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以潜心,研以致远——政治学科组第一次学科活动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坚实课堂主阵地,加强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激发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提高课堂质量,2024年9月11-12日,政治学科组本学期第一次学科活动顺利开展。本次活动主题为“青年教师公开课研讨”,陈一君书记及政治学科组全体教师均全程参与听课及评课研讨,并作出了专业性指导。</p> 环节一:聚焦课堂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公开课由高中政治组青年教师曹佳楠主讲,授课主题为高中政治必修一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堂展示于高一年级9班开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曹佳楠老师以“无头僧”引申至中国文物的流失,由此设计导入本课,不仅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也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近代中国的社会境况。曹老师的教学设计逻辑清晰、环环相扣,通过情境教学和合作探究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预设和生成的相互补充中演绎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之路的曲折性和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必然性。</p> 环节二:评课研讨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后,政治学科组全体教师和陈书记齐聚一堂,针对本次公开课展开了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曹佳楠老师对本节课的设计构思作了简单汇报;随后,全体与会教师积极展开了评课讨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亚娟老师从教学设计、课堂氛围、教姿教态几个方面进行评课。李老师提出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凭借有效的问题和活动设计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生成中发挥教师的引导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佘欢老师对自己授课经验进行了简单分享,指明了该课内容背后所蕴藏的逻辑主线,并表示其逻辑主线贯穿于整册教材,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同时提出议题式教学的目的在于凸显学生主动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楠老师提出课堂教学应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情境的设置需贴合主题,切忌浮于表面。此外,苏老师认为青年教师可以通过观看“青教赛”“精品资源”等教学视频促进专业技能的提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孙雯瑾老师着重强调了政治课的思想性,教学要避免知识的直接输出,应关注学生的课堂体验感,使学生在情境、活动的体验中实现价值观的培养塑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红艳老师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授课经验出发,提出可以借助导学案的方式,帮助学生熟悉教材内容,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开展奠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陈书记进行了总结性发言,她提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并强调了“大思政课”建设理念。我们需明确思想政治课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政治课的目的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以本课为例,应突出政治认同素养的提升。教师在日常的备课授课中,均应强化活动设计、深入挖掘政治课的思想性、政治性。陈书记也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了宝贵建议,希望青年教师能够积极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借鉴,在学习与历练中迅速提升自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评课研讨活动的开展,为全体教师创设了一个交流合作、互动学习、展示自我、锻炼提高的机会,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大有助益。教以潜心,研以致远。我们相信,全体教师在共研共学中定能携手共进,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p>

青年教师

课堂

学生

教师

老师

教学

评课

学科

研讨

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