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由本溪市区出发,途径偏岭-松树台-温泉寺-青石岭-一直到本溪县首府的所在地小市。</p><p class="ql-block"> 我特别喜欢走这条路!经年累月经常漫行于这条路上,竟然对这条路萌生了感情,就像喜欢一个人那样!</p><p class="ql-block"> 一个喜欢钓鱼的朋友和我说过,一钓上鱼的时候,什么负担都可以放下,什么烦恼也都可以忘记。我对钓鱼不感兴趣,经常去的朋友庄园,平时最常休息的木平台就就是架设在水面上面,钓具也齐全,但我一钩也没有甩过,我无法忍受耗费时间去做无法预知结果的事情。无法了解钓鱼的乐趣,也无法体会那位会钓鱼的朋友所说的钓鱼时的那种境界和向往。但是每当开车漫行于这条不宽的道路时,却也总能感受到放松惬意和放下烦恼的感觉,隐约觉得这就和朋友说的陶醉于钓鱼时候的感觉差类似吧!</p><p class="ql-block"> 从本溪市的市区到本溪县的城区(小市)有两条路,一条是途径卧龙和三架岭隧道再途经本溪水洞的大路,应该属于本桓公路的一段,我说的这条是途径偏岭松树台温泉寺到小市的小路,这个应该属于省道小小线的其中一段。</p> <p class="ql-block"> 其实对于本溪这座不缺风景的城市来说,这条路实在算是资质平平的,它不像通往汤沟绿石谷的那条路那样峰回路转,碧水环绕,植被森然。更不像通往桓仁的中华枫叶之路那样五彩斑斓、绚丽非常。</p><p class="ql-block"> 这条路看上去相对平和、恬静、淡然,但是一路前行,你不时绕过山,又不时越过水,其实我们口中平时所说的风景,不就是指山与水吗,你可以想像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山也没有水,那怎么又会有风景呢!而这条路这两样都有,尽管山不巍峨,尽管水也不磅礴,但是它却能让你一直漫行于风景之中。</p> <p class="ql-block"> 过了高官以后,人家渐稀,我总是把这个小水坝当做这条路风景的起点,身后算是开始远离的城区,这个小水坝在这聚拢起一潭碧水,四季换上不同的时装,本不是为了取悦于谁,但是却让每一个行者走到这里时就会感受到了风景的滋润。</p> <p class="ql-block">一条不宽的公路、一条略显单调的铁路、一条温驯的小河,三者时而并行,时而交错,结伴同行,彼此都不寂寞,都是对方的风景。更是我们行路者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铁路延伸过来的地方叫做松树台,原来绿皮车经过这里时本来也有一个乘降点。刚上班时,单位一个一同入厂J姓的一个小伙伴在这里找的对象,成为了这里的姑爷,于是松树台这个地名那时候就变得耳熟能详了,只是那个年代车遥马慢,J姓君每次坐着绿皮车去松树台省亲都属于姑爷上门,也算似小小的隆重事件,而今天道路通畅,车轻路熟,几乎每周都走这条路,每路过这个路口,总是难免远眺。</p> <p class="ql-block"> 几十年过去了,曾经的绿皮车依然还在,只是不知道经过了多少物是人非,我把这段视频和文字发给那位同事,不知道此君会有何感想!</p> <p class="ql-block"> 大概走了三分之二的距离,便是这条路很重要的一个节点:温泉寺。这里原来本是一个僻静的村落,由于温泉水盛名的原因原来有几家市内单位的疗养院,后来被外地来的公司大片开发成了温泉旅游度假区,搞起了旅游休闲地产同时还建起了一座希尔顿酒店。</p> <p class="ql-block">左侧的白色楼房就是原来村落的居民动迁后被安居到这里的,他们原来的家园让给现在的旅游度假区产业。</p> <p class="ql-block">在河对岸观看温泉度假区全景,最大的建筑是希尔顿酒店,左侧的橘红色房顶是建于日伪时期的一个小火车站,应该有一百多年历史了,现在已经荒废,一会儿我们慢慢接近看它。</p> <p class="ql-block">河水下游的公路桥</p> <p class="ql-block">河水上游的铁路桥</p> <p class="ql-block">过了这座桥再经过一个铁路道口就是温泉度假区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酒店旁边有一个小湖,水面不大,却修缮的精致,水边还画龙点睛的生长着一层芦苇。</p> <p class="ql-block"> 青石岭的网红S弯,一到深秋,铁道两边的火炬树变成火红色,引来许多摄影人,后来有关部门出于安全考虑把树都砍了。但是没想到短短几年这些树又长这么高了。</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看高仓健的电影《远山的呼唤》,里面广袤而又带有些许惆怅感的原野让我有了很深的北海道情节,春的草长莺飞,夏的满眼苍绿,秋的落寞萧索,冬的银装素裹。那时候困居于狭窄的市井之中,没有能力和想法能脱离市井的藩篱,等到年长有了一些脚力,可以去了一些陌生的城市。也只是感觉从一个藩篱来到了另一个藩篱。那年也去了日本,确实是一个舒适而又放松的地方,却也只是在各个城市间打转,无法重温小时候电影里带来的印象,而这几年我经常穿行于这条小路,却愈发感觉这条路就是多年来内心深处曾经的情节与情怀。远山、原野、河流、铁道,还有道房边穿制服的铁路工人,似乎所有的元素都在一点点聚拢和回归,似乎你曾经有的期望和向往总是在不经意间会凸显在你的眼前。</p><p class="ql-block">一组奇怪的列车行驶过松泉寺的道口,奔向遥远的群山,这个画面意境悠远,很像电影里的镜头。</p> <p class="ql-block">建于1939年的温泉寺车站,曾经人流熙攘的站台上已经长满了蒿草。</p> <p class="ql-block"> 广袤的东北大地,既不像大西北那些苍凉,荒僻,也不中原和南方那样拥挤和喧嚣。这里远离闹市却又不是人迹罕至,我恐惧于城市的压抑和窘迫,又无法拥有蛮荒之地生存的胆识和筋骨,这样的一个地方,这样的一条路真的恰恰好,河流代表自然,铁路代表人类的文明,而在中间的公路上漫行于期间,既有身心的自由,又与自然和文明相伴,所以我特别喜欢这条路,我熟悉这条路上的每一个景点和细节,没有人比我更懂它。我曾经说过,我很讨厌我生活的这个城市,讨厌他的狭窄和拥堵,更讨厌它的人文生态和氛围,甚至有过移居南方的想法。但是因为有了这条路,似乎对这座城市又有了一些好感,感觉它并不是一无是处,这这样山水环绕风景秀丽的路上独行,你会感觉你眼中看到的一切都是属于你自己的,有没有那张产权证又有什么意义呢,而这种奢侈感,又有哪座城市能给你呢!</p> <p class="ql-block">松树台村全景,一条弯曲的公路和一条弯曲的铁路相交汇,形成了一个佛教的 卐 字,而在铁路公路交汇处不远就有一座松泉寺。</p> <p class="ql-block"> 本溪风景名胜,旅游休闲地众多,本溪水洞、关门山、绿石谷、铁刹山、老边沟大石湖等等,再加上近些年异常火爆的人造景观小市一庄,旅游业博兴,可以说是辽宁省的后花园,叠加近几年自驾游兴起,每到周末,通往这些景区道路上的外地车辆川流不息,不时造成拥堵。对于这些景区,我内心里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感觉,总感觉它们与我无关,那些都是是别人的风景,它们的来访者太多了,每到一个角落没等你仔细端详它就会被摩肩接踵的人流挤走而成为人流里的一员。</p><p class="ql-block"> 而走在当前这条公路上,你会感觉你看到的一切都是专属于你的,哪怕和那些风景区比它看上去平淡许多,但是它却是用它全部的精神和你对话,你便会充分的了解它,感受它从而喜欢上它。喜欢在这条路上流连往返!</p> <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有些是宿命,有些是选择,就如同什么样的路都会有人走,无论是平坦还是险峻,同样是也有宿命,也有选择。人生的路充满未知,而现实中的路却可以喜欢或者厌烦。这条路算不上旖旎、险峻、壮丽,却也有着自己的风景,不至于是太过平淡和乏味,就如同我所希冀的那种人生,也许这就是我慢慢喜欢上它的理由。既离开喧嚣的市井,又未远离文明的伴随。在当下这种极度压抑极度桎梏的环境中,有一方能够自由呼吸的原野,去领悟它,去感受它,对于自身,也属于一种幸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