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起初以为开心麻花搞笑也就局限于成人世界,如今,终于,对教育也下手了。2024的电影暑期档雄居卖座第一,陆川说“麻花的低质性强碱性搞笑片雄霸中国电影市场,是文化的悲哀。”,可接着他就说是被盗号了。哈,不实在,啥看法就啥看法,还盗号,谁盗你啊。估计是羡慕嫉妒恨?</p> <p class="ql-block">《抓娃娃》,马成钢(沈腾 饰)是西虹市的超级大富翁,大儿子被“养废了”,马成钢就决定将他与第二任妻子春兰(马丽 饰)所生的二儿子马继业(童年由肖帛辰饰演,青年由史彭元饰演)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描述的是一个富二代的成长故事。主角从小被隐瞒家里的真实财富状况,直到长大后才知道自己其实是个超级富二代。</p><p class="ql-block">陋室中卧病在床的奶奶(萨日娜 饰),是著有《送你一个大孝子》的教育专家李老师;母亲春兰(马丽 饰)看似忙进忙出洗衣做饭,幕后都有团队精心打理;上学路上“偶遇”的外国人,是为了陪继业练习英语口语的外教(且对话只能按课本上的来);从数学题与钢琴曲,到书法和物理常识,各司其职的“邻居们”是一整套名师班底……</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听着很正常,可以满足咱这些穷人对富豪们的窥视欲,可人家这是典型的npc模式,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Non-Player Character,全身心沉浸式学习。(看电影看的是穷人眼里的富人,可吊诡的是,拍的都是富人眼里的穷人才这样,更吊诡的是,富人们用多大的气力,才能看起来像真正的穷人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如果一部电影,大前提就不成立,那带来的所谓冲突和笑料,只能别扭又拧巴了。</b></p> <p class="ql-block">老马给儿子创造的情境,觉得就是自己曾经的生长环境,盛行的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可没有苦咋办,就得硬造了。</p> <p class="ql-block">电影算喜剧,所谓喜剧就是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无价值,就是生活中的虚伪荒谬的东西,让它现原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让一个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不惜欺骗控制,还打着爱你的名义,为了你好,细思极恐,幸亏这是电影。</p><p class="ql-block">但这些确实在东亚地区存在着,鸡娃教育日韩厉害,咱大中华更厉害。</p><p class="ql-block">最后,小马几乎有和父母“割袍断义”的架势,倒是老马认为养废了的老大,真废了吗?</p><p class="ql-block">资质平庸的富二代,该享受就享受,看到注定将来和自己分家产的同父异母弟弟,满怀好意的请他吃大餐,还亲手给他搓澡。最后,去现场为弟弟跑马拉松加油的还不是他,还有他那个义弟马彼得。</p> <p class="ql-block">老马,典型的情感操纵者。</p><p class="ql-block">电影里,老马请萨日娜来当一个瘫痪在床的奶奶来让小马成才;他穿着露脚趾头的破鞋,赶着驴车去打工,让奶奶假装咳血,说奶奶卖掉嫁妆给他交学费,妈妈每天晚上给奶奶洗脚来表现“孝顺”,以身作则的“牺牲”表演,让小马始终觉得有愧疚感,不好好学对不起谁谁谁。</p><p class="ql-block">营造稀缺,制造“匮乏感”</p><p class="ql-block">自己是在穷困中长大的,就以为穷困是成才的充分必要条件。于是,房子是破房子,屋顶是漏的,菜是最便宜的,水是滴下来的。其实,匮乏感带来的“不安全感”,更会让人视金钱为人生价值坐标唯一衡量标准,让恐惧占领人生主基调,而非热爱,从而陷入功绩社会的评价中,无法去实现自己的天赋。</p><p class="ql-block">还有最过分的,利用假医生,让孩子真以为自己不能成为运动员。亲子关系中,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权力不对等。</p><p class="ql-block">老马夫妇利用这种不对等来实施长期的欺骗,小马是被动的、无从选择的、任人摆布的。</p><p class="ql-block">人与人之间,信任是最基本的原则。老马夫妇欺骗小马十几年,人类最基本的仁义道德何在,父母都不能信,还有谁能信任?</p><p class="ql-block">当儿子马继业真实的脸和监控室墙上的海报图像重叠,他的委屈、愤怒全部爆发,父亲沈腾只能跟在后面干涩的笑、尴尬地追、强词夺理地辩驳。但喜剧无法承受这些情绪,不能展现父子反目。这种“不能”恰恰映射出真实的东亚人生:儿女怎么忍心真的责怪“为你好”的父母呢?就带着那些童年阴影走自己的路,回家吃饭,还是整整齐齐一家人……真实情景中,只能如此了,摊上如此不靠谱父母,还能怎么着呢……</p> <p class="ql-block">电影是梦的投射,已经成为人们观看世界形成自我的方式。</p><p class="ql-block">苍茫大地,芸芸众生,都有对巨额财富的渴求,及由此产生的名誉感和权力欲。影视带给我们富贵梦幻,我们还之于真金白银,各有所得。</p><p class="ql-block">现实的逼仄痛苦,和电影里的巨大财富之间形成的张力,是我们喜爱麻花电影的缘由,比如《西虹市首富》,比如《夏洛特烦恼》。</p><p class="ql-block">在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中,马成刚一家却生活在一栋破败的二层小楼,影片的宣发介绍是:“困苦的爹,辛劳的妈,破烂的院子,破碎的他。西虹市做大做强的路上怎么把老马家落下了?”但是,这一切都是马成钢“苦难叙事”的构建,“破烂的院子”是他建筑起来的实践其成功学理念的堡垒,小马在这个堡垒中,如同实验容器中的小白鼠,每时每刻都处于被监视、观察、分析和精心安排的规训中。</p><p class="ql-block">人成了小白鼠,而不是作为人,大有意味啊……</p><p class="ql-block">马成钢和春兰夫妇拥有豪华别墅、名表豪车、金银珠宝和爱马仕包,但还是只能遵循底层生活的仪式规则,只能奉行劳动人民的语言和身姿,只能让孩子按照平民那套<span style="font-size:18px;">行事规则来学习、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咱这些穷人看起来挺解气,忽然又想到当年宋濂《东阳马生序》里那些话“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几百年了,这个民族一直以“足乐者”为最上,是幸事。足乐者为何,就是不单注重物质,而更注重精神上的享受与富足。</p> <p class="ql-block">补几句,关于穷养。自从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之后,人们就认为养育成功就得受穷,必须得“三更灯火五更鸡”,必须得凿壁偷光,必须得囊萤映雪,选课文也是《东阳马生序》。其实,养育问题的关键根本不在于富或穷,更不在于苦难的压迫,而在于提供陪伴、爱,做到以身作则和遵循教育规律。</p><p class="ql-block">国内,南有深圳中学,北有人大附。资源充沛,教学设备在世界上也属于先进。记得,曾经有个101中学的女孩说她们做物理实验也是在中国科学院的物理所。</p> <p class="ql-block">当小马看透了一切,砸碎了那面墙后,老马表现的很“无辜”:俺们又没有少你吃穿,没有饿着你,这么多人围着你转,你为什么还不知足?最后,你觉得我们在控制你,可是你何尝不是也在控制我们的人生?</p><p class="ql-block">东亚的很多家庭里,父母对于孩子就是有更高维度的操控权,而他们给予的爱也是来自更高维度的爱。<b style="color:rgb(237, 35, 8);">如同三体人对地球人,父母如同来自外太空更高级的生命,有否决孩子喜好的权力,有掌控孩子人生的欲望,有操纵孩子未来的能力。在这种“愚孝”思想的传承下,孩子成长为大人,又用相同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代一代活在对父辈怨恨,又对子代施暴的轮回里。我们过于追求所谓更高维度,更有钱、更年老、更有资历的人,似乎就有对另一群人发号施令的更高维度的权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面对这种掌控,小马是走了出去,小品《小品的世界》里,吕严是用大锤砸碎这第四面墙。我们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