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自然史中,人当然是主角。但除了人类的活动,其实历史的存在,还可以表现为更加可感可触、鲜活灵动的形态,比如文物古迹,比如典籍遗产等等。如果想要真正与古人踱步,唤起内心共鸣,你不妨找一棵古树,找那些盘根错节、百折不饶的千年古树试试。所有的古树都是有故事、有灵性的。</p><p class="ql-block"> 建瓯市西坑池丹村头,就屹立着这样一群古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池丹是个谢姓聚族而居的小村落,座落在建瓯、古田、南平三县交界一处四面环山的小平畴之中,一个幽静的老区基点村。池丹全村二、三十户人家,老辈不少人能操一口客家方言(祖辈或从闽西迁入?我未作考证)。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文革”期间,我有幸两次来到这个山村。至今忆及,还有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去池丹,我是应妻子的学生谢水旺、谢方明,以及友人谢方英之邀,带着同宗“会亲”的美意去的。我从西坑(妻子任教所在地)出发,步行不到二十里,转过一个山嘴,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几棵气势不凡的银杏树。时值初冬,但见头顶金冠披拂,脚下落叶铺展的村道一片金黄,空气中飘散着一股特有的香气。瞬间仿佛山外的尘嚣被完全隔离了。我正茫然失措之际,听到招呼声,方英将我带进一个俨然“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梦中家园。在与宗亲乡老的交流中,我曾问他们有沒有“谱牒”之类遗存?他们说村头的银杏树就是家谱。村里只有方英读过初中,是唯一的文化人。但一笔写不出两个“谢”字,有这个“总谱”在,就什么都有了。</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是在迪口公社老区办的安排下,我以“文秘”的身份隨同当时建瓯县长康福源去的。当时“武斗”风行,社会上乱象丛生。老县长不堪“造反派”的批斗,私搭运松节油的货车逃出县城,回到当年打游击的地方避风。我与时任南平军分区领导郑荣堂(古田人)的弟媳汪松光是同学,经由指派做了隨行并任记事。我们白天拿着鸟铳上山打白鹇,晚上点着松明火到邻村召集贫下中农座谈会,颇有“重上井冈山”的味道。其时,时局不宁,但对小山村并无太多干扰。我们有了空闲就坐在夕阳返照折射出万千光彩的银杏树下,听老县长讲述大革命年代斗争经历。这一带山高林密,一支以上明洋 (曾一度作为福建城工部特委驻地 ) 为中心,活跃在南、古、瓯边区的游击队在老区人民的支持下,创建苏区,开展对敌斗争。老县长作为这段历史的亲历和见证人,他的讲述并没有多少认识框架。我一边记录,耳边却似乎听到号角声阵阵又起,心里竟分不清今昔敌我了。难道历史的演进真如水漫平川、毫无理性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岁月无情,几十年一晃而过,而今回忆当年相与的老一辈地下党员谢阿永、游金旺、游可峰诸人皆已作古;老县长也在“平反”后于福州红星机械厂党委书记任内去世。人不能揪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然而,亊实的存在与后人的记载,毕竟有着不小的距离;唯有银杏树风彩依然,尤如一位披发的老者燃着温暖、明亮的火把,伫立村头,久久守望着远行归来的亲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银杏又叫白果、阿翘,为落叶乔木。银杏雄雌异株,据说六十年才能结果。老公公种下的树到小孙子才能收获果实,所以又称“公孙树”。这种长寿的树种本身就是人们身边可触摸的历史。诚如池丹村头的银杏群,其中最大的一棵冠高逾33米,胸径达3米,树龄已近千年。苍老的躯体布满钩壑,断桩参差,枝丫横陈;历经风霜雷霆乃至人力的摧残与洗劫,躯干却巍然挺拔。她那顽强的生命力蓬勃着,向蓝天敞开怀抱,无私地奉献出累累的果实。仿佛有一种天地间唯我独尊的气势,顿时令人为之折服!</p> <p class="ql-block"> 历史永远无法像一棵树那样,真实地站在你身旁。而古树的存在却具有必然性。她既不要人为地涂抹油彩,靠虛饰给自己增值;也不自惭形秽、文过饰非。我对古树所以始终怀着一颗虔敬的心,只因她总能给我一种力量、一种期许,并不在意是否有人欣赏、有人点赞。</p><p class="ql-block">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银杏全身是宝,宫扇状的玉叶,迎风飞舞如彩蝶;堪比开心果的果仁,好吃还能入药。银杏在旅游观光和产品的市场开发上,前景可谓不可限量。迪口镇农技站高级农艺师蔡可柳,在银杏栽培和授粉方面有着不少成熟的经验。我曾问他。池丹的千年银杏王还能存活多少年?蔡先生说,这可没有数据参照,但可以肯定的是,她比我们长寿,将存活更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久违了,池丹村头的银杏王,村民心中的吉祥物和守护神。想起她,我就想起群山环绕中的那片热土,想起特殊年代里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p><p class="ql-block"> 祝愿银杏树王青春永驻,池丹宗亲幸福安康!</p><p class="ql-block"> 2024年仲秋于潭上</p> <p class="ql-block"> 谢连植简介:笔名林梓,1942年10月生于福建省屏南县九洋谢厝村。执教于建阳师范学校,中文高级讲师。发表论文10余万字,参加编撰全国及福建省通用大、中专教材四部。诗文作品发表于全国及省内多种报刊结集出版有《寻芳居纪事》、《怀铎吟余》、《竹园韵语》等诗文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