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襄汾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辖区,由原来的襄陵县和汾城县合并而成。近期该县做出一个大胆规划:《一都.一城.一村》保护传承利用总体规划。一都,依托陶寺遗址,打造帝尧都城,重现最初“中国”。一城,依托汾城古建筑群,打造千年古城。一村,依托丁村遗址和丁村民宅,活化丁村文化。</p><p class="ql-block"> 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东坡沟村的陶寺古观象台是陶寺文化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被国家文物部门定为国家级重大考古发现。它使“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这一古老记载有据可考,把传说变成了现实,它的建成时间比著名的英国巨石阵观象台(公元前1680年)还要早500多年。它是我国观象台的鼻祖,是一座实现天人对话的神坛。</p><p class="ql-block"> 陶寺古观象台集观测、祭祀功能于一体,建筑形状奇特,结构复杂。在陶寺遗址可以看到有一座直径约50米的半圆形建筑,为三层夯力结构。台座顶部有一个半圆形观测台,以观测台为圆心,由西向东方向呈扇状排列着13个土坑,与之相对应有13根土柱。古人利用两根土柱之间的缝隙来观测正东方向的塔儿山日出,并依据观测到的太阳光影推测出一年中的十二个节气。此外,据专家考证,这座平台当时还被用于祭祀。</p><p class="ql-block"> 陶寺遗址,这座帝尧都城之所在,这个最早的“中国”,既是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也因古观象台的存在而成为我国古代历法的发祥地。历法与气象工作紧密相连,一脉相承。</p> <p class="ql-block"> 汾城古建筑群兴盛于唐,位于襄汾县西南16公里处,古称太平县。据考,汾城镇以前为汾城县,最早是战国时期魏国治下的一座都城,旧址在今襄汾县赵康镇的晋城村,西汉时设临汾县,北魏设泰平县,即如今的汾城镇,北周时改为太平县。唐贞观七年(公元663年年),太平县迁至鄂公堡(敬德堡 ,)即今天的汾城镇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汾城镇内有大小街巷17条条,以鼓楼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延伸。西南以文庙、学宫、试院为主,西北以城隍庙、仓储为主,东南以县署、各司衙门及刑狱为主。街道两侧,铺户林立,商贸繁荣。最为特别的是古城的鼓楼并不像别的古城一样修建在城内中心位置,而是位于城内南侧,靠近南门处,东南北三个方向直通城门,西侧则无城门。</p><p class="ql-block"> 现存的汾城鼓楼为清康熙四十七年重建,是一座方座双层、十字歇山重檐楼阁式建筑,通高15米左右。方形底座中以十字券洞式拱门通向街道。上下两层的廊檐均以斗拱和枋木及通栏雀替承托或连接,四角飞翼高挑,威严而壮观。</p><p class="ql-block"> 汾城镇县衙大堂,原为尉迟恭帅府所在地。太平县迁县后,县署迁至帅府。县衙大堂坐北朝南,占去了县城的东南半城,如今仅留下面阔五间的大堂一处。</p><p class="ql-block"> 从鼓楼往南,穿过仍然留存着古代铺面的老街,出了南门到南关,有座建于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的社稷庙,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社”指土地,后来引申为祭祀;“稷”指五谷,“江山社稷”即为家国天下。社稷庙是县署官员祭祀神灵的地方,在这里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p><p class="ql-block"> 再往南,就来到洪济桥。汾城镇共有望汾桥、无名桥、广济桥、会济桥、洪济桥5座桥,在北方城镇里也算多的,分布于该镇东西南三个方向。更为奇特的是,5座桥大小不同,建筑各异,其中最为特别的是洪济桥,为北方少见的廊桥。至于缘何在北方小县城出现这样独特的廊桥,却无人能知晓了。</p> <p class="ql-block"> 城隍庙与县署东西相对,位于汾城镇西门内路北,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每届太平县令到任都会按规定斋戒拜谒,每逢水旱疫疾也都会前往祷告平安。现存建筑为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所建,呈“凸”字形。大门巍峨高大,非仰视难见顶冠。庙正门正对着有3座彩色影壁,两侧立有双斗石质旗杆。正中的影壁前有一幅耐人寻味的对联:“人化物物化人人物无穷,生了死死了生生死不息。”</p><p class="ql-block"> 庙前山门街的东西两端,跨街建有两座明代的木牌坊,分别为“鉴察坊”“翊镇坊”。目前,山门街已为网红打卡地。城隍庙正门内,距大门内檐一米处,是一座“过路式戏台”,上覆台板为舞台,下面是人行通道。不说城隍庙里边各建筑的肃穆庄重,影壁和屋面的明代琉璃构件、花鸟怪兽、仙人彩马、鱼龙变化,五颜六色、光彩夺目,单说那元代的戏台,古朴与精美兼得。遥想当年上演元杂剧的热闹与华彩,以及那时台下百姓的热闹与开心,随即就能描绘一幅和谐共生、悠长旷远的时空共同体画卷。据资料表明,该戏台前的观众区地面,是我国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地面铺设,是研究我国古代戏曲发展难得的实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文庙紧邻城隍庙,旧名“德化坊”,始建于唐,元代六年(公元1269年)重建。其大门为棂星门,建于明正德年间,为石作三间四柱三楼石坊式,仿木构石雕庑殿顶,顶脊为卷龙纹,中有屋形脊刹。文庙现存主要建筑有影壁、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明伦堂等。此外,该建筑群还有文昌庙、试院、文前塔等,均较为完好地保留下来,在我国县级文庙建筑群中实属罕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丁村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丁村汾河东岸的第三阶地上,以丁村为中心,北起襄汾县城,南至柴庄火车站,全长11千米。遗址中出土人类化石、文化遗物和伴生的动物化石,是中国华北地区含有古人类化石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 </p><p class="ql-block"> 1953年,丁村遗址被发现,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北京周口店以外地区发现的首个大型旧石器时代遗址,它因发现介于北京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丁村人”而备受关注。丁村遗址作为中国人第一次独立主持发掘研究的旧石器遗址,开创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向,对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和持久影响,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旧石器考古事业的发展。对于构建中国旧石器文化的发展序列起到了关键作用。 </p><p class="ql-block"> 1961年3月4日,丁村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丁村遗址是一处丰富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中期的典型代表。丁村遗址的考古发掘,填补了中国40万年至12000余年间的古人类发掘空白,为旧石器文化研究和进一步认识丁村远古人类的活动范围、生活轨迹及其行为链条,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宝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 丁村民俗博物馆。这座博物馆建于1985年,是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反映汉民族民俗风情的专业性博物馆,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丁村民俗博物馆位于临汾南三十五公里,北距襄汾县城约四公里。这里有明清两代的民宅二十六座,全部建筑均保存完好。较早者为明万历二十一年至四十年,较晚者为清代康熙咸丰间。明代的四合院,院小房高,端庄大方,装饰华丽,注重雕刻。雕刻内容有历史人物、花卉、走兽、古典戏曲等。每座民居,既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又是一件珍贵的文物。一九八五年,国家为了保护好这批古代民居建筑,收回了院落十九座,修缮了九座院落,二座庙宇,征集了近万件文物,创办了中国第一座汉民族民俗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