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333333">游山如访友,<br>观水似相亲。<br>仙姑山中峡谷长,<br>耳闻天籁音。<br><br>山青脱尘俗,<br>水秀自温馨。<br>天然美景别有情,<br>陶醉游观人。</font><div><font color="#333333"><br> 这是2010年9月,游赏楼庵峡谷时写的,记述了当时的一种心情。在这之前,我并不知道海阳还有这么个好地方。<br>说起来,游楼庵峡谷,是缘于一次朋友的偶然相遇而起意的。那年9月初,遇到一位曾海阳工作的朋友,闲聊中他告诉我说,招虎山山脉西南侧有一座山叫仙姑山。这仙姑山呀,其形似一个躺着的葫芦,与相邻的山岭形成一条长长的Y字型的狭谷。从狭谷里面向外分别罗列着大小十几个水湾,湾中的水翠绿翠绿的,可与九寨沟的水相媲美。几天后,朋友打电话相约,趁周日休息,约我和几个朋友去逛逛。我高兴地应允同行。<br> 这个地方,过去属于南城阳乡所辖,现为方圆办事处所属。深深的狭谷入口处,有一个叫楼庵的村庄。据说清代咸丰年间,这里有一处尼姑庵,一位娄姓的人为庵堂看管山岚和庙产,并落户于此,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形成了村落,起初叫娄庵,后来改为楼庵。<br> 楼庵村很小,地道的山村。全村仅有50多户人家,200多人口。全村有耕地300多亩,山岚近3000亩,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养殖业有鸡、猪,可开发的资源有山岚、养殖、旅游等。村民以种植业、养殖业及打工收入为主。与村民交谈得知,当时村民人均年收入还不到5000元。 </font><br></div></h3> <h3> <font color="#333333">楼庵山谷,风景极美。顺着狭谷入口走进去,两面山坡上绿树成荫,各种奇型怪状的山石,在绿荫中若隐若现,显得十分神秘和幽魅。狭谷中溪流蜿蜒曲折,从山谷密林深处流出,极尽纯净, 一个连着一个的水湾,泛着宝石般的湛蓝或翠绿,透着让人思域阔达的灵性,有着迷人的绰约和风情。置身如此,如同融入天然的山水画卷之中,而且天然画卷自然成,没有半点人工雕琢。山谷中,风声、鸟声、流水声,声声似天籁;山语、林语、云间语,语语成佳诗。有哲人说:山水,是大自然专门为人类创造的清洗带。只有走进这样的山水中,才能体会到其真谛。这里,感受的是一种宁静与心安,许多身外的宠辱似乎都忘去了;脑子里许多的烦恼和纷扰,似乎也被清洗去了。山水中,人生获得精神升华,获得了山水境界。我们几个人,边聊着山中风景、传说故事,边慢步走着,一直走到狭谷尽头。然后登高再回望:一个一个水湾,由一条小溪连缀,就象一串宝石规律地嵌镶谷底,装点两侧的秀林峰石,十分的美丽好看。特别是水景,确实有九寨沟的韵味儿。</font></h3> 当时,有位企业家决定在这里投资建设旅游风景区,并命名为天籁谷风景区。2012年夏未,我们相约再次来到这里。山变了,水变了,风景也变了。变得热闹了,人为的雕饰让我们感到那么多的不协调,游了一半路程,我们便打道回转:因为找不到两年前的感觉了。慢慢地,这个有着很好听的名子的景区似乎都忘掉了。<br> 疫情期间,我自驾到乡村逛山水,寻清幽。有一天路过通往天籁谷风景区的路口,无意识地打转车头,进了楼庵山谷,在村北头的景区大门前停车。下车一看:眼前是一片荒凉衰败;景区大门,铁将军把门,锁上锈迹斑斑;景区购票的窗口以及宣传画、提示语都缺胳膊掉腿的;透过窗口看到,桌子上尘土厚厚的一层,上面留下了不知什么虫子爬行的痕迹,墙角挂满了蜘蛛网,等等吧。这些情况告诉我,这里已经停业许久了。回头走进村子,遇到一位村民。交谈知:景区关门好几年了。说是要修复生态,不让搞旅游景区了。他告诉我,村子里很多人都搬走了,剩下的不多了。他指了指一条胡同说,你看,房子都塌了。没塌的,也没有几户住人的。话语中,流露出一种无奈的神色和语气。这可能就是那种对新生的不适应,对过去的流连吧。不过,对景区的关门,我并没有感到意外和惋惜,我似乎认为这是正常的,是一种无序的回归,绿水青山的回归。对此,我是赞赏和拥护的。<br>(2010年9月初记,2024年9月修改补充)<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