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里说民师经历

昊哥

作者:山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教师,是从教师的岗位上被推荐上大学的。感谢教师这份工作,才是真正走向社会的第一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民师时,各中学执行的是公社的统一规定,一个月补36斤毛粮、36块钱。粮食由联办的大队按人口和学生共出,36块钱的工资国家补贴5元,其余按照粮食一样共出。好像是一年或者一年多些,国家补贴提升到7元,联办大队兑钱就少了。小学教师一直比中学教师少两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候,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农村消费非常少,蔬菜品种也少,就是一般的大路货,红白萝卜、白菜、葱姜蒜,临河的生产队的菜地里就有,学生上学时随便捎来一把就够吃了,入冬后就让赶集的谁代买一把就行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奢侈的消费,就是去供销社食堂吃一碗鸡蛋挂面条了。土鸡蛋炒出来的金黄诱发着人强烈的食欲。食堂里的饭菜也都是大路货,不过是能为办事的人提供一个吃饭的地儿,鸡蛋挂面条就是最好的吃食了。那时农村完全封闭,也只有供销社能办食堂。全公社也只有东(我们老家)西(公社所在地)两家供销社和食堂。吃顿饭,见到的都是熟人,自己都不好意思了。那时,家家都穷,也的确舍不得单个去供销社食堂吃饭,一碗面就够一家人两个月的盐钱了。口袋里总装着几块钱,直感到自己很有钱,虽然每张钱都被磨得发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校也就总是那几位老师,人际关系太简单了。毕业后进了机关,那么多人,十心九不投,相互猜疑,才感到当民师时的生活是那么简单、快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民师还有一个天大的好处,就是有大把的时间可自由支配。我就是当民师的3年多时间,自学了开封师院函授部的中文课程,自学了高中一二年级的数学课程,满满地充电。我被推荐上学的三大原因:文化大革命前两年写大字报、为所在大队支部书记写典型材料、报送去上高中的学生大都是尖子生,后两个都是当民师初期完成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非常怀念当民师的那段时光!</p> 当民师的经历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文章:山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图片:A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编辑:昊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音乐:感恩教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