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老师】 中学四年的班主任老师

梁野山人

<p class="ql-block">  梁野山人 497203068</p><p class="ql-block">光阴荏苒,弹指间迎来母校——武平一中百年校庆。翻开相册,50年前72届高二(1)班毕业照映入眼帘,睹物思忆,青葱岁月往事悠悠。中学四年,初高中各为两年。肖惠元、罗生娥老师从初一(1)班始即为正、副班主任,并分别为语文、数学课任老师,直至四年后我们高中毕业。</p> <p class="ql-block">当时正值文革白卷英雄年月,我们的中学生涯是学工学农又学军,备战备荒挖防空洞。中学课程没有物理、化学、历史、生物,只有《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两本书。庆幸的是我们班的两位班主任老师,只要形势好转,教学环境允许,都尽可能地把我们拖回教室,传授知识,教书育人。肖惠元老师的语文教学在全校是数一数二的,有同学至今还回忆说:“当年许多同学老把戍戌戊三个字读错,肖惠元老师就用点戍( sh u 树)横戌( xu 虚)空中戊( Wu 悟),简单明了记忆法,让我们一下就记住了。直到现在都不会忘记,横戌戍点戊中空。”我们在校时肖老师就是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任教之余发表了不少佳作,散文《巍巍石径岭》至今还被同学们传诵。</p> <p class="ql-block">在校劳动,两位班主任老师也是身先士卒,带领我们在出校门的大道两旁搭架棚种南瓜,爬满瓜叶的棚架,成了一道遮阳避暑的林荫道; 多少次师生一道推板车上梯子岭、狗爬石扛泡桐树种白木耳,砍梿子树种香菇,伐杂树技条搭瓜棚。暑假还领着吃国家粮的学生到东留象湖村参加夏收夏种。</p><p class="ql-block">更为难忘的是1970年底,肖老师带领我们全班同学响应毛主席的号召,重走红军路,野营拉练,历时一个月,步行千余里,爬东留石径岭、攀江西会昌山、访瑞金红都、参观了上杭古田会址、苏家坡主席洞、才溪乡调查光荣亭,上杭临江楼等革命圣地胜景,向解放军学习,经常昼伏夜行,练就铁脚板。请老红军讲长征故事,吃忆苦饭,宿荒草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这一幕幕至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上杭古田会议会址前肖老师与部分同学的合影至今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青葱岁月转眼逝,四年中学的校园生活,师恩延绵影响了我们一生。高中毕业,许多同学即上山下乡插队农村,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在那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艰苦日子里,肖惠元老师鼓励我们,多看书学习,多动笔写写东西。恢复高考的那几年,我班不少同学考入大中专学校。我也于1984年在职考入省委党校理论班,脱产学习两年取得大专文凭,八十年代后期龙岩行暑办首次公开招考中,我一试中举,走上仕途,撰写的调研文章屡屡刋发被采纳。那些年我首次在闽西宾馆接待了回家乡任教的肖老师,他与惠安中学的老师们前来龙岩一中学习交流。从此,我们师生常有联系,有次我从福州开会回来时,还绕道惠安崇武拜访了肖老师家,离别时师母还送我一盒崇武特产鳗鱼干。</p> <p class="ql-block">罗生娥老师在校教我们班的数学,她那由浅入深,循循善诱,有问必答,一视同仁的教学育人师德极具亲和力。我们毕业后不久,她也调回家乡龙岩红坊中学任教。1979年我到龙岩财校培训企业会计,与在岩工作的同班同学前往拜访,这是1972年我们毕业后师生第一次相聚,大家心里格外高兴,罗老师一一询问了我们毕业后的工作生活情况,午饭留我们在她那简陋的平房里用餐,还拍了照片留念。</p> <p class="ql-block">2010年仲春,我相邀肖惠元、罗生娥两位老师一同游览了永定土楼。记得那天我刚出差回来,得知肖老师与师母来到龙岩,我便相邀并驱车到红坊接上罗老师在中元酒店相聚,同时我还约来从香港刚回武平的莫小平同学一同作陪。翌日我们师生同车游览了永定土楼王子——振成楼,并在世遗标志石块旁合影留念。这是我与两位老师同镜合影的唯一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罗生娥老师退休后在红坊镇老家盖了新房,当年在龙岩工作的有6位同班同学。每每外地同学来到龙岩,我们都相邀一同到罗老师家看望一二,龙岩一中工作退休的孙爱平同学更是热心,罗老师家中办喜事,她总是第一时间告知我们。罗老师的儿子从小落下残疾,儿子结婚和孙子过满月,我们龙岩的同学都会相邀前往庆贺。罗老师的小儿子结婚时,我还驾车载着原武平一中的阙硕龄校长、谢东升、李超玲、张可珍等老师一同前往罗老师家庆贺。此照是深圳来龙岩的陈桂英李莉娜俩同学到罗老师家看望时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张师生合照,记录了几位远道而来的同学拜访罗老师的情景,右一的王建华同学刚从东海舰队大校转业到地方工作,右二的钟智同学时为香港同胞赶来与罗老师相见。余5人均为龙岩工作的同学。</p> <p class="ql-block">2012年,正值我们高中毕业40周年庆,全班聚会第一次邀请肖惠元老师夫妇来武平与同学相聚,许多同学高中毕业后首次与老师相逢,心里非常高兴,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师生情。我们来到武平县城中心广场,在毛主席巨型雕像前集体合影,记录下师生情谊欣喜愉悦的时刻。翌日特意回到母校,在一中的办公大楼前的球场台阶上留下师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图为2014年,武平一中九十周年校庆时,我与肖惠元、林美堂、温正恭老师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7年暑假,我们“6872”(68年实小毕业、72年武一中高中毕业九载同窗)的同学重返母校欢庆一堂,林荫树下老师与学生交谈甚欢;校史馆里,师生对着墙上集体毕业照笑谈当年的校园趣事,肖老师年近八旬,容光焕发,身体硬朗,声音洪亮。母校提供了空调、茶水齐备的会议室供我们座谈。座谈会上一中书记到场致贺并介绍了学校发展概况。我们还重温了当年师生上课点名的情景,个别遗漏未点到名的同学还举手要求老师重来,两位老师兴趣勃勃地补点名一遍,师生欢笑一堂,仿佛回到当年教学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翌日,师生同车畅游4A景区梁野山瀑布群,我们三三两两徜徉在空气清新,绿树成阴的栈道上,年愈八旬的肖惠元老师夫妇腿脚稳健,精力充沛,体力脚力不亚于花甲的学生,久别的师生相互交谈和留影。两天的师生大聚会,那一幕幕的情景给我们留下难忘的记忆。座谈会上师生交流的谈笑声;古树林荫下的欢声笑语;聚餐席上的交杯換盏;山间瀑布下的翘首弄姿,沿溪栈道上的摆拍留影……师生们仿佛回到了校园生活。我有诗云:梁野山下亭子岗,八方归来同学情。九载同窗花季梦,久别老生白发迎。倾诉无边思念语,衷肠一夜到天明。耄耋恩师还讲台,花甲学子又谨聆。 </p> <p class="ql-block">为了记录毕业45周年师生欢聚的时刻,我们安排专人摄影照像,发动大家提供在校时的旧照做成幻灯片,拍成视频。并将当年学生照和历次聚会的留影并这次拍摄记录制作成视频和相册《瞧—“6872”的师生们》,永久留念。</p> <p class="ql-block">相册上我还现学现卖赋诗一首。师生同聚。亭子岗上艳阳红,母校殷殷碧草青;"68.72"师生聚,九载同窗共声鸣。四十九年离别梦,六十花甲相聚行;推杯换盏酩酊夜,絮絮叨叨晨曦明。当年学子同桌戏,嘻闹顽童共枕宁;花季少年陈旧照,童颜笑貌赛影星。八旬师长健步至,花甲老生礼相迎;谆谆教诲犹在耳,启蒙师恩铭于心。旧貌新颜校园史,毕业留照班级名;五世修来同窗读,一生难忘师生情。</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我们同学与罗老师留下的最后一张合影。罗老师退休后身体一直欠佳,不宜远行,我们几次在武平全班同学聚会,罗老师都无法应邀前往。2017年署假45周年庆同学聚会后,我和李盛元、刘良汉、孙爱平四人代表全班同学专程前往龙岩市红坊镇慰问罗老师。李盛元、刘良汉俩同学还是第一次到罗老师家。我们向罗老师介绍了这次聚会的盛况,罗老师还询问了一些同学的近况。中午罗老师特意办了一桌水库鱼宴款待我们,并与我们举杯饮酒,谈笑风生,那场景至今我还历历在目。当年年底我在京城得知罗老师因病离世,如今己有7个年头了,悲悼之余,仅以此文,聊表师恩之情。</p>

老师

师生

同学

我们

龙岩

一中

武平

肖惠元

合影

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