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黄河上游考察纪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诗词 桂维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文 黄会强</div><br> 【编者按】黄河自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发源,九曲十八弯注入渤海,不仅滋养了土地,更孕育了无数文化瑰宝,从远古洪荒到现代繁盛,黄河见证着中华民族历史的变迁、文明的发展。近期,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和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策划组织的《黄河岸边的中国》丛书编撰委员会考察团,对黄河上游沿岸人文历史进行了考察。近6年来,巜黄河岸边的中国》丛书编撰委员会,分别对黄河中下游沿岸历史人文进行了5次考察,相继出版了《出入龙门》《徙彼河山》《河洛中原》等系列丛书。<br> 此次为第6次对黄河沿岸历史人文考察。本次考察团的成员有: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杰出人文学者、历史学院原院长、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教授孙家洲;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著名学者、教授、诗人,《黄河岸边的中国》丛书策划人桂维民;西北大学出版社社长、编审,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常务理事,《黄河岸边的中国丛书》策划人马来;宗教与神学研究专家,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高从宜;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易华;省委宣传部原二级巡视员,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高彦平;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史党社;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黄会强;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研究员,丝路影像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摄影师石春兰;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研究员,丝路影像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祁旭东等历史、文化、考古等方面的专家学者。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南歌子·再出发</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br></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逐日犹追火,沿黄又出师。</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征帜入云飞。</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探奇寻古迹,续芳词。</font></b></div> <h1></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33333">第二章(下篇)<br></font></b><b><font color="#333333">黄河上的明珠城市——兰州</font></b></h3>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黄河干流从甘肃起一路北上,兰州城似一颗晶莹的碧玉镶嵌在“几”字弯上。 兰州是一个典型的沿河城市,作为丝绸之路和黄河交汇的重要区域,在历史上也是黄河岸边的渡口,从古至今都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兰州因河而生、因河而兴、因河而盛、因河而荣。这个城市实际上是这条大河“喂养”起来的一个城市,南边有皋兰山,北边有北山,城市中间就是黄河这样一条大河。“两山夹峙、一河中流”,这样的地理特点也让黄河兰州段不易泛滥成灾,让兰州成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 经过多年的建设,兰州的黄河百里风情线已经是网红打卡处,也是游客集中的关注地;黄河百里风情线的总长度大概是47.5公里,凝聚了这一方水土上的人民生产生活方式和习俗,以及由此诞生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文明。 正因此,考察团把兰州市列为本次考察的第二站,利用一天半的时间,对兰州市的<b>黄河铁桥、白云观、黄河母亲雕像、白塔山、甘肃省博物馆和皋兰县什川古梨园、兰州碑林</b>等人文历史遗迹进行考察。 在考察点上,考察团成员:高从宜 (宗教与神学研究专家)、易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史党社(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高彦平(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原二级巡视员),自愿当起导游,为团员讲解每个点上的人文历史及历史典故,同时,阐述自己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高从宜老师还总结出了解兰州的“五个一”,即:一条河(黄河)、一座桥(黄河铁桥)、一座塔(白塔)、一本书(《读者》)、一碗面(兰州牛肉面)。观点新颖,使人耳目一新。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六节</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兰州碑林: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b></div> 兰州,这座位于中国西北部的城市,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坐落着一座兰州碑林,这里收藏了众多珍贵的碑刻和石刻,成为了兰州历史文化的瑰宝。 兰州碑林位于兰州市黄河之滨,占地面积广阔,绿树成荫。这里既有古老的墓志铭、经幢、石刻等文物,也有近代的碑文、墓志等文献资料,这些珍贵的石刻见证了兰州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 走进兰州碑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高大雄伟的碑刻,这些碑刻上记录着兰州的历史和文化。从最早的唐代《张氏家庙碑》到明清时期的《重修榆关城记》、《宣威将军张玉兴墓志铭》等,每一块碑刻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除了传统的碑刻,兰州碑林还收藏了一些具有特色的石刻艺术品。这些石刻或生动活泼,或庄重肃穆,或寓意深刻,它们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兰州历史文化的魅力。 除了传统的碑刻,兰州碑林还收藏了一些具有特色的石刻艺术品。这些石刻或生动活泼,或庄重肃穆,或寓意深刻,它们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兰州历史文化的魅力。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七节</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甘肃省博物馆</b></div> 甘肃省博物馆,总面积43000平方米,平面呈“山”字形,中间五层、两翼三层,是一座集办公区、藏品库房区、展览区等为一体的智能化综合性博物馆。<br> 甘肃省博物馆汇集了甘肃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珍贵文化遗存,馆藏珍贵历史文物、自然标本8万余件(组),尤以新石器时代之冠的甘肃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萃宝、古生物化石等珍贵文物为特色。<br>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余件。文物涵括从白垩纪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到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从商周以来的青铜器、陶瓷玉器到汉唐的丝绸之路文明;宋、元、明、清的瓷器、木雕、丝织品、绘画。其中尤其以馆藏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萃宝最为突出。 自建馆以来,通过考古发掘、征集和捐赠获得历史文物藏品82000余件,精品的历史文物有3000余件,国宝级文物16件(组),国家一级文物720余件(组)。 馆内收藏有各类新石器时代彩陶和石窟艺术珍宝,展示出甘肃历时7000-3000多年彩陶发展体系。珍贵的丝麻织品,经卷文书,木、漆、铜器,大量的汉简、长城文物,还有包括驰名中外的铜奔马在内的铜车马群及木车马,金银舍利棺,西夏文本及文物以及天梯山石窟造像等珍贵文物。<br>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参观了《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和《甘肃彩陶》两个展厅。<br> 《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厅》:集中展示了420余件系统反映古丝绸之路的文物,包括北方草原文化青铜器、铜奔马及仪仗队、汉唐丝织品、佛教造像、金银器、唐三彩、元青花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羊首青铜权杖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鹰头形青铜权杖首(春秋战国)</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鹰头形青铜权杖首(春秋战国)</h3> 在这个展厅,易华教授给我们讲了,青铜之路与丝绸之路是相辅相成的概念。青铜之路活跃于夏商周三代,几乎没有文字记载,主要是由西向东传播青铜与游牧文化。可以说是青铜之路诱发了丝绸之路并被取代。研究表明,青铜技术的传播与牛羊马、牛奶、羊毛、马车等游牧产品的传播有关。青铜之路将欧洲和东亚纳入了以西亚为中心的古代世界体系,丝绸之路又加强了东亚与西亚、欧洲的联系。这激发力诗人桂维民激情,当即吟诗一首:<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br></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阳台梦·丝路前奏<br><br>拨云前望青铜路。<br>玉雕金器埋深土。<br>雾迷津渡五千年,饰纹明岁序。<br>魂惊权杖首,钩戟龙行凤举。<br>绿盈河岸互交通,海陆箕风御。</b></font></h1></div> 《甘肃彩陶展厅》:甘肃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交会处,地处黄河流域上游,省内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古文化遗存,近一个世纪的考古研究显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我国的彩陶大省,素有“彩陶之乡”美誉。省内史前遗迹分布之密集,文化内涵之丰富,出土器物数量之众、品位之高,在世界彩陶文化中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保存有完整的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堆积,内容同豫、陕二省仰韶文化遗存相吻合,为解决仰韶文化起源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是我国新石器时期彩陶文化持续时间最长、类型最为众多、器型最为丰富、制作最为精致、图案最为绚丽、艺术价值极高的地区。<br> “甘肃彩陶”展厅中陈列分为五个单元:文明曙光——大地湾文化彩陶、锦绣初展——仰韶文化彩陶、彩陶之冠——马家窑文化彩陶、余辉流艳——青铜时代、诸文化彩陶和陶苑奇葩——远古雕塑艺术。<br> 最引人瞩目的有宽带纹三足彩陶钵、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和著名的大地湾地画等。奔腾不息的黄河、雄浑肥沃的黄土高原、绵延千里的河西走廊,孕育了丰富发达的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文化。这些文化大多含有多姿多彩的彩陶,是甘肃数千年绵延不绝的独特文化传统,也是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辉煌灿烂的一页。展出了近400件彩陶精品,如大地湾文化宽带纹彩陶钵、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鱼纹盆、仰韶文化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马家窑文化旋纹尖底瓶等。旨在全面反映甘肃彩陶绚丽多彩的文化面貌和辉煌灿烂的艺术成就,展示了一部绚烂夺目的彩陶发展史,通过追寻甘肃大地上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5000多年间彩陶艺术循序发展的脉络,重现人类童年的智慧之光,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文脉。<br> 甘肃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镂空鞘青铜短剑 </h3> 1972年,出土于甘肃灵台县白草坡西周墓中。通长24.3厘米,鞘长18.7厘米,宽10.5厘米。剑鞘镂空,上刻有蛇和两只小犀牛。剑身刻有纹饰。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鼎形铜行灯</h3> 1999年出,出土于平凉市庙庄战国秦墓。是贵族出行时的照明用灯。闭合时,外形为一个三足圆鼎。使用时,顶盖翻起有支架支撑。此器构思精巧,工艺精湛。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礼县大堡子山秦先公墓金饰片</h3> 大堡子山秦先公墓群,曾遭严重偷盗破坏,大量文物流失海外。这些金饰片很多是由海外归还。可能用作士卒铠甲装饰、马胄饰物、棺具装饰、车辆装饰等。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仪礼》简</h3> 1959年,出土于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分木质和竹质两种,共496枚,为甲、乙、丙三种版本《仪礼》共九篇。这是目前所见《仪礼》的最古写本,是汉代墨写隶书的上品。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铜奔马</h3> 1969年,出土于武威市雷台汉墓。最为世人所知的国宝文物,名副其实的“镇馆之宝”,曾被叫做“马踏飞燕”。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驿使图”壁画砖</h3> 1972年,出土于嘉峪关市魏晋5号墓。上为一个邮驿使策马送信的场景。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古代邮驿的形象资料。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罗马神人纹鎏金银盘</h3> 1988年,甘肃靖远一农民在家中修葺房屋时发现。直径31厘米,上刻有葡萄和鸟兽花纹,还有希腊神话故事人物。是一个极具西方特色的器物,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元玻璃莲花托盏</h3> 1999年,出土于在甘肃省定西市漳县徐家坪汪世显家族墓。玻璃材质,呈蓝色,上下两部分。盏为七瓣莲花型,托外延为八瓣莲花型,是迄今出土最完整的一套元代玻璃托盏。汪氏为显赫的蒙古家族。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鲇鱼纹彩陶瓶</h3> 1958年,出土于甘肃省甘谷县西坪遗址。瓶腹绘黑色人首形的鲵鱼图样,属于国宝级文物。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彩陶王”——涡纹彩陶瓮</h3> 出土于永登县蒋家坪,高52厘米,口径19.6厘米,底径12.5厘米。是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最大的彩陶。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头形器口彩陶瓶</h3> 1973年,出土于甘肃秦安邵店大地湾。女性形象。圆鼓腹,平底。瓶高32.3厘米,口4厘米,底径6.8厘米。器身有黑色纹饰。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棺 唐代</h3> 泾川县大云寺出土。棺盖及棺身用金片、珍珠、绿松石镶嵌成大莲花,周围又饰以金片组成的小莲花,莲蒂、莲叶均对称。<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八节</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黄河水车:转动老兰州的记忆</b></div> 兰州水车引起我的兴趣和关注是2005年10月的偶然的机会,我到兰州参加应急管理部的一个会议,住在甘肃省会展中心对面,早晨起来晨练,到黄河岸边的沿黄路慢跑,无意中走进了兰州水车博览园。被园中各式各样的水车和厚重的水车文化所吸引,在园中留恋忘返,照了许多水车的照片,后来,我几次到兰州,每次都会去兰州水车博物园去,还多次与博物园的老人和管理人员交谈,了解了一些关于兰州水车的故事。这次我随《黄河岸边的中国》丛书编撰委员会考察团,对黄河上游进行考察过程中,特别关注了兰州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易华教授,一路上给我讲许多关于兰州水车水车的历史故事。我在整理游记时,觉得这些很有意义,值得回味,就整理了一些文字,留着以后回忆…… 兰州,自古以来就有“丝路山水名城,中国黄河之都”的美誉,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川流不息的黄河水,养育了兰州的一方水土,黄河水车也不断惠泽着流域内的兰州人民。 隆隆水声,阵阵水雾,道道彩虹是人们脑海里抹不去的对于黄河水车的记忆。水车又名天车,或称挑车、翻车、筒车、老虎车等,造型奇特、巧夺天工,曾经作为人们提水灌田的生产工具,在农业发展史上起到过无可替代的作用。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兰州水车的历史故事</b></h3> 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至1566年)兰州人段续所造段续考中进士后,曾宦游南方数省,对湖广地区木制的筒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派人绘成图样,保存在身边,晚年回故里后致力于水车的仿造,经过反复多次试验,终于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获得成功,最早架设在现广武门外的黄河北岸,后又在今镇原路北口架设了三轮水车,以灌溉附近六百亩菜畦果园,“水车园”这个地名即由此而来。段续的水车成功后,黄河两岸的农民争相仿制,至清末时兰州已有水车157轮(据1891年统计)。到解放前后,上至青海贵德,下至宁夏中卫的黄河岸边共有水车350多轮。1952年,兰州有水车252轮,黄河两岸更是水车林立,总滴灌面积达10万亩。当时兰州市的水车之多是号称“水车之城”的叙利亚哈马市水车最多时候的8倍,成了当时世界上真正的“水车之都”。已有近500年的历史。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兰州水车的历史沿革</b></h3> 据记载,黄河水车是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兰州人段续制造的。段续在游览西南各地时,发现那里多用木制龙骨筒车汲水灌田,便以竹片做成模型带回兰州,并两次赴西南考察,终于研制成功了兰州历史上的第一轮水车,人称祖宗车。当时,水车就坐落于今兰州市的广武门外,此地起名“水车园”。 黄河水车解决了河岸高、水位低、难以提灌的困难,使沿河农业大受其益。因此,沿岸农民争相仿制,年复一年成了黄河沿岸壮丽的景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为水车的鼎盛时期,上自青海贵德,下至宁夏中卫都有水车,总计350多轮。仅兰州近郊便有160多轮,可灌溉农田2000多亩。 到1952年,仍有252轮水车林立于黄河两岸。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黄河水车被现代水利工具基本取代,并渐渐从黄河岸边消失了。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兰州水车的结构及特点</b></h3> 黄河水车是一种利用水流的自然冲击力建成的水利设施。水车通体用木材制作而成,以巨大的圆形木轮为主体,圆周上均匀地安装有水斗,然后用坚固的架子固定在水渠旁边,水车车体下少部分沉入水中,依靠水流而形成的冲力,使其不停地转动,将水一斗一斗地自低处提升到高处,待木轮下转时倒入预先设置的导流槽中,引入渠道,灌溉田地。 打造一轮水车需用几十方木料,仅车轴用料一般都在三四方木料以上,每根辐条要用一方木料。水车轮子与牛车轮子不同,水车的辐条是双层的,到了顶端,辐条又一分为二,在双层辐条的顶端,安装有一块约1.5平方米的木板,以及一个口大底小的木制斗子,即水斗。木板作挡水用,板子受水的冲力而带动轮子转动,木制斗子则用来提水。一座水车32根辐条,32块大板,32个水斗,随着车轮的转动,不停地提水。<br> 黄河流经兰州段黄河谷地时,水流湍急,下切严重,岸高水低的自然形势造就了兰州黄河水车体型巨大、古朴高昂的地方特点,其形制酷似巨大的古式车轮,轮幅半径大的将近10米,小的也有4米多。<br> 历经数百年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和完善修改,兰州水车的制造技艺已尽善尽美,极具结构学的匀称美和力学的平衡美。水车的制作材料基本都是黄河边生长的榆树、柳树、槐树等,外形设计精巧美观,整个水车除轴端钢圈外,不用一根铁钉,水车制作遵循古老技艺,尺寸大一分嫌胖,小一分嫌廋,恰到好处,妙不可言。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兰州水车传承意义</b></h3> 兰州黄河两岸,曾普遍使用水车,夏秋水涨时,水车日夜不停地转动,颇为壮观。因灌溉数量不同,水车的大小不等,大水车可灌溉六、七百亩,小的可灌溉二、三百亩。水车的转动,大致在每年三、四月水涨时开始,冬季水落时为止。那个时候,上自青海贵德,经兰州,下至宁夏中卫都使用水车,据统计共有水车三百五、六十辆。如今水车已被提灌机械所代替,只保留了为数不多的水车,既点缀着黄河两岸的风光,又给我们留下了时代前进中的脚印,使人们追昔而抚今。黄河大水车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为中国农业文明和水利史研究提供了见证。水车的发明为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基础。1952年,兰州黄河岸边仍有水车252辆。自电力灌溉技术普遍应用后,水车逐年减少,制作者后继乏人,面临濒危状况,对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进行保护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为再现“水车之都”的风采,近十几年来,兰州政府采取了大量措施挽救黄河水车,2005年建造的“水车博览园”,再现了昔日黄河两岸水车林立的壮观景象,将黄河水车打造为富含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文物景观。现如今,在兰州市的百里黄河风情线上,黄河水车依旧是最著名的景观,人们不仅画水车、拍水车,许多能工巧匠还纷纷制作微型水车,作为旅游纪念品,很受游客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