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读辛弃疾的《永遇乐》 </p><p class="ql-block"> (上) </p><p class="ql-block"> 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写的词《永遇乐》,是一首千古名篇,是我非常喜欢读的一首词。这是一首怀古诗,作者把之称之谓“京口北固亭怀古”。其词曰: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不亏为是用典高手,在这首词中,他用了很多典故,被他提到的帝王及英雄人物有好多,共计有:孙权、刘裕、宋文帝、檀济道、拓跋焘、宋高宗、汉武帝及霍去病和廉颇等八位之多!言外之意还应有檀济道、李纲、韩世忠、岳飞等英雄人物……。 辛弃疾此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即公元1205年),当时,辛弃疾担任镇江(即京口)知府,他站在镇江北固山的北固楼里,北顾长江,便大发感慨,一气呵成!他抚今追昔,看长江气势磅礴,可英雄之处却已不见有英雄,可叹可惜,苍劲悲凉……。诗词言志,此词抒发了诗人浓烈的爱国的情怀,老骥伏枥,他仍志在千里,表达了他老当益壮的抗战(抗金)决心!他叹惜英雄已成过往,现实是那样的无奈……!这“北固山”本叫北顾山,这“北固楼亭”,原叫北顾亭,如今的南宋王朝再也不敢讲“北顾中原”了,所以只能消极地防守,名曰“北固”,顾名思义,可想而知! “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时曹操及其他古人早对孙仲谋有过这样极高的评价!仲谋是东吴大帝孙权的字,所谓“权”,就是中国人古代发明的“称”的称杆,杆上的刻度就是“权重”指示,要知道所称物的重量,就要进行“权衡”,即称杆(权)和称砣(衡)要移动,以谋取平衡,这是人们“计谋”的手段,目的是为了“计量”。孙权是老二,所以叫“仲谋”。孙权的哥叫孙策,计策写在纸上,便是“符”的意思,他是老大故称伯,所以孙策字“伯符”。这兄弟俩一个有计策,一个有计谋,真是了不得!(三国人物的名和字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学问的深厚象征)这两位“孙郎”是历史上一致公认的英雄人物,不过呢,曾一度临时建都在镇江的指的是孙权,所以,辛弃疾在这英雄孙仲谋曾经所在的地方,说现在巳找不到英雄了!在这诗句中,“英雄”一词既是代词,却无形中作了孙仲谋的定语(名词)用,诗人巧妙地使用了倒装句法,却起到了一词双用的作用。 诗中的“寄奴”,就是东晋后期的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刘裕的小名,刘裕祖上是彭城(即徐州)人,他是西汉楚王刘交的后代,从高祖父辈起就已移居镇江丹徒了,因为母亲去世早,刘裕小时侯生活很贫困,曾以打渔和卖草鞋为生,而且,他曾寄养在亲戚家,从小便有了“寄奴” 的称号。正是这位从普通巷陌走出来的“寄奴”,在晋安帝(司马德宗)时代,推翻了桓楚(桓玄篡晋后所建);曾率领大军两度北伐,攻占了洛阳和长安,灭亡了南燕和后秦,还打败过强大的北魏;在南方,他平叛卢循、孙恩,南征闵浙、两广、林邑、巴蜀,他南征北伐,几乎无往而不胜。所以辛弃疾称刘裕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他使南朝江山,达到了空前的强大和统一。刘裕后来逼迫晋恭帝司马德文禅位,篡晋建宋,成为南朝“宋”的创建者,死后所谥帝号为“宋武帝”。刘裕是东晋历史上最出色的一位军事家,军事能力上及实际的军事成绩超过了桓溫、谢安、陶侃(闻鸡起舞者)、刘牢之等所有有名的军事家,可算得上东晋时的第一大英雄人物,他建立的“南宋”(因与南北宋时期的赵氏南宋称呼相混,后来习惯上称之叫“刘宋”)是南朝第一朝,因此人称刘裕是南朝第一帝! 同时,刘裕也是最残酷的一位军事强人,在当时,前后共有六位帝王死在他手下,他们分别是: 1,晋安帝司马德宗。 2,桓楚武帝桓玄。 3,晋恭帝司马德文。 4,南燕国皇帝慕容超。 5,后秦国皇帝姚泓。 6,谯蜀国王谯纵。 辛弃疾词中提到的第三位英雄帝王便是宋文帝刘义隆,其年号为元嘉,宋文帝实行的“元嘉之治”,有人把之和汉代的“文景之治”及后来唐代的“贞观之治”相提并论……。 (待续 • 山水)</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读辛弃疾的《永遇乐》 </p><p class="ql-block"> (中) </p><p class="ql-block"> 宋文帝刘义隆是宋武帝刘裕的第三子,本来,刘裕的太子刘义符已经接位当了皇帝,是由于顾命大臣谢晦、徐羡之、傅亮、檀道济等人说他没出息只知吃喝玩乐,便把这已经当皇帝近一年但年仅9岁的小皇帝给废掉了,重立了16岁的宜都王刘义隆为皇帝。而谢灵运、颜延之等想立卢陵王刘义真,没成功,后来,废少帝刘义符和刘义真都被谢、徐、傅等杀了,刘义隆上台后也把这三人杀了,说他们谋害了他的兄弟。宋文帝是刘宋王朝中的第三位皇帝,他是一位非常有名且很有作为的帝王,在位30年,实行改革,使刘宋王朝达到了鼎盛,可惜他后来就出了问题。辛弃疾词《永遇乐》中所提到的“元嘉草草”中的“元嘉”,就是指的是这位宋文帝的年号,“元嘉之治”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刘宋王朝的国力也一度达到了空前的强大,但后来随着宋文帝被他的儿子所谋杀,“元嘉之治”没能再继续下去,便草草收场了,这就是所说的“草草”。从此,刘宋王朝便一落千丈,并逐步走向了灭亡。再有,在当时,太尉(相当于国防部长)大将军檀道济率军北伐,屡战屡胜,大败北魏,曾一度连续攻占了山东、河南、河北等的六州之地,对北魏鲜卑拓跋氏王朝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河南滑台一战,使北魏孝武帝拓跋焘不得不调动并倾全国之力来拼死抵抗南宋的进攻,好不容易才转败为胜,檀道济不得不退兵而返。所以辛弃疾词中说:宋武帝和宋文帝虽都有“封狼居胥”的雄心,但他们都只是“赢得仓皇北顾”一时而已,他们都只是暂时地北伐到了中原大地,赢得了“北顾”中原的目的,但却又仓皇南撤了,这句词就是这个意思! 后来,檀道济因功高盖主,引起了宋文帝的猜忌,在宋文帝之弟刘义康等人的挑拨和策划下,把檀道济骗回京城,采用突然袭击的方法把檀抓捕关押,说他谋逆造反。檀道济怒目圆睁,“目光如炬”,大声怒斥道,你们这是“自毁长城”!于是,中国文化中便多了两句成语,即“目光如炬”和“自毁长城”。南朝有名的军事家之一的檀道济及其多个几子孙子全部被杀。后来果然如他所言,刘宋自毁长城,北魏皇帝拓跋焘知道檀道济被杀后便大喜,说檀道济死了便再也不怕南朝了,于是他亲率大军南征,果然如入无人之境,一路越过彭城、盱眙、淮安、扬州等各防线,打败了南宋的王玄谟军,挥戈直达到了今六合江浦的瓜步山,驻军长江北岸,与建康隔江相谁,扬言马上要渡江进攻建康,一时间,南朝全国上下,惊恐万状,朝野之中,纷纷提出投降议和之声……。 双方和谈,南朝刘宋不得不放弃原来在北方的战略要地和大片土地,南撤退居到淮河一线。而北魏因害怕北方柔然国乘虚南侵,便会造成被南北夹击之势,于是,拓跋焘见好即收,在瓜步山开完庆功太会后,便体面地北撤凯旋了!这北魏孝武帝拓跋焘有个小名,叫“佛狸”,就在瓜步山上,后人建了一个祠,叫“佛狸祠”,以纪念这位英雄人物,所谓“祠”实际就是古代模式的“纪念堂”,“祠”都对“人”而言的,只有本来的“人”后来被升为神圣以后,才能称其纪念堂叫“庙”,例如“孔庙”、“关帝庙”、“岳王庙”等,他们都已成“神仙”,否则,都叫“祠”。拓跋焘是北魏历史上最出名的一代枭雄,他东征西讨,灭大夏、灭北燕、灭北凉等,统一了北方大地,使北魏空前强大和统一。辛弃疾在词中说:“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他是借用说拓跋焘祠的香火旺盛,进香时社戏活动鼓乐齐鸣,且供品很多,引来神鸦进食聚集于此,……。这是他的想象,似乎象是他在北顾亭中“北顾”所见,目的是借古说今,指当前北方金国的强悍和他们香火正旺……。 辛弃疾词中所说的“封狼居胥”,指的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他重用卫青和霍去病等人,多次北击匈奴,把百年多来一直为患北疆的匈奴人几近赶尽杀绝,一直追杀到漠北深处,使他们远遁去了中亚西亚,从此边患宁息。霍去病杀敌大败匈奴,深入到了狼胥山,便在那里开庆功大会,并刻石留念,封山庆功,这就是辛弃疾词所指的“封狼居山”,指宋文帝等虽都有这“封狼胥山”之志,但却只赢得“仓惶北顾”而已。霍去病名字“去病”和辛弃疾的“弃疾”的意思惊人地相似,很特别!辛弃疾字“幼安”,便是小时候怕多病,大人们为讨个吉利而为,但他长大后号“稼轩”,似乎是希望农业丰收,庄稼和农舍能“弃疾无恙”!而可惜那惊世无二的击匈英雄霍去病却偏偏早年得病,年轻轻二十多岁便就英年早逝了! …… (待续 • 山水)</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读辛弃疾的《永遇乐》 </p><p class="ql-block"> (下) </p><p class="ql-block"> 关于辛弃疾《永遇乐》词中所说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之句,其实还有更重要的现实意思,他是借古说今。因为就在当时,辛弃疾作为主战派的代表,他对当时的金国国内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金国“必乱必亡”,认为机遇难得,北伐是可以成功的!当时的南宋皇帝宋宁宗,和宰相韩侂(音tuo)胄都欲北伐,特别是韩侂胄,有坚定北伐的信念。就在辛弃疾写这首《永遇乐》词的这年,即宋宁宗开禧元年,韩侂胄在皇帝的支持下,发动军队进行了北伐,并且节节胜利,很快收复了泗州等地。但辛弃疾却认为朝廷在人事组织上不够,军事上也未能做好足够的准备,总之是准备工作都很不充分,这样“草草”行事,很可能只会换来“仓皇北顾”,这“皇”即“惶”。 当年元嘉年间面对北魏拓跋焘的威胁,宋文帝曾登烽火楼北望长江对岸,想到朝议北伐遭反对,议和退让欲投降成为了主流……,他不禁伤心泪流。据《宋书•索虏传》中载有宋文帝作诗有“北顾涕交流”之句。所以,辛弃疾借此说是“仓皇北顾”!他暗示,而今的宋宁宗搞不好也是如此啊!朝中缺乏军事人材,投降派却很多! 后来的北伐,果然如辛弃疾的词中所预料的一样,南宋缺少将材不说,关键是投降派里通外国,多名将帅根本不听调遣,西蜀宣抚使吴曦等人还暗中与金国私通,安兵不动助敌,接着便叛逆投敌,分裂川蜀,使北伐开始胜利的大好形势转为失败。韩侂胄又调兵遣将想力挽狂澜,眼看形势又将逐步好转,而此时金国其实内部泛力已无能力抵抗之时,偏偏就在此时,以杨皇后及其兄为代表的投降派指使史弥远等,内外勾结,用突袭的方式把韩侂胄暗杀了,枢密院都承旨苏师旦也被抓捕杀死,这些人还应金国的要求,把他们的头割下来装进木函中传送到金国!宋军兵退江淮,向金国不仅屈辱称臣称子,还又增加贡银300万,才签订了和约……! 轰轰烈烈的北伐就此以失败而告终!南宋又失地又赔贡银!还要称臣称子,这样的屈辱怎不能使宋宁宗“北顾涕交流”?韩侂胄被杀,这种“自毁长城”的做法和当年南朝的檀道济被杀何其相似!这和当年宋高宗时代岳飞被杀又何等相象!所以,辛弃疾说:“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回南国正好是四十三年了,他遥望中原,犹记那四十多年前,主战派从李纲、宗泽,到韩世忠、岳飞等前扑后继,奋勇抗金,转战扬州路,但他们反却受排挤和遭迫害!辛弃疾那时也曾在那一带领兵抗金作战过……!所谓“扬州路”的“路”,并不是指走的“道路”之“路”,而是指行政区域。自夏禹起,华夏分九“州”,商周分封“国”,秦汉则划分“郡”,唐朝分为“道”,而宋时则称“路”,清朝时才改叫“省”。辛弃疾指的“扬州路”泛指的是江淮地区,当时淮阴路的首府设在扬州。 辛弃疾借宋文帝时代的故事说今天的事,再确切不过,历史是那样的相象!当年的宋文帝是被檀道济等人发动宫廷政变上台的。如今的宋宁宗也是被韩侂胄等人发动宫廷政变上的台。檀道济北伐,先胜而败,被自己人杀了;韩侂胄北伐,也是先胜后败,结果如辛弃疾所料,“仓皇北顾”,当然,那时的辛弃疾还做梦也想不到后来的韩侂胄和苏师旦竟然也是被自己人杀了,他们的人头竟还送给了金国……!因为那时辛弃疾已经不在人世了。 虽然辛弃疾在写这首《永遇乐》词的时侯似乎还老骥不服老,大有千里之志,但那年他已超过了65岁,“凭谁问”之句中的“饭”字为动词,反而证明了他自己承认老了!当年的廉颇为显示他没老,故意在赵王面前吃很多饭……,但这无用! 自韩侂胄掌握军政大权后,他首先进一步为岳飞案平反外,重新起用被宋光宗时代打压下去的主战派人士,被罢官在家的辛弃疾也重新被起用任命为杭州知府、浙东安抚史、镇江知府等,开禧三年辛弃疾被韩侂胄任命为枢密院都承旨,这相当于国防部北伐前线总指挥,但是,廉颇真的已老矣!他已力不从心,根本无力到前线指挥抗金了,他在家中一病不起了,当时的辛弃疾享年68岁。 《永遇乐》几乎是辛弃疾生前最后的一首词,是最能代表他思想的代表作,他对历史解读的深刻,他对当时形势分析的正确,他敏锐的智慧和感觉,以及他的爱国情怀和抗战的决心,他的文学才华等,都一一跃然在纸上。这就是他给我们的千古绝唱! (END • 山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