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是一阵秋雨一阵凉。昨天这场雨虽然给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但毕竟消解了积累已久的暑气,体感舒适了很多。<br> 回校几天,处理了一些零碎的工作,今天终于可以静下心来梳理前几日在二中南区听的几个报告了。综观四个报告,除了金校长谈的校长角色定位外,其他涉及二中具体工作的有三个,分别对应德育、教科研和政教工作。 其中德育和政教两个报告内容大致相同,与之前考察过的学校一样,安庆二中建立了完整的德育课程体系,并归纳为一个目标、两个坚持、三条轴线、四大节日、五大主题和六种途径。具体内容不必深入去讨论,因为各校有各校的特点,但我觉得这种归纳形式还是值得借鉴的。其实我们好多学校,一年下来,德育方面的活动,主动的被动的,也开展了不少,但真总结起来,又没有多少东西,相关处室,一问起来,通常语塞。仔细一想,还是没有课程意识。以新安初中为例,虽然每学期期初,能够制订一个升旗仪式讲话目录,明确每次国旗下的讲话的主题,在我了解到的几所学校里面,这么做已经很不错了。但德育活动,并不限于升旗。根据最新版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包括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即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六大实施途径”,即课程育人、文化育人、 活动育人、管理育人和协同育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应该把这些内容和形式融合进去。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我县教育局在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中把德育工作作为评价指标之一,从执行情况来看,各校并不清楚这些标准的内涵,考核小组也难以把握尺度,此事后面作何调整,暂不得而知。但作为学校,无论是否考核,还是应该建立自己的德育体系的,五育并举也好,五育融合也罢,无论概念如何翻新,个人认为还是要坚持德育为首。做事先做人,德育是打下人生底色。想到本学期我们印制的一些材料,设计的活动记录本,也算是在德育课程化上迈出了一小步。<br><br> 教科研部分的内容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因为其中绝大部分内容是我们正在做的,而且有一部分内容一度做得很迟疑的,看到二中做出的成绩,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对比之下,新安初中的教科研工作还是要坚持正确的路径。教与研一定是紧密结合,绝对不能是两张皮。“研”的问题一定是“教”中出现的真问题,“研”的结果一定要能够去指导和解决“教”中的问题。教研活动的主题绝对不能凭空想象,真正有价值的主题,能够做下去的主题,应该来源于教学实践,日常教研才有可能逐渐发展成的课题。我们的教研组,还需要把这条路径进一步明确,让正确的思想,真正指导老师的教研实践,形成行动自觉。此外,二中对于数字赋能的研究,也是可以借鉴的。教研资料电子化,钉钉分层教学、B站资源的选用,在特殊场合,特殊阶段,可以考虑。值得一提的是,二中这位教研室主任确实非常优秀,经验总结,金句不断:<br>“最好的教育一半是内卷,一半是松弛。”<br>“教育不是填满容器,而是点燃火把。”<br><div>“先跑起来,再调整呼吸,先飞起来,再调整姿态。”</div><div>“行动是最好的答案!”</div> 最为重要的是,这次交流解决了我的一个困惑。集体备课,是新安初中上学期尝试推进的一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一是参与度不够,二是行政成本太高。利用这个机会,我把这些问题拿出来给金校长和丁主任诊断。他们很清楚地告诉我,这些问题,二中此前全部遇到过,我们的环境和机制还不足以支撑这项工作,需要变换形式。精选课题,骨干引领!与我们期初的调整不谋而合!<br> 对比二中在教科研上的走的路,我有一个感慨,教研工作,只要不沉迷于搞花架子,坚持从实践出发,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就会走在正确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