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说起一坑椅子山,在穆棱煤矿矿里居住的年轻人,知道的恐怕不多,但只要一说一坑打石场则人人皆知,它位于一号井子旁,因南面的山形极像一把罗圈椅而得名。</span></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据《梨树区志》记载,1952年梨树区政府在这里开了一处釆石场,从此叫一坑椅子山的人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一个地名——一坑打石场便应运而生。</span></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截止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穆棱煤矿没有新井施工,井下不需要料石发碹,加之区矿两地老百姓住的民房已经饱和,也不再需要石头打地基,打出来的石头无处销售,一坑打石场似乎在一夜之间退出了市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釆石场退出了历史舞台,椅子山却依然还在,它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默默矗立在那儿静静地追忆着岁月的往事。回忆过往,一号井子刚有人的时候,椅子山就被传为是一处风水宝地,而着实在民间哄扬了一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时和现在一样,若是谁家老人去世,都想择一有灵气的地方下葬,当时椅子山便成了附近一些人家不二的选择。因为椅子山像一把“太师椅”,意味着权贵和财富的象征,属吉祥之地。所以老百姓都希望把仙逝的家人厚葬于一个来山去水的好地方,以此护佑子孙发达,家庭兴旺,这是人之常情。然而自从在椅子山开了釆石场,有人说这里的地气被挖漏了,从此再无人来此下葬。</span></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俗话说风水观念它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文化,之所以能一直延续至今,必有其历史积累和传承,虽然缺乏科学依据,也无实际意义,只是对逝者的一种告慰,也是对生者的一种安慰。但对于历史文化研究会的人来说,有关椅子山点点滴滴的故事,都是不该遗忘的一段历史记忆,有必要为其写上一笔。</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