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天宫王府

白蓉

<p class="ql-block">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天官王府,是明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官至刑、户、吏三部尚书,曾辅佐明王朝达四十年之久的重臣王国光及其家族数代相承建造的大型官居建筑群,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是国家AAA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走进景区, 一座气势巍峨的大跨度拱形门楼矗立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永宁闸。它始建于明初,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其主拱跨度达7.6米,为中国古代乡村砖拱式门楼之最。永宁闸在培修没有拍到它的完整图像。</p><p class="ql-block">永宁闸红墙碧瓦,古雅庄重。闸上的永宁阁,供奉着关圣帝君。闸门上题刻“钟秀”匾额,暗喻天官王府“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上庄古村“山环水绕、气聚风藏”。</p> <p class="ql-block">天官府位于庄河南岸,也叫冢宰第,是明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对明王朝“万历中兴”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国光于万历初年建造的人文府邸,明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以内阁和六部互相牵制的一种体制,六部又以吏部为首,在我国古代,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都有各自的别称,他们分别对应的别称就是天、地、春、夏、秋、冬,吏部尚书被称做天官,户部尚书被称作地官,礼部尚书被称作春官,依次类推,所以我们当地老百姓又把王国光的府第称作天官府。</p> <p class="ql-block">"天官上卿"四个大字,在古代,"上卿"是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的特殊待遇,相当于宰相的位置。牌楼基座用巨大的抱鼓石前后相拥,石鼓上面又饰以如意云朵,象征着王氏一门吉祥如意。当地流传"摸摸如意、万事如意,摸摸石鼓、辈辈享福"的民谣。高达一尺五寸的门槛,是主人身份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沿街院,因沿古河街而建故得名,也叫别驾院。是王国光次子,万历壬午科举人、官至别驾的王兆河于万历年间建造的府第。这座院子于清顺治年间,传给了王国光的重孙,医术高明的王家后人王祚启,他在这座院子开设诊所,济世行医,享誉一方。王祚启同时还具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身份,他是清康熙帝师,文渊阁大学士,一代名相陈廷敬的岳父大人。陈廷敬的外祖母是王国光的孙女,他本人又娶王国光玄孙女为妻。所以在当地这里还有“相府别苑”之称。</p> <p class="ql-block">司徒第为王国光之堂弟,嘉靖丙午科(1546年)举人,官至户部陕西清吏司郎中王道建造的府第。</p> <p class="ql-block">古代科举在乡试大考中,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为亚元。明成化九年,上庄王氏六世祖王遵高中甲午科(1434)亚元,成为上庄村乃至润城镇明代“发科”第一人。但是王遵在高中亚元之后,却无心做官,他隐居在家,带领他的儿子王冕设帐授徒,为家乡培育贤才。在他们的悉心教授下,庄河沿岸人才辈出。正是由于王遵先贤的不懈努力,才拉开了天官王府文化繁盛多达两个多世纪的大幕,从而影响和带动了明清时期整个沁河文化的崛起。</p><p class="ql-block">亚元府就是深受师恩而考中进士的杨枢、李豸、王国光、李可久、王淑陵等五人共同为其老师王遵、王冕父子捐资而建,又名“五凤楼”。如今斯人已去,但看到他居住过的这幢宅子,依旧会怦然心动,他好似一盏指路的明灯,仍带领人们在知识的长河中徜徉。</p> <p class="ql-block">进士第,坐落于河街南岸高台上,是天官王府第二位进士,王国光的侄子,官至湖广布政司左参政,二品大员王淑陵的早期住所。</p> <p class="ql-block">王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钦嘉楼坐落在王氏宗祠后方,为王国光祖居。钦嘉楼是一座大型四合院,院子的砖雕大门朝南,正对着王氏祠堂。王国光晚年常在这里生活,西侧就是他的书房院。这个院落装饰布置得十分雅致,木格雕花栏杆和门窗上都配上了黑红漆的彩色装饰,显得格外高贵典雅。</p> <p class="ql-block">大参第</p> <p class="ql-block">参政府是古村上庄现存格局最为完整的一处官宅,参政府的主人王征俊,是天官王国光的侄孙。由务本堂、厅堂院、仰山居、遵四本和王氏后祠堂五部分组成。参政府的主体建筑形成于明崇祯年间,并在沿河筑有城垛,在院内挖掘地道、水井,增设石碾石磨等生活设施,整体防御性极强,是一座典型的山村家族古堡。</p> <p class="ql-block">王永彰是天官王府的武举第一人,他在清康熙丁卯科中高中武举人。王永彰将祖上留给自己的宅院进行改建,并命名为“武举第”</p> <p class="ql-block">樊氏宗祠位于樊圃新院大门之正前方,为两进院落,大门建于庄河北岸,门外建有砖石结构照壁一座,雕刻精美,穿门而过,沿院内甬道可直通二门,二门建于高台之上,并于门楼上重点作木雕装饰。“樊氏宗祠”四字是时任阎锡山秘书长的贾景德所书。贾景德,沁水端氏人,由樊家资助考中清末进士,曾出任国民党中央铨叙部长和行政院副院长之职。</p> <p class="ql-block">从我国存世最古老的元代民居,明清两代留存官巨宅,到民国时期中西合璧风格的“樊家庄园”在这里无不具备。被古建专家称为古村落保护的杰出典范</p> <p class="ql-block">我依然领略到了天官王府的古朴典雅和当年的繁荣盛况。</p><p class="ql-block">太行山的一个小山村,竟出现了这么多文化名人,保存了多个朝代的历史遗存,“天官王府”真是名不虚传,不愧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p><p class="ql-block">天王官府游人少,清静,漫步在“天宫王府”,令人产生一种“一日穿越四朝,恍若梦回千年”。时光跨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