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周二下午,在初中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时间,詹悦琴老师在八(3)班给我们带来了《三峡》一课。全体语文组的教师参加了此次的听课与评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课堂在领悟自然之美的情景导入中开始,教学环节分为四个板块:识字、朗读、听记、欣赏。趣味的识字法既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又激发了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同时对本文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三次朗读,学生对拖音、节奏、顿音有所了解,进而读出了文言文的味道。听记环节学生加深了对文言文重点字词句的理解。欣赏环节中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赏析了本文的“一点之美”和精妙的写作手法。最后,在教师的总结中结束了这堂课。</p> <p class="ql-block">课后,全体语文组的教师对本课进行了点评。探讨了朗读节奏划分等问题。指出了本堂课的不足之处,如对文言文的基础知识的重视度还不够,时间的把握不到位,导致了总结的仓促,没有点明写景是为了抒情等问题。同时也肯定了思路的清晰,重难点的把握等。本次研究课,促进了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把握课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