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笔下的幸福家庭

伏羲教育张天明

<h3><br></h3><h1>使我欣慰的是,家长中多数父母都过着很美满的家庭生活,都能和睦相处,很好地教育子女。<br><br>这位是那个身体结实的7岁男孩万尼亚的父亲。<font color="#167efb">他是位很能干的劳动者、农艺师,热爱土地和为人们而劳动。</font>他年年都在宅旁园地里培育果树和葡萄幼苗,把它们分送给别人。他的妻子是养蚕班长,劳动能手,是一个<font color="#167efb">心底善良、真挚诚恳的人,是一位细心照管孩子的母亲。在1933-1934年间的艰难岁月里她收养了四个孤儿,从饥馑和死亡中拯救了他们,如亲儿女般地培育了他们,孩子们都叫她妈妈。</font><br><br>梳着两条黑色蓬松发辫的是柳夏。她父亲是一个很诚实、正直的人。有一种人,人们说他们具有<font color="#167efb">心灵美</font>。这种人绝大多数<font color="#167efb">并不创立什么功勋。他们的精神美蕴涵在与人们的相互关系之中。</font>这位父亲未必给柳夏讲过要关心人、同情人这类话,他是<font color="#167efb">以自己的行动、对待妻子的态度来教育子女的。</font>柳夏的母亲患有心脏病,她在集体农庄的甜菜种植场做工。父亲把全部家务都承担了下来。<br><br>卡佳的父母把自己的果园变成一个供小孩子们活动的俱乐部:从早春直到晚秋,总有左邻右舍的孩子们同他们自己的四个孩子一起在这里休息、玩耍、洗淋浴。卡佳的父亲在院里<font color="#167efb">为孩子们装备了一个小型运动场。果园里收获的全部果品都供孩子们享用。</font>【凡是幸福家庭,都是充满着人性美!】<br><br>萨尼娅长着一双蓝眼珠,常常带着沉思的神情。父母都是热心肠的好心人。总有三个女孩--父亲的侄女们从城里来他们这里度暑期。萨尼娅总是迫不及待地期待着小姐妹们的到来。萨尼娅的父亲<font color="#167efb">在水塘里给他们建造了一个游泳场,现在又在制作小摩托艇,想给孩子们再添一样乐趣。</font><br><br>莉达来自一个很好的家庭。她父亲是铁路车辆厂的工人,能拉会唱。他教孩子们唱歌和拉小提琴,常常组织即兴音乐会:院子会<font color="#167efb">聚起二十来个孩子;孩子们欣赏音乐,学习演唱民歌。</font><br><br>帕维尔生在一个<font color="#167efb">和睦</font>的家庭里。他母亲卧病在床已经四年之久,<font color="#167efb">父亲替代了母亲:他不仅在厂里做工,而且担负起全部家务劳动。</font><br><br>谢廖扎是个黑皮肤、黑眼睛的男孩。家里有父亲、母亲和两个孩子。全家都很<font color="#167efb">友爱和睦</font>,每逢休假日,全家就到树林里去玩。他们在林间空地上栽了四棵椴树。在家里,<font color="#167efb">孩子们给妈妈、爸爸、爷爷和奶奶各栽了一棵苹果树。</font>我常常思考,这个家庭的孩子为什么如此爱父母和祖父母?大概是<font color="#167efb">孩子们正以百倍强烈和纯洁的爱在回报父母在他们心底培育的全部善良意愿。</font><br><br>陪伴柳芭来校的是母亲、父亲、奶奶、姐姐和弟弟。柳芭兄弟姐妹五人,还有爷爷、奶奶和外婆。这个家庭里<font color="#167efb">对长者的绝对服从的精神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font>我已多次听说,这个家庭里的长者如何<font color="#167efb">善于尊重孩子,珍惜他们的感情。</font><br><br>最小的男孩丹科的家庭里保留了一些优良的民间传统。当父母去工作时,三个孩子-年龄分别是6岁,8岁和9岁-都在家里干家务。孩子们做中饭和晚饭,挤牛奶,看管菜地。夏天傍晚,每当妈妈和爸爸下班回家时,<font color="#167efb">孩子们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冲澡的水、更换的干净衣服、热气腾腾的晚饭,还有……桌上的一束野花。家里充满尊重劳动的精神,也可以说充满对劳动的崇拜,而且从无任何着急忙乱现象。</font><br><br>瓦利娅的父亲在克列缅丘格一家机械制造厂工作,母亲在集体农庄劳动。这个友爱家庭里,不论父母还是三个孩子,<font color="#167efb">人人都在学习。充满这个家庭的那种重视知识、看重学校和尊敬老师的气氛</font>,引起我们做教师的极大关注,并甚感欣慰。瓦利娅进了“快乐学校”之后,这个家庭做的一桩好事才真相大白:<font color="#167efb">原来大家一直认作瓦利娅奶奶的那位老人却是一个“外人”,她没有任何亲人,两个儿子都牺牲在战场上,瓦利娅一家人收养了老人,于是老太太就成为孩子们的“亲奶奶”。瓦利娅甚至一点都不知道奶奶是一个“外人”。</font><br><br>灰眼珠的小柳达的父母都在农庄劳动。父母教育儿女们要<font color="#167efb">十分尊重土地上的平凡劳动。家庭里充满了世代相传的荣誉感。父亲教育孩子们说:“我们为人们做的一切,都应是出色的。”</font>夏天,大孩子们跟随父亲一起外出,去草场劳动。而柳达则随同妈妈一个月去那里几次,这种外出,对这个小女孩简直如同过节一样。<br><br>塔尼娅的父母都在集体农庄的家畜饲养场工作。两个女儿到暑期常去饲养场。家长为孩子们培养了<font color="#167efb">热爱劳动的品质。</font>教师们不止一次地欣赏到这样的情景:父亲在饲养场的一个角落隔出一块地方,把一只小羊羔或小牛犊圈养在里面。塔尼娅和姐姐便去精心照管那只幼畜。这是孩子们喜爱的游戏;这种游戏由于爸爸和妈妈也做而变得更为诱人。<br><br>舒拉长着一双乌黑的眼睛,眼神敏锐而又可亲。父亲在铁路上工作,每周只回来一次。父亲的回家,对于舒拉、他哥哥和姐姐是一件大事,在孩子们的心里总要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们总是急切地等待父亲:爸爸常给他们带一点礼物回来。他的礼物很别致:父亲会用木头雕刻动物、人物和一些幻想形象。他常常给每个孩子都带一件木雕玩艺。父亲讲述的一些事情也给孩子们带来很多快乐。<font color="#167efb">他具有发现好人的罕见才能。他讲的这些好人好事的故事犹如给孩子们打开了眺望世界的窗口。</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幸福是多方面的:它既在于人的才能得到发挥,热衷于劳动并在其中成为创造者;也在于能欣赏周围世界的美,并为他人创造美;还在于爱别人并被别人所爱,把孩子培育成真正的人。</font></h1><div><font color="#b06fbb"><br></font></div><div>《育人三部曲》25-27页<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