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之新解

木鱼

<p class="ql-block">一部《三国演义》,流传数百年,无数人为之倾倒。作者罗贯中,据砖家说祖籍太原,生于杭州,长期客居淮安,前两处我未考证,但客居淮安应该是靠谱的,其师也是《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的墓志铭中对此有所记载。在今日淮安区土地祠口旁的大香渠巷六号,有一个不起眼的小院,据说就是罗贯中与其师施耐庵,因参加张士诚的队伍躲避朱元璋的追杀时,隐居在这里,《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也是在这里完成初稿。这个地方距我所住的地方50余公里,前几年听说要整修以供人参观,也不知完工与否。但我家向南,过了长江,无锡当年搞了个三国影视城,也曾热闹非凡,不过现在也快唱空城计了。</p> <p class="ql-block">说起罗贯中,自然离不开《三国演义》,罗贯中一生虽写过许多小说、剧本、散文、诗歌,但都不及《三国》影响深远,有人把他当成历史来看,有人把他当军事教材来看,有人把他当政治谋略书来看,不一而足,但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离不其中"空城计”那一段。</p> <p class="ql-block">三国时期,魏蜀之战,司马懿大军逼近西城,不巧诸葛亮已将兵马调遣在外,一时难以回来,城中只有一些老弱兵丁。</p><p class="ql-block">危机之中,诸葛亮自坐城头饮酒抚琴,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司马懿兵临城下,见城门大开,几个老兵在扫地,耳听诸葛亮琴声镇定不乱,心中疑惑,不敢贸然进城,自退二十里路观察。及至探明实情返回时,赵云率大军已到,司马懿中了诸葛亮的空城之计。</p><p class="ql-block">.如果让我说:司马懿派一个小将率领几千人试探性攻击一下,不就清楚了,几十万大军损失几千人也无所谓,打仗那有不死人的?</p><p class="ql-block">表面上诸葛亮胜了,其实不然,我之新解,是司马忍辱谋主位, 诸葛一生穷打工。 眼界格局己确定了胜负, 只是看谁赢得更轻松而己。司马懿才是真正的战略高手,最后成功纂权。是真聪明,大韬略!</p> <p class="ql-block">诸葛亮设了空城计,司马懿其实明知是空城计却不攻。反而装作被吓退。</p><p class="ql-block">他明白了要是自己杀了诸葛亮,那自己也免不了兔死狗烹。留着诸葛亮,他自己才有保障。</p><p class="ql-block">孙权刘备政治联姻,孙小妹嫁给了刘备,刘备拿了荆州,孙权想要拿回来又怕和妹婿结仇,于是就上交曹操借曹之手除掉刘备。而曹操却让皇帝下令推了周瑜出来做荆州牧,又把皮球踢了回去。</p><p class="ql-block">果不其然,周瑜在做了荆州牧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拿回荆州。结果,被诸葛亮活生生的气死,这就是计有适合,各有形势。反复相求,因事为制。</p><p class="ql-block">曹操动动嘴皮子就挑反了吴蜀,他才是是最大的赢家。</p> <p class="ql-block">现在很多人对罗贯中褒贬不一,还有人管他叫罗灌水,在这里客观地说一句,《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它就是一本历史小说,既然是小说,那就是给老百姓看着玩的,顺便普及一下历史文化知识,如果能提升国民素养那更好,所以说白了,就是图个消遣,所以想做史评,想要玩政论,应该去扎堆史料,去看陈寿的《三国志》,在那里找乐趣,何必跟我等老百姓喜欢看的书过不去?</p> <p class="ql-block">其实京剧《空城计》,也为此计的家喻户晓增色不少。</p><p class="ql-block">我正在城楼观山景</p><p class="ql-block">耳听得城外乱纷纷</p><p class="ql-block">旌旗招展空翻影</p><p class="ql-block">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你不要胡思乱想心不定</p><p class="ql-block">你来来来</p><p class="ql-block">请上城来</p><p class="ql-block">听我抚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