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一片多元的、多彩的、深透的文学世界——读赵焕亭《文学里的社会和人生——中国现当代文学文本细读十八题》

严寄音

<p class="ql-block">  前不久,我应邀参加了在市文献馆举办的平顶山学院文学院赵焕亭教授的专著《文学里的社会与人生》捐赠仪式及研讨会。研讨会之前,赵老师将该著作送我,主办方希望我能致辞或讲几句,我认真读了前言,翻阅了一些篇章,了解到,这是一部专业性、学术性很强的文学理论著作,作为一名普通文学爱好者,也只能很肤浅地谈一下心得。</p><p class="ql-block"> 《文学里的社会与人生:中国现当代文学文本细读十八题》共分三章十八个小节,其中的四节论述对象是平顶山作家作品,占整本书研究对象的五分之一强,其中,鲁山五四时期的诗人徐玉诺的有2节,舞钢作家杨稼生的有1节,汝州作家林蓝的有1节。作为一部中国现当代文学文本研究的专著,对平顶山地域作家这样的关注度可以说是相当高的了,这也是对平顶山市文学艺术发展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与以上几位她所研究的当地作家相同的是,赵焕亭也是平顶山人,籍贯宝丰。所不同的是,赵焕亭教授给我们留下的文献是一部难得的,很有价值的关于文学作品的解读专著,其论述方法独到,观点新颖。一卷在手,很快就为自己的阅读视野被拓展、阅读思路被打开而欣喜不已,有很多心得不断激发迸出。那些曾经被模板化解说过的名作,原来,还有这么多新的阐释,我们曾经固化了的思维定式和认知,瞬间被打破。现在才知道,在这些文本深处和文本背后,还有那么多我们过去没有去认真细究的东西。著作的开章第一篇解读的文本,就是朱自清的《背影》。在研讨会上,大家讨论、举例最多的也是《背影》。我在整理这篇稿子的时候,又认真读了这一章节,这才感悟到,我们曾经读过的,烂熟于心,觉得已经有深刻理解的那些经典,其实,还有那么多你没有读出的社会视角,没有读透的人间真情,没有读懂的人生伦理,没有洞见到的精神世界。我们的思维和认知可能在上中学的时候,就被固化了。赵焕亭老师从《背影》的阅读史,《背影》文化修辞手段、文化语境、潜文本,《背影》教学的创新尝试等多元的视角做了阐述,为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提供了许多与众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从这些深刻的阐释中,你能了解到,赵焕亭是一位非常勤奋严谨的学者。海量的阅读,让她在所掌握的大量材料中,游刃有余,每一语句或观点的引用都有出处注明,一百多部(篇)海内外的参考文献附于书后。仅就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读者对她的研究方法和所阐述观点的信服力。</p><p class="ql-block">赵焕亭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和语文教学。她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她主要以《背影》的研究为案例,从实践的层面阐释了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克服僵化的分析模式,如何对经典名作做出创新的解读,通过正确的引导,来打开学生思路。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创造性的阅读,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p><p class="ql-block">《文学里的社会和人生》研究文本种类非常丰富,既包含经典作品,也包含非经典的地域文化作品,既有常见的散文、小说和诗歌,也有剧本、传记文学等,作为普通的文学爱好者和大众读者,赵焕亭教授的研究成果易于得到认可和共鸣,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文学更广阔的研究空间。这对于我们丰富阅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会有所启迪,可以把我们从僵化的阅读方法和思维模式中带出来,让我们在今后的阅读中,读出一片更加多元的、多彩的、深透的文学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