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如果要捊清山东古代历史发展史的脉络,探寻神秘的未知的黑陶文化的过去和今生,就要从章丘龙山文化开始。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遗址,就位于章丘市龙山镇西1公里城子崖处。</p><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7号,阳光明媚,文博爱好者一行十七人带着探知.探寻龙山文化的目的来到的章丘龙山镇,开启了一场研学之旅。</p><p class="ql-block"> 远远望去“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八个苍劲有力大字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博物馆面积有20万平方米,馆内共分六个部分:分别是一前言;二破晓出山;三,文明之星;四,考古圣地;五,济南寻城;六,结束语六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 二,破晓龙山:龙山文化首先要记住的是1928年由吴金鼎发现,1930--1931年被集中联合发掘,李济,傅斯年,梁思永等联合编著了考古报告集《城子崖》。在这本考古报告中,正式使用了“龙山文化”名称,找出了“黑陶文化”的概念,该文化以黑陶为主要特征。</p><p class="ql-block"> 该展厅重点陈列了龙山西河遗址和小荆山遗址出土的文化,以红陶器为主,距今约8500年,所展示的陶器也是东夷族崇拜鸟的实物证据。</p><p class="ql-block"> 龙山西河遗址1997年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5批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小荆山遗址外围发现了环壕,类似于后世的护城河。</p> <p class="ql-block"> 三,文明之星-- 城子崖遗址与龙山文化:城子崖遗址以最早发现黑陶文化而闻名,并以地处龙山镇而命名为“龙山文化”。距今约4600--4000年,最具显明特点的是卓越的黑陶工艺,以“黑.薄.亮”而著称。特别是器壁极薄的蛋壳黑陶,是服务于上层社会阶级在礼仪和丧葬活动时专门的礼器,代表了中国陶器制作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也一度被称为“黑陶文化”。令人叹为观止。单色是龙山黑陶制作的一个特点,据传说,以舜为领袖的东夷民族是以一个崇尚黑色的民族,所以他们烧制的陶器在选色方面以黑为主。</p><p class="ql-block"> 当时不仅黑陶制造业,农业,还出现了文字,城市国家,冶炼金属等先进因素也得到了极度发展,是龙山文化迈入了文明社会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精制的蛋壳黑陶杯,相当于现在的啤酒杯</p> <p class="ql-block">陶甗yan,类似煮饭的大锅,还有锅里使用用的篦子</p> <p class="ql-block"> 城子崖遗址博物馆藏品很多,百分之八十是陶器,陶器挖掘的时侯多破碎,文物修补的工作量很大,也是一个极具耐心和细心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 四,考古圣地--城子崖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城子崖遗址上有三座城址相互叠压,最早的为龙山文化,次为岳石文化,战国时期,设为东平陵城。</p> <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城子崖遗址发现,在全国考古界掀起了探寻史前时期文化遗址的一个热潮,它的发现与挖掘对中华文明脉络的开展指引了方向,是开创性的发现。也替殷墟文化一部分的来源找到了一个老家。</p> <p class="ql-block">五,济南寻城:先有东平陵,再有济南府:战国时期。城子崖古城被废弃。由东北处的新城东平陵城取而代之,西汉时期被设“济南郡”。</p> <p class="ql-block"> 六,龙山文化与黑陶:龙山文化的考古点燃了中华文明的进程,蛋壳黑陶也被称为文明之初的启明之星。</p><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中国龙山黑陶历史研学馆,听了黑陶非遗传承人刘德功先生的详细介绍:黑陶的烧接温度是烧制工艺的关键,他烧制的黑陶在1000度左右,比一般陶制品温度高100~200度,刘先生的烧制工艺采用了现代化的烧窑工艺技术,其成品率会远远高于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当前的黑陶烧制技术用实验考古的模式复原,黑陶制作成本也相对较高。</p><p class="ql-block"> 山东省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之一“蛋壳黑陶杯”,是所有出土的蛋壳黑陶杯文物中颜值之最,设计巧妙,造型优美。这款蛋壳黑陶杯有着“黑如漆,亮如境,声如磬薄如纸,硬如瓷”的特质,最薄之处的厚度只有0.2~0.3毫米(两张 A4纸的厚度)。堪称绝代之作是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从8500年前的章丘龙山西河遗址,小荆山遗址,到距今四千年的城子崖古国的遗址,再到2000年的繁华大都市,龙山文化见证了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的进程。</p><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文博爱好者们流连忘返,收获满满,这一天下来,充分感受着古代文明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满满的文化自信。</p> <p class="ql-block"> 刘 文</p><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11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