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Ⅳ象限之2:宁波

李囯庆

早饭后离开射阳继续向南。 出发前还计划在崇明岛上住一晚。在崇明岛上转了好大一圈也没有发现有啥值得住和玩的地方,也许我们的匆匆一瞥根本就没有发现它的美与可爱之处。只能带着那么一丝不甘和失望离开了崇明。绕过上海,今天的目地是宁波。 这次的计划是从连云港开始尽量不走高速,把时间、精力和兴致都尽可能地留在G228和G219两条国道上。从上海往宁波最快捷的线路是在嘉兴港区互通由G228上沈海高速走杭州湾跨海大桥。驾车驶过杭州湾大桥无疑是件让人兴奋愉悦的事。全长36公里的大桥于2003年6月举行奠基仪式,2008年五一正式通车运营,用了将近5年时间建成通车。而上世纪60年代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南京长江大桥用了将近10年才建成。 天依然是阴沉沉的,海和天都笼罩在一片浅灰色的混沌之中,桥就在这无边无际的灰蒙蒙之中向前延伸着、延伸着......。今天在写这篇游记时才发现,那天过杭州湾大桥时居然没有拍张照片。 今天行驶613公里,到宁波住下时已是下午6点半了。 到了宁波,天一阁是个很值得去的地方。车上的5个人中只有妻没有到过宁波,我们4个也就帮她的光得以再次参观天一阁。 天一阁本是一座藏书楼,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现在的全称是“天一阁博物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和5A级景区。它是明朝隐退兵部右侍郎范钦于公元1561-1566年在其宅东建造的,并将其命名为“天一阁”。关于取名“天一阁”,有一种说法是来自《易经》的“天一生水”,寓意为以水克火,防止藏书楼失火。阁前凿有天一池通往月湖,这应是防火的实际措施。天一阁始终有着极其严格的保护和防范措施,尤其是建成之初一直处于对外封闭状态,直到公元1673年,也就是建成107年之后,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黄宗羲才作为外姓人第一次登上天一阁。主人对藏书的爱惜和防护可见一斑。 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乾隆帝颁诣编撰《四库全书》,天一阁共献出珍本638部,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采录473部,在全国藏书家中贡献最大。也有人说正是这次献书造成了天一阁精品藏书最大的一次大量集中流失。自鸦片战争以后,藏书楼几经战乱及人祸天灾,损失不小。民国时期也曾对天一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保护。共和国成立前夕,周恩来专门下达指示要求做好天一阁的保护工作,宁波一解放,解放军战士立即进入天一阁对其进行保护。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天一阁在保护、维修、发掘、扩建和充实方面有了质的提升,具有了现在的规模。 上一次来是2019年春天。<br> 天一阁是一民间建筑,没有皇家建筑的金碧辉煌,也缺少点京城皇亲王爷豪宅深院的雕梁画栋,但毕竟是三品大员的私宅书楼,不失古朴典雅,又不缺富丽堂皇,还从里到外都散发着一般宅院缺少的书卷香气。<br> 相较其他5A级景点,这里30元/人的门票算是便宜的了,虽然是周日,和热闹的5A级景点相比,这里的游人不能算多,正好可以让我们安静地慢慢参观。 2024.9.11日于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