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黄河上游考察纪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诗 词 桂维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 文 黄会强</div><br> 【编者按】黄河自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发源,九曲十八弯注入渤海,不仅滋养了土地,更孕育了无数文化瑰宝,从远古洪荒到现代繁盛,黄河见证着中华民族历史的变迁、文明的发展。近期,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和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策划组织的《黄河岸边的中国》丛书编撰委员会考察团,对黄河上游沿岸人文历史进行考察。近6年来,《黄河岸边的中国》丛书编撰委员会,分别对黄河中下游沿岸历史人文进行了5次考察,相继出版了《出入龙门》《陟彼河山》《河洛中原》等系列丛书。<br> 此次为第6次对黄河沿岸历史人文考察。本次考察团的成员有: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杰出人文学者、历史学院原院长、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教授孙家洲;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著名学者、教授、诗人,《黄河岸边的中国》丛书策划人桂维民;西北大学出版社社长、编审,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常务理事,《黄河岸边的中国丛书》策划人马来;宗教与神学研究专家,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高从宜;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易华;省委宣传部原二级巡视员,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高彦平;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史党社;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黄会强;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研究员,丝路影像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摄影师石春兰;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研究员,丝路影像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祁旭东等历史、文化、考古等方面的专家学者。<br> 本次考察历时16天,共考察了甘肃、宁夏、内蒙3个省(区)的11个地市50多个点。一路上,各位专家学者考察很认真细致,讨论热烈。诗人桂维民一路考察一路吟诗作词,写了48首诗词。受各位专家学者和桂维民诗人的感染,我对这一路留下的影像进行了整理,并写了些影纪。现在,让我们跟随桂维民的诗词和影像,一起来领略黄河文明的源远流长……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南歌子·再出发</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br></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逐日犹追火,沿黄又出师。</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征帜入云飞。</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探奇寻古迹,续芳词。</font></b></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三章(下篇)</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黄河岸边的“铜城”——白银市</b></div> 白银市是坐落在黄河岸边的著名城市,同时是黄河、长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重要古代历史文化相互交融的地方。黄河在甘肃主要经过甘南、临夏、兰州、白银四个州市,黄河在甘肃省内的最后一段就是流经白银市境内。在白银市景泰县有独特的黄河石林,气势雄浑,鬼斧神工,被誉为 “中华自然奇观”。白银市位于甘肃兰州市与宁夏之间,黄河出了兰州之后,就进入白银市境内,将白银市一分为二,在黑山峡附近进入宁夏。由于黄河在甘肃和宁夏拥有特殊的历史和地理地位,白银市夹在两省区之间,地位尤为特殊。因此,考察团把白银市作为本次考察的第三站。 白银市的历史悠久,下辖的景泰县地理位置重要,古代是丝绸之路北线重镇,索渡古桥附近就是丝绸之路北线在黄河的第一个渡口所在。但白银市是个新兴城市,1956年为了开发这里的矿产资源才设的白银市,最初为县级单位,后来升为省辖市。 白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古代介于戎夏之间,为要扼咽喉,明初在白银市景泰县老虎山北麓修筑城堡戍守,为了防御北方游牧势力入侵,即著名的永泰古城。明朝在此筑长城,派兵驻守,并从山西大槐树和陕西大柳树大量移民至此。永泰古城外形似圆,又有4个瓮城,其状像龟,故又称永泰龟城。永泰古城南依老虎山,西临大砂河,东北接永泰川,曾为河西走廊东部门户,位置极其重要。 早在汉代这里的采矿业就非常兴盛,明代在今天白银境内的凤凰山和火焰山专设矿业机构“白银厂”,白银由此得名,白银市也是中国唯一以金属名称来命名的地级市,素以“铜城”闻名遐迩。白银地处中国西北地区、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陕甘宁青四省区交汇处,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多品种有色金属工业基地、西部重要的新型化工能源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制品特色产业基地、全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br>考察团到白银市后,受到了白银市博物馆馆长张自娟和博物馆全体员工的热情接待。张自娟馆长亲自陪同考察团考察了白银市的鹯阴古城遗址、柳州城遗址、永泰古城、索桥堡、索桥古渡口遗址、明长城景泰段遗址、法泉寺和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在考察点上,张自娟馆长如数家珍般的给我们介绍了点上的文物历史及历史典故。同时,张自娟馆长还带考察团一行参观了白银市博物馆,还在博物馆召开了座谈会。在座谈会上,考察团成员: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王子今、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杰出人文学者、历史学院原院长、教授孙家周洲,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易华,宗教与神学研究专家高丛宜,西北大学历史学教授史党建,西北大学出版社社长、编审、教授马来,陕西省委宣传部原二级巡视员高彦平等专家和学者,先后发言,对白银市博物馆张自娟馆长和她的团队,在文物保护、考古及文物开发利用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愿意为白银市文物考古开发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帮助。同时,各位专家共同建议,白银市各级党委政府要给予白银的文物考古开发给工作高度重视,充分发挥以文促旅作用,带动白银市文旅事业大发展。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四节</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黄河上的古渡口遗址及明长城——索桥古渡口遗址、明长城景泰段</b></div></b>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抛毬乐·索桥古渡</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br></font></b></div><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 走近黄河滩。</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 登临铁索关。</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 要津迷古渡,丝路访残垣。</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 故垒连城堡,斜阳照莽原。</font></b></div></div></div></h1> 索桥古渡遗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白银市景泰县芦阳镇以东10公里之索桥村偏北2公里处,横跨黄河、景泰和靖远两县,黄河以东为靖远县石门乡,黄河以西是景泰县芦阳镇。 始建于汉唐,是古丝绸之路北线的一个重要黄河渡口,其地河面较宽,水流平缓,两岸山势陡峭。东岸通向靖远的哈思堡,西岸接景泰的芦阳镇。 据史料记载,索桥渡口最早以木船和羊皮筏子摆渡。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两岸修建索桥,河面上排24只大船,两岸四根铁铸“将军柱”,用草绳系船成桥,故名索桥。后冲毁,其遗迹尚存。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河东建铁锁关,门上有碣,额曰《索桥堡》。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于河西建索桥堡,座落在高出河面20米的小坪上。两岸堡内居民约300多户,景泰境内的住户较多。现存索桥堡石城遗址,街道、屋墙、关墙,虽大部残缺,但还能辨认出院落、店铺、门楼等。城外残存有渡口“将军柱”台基、瞭望哨所、庙宇、五座旗墩、烽燧等遗址。 《清史稿》记载:明代“边墙自索桥起”。在索桥堡黄河下游300米处,既是明代长城的起始之处。沿长城有一条古道遗址断断续续,蜿蜒向西;在索桥堡上游30米处,亦有一条在石崖上开凿的石板小路,蜿蜒曲折,险峻异常,可通过牲畜驼运和独轮小车行进,当地人也称为“茶马古道”。 在索桥堡上方平台地,有古墓群遗址、民国时期的战壕遗址。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五节</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国佛教百大名寺之一:白银法泉寺</b></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39b54a">纥那曲·法泉寺</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br></font></b></div><font color="#39b54a"><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三教溯源长。</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法泉名远扬。</b></div></b></font><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39b54a">神龛洞窟静,丝路播祥光。</font></b></div></h1> 法泉寺石窟原名红山法泉寺,位于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东湾镇大坝村杨梢沟口,距靖远县城约7.5公里。石窟群分布在长约1000米、宽约150米深沟的东、北、西三面崖壁上,四周环山,沟内有泉水流出。开凿于北魏时期,宋崇宁及明嘉靖年间不断扩建逐渐形成洞窟连片,造像丰富,楼阁林立,古木参天的佳景。因岩尖有三泓清泉涌出,以“法门”、“清泉”立说,故名“法泉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森林公园,位列中国佛教百大名寺第39位。 走进雄伟的寺院门楼,跨入雄狮把守的巍峨山门,规模宏伟的寺院豁然展现在眼前:依崖而建的殿阁,金碧辉煌;错落有致的亭榭,玲珑别致;高入云天的宝塔,岿然屹立悬崖之上;天桥跨涧拱卧,人工湖水波光粼粼,芳草如茵,树木葱茏,林阁交映,浑然成趣;使人恍如隔世,仿佛进入“蓬莱仙境”。 深沟将窟群分成东、西两面,西侧从南向北依次有药王庙、梵王宫、演阳宫、达摩洞、骨魂庙、观音殿、子孙宫、督刚庙至凌云塔;东侧从北向南,依次有地藏窟、天王洞、无量佛窟、觉世亭、鸿文阁等。鸿文阁之下即就安桥,为贯通南北之津梁,将梵王宫与鸿文阁接为一气。原凿洞窟中,有平顶式,支提式及支提式平顶,窟有四面、三面、一面开龛三种开式,龛中有圆雕,高浮雕,浮雕(彩塑)等。圆雕主要有佛像;浮雕则如千佛洞之千佛像;高浮雕则有装饰在佛龛上的经变图、龙头等。窟前有木结构斗拱衬承。观音堂前殿为木结构竭山式卷脊三楹,前檐斗拱为米字型,与敦煌莫高窟宋代建筑极相似。 顺着寺内的小道往前走,两侧的松柏绿意盎然,隐藏在树荫里的亭台楼阁透着淡淡的古朴,庄重古朴的紫霄楼巍然而立。紫霄楼的格局是仿照黄鹤楼的样子,但比黄鹤楼还要高大, 是省内最大的纯木结构建筑,称得上是法泉寺标志性建筑,远远望去像是一座镇山宝塔,与整个法泉寺所在的红山岔交相辉映。 法泉寺从北魏时期开始修建,隋唐之际已形成规模。后经宋元明清等朝代,多次凿修,雕塑、壁画数量众多,殿宇楼阁皆依崖而建,连为一体,雄伟壮观。这座古刹名寺,有北魏以来开凿的石窟,寺内长桥拱卧,清泉回流,榆柳成荫,曲径通幽,座座洞窟连群,巍巍殿宇耸立,亭台楼阁,星罗棋布,更有历代文人墨客的题词,能工巧匠的彩绘雕塑、使法泉更添盛名,形成了独具韵味的“法泉地灵”景观。 千手观音殿修建于1995年,这尊像高13.6米 ,11面观音,1007只手 1036只眼睛,你看它面部是3只眼,所以说眼睛要比手多一些。千手观音就说佛教传入中国它就是除恶扬善的,所以说它手里拿着好多的法器,宋代以后才融入了咱们的孝道思想,百善孝为先。 平顶洞,你抬起头看,很多人都以为是柴火烧得,实际上不是,在唐宋时期,在法泉寺的出家人达到1500人,就说它的香火是非常旺的,以前的香火是柏树叶子所做,所以说它的烟比较大,所以说它比较黑。里面达摩祖师像达到了国宝的级别,特别珍贵,是法泉寺的镇寺之宝。 五百罗汉堂始建于2003年,2006年的9月9日开光落成的。里面供奉了500尊罗汉,504尊像,多了4尊像,分别是拿扫帚的分僧、孔雀明王、济公,靠里面还有尊释迦摩尼的大佛殿在过去叫千佛洞。因为它两侧有千佛,中间是二十四柱天,最底下是十八罗汉,修建于民国时期。 壁画传说是吴道子所画,人物壁画有一个特点,无论你转到哪个角度,他都是看你的,这就是唐代的传奇艺术,咱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他的形态、神态、神韵都表现在眼睛上,虽然字迹有点不清晰,但眼睛环视很有神,你走哪他看哪。 法泉寺以其悠久的历史,珍贵的文化遗产,独特的红岩景观,成为陇上黄河风情线一处重要的旅游观光地。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为传统庙会,文化、科技、商品交流与观光游览、娱乐、敬香拜佛融为一体,盛况空前。 1987年以来,法泉寺石窟 保护组织在靖远县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入抢救维修,落实了“四有”管理,划定法泉寺石窟南至沙河、东、北、西三面崖壁外20米为保护范围和建筑控制地带。1981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br> <h1></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六节</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唐代泥塑艺术的瑰宝——红罗寺石窟</b></h3> 寺儿湾石窟位于靖远县北湾镇天字村东北2公里。又名红罗寺,窟凿于红砂岩崖面上。创建于唐,清康熙、嘉庆年间重修,原有6窟,现存1窟,为平顶式,坐东向西,窟内有石雕一佛一菩萨和唐代造像释迦、伽叶、阿难、观音、力士、天王、十八罗汉等泥塑像66尊,高0.03--0.2米。窟门为砖券拱结构,上方有木结构小阁一座,出檐处为斗拱木雕,为清康熙十二(1674)年增建楼基。北崖面上有北魏佛龛一处,距地表高2米,内有浮雕残迹,配殿和山门毁于清同治年间。窟前留有残碑半块,高1.1米、宽0.81米,残存133字,记载石窟建立经过,又有清乾隆二十七(1762)年碑两通,阴刻于南面石窟前半壁红砂崖上。保存较完整,对研究唐代泥塑艺术有重要价值。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五座石窟被毁,现仅存一窟,深5.8米,宽4.4米,高4.26米,为平顶三面开龛式。始建于唐代,原有六窟,现存一窟。窟门为砖拱通道式砖基结构,上建有木结构阁楼一座。有大小佛龛三十多个,龛内存有塑像六十六尊,皆为泥裹浮雕彩塑造像。佛像经历代彩饰,造型精美,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堪与敦煌莫高窟唐代造像相媲美,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对研究黄河流域和丝绸之路石窟艺术具有重要意义。窟中正壁为大龛,龛内塑有释迦牟尼坐像。发髻螺旋高耸,慈眉善目,炯炯有神,面庞圆润,躯体比例适度,身披通肩袈裟,绘塑技法完美,塑像背景衬以花卉浮雕。 寺院除现存石窟外,还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建的山门、大佛殿、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斗战圣佛殿等仿古建筑。左壁龛中塑燃灯佛像一尊,身披低领袈裟,右手置于膝下,左手结禅印,左右两童子均双手合十,四大金刚手执武器。右龛内塑药师佛,侍童站立两旁,手执笏板。四大金刚肃立外侧,袒胸露背,相貌庄严。壁画长14米,色彩华丽,构图比例协调,画面生动活泼,形神具备,妙趣横生。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七节</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白银市博物馆</b></div></b> 白银市博物馆于2011年成立,建筑面积524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4200平方米,文物库房面积680平方米。基本陈列有《白银史前文化艺术展》、《笔墨春秋白银书画展》、《白银古生物化石展》、《乡土岁月-白银民俗展》、《白银油坊展》、《现代书画展厅》等。2020年,白银市博物馆入选“第四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馆藏有陶器、石器、玉器、青铜器、书画及古生物化石等各类文物共5011件(套)。以马家窑文化彩陶、齐家文化玉器、唐代鎏金铜造像、明清名人书画等为馆藏特色。 博物馆自成立以来,致力于馆藏资源的丰富,着力征集民间流散文物,征集了一批文物精品。有吴昌硕、刘墉、林则徐、于右任、范振绪、赵望云等名人书画,还征集了33件风格独特的明清古床。这些文物的征集极大丰富了展览,使得馆内的书画陈列独具特色,形成一定规模;馆内的民俗展览很接地气,把清代油坊搬进了博物馆,从衣食住行上发掘民俗特色,还原了旧时代的民俗风貌。 白银市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与市内33所学校联合开辟了青少年“德育教育第二课堂”,每年学生开学的学前教育、文博知识进校园、中小学生征文大赛、连续七届邀请国内学者专家大型公益性讲座、每月一期的“讲述白银”历史文化大讲堂、“让文物活起来”亲子体验活动、未成年人研学旅行等已经家喻户晓,成为白银文化文博工作的品牌服务项目。 扎实推进社区文化服务站服务。在白银辖区纺织路社区、长通路、兰包路、建银、警苑、狄家台、武川、向阳村、长安路等10家社区人流聚集的地方设立博物馆社区服务宣传站宣传栏,为社区免费赠送《中国文物报》并每周四定期准时上架,全年更换报纸54次,每季度更换宣传栏内容,使博物馆社区文化服务栏成为社区市民饭后闲暇获取精神食粮的主要途径。这项工作坚持了4年不间断。 成立了白银市博物馆志愿者服务队。现有志愿者94名,从事各项大型公益活动、志愿讲解、助残帮扶活动。争取国家“壹基金温暖包”项目,把博物馆人的关爱送给亟需关注的弱势群体,此项工作已经坚持三年。 业务研究工作更上台阶。启动白银市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工程。2016年1月启动,该数据库内容方面从建制沿革、田野文物、馆藏文物、非遗传承、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等6个版块120个子项,比较全面系统的囊括了我市自汉代以来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文化遗迹及其传承,重点围绕历史,核心突出文化,是我市历史文化资源的第一次细致全面的汇总和梳理,堪谓我市历史文化资源的“百科全书”;墓葬抢救性发掘保护。2013年4月至6月对平川黄湾汉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并发表了发掘报告。2016年7月-9月,按照省文物局安排白银市博物馆馆专家组指导靖远县博物馆在靖远东湾清理发掘明代人霍忠及其子霍玺墓室,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白银市金石校释》出版发行。它是反映白银碑刻文物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2014年1月启动,委托兰州大学古籍所吴景山教授等人组成课题组,对白银市市三县两区现存的金石碑刻资料进行系统研究与整理,共搜集整理碑刻拓片资料106件,已经于2016年12月出版发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