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7月28日晚,我还在长沙岳麓山下游荡,就看到了曾扬华老师去世的讣告。心中为之一震,思绪又拉回大学期间,曾扬华老师为我们上《红楼梦》研究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曾老师的课是在图书馆前数学系的课室上的,用的教辅书是他编写的《末世悲歌红楼梦》。这本书不是一本体系严谨的著作,而是零散地介绍红楼梦的各个方面,但是上了曾老师的课,再通过阅读这本书的辅助,确实也引起了我对《红楼梦》更多的了解和兴趣。</p><p class="ql-block"> 在上大学之前,我看过的是87版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那是因为大家都在看就一起看而已,并没有太多的理解和印象,就是觉得都是情情爱爱的家族故事,对于我来说,像《雪山飞狐》这样的武侠小说拍出来的电影更吸引我。后来中学的语文课本有节选了《红楼梦》的一些篇章当课文,我自己又到学校图书馆借阅了红楼梦的连环画看了一遍,也就大致有了些了解。</p><p class="ql-block"> 大一第一天班会,辅导员施爱东老师就问我们看过四大名著原著的请举手,我是没举手的那部分同学。 在那次班会课上,施爱东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看书要挑好的版本。我是在康乐书店里看完的《红楼梦》原著,当时的版本是书店最流行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以程甲本为基础的校注本。</p><p class="ql-block"> 我上了曾老师的课,才知道竟然有专门研究《红楼梦》的红学。后来我专门看了凤凰卫视播出的五集纪录片《风雨红楼》,大致了解了红学的发展历程。我看过《红楼梦》原著之后,确实感受了《红楼梦》确实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优秀作品,犹如耸立在中华民族文学史上的一座巍巍高山,供无数学者攀登、赏游。</p><p class="ql-block"> 我看第一遍《红楼梦》 是囫囵吞枣式的赶任务看完的,看得比较粗,很多细节现在也记不起来了。上了曾老师的课之后,又陆续选择了相关篇章翻看了一遍。一直想着有机会再仔细看一遍,家里也买了 花城出版社出版的金装绣像版《红楼梦》,但是好书太多,生活太忙,一直还没完整地看过第二遍,想着要有更充分的准备才开始看第二遍的《红楼梦》。</p><p class="ql-block"> 8月16日上映的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似乎票房并不太好, 才上映一个星期,我再想去影院看,已经下架了。抛开制作方的问题,单就《红楼梦》这部小说来说,似乎也很久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了,感觉现在的青少年大多对看《红楼梦》也没什么兴趣了,感叹于时代的变迁会不会让经典不再是经典了。</p><p class="ql-block"> 社会上流传 “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那是因为三国多计谋,年纪大的人看不利于颐养天年;水浒多江湖义气,年轻人看了容易误入歧途;西游主角孙悟空没有纪律约束,男人看了容易惹事生非;红楼梦里女子多愁善感,女人看了容易心怀悲悯。这个说法虽然有点道理,但也难免有些牵强。</p><p class="ql-block"> 学问广博的胡适,一口咬定《红楼梦》“只是老老实实的描写这一个‘坐吃山空’、‘树倒猢狲散’的自然趋势”,是“平淡无奇”的自然写实主义。《红楼梦》之前很少有通过描写一个家族的发展反映出时代的变迁。《红楼梦》之后,直到现在,往往时代的大部头巨作都是这种通过描写家庭变化来反映家国情怀的,《京华烟云》、《四世同堂》、还有现在很多热播的影视剧多少都有一些《红楼梦》纪录时代变迁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那么, 红楼梦到底该看什么?</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说:“《红楼梦》我至少读了3遍……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p><p class="ql-block"> 鲁迅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p><p class="ql-block"> 而至少把红楼读了二三十遍的美学家蒋勋,他看到的却是慈悲。他曾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里面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p><p class="ql-block"> 蒋勋老师读《红楼梦》,最早是十二三岁,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的,至今已读了二三十遍。对他来说,《红楼梦》就如同自己的生活,即使琐琐碎碎、点点滴滴,仔细看去,也都应该耐人寻味。待得读久了,便会发现自己也在书中,有时候是黛玉,喜欢孤独,有时候是薛宝钗,在意现实的成功,有时候是史湘云,直率天真,不计较细节…所以,蒋勋讲《红楼梦》,就是在分享自己的人生体会,是一个生命对其他生命的叩问和聆听,很真实、很感性、很深刻,也很美。</p><p class="ql-block"> 我现在比较认同蒋勋老师的这些说法,感觉现在要让青少年爱上红楼梦,让他们感受到红楼梦的美和得到人生的体会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p><p class="ql-block"> 蒋勋老师在《梦红楼,青春的故事》的讲座中,表达了对青年人不看红楼梦的担忧,他曾经说过《红楼梦》其实是写青少年的一本书。小说里面,王熙凤大概17岁,林黛玉进贾府时才12岁左右,宝玉大黛玉1岁,宝钗又大一点。这一群小孩住在大观园里,就是一个青春王国。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红楼梦》跟《约翰克里斯朵夫》一样,都是记录青春成长故事的小说,能够帮助年青人更好地成长。</p><p class="ql-block"> 但愿《红楼梦》的美还能继续在人间流传!</p><p class="ql-block"> ——谨于此文纪念曾扬华老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 </p><p class="ql-block"> 曾扬华老师简介</p><p class="ql-block"> 江西泰和人,1935年1月出生,1959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直至退休,历任中山大学中文系助教、讲师、教授、系主任。出版《<红楼梦>新探》《漫步大观园》《《红楼梦)引论》《钗黛之辨》《末世悲歌红楼梦》等著作。与人合作有《<红楼梦>校注》《<西游记>校注》及其他著作数种。曾任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现任《红楼梦学刊》编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