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中国,大部分人对心理学是不了解、不理解,甚至是误解,从而排斥。其实,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行为与心理现象的学科,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和技术,诞生在100年前的西方世界,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创立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经过100年的发展和完善,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已经非常发达,并且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等各个方面。然而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却很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虽然也有一些学者在研究心理学,但离老百姓的生活还很远,中国的很多老百姓并不认为存在心理疾病。心,是人类之心,是人类所禀赋的天地自然之心,只是受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产生的心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 千万年来,人类历史持续发展。如今,我们已不再仅仅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对精神层面的健康也更为看重。不过,由于社会环境带来的种种压力,许多人的心结难以解开,进而产生了抑郁情绪。可以说,人们对心灵治愈的渴望愈发强烈,这为心理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心理学,其实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二者在诸多原理上极为相似。</p> <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涵盖了心性、人性、人生以及生命等方面。中华文明属于心性文明,其与西方文明的一个关键区别就在于对心性的重视。不管怎样去定义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这三大家,心性之学都是这三家共同聚焦的学问。从学术角度来看,可以将这三大家统一称为心性之学。</p> <p class="ql-block">心理学家申荷永老师认为:作为心理学学者,我从中国传统文化中体会到了一种特殊的心理学。这种心理学不仅是古代的心理学思想,而是具有实在的体系,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当我还是在读心理学研究生的时候,重读《论语》,油然而生的念头,便是“不读此书枉为学心理学。”再读《易经》等诸经典无不有同样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心理学与传统文化的目标是相同的,都是期望人能够获得成长。传统文化的目标极为高远,追求成圣成贤;而心理学则更侧重于关注人们当下的心理和情绪问题。从方向上来看,二者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矛盾,反而能够相辅相成。因为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勾勒出生命的宏伟蓝图,设定高远的目标,这个目标能够引领我们向上,赋予我们前进的动力;而心理学可以告诉我们当下具体该如何走,怎样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我们能快速获得成长和收获。简单来说,传统文化是一个遥远的目标,而心理学则帮助我们一步一步走向那个目标。所以,重要的是要将两者融会贯通、并行不悖,这样就能为现代人带来双倍的力量和价值。其实,从其他角度来看,传统文化给出的是总体原则,这些原则至关重要,没有它们我们就会迷失方向;而心理学告诉我们的是具体的操作方法,就像一个个具体的路标。这些路标要与大的方向感相结合。在修行方式上,传统文化注重个人自修,比如古人的禅修、君子的慎独等;而心理学注重关系,比如咨询师和来访者在关系中共同前进,帮助来访者疗愈心理问题,两种修行方式的差异是互补的,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修行途径。</p> <p class="ql-block">清初学者李颙先生认为传统文化的真谛在于:孔、颜、思、孟都是能医治人心的名医,五经、四书以及诸儒语录都是医人的良方。作为后人,绝不能辜负这些名医开方的初心,不能辜负文化精神所寄予的期望。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堪称心理学的第一故乡。</p><p class="ql-block">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有“道”而没有“术”,“术”还可以去追求;仅有“术”而没有“道”,那么“术”也只能停留在浅层次。心理学可看作是“术”,传统文化则是“道”。要是能把西方的心理学和我们本土的传统文化进行融合,以中学为根本、西学为辅助,将“道”与“术”相结合,那就会所向无敌了。</p> <p class="ql-block">西方心理学家西格蒙特·弗洛伊德曾提出著名的冰山模型(意识、潜意识、前意识),人脑有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潜意识在冰山之下,前意识在水的界面之间,意识是露出水面的部分,潜意识占绝大部分。他将人格分为三部分:本我(Id):位于无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构成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遵循“快乐原则”;自我(Ego):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个体意识到其认识能力;另一方面使个体为了适应现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超我(Superego):是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超我的力量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遵循“理想原则”。西方主要是受人文主义思想文化的影响,提倡“自我”,强调自我尊严、自我价值、自我实现的自由。“自我”一方面设法满足“本我”对快乐的追求;另一方面必须使行为符合“超我”的要求。所以,自我的力量必须强大能够协调它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否则,人格结构就处于失衡状态,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于是产生了不同流派的心理学分支,各种量表,各种西药应运而生。</p><p class="ql-block">在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期时的庄周梦蝶,也在探索“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孔丘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轲主张性善论,“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荀况主张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等。他们论述、争辩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心理、人的精神现象。中国人的心理普遍受儒家“存天理,去人欲”思想的影响,过分的压抑“自我”,追求“超我”,从而迷失了“自我”。所以,中国人的心理问题是要解决“自我”的迷失问题,那么怎样让他找回迷失的“自我”活在当下呢?</p><p class="ql-block">传统的哲学、医学、古训都为心理健康和心理应对提供了坚实基础。对中国有心理困扰和问题的人来说,古语有云:想开和想得开;既来之,则安之;退一步,海阔天空。《孟子·告子下》中说: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说明困苦可以磨练人, 能经受住困苦磨练的人才能成就事业。《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说: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此句表达了一种平和宁静的生活态度,提醒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不过度追求物质欲望,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满足和幸福。“将啼饥者比,则得饱自乐;将号寒者比,则得暖自乐;将劳役者比,则悠闲自乐;将疾病者比,则康健自乐;将祸患者比,则平安自乐;将死亡者比,则生存自乐。”所以知足常乐也是中国人调节和保持心理平衡健康的有效策略。</p><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儒释道作为一套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具有内在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看重(儒)、看穿(释)、看开(道)。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人活世上,有各种精神或生存的需要,满足这些需要就需要去获取,积极入世的心态,心怀治国情怀,就是拿得起。释家(本土化了的宗教)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放下自我,摆脱私心的困缚;放下欲望,超脱对外物的追逐,修心养性,就是放得下。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开”。要明道,并依道而行。明白了万般只是自然,存在就有存在的合理性,这种智慧,就是想得开。儒释道都认为“心”很重要,共同点就是关于“心”的观点。三者之间构成了中国的人生哲学:拿得起,想得开,放得下,儒释道注重内心修炼和道德修养的方法和观念,对于现代人缓解压力、提高心理素质、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p><p class="ql-block">心理学并不神秘,中国人一直在用传统心理文化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人的方方面面的精神心理需求,都可以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得到解决。只要我们深入去挖掘,这些文化瑰宝就可以为中国心理咨询做出贡献! </p> <p class="ql-block">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智慧和方法。这些方法和智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保持身心健康和良好的人际关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