠释一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各种珍贵文物。能看到中国旅游标志的国宝级文物“马踏飞燕”的原件。能看到号称十八世纪世界最高汉学水平和东方文化金字塔的文溯阁本《四库全书》。能看到“中国最美”、“全民阅读第一”和“真善美精神食粮”的《读者》杂志。能看到被誉为“东方艺术奇葩”和“”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之作”的舞蹈剧《丝路花雨》。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以在愚看来,兰州的红粉佳人自与别处古灵精怪的蛾眉不同,大多都有着纯朴厚道、温婉知性的特质。</p> <p class="ql-block">https://www.meipian.cn/565rye1c?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72003874</p><p class="ql-block">https://www.meipian.cn/56a1gm3h?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7200387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