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八月廿五日恒晟超市鑫弘分店开业,热闹非凡。晚饭后,我与老伴也去遛弯、凑热闹。在店里迎面走来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女服务员,热情地问候,“老大爷”想购买什么?我与老伴说出一连串谢谢,说我们走走看看。</b></p> <p class="ql-block"><b> 一个“老大爷”的尊称让我懵怔一下。自信自己还活力四射的人,却意想不到被一个年龄五十多岁的人称之为“老大爷”了,我真成了行动颤巍,反应迟缓的耄耋老者了吗?</b></p> <p class="ql-block"><b> 时光如梭,转瞬即老。曾经认为,退休是离我很遥远的事,转眼功夫,我退休已有十六年了。我没有否认自己开始衰老,但我还是认为给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当老大爷我还是欣然接受的,突然要给一个年过半百的人当老大爷,一下子把我尊重到垂暮的老人队伍,我真的没有接受的准备。平素对个人尊容并不留意的我,突然对这服务员心里多出了一份较真和责怪,有那么老吗?长了个啥眼神啊?</b></p> <p class="ql-block"><b> 看我沉闷不乐的嘀咕,一旁陪走老伴却呵呵笑着。看来有人称我老大爷她很开心,从别人嘴里说我老,恰佐证了她往日对我点评的准确性。她无不讥笑问:“怎样?不是我一个人说你老了吧!不相信自己老,就回去照照镜子呗。”老伴的话显然是在挑逗,因为她知道我没有照镜子习惯。</b></p> <p class="ql-block"> <b>男人们在一起常说,人过六十最好不要照镜子,那臃肿的脸;那沟壑纵横的皱纹;那灰白稀疏的头发;那泰山压顶的佝偻背;那日渐隆起的肚腩……。让任何一个爱美的人都会感叹,岁月真是一把杀猪刀!</b></p><p class="ql-block"><b> 但是今天的刺激,让我萌生了要照照镜子。尽管也知道自己那張老脸不可能精致了,但辨别一下自己是否老态龙钟还是必要的。我站到洗脸台前,对着镜子,认真仔细地端详了自己半天,看一下真正的自己。</b></p> <p class="ql-block"><b> 结果是我不但没有沮丧,反而心中泛起一阵暗喜。因为我还没有心目中风烛残年、佝偻蹒跚的老大爷形象。我虽秃顶且头发稀疏灰白,但我腰杆挺直,没有弯腰驼背;肚腩虽微有隆起,但尚在可控范围;眼睛虽小有点浑浊,但眼神聚光……。我自感镜子的形象告诉我,至少我还不是日近黄昏的老者。</b></p> <p class="ql-block"> <b>我的认真和计较,也让老伴说出了真心话。她认为在同年龄段的人里,我的外表算不是衰老型的人,但近些年的行事做派,说我越来越像个八九十岁的老人。</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老伴的理由是说我总是爱怀念过去,忆苦思甜教育后人。什么六十年代困难时期,我们饥饿的童年;文化大革命人们的狂热,国家的混乱;上山下乡的艰苦;我们一辈子的甜酸苦辣,工作生活的经验教训;我更是乐此不疲地给他们讲述,我们这代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精神……。孩子们兴趣不大,不以为然。他们认为社会发展了,时代在进步,人的覌念也在改变。他们的态度让我有点来气,斥责他们不懂感恩和珍惜。</b></p><p class="ql-block"><b> 其次,老伴赚我在家,爱管闲事,喜欢发表自己观点,摆老资格。其实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活法,你干涉也没用。他们到超市购物,一回来衣服食品大包小包一大堆,吃不完过期就扔了。衣服鞋子穿上一阵子就扔了。不像我们那个时候,穿了又穿,补了又补,大的穿了留给小的穿。没有一点勤俭节约的样子。我担心如今的年轻人,没有一点家国情怀,没有正义感,缺乏社会责任心,工作上不求上进。</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很快我这样的判断失误了!</b></p><p class="ql-block"><b> 前些日子我与老伴到漳州、石狮孩子那边住了一段时间。发现长子是校企联合理事会理事,一直参于母校的一些社会活动,懂得感恩回馈母校,他本人还是献血志愿者。大儿媳年年是福建某房地产公司先进工作者“销售之星”。次子夫妇都是中共党员。次子在前阶段打击网络反诈斗争中,坚持奋战在第一线,连续几个星期没有回家。他在石狮公安系统的先进事迹,被石狮市电视台采访报道,专题片《刑侦路上的追梦人》在石狮电视台播放。次儿媳被石狮教育系统评为“师德之星”。他们在工作中的作为和表现,仿佛又在演绛着我们曾经的故事。他们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敬业奉献的精神,让我深切地感到,是我老了,是我的观念旧了。在他们身上,看到未来,看到希望。显然,我以往的担忧有点“杞人忧天,庸人自扰”了。</b></p><p class="ql-block"><b> 老伴说我最大的衰老标志是固执己见,总以为自己是正确的。为此经常跟人争执与日常生活无关紧要的话题,争得脸红耳赤,大声呵斥,大发脾气。老伴说我真是老的不可理喻了。</b></p><p class="ql-block"><b> 老伴的记忆里,我过去不是这样的人。过去的我是个识大体,明事理,幽默开朗,性格随和,讲话和蔼,很少发脾气的人。怎么一下子就变得爱较真,性情执拗,态度粗鲁,不懂变通,愈发像个狂老头子。老伴担心我长此以往,谁人见得。孩子们虽不发表言论,但看出他们认同对我的评价。我的行为正在向暮年一步步迈进。</b></p><p class="ql-block"><b> 最近我在反思,让我顿悟不少。其实我在犯老年朋友的同样错误。我们己退出历史舞台,却没有全身而退,自觉不自觉得在扮演着一些蹩脚的角色。</b></p><p class="ql-block"><b> 一个父親,当孩子们都成家立业,自己的任务就算完成一半,告别职场,赋闲在家就完成了另一半。这时候安静的回归家庭,享受生活的纯真,感悟人生的纯粹,就是我们最好的选项。如果在家里还要坚持以自己为中心,说话就是板上钉钉,一天为一些鸡零狗碎的事情,管东管西,劳心劳肺,给家中添乱,给家人添堵,成为家中的负能量,这样的人还受欢迎吗?</b></p><p class="ql-block"><b> 孩子们的事情告诉我,放下过往的某些执念,不要把自己的“三观”强加在别人身上。特别是现在年轻人,他们接受的教育比你高,他们洞悉社会的能力不比你差,你用他们看来过时的一套理念来说教他们的价值观是徒劳的。对我们来讲,要想家庭和睦幸福,要想让未来日子过得霞光滿天,就要无事不多事,安静平和的过好日子,尽享云淡风轻的生活才是根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 <b>很多人,年轻时为了家庭事业,为了父母子女,风雨兼程打拼了一辈子。一旦赋闲在家后,整日无所事事,难免有些不适应,性格产生了变化,甚至无事生非。人老了不是浑浑噩噩过日子,而是要寻找自己爱好的事情去做。如看书写字、散步、旅游、品茶、会友等等。这样的退休生活才不至于单调,才能丰富多彩的过好人生。</b></p><p class="ql-block"><b> 人老了,要学会善待自己。当子女都有了自己事业时,我们的目标就是享受生活,过好余生。我周围的老人大部分还是靠个人退休金维持生活,尽管经济上过得都不是很宽裕,然而还有部分人,他们坚守清贫,不舍得吃,不舍得花,俭省节约下的钱,资助儿女。我们老了,未来的日子要数着过了,不要再惦记着孩子们的事。子孙自有子孙福,放下心中的不舍,过好自己的日子,保重好身体,活好自己的晚年,就是对儿女最大支持。</b></p> <p class="ql-block"><b> 夕阳红是人生最美好的风景,它让我感悟到,这个年龄段的独特魅力和美好,同时也伤感这段美好匆匆离去。让我们用心去感受这份人生的美好吧!尽享岁月赐给我们的幸福生活,扮演好人生最后的角色,给自己人生舞台留下安康快乐,熠熠生辉的形象。</b></p> <p class="ql-block"><b> 2024年9月12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