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列火车由远及近呼啸而来,从铁轨和枕木上飞驰而过。欲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夹杂着些许的历史沧桑,由起点向终点急驰…… </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谈的不是列车,也不是铁轨、枕木,而是扎根在大庆这块土地上百多年,与铁轨、枕木相伴百年的石头房子。因为几天后,这些中国百年铁路兴衰见证者,可能将因铁道线的扩容增线,面临灭顶之灾……</p> <p class="ql-block"> 为了再睹一眼,百年老房子的芳容,也为给我市有关部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更为了抢救这些有着异国风格的老建筑,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p><p class="ql-block"> 4月17日,记者随市博物馆张副馆长,来到位于让胡路火车站到杜尔伯特县烟筒屯站百公里的铁道线旁,听老铁路们如数家珍地讲述老房子的百年风雨。记者的思绪随着历史的涓埃,在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穿梭往复,使记者与老房子的距离更近了。 </p><p class="ql-block"><b> 倒下的何止是一栋古屋</b> </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让胡路火车站东侧的富家屯,是铁路旁很大的一处棚户区。离火车道最近的一栋房子仅1米多,看样子这栋房子就是历经百年的铁路石头房子,可能在今年铁路沿线综合整治的范围之内。在这栋房子的周围,还有两栋石头房子,里面多住着外来人员。</p><p class="ql-block"> 从外观上看,这些石头房子大多是俄式的中国式小院,这种中西合璧的组合,与周边各式的平房相比,确有鹤立鸡群之感。</p><p class="ql-block"> 看到一辆吉普车突然来访,一些上了年纪的老铁路靠过来,和我们搭话。对话中才明白,原来老人把我们当成了拆迁工作的“马前卒”了。 </p><p class="ql-block"> 当他们听张副馆长说,我们是来保护这些古建筑的,他们先是以为自己听错了话,后又把头摇成了拨浪鼓。“听说拆迁是为了铁路增线,凭你们几个就能保住这房子?你们说房子是文物,说不拆,好使吗?” </p><p class="ql-block"> 听了这些话,张副馆长无奈地笑了笑。 </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沿着铁路边崎岖的野道一路颠簸,我们的吉普车停在了喇嘛甸火车站对面的几栋石头房子前。 </p><p class="ql-block"> 76岁的喇嘛甸原养路工区职工李喜山,热情地将张副馆长和记者迎进小院。李师傅说,他在这里住了二十几年了,儿女都不在身边,一个人住在这儿,很孤单。听说铁路周边要拆迁了,李师傅挺高兴,他说,这房子他住够了,冬天冷得要命,一冬最少要烧上5吨煤;夏天屋里特别凉快,上了年纪的人得披件衣服。 </p><p class="ql-block"> 他说,他住的这栋房子有102年的历史,原来是养路工区的办公室,后来改成了居民房。 </p><p class="ql-block"> 记者在墙体上,模糊看到“毛主席语录”的字样,窗楣上还能辨出“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标语。 </p><p class="ql-block"> 李师傅说,这房子挺结实。2005年,大庆地震,除震倒了烟囱,其他地方都没变样。听说我们是为保护老房子而来,李师傅指着房东头的一个石砖混建的小仓房说:“那原来也是间老石头房,让铁路的房产部门给拆了。他们就为要木头,虽然都一百多年了,但木头还那么结实,根根都是好果松木,太可惜了。” </p><p class="ql-block"> 出了李家,无意间向东南瞄了一眼。记者想起,去年5月,记者曾去过道南,在那也有三栋百年前的石头房子,不知它们的命运会怎样。 </p><p class="ql-block"> 当车绕进记者熟悉的住宅区时,一年前的景像又一次出现在记者的视线中。日本侵略者修建的水泥水塔,是俄罗斯人建设中东铁路时遗留下的红砖水塔,还在原址上。可是离它们百米之遥的三间石头房子,并不像这两座水塔这么命好。一栋已经拆除,那栋记者曾经重点描写过的,房脊上雕刻着精美的梅花、如意、白菜等花纹的老石头房子至今保存完好,但已人去屋空。在这栋房子的墙上,已用朱红的油漆写着一个号码。周围的邻居说,这家人已经搬走。据说这栋房子和不远处的同龄老屋,马上也将不复存在了。 </p><p class="ql-block"> 吉普车向下一个目的地,喇嘛甸镇的齐家驶去。大家都沉默着,心情非常复杂,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p><p class="ql-block"> 挨着铁道线前行,时不时的,有一列火车与我们擦肩而过,瞬间的共震,激荡着每一个人的心。 </p><p class="ql-block"> 从格局上分析,齐家的三栋石头房应该是个小院。正房面南背北,而且门前有三级台阶,正房东侧还有一个小偏房。离偏房不远,是一栋面西背东的石头房。正房南侧还有一栋面东背西的长方形房子,这是我们这次看到的石头房子中,惟一特殊的。 </p><p class="ql-block"> 据房子的主人郭淑杰介绍,这个小院也是工区的办公室改的。记者在郭家注意到一个有趣的事,她家堆杂物的仓门,是用列车上挂着的起始站牌顶着的,颇有职业特色。 </p><p class="ql-block"> (三) </p><p class="ql-block"> 杜尔伯特县境内,有三处百年的老铁路房遗迹,但房屋结构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p><p class="ql-block"> 高家道南,有两栋石制铁路房,呈直角状。其中一栋面南背北的房子举架高,跨度大。如今,这栋房子已被废弃。 </p><p class="ql-block"> 记者靠近房子时,在里面搭窝的小鸟被惊飞。 </p><p class="ql-block"> 另一栋房子较矮,跨度小。据周围的老人讲,这是修中东铁路是,俄国人养牛的牛棚,因为俄国人吃西餐,牛奶是少不了的。 </p><p class="ql-block"> 谈到石头房子的建造,一位李姓小伙子说:“我爷爷曾和我说过,砌石头房子用的是大(拼字)子汤和白灰。” </p><p class="ql-block"> 泰康火车站西侧不远,是让胡路铁路医院泰康卫生所。这所房子是记者看到的最干净,最敞亮,相对比较完整的一处老石头房子。门前俄式建筑典型的雨搭,百年不腐。据这家的男主人介绍,他家院子里的那棵榆树与房子同龄,也有百年历史了。 </p><p class="ql-block"> 烟筒屯镇,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站,那里有与其他地方建筑结构区别较大一处建筑群。 </p><p class="ql-block"> 这片建筑群中的房子,也有百年的历史,不同其他地方的,这里的房子是全石头结构建筑,石头地基,青砖墙体的砖石混合建筑,共有11栋。大多已有维修的痕迹,只有一少部分留存着原有的铁瓦屋顶。 </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房屋风格与喇嘛甸火车站东南的石头房子十分接近,房山头的上面有一个十字架,那是因为俄国人多信东正教的缘故。但房脊的两块木板上,不像喇嘛甸火车站东南的石头房子那样,有雕刻精细的图案。 </p><p class="ql-block"> 记者注意到,这些砖房的外墙装饰特点鲜明,比如在房山头黄色的墙面上,配些白色的浮雕,有的房山头墙面的浮雕复杂,有的比较简单。大家推测,这可能与当年住在里面的人的身份有些关系。 </p><p class="ql-block"> 有些房子的墙面上有砖凸起,有的窗户上面凸出一个扇面的砖饰,使房子外观更有立体感。这些特点记者在哈尔滨及齐齐哈尔的昂昂溪都曾见到过。 </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烟筒屯站的西北,有一个外观保持完好的圆形大水塔,也有人认为那是用于防守的老炮楼。更有人将二者合一,这是一座水塔、炮楼两用建筑。 </p><p class="ql-block"> 说它是水塔,是因为从它的内部结构看,很像是一个给火车补给水源的水塔,与喇嘛甸火车站东南的那座极其相似。说它是炮楼,是因为它的内顶部有窗户,但外侧相对应的是一个大约60度左右的长条孔。据专家介绍,这种孔是射击用的。在它的小拱门上,清晰地写着“1903”的字样,这与它终年相处的俄式铁路房,提供了可靠的年龄依据。 </p><p class="ql-block"> <b>古屋的守望者在赛跑</b> </p><p class="ql-block"> 这些日子,市博物馆的张副馆长,拖着瘦弱的身躯,奔走于政府的各大机关。因为他知道,如果晚一步,那些珍贵的、历经百年的历史古迹就将成为瓦砾。 </p><p class="ql-block"> 他叹了口气说:“不能再留遗憾了!如果那年不是晚了一步,卧里屯火车站旁,保留完好的一栋俄式石头房子,就不会永远地消失在我们的眼前。如果那栋房子还在,那将是外地旅客入城的第一道景观。她们的存留,不但显示出大庆深厚的历史积淀,也提升我们城市的文化品味。特别是在‘湿地文化节’即将召开之时,这些存留了百年的俄式铁路房,能促进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是外地游客的又一看点,有着不可估量价值。” </p><p class="ql-block"> 然而,作为一个文博人,他的奔走呼救,会得到多少同情,多少理解呢? </p><p class="ql-block"> 张副馆长对记者说:“难。城市要发展,要改造,拆掉破烂不堪的老房子,在原址上建起高楼大厦,是社会向前发展的标识,这是无可厚非的。可面对历史文物的保护与城市拆迁改造之间的矛盾,如果没有有责任感的人站出来说句话,如果没有人向政府有关部门谏言,我们这些搞文物的人会愧对前辈,愧对市民,更愧对我们的后人。” </p><p class="ql-block"> 据张副馆长介绍,这十几栋百年铁路房,可以说是大庆最早的公用房。从政治意义上说,虽然它带有极深的殖民主义色彩,但它毕竟承载着那个特殊年代的历史,是警示后人,是历史的活教材。从建筑艺术来讲,虽然这些建筑都是由俄国人设计的,但是由我们中国人民施工建设,其中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 </p><p class="ql-block"> 比如说,有些铁路房上的雕饰多有梅、松、如意、白菜等有着明显中国元素的东西,这样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在建筑界被戏称为“中华巴洛克”,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建筑遗产。像这样的老遗迹,已人为被破坏了不少,再不对铁路沿线的这些百年老建筑加以保护,我们的子孙就只能从书本上、图片中领略它们的风采了。 </p><p class="ql-block"> 再有,这些房子全部是俄式的砖木结构,木房梁、木天棚、木地板,极易受到火灾的威胁。然而,从现场勘察情况看,这十多座百年铁路房都被湮没在棚户区中,别说人为的拆除,就是一但着起火来,对它们来说,一样是灭顶之灾。 </p><p class="ql-block"> 记者问张副馆长:“如果这些老房子能保存下来,文物部门会有什么打算?”他说,如果真能如我们所愿,如果资金不足,我们想采用欧美一些成型的经验,如果房主想住在这些房产里,就要承担对房屋的修缮与保护的费用。文物部门还要依这些房屋的特色,向我市旅游部门推荐旅游卖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把这些沿铁路线的房子,开发成体验式的家庭旅馆,让更多的游客在领略大庆石油文化的同时,品味别样的异国风情。 </p><p class="ql-block"> 读报中,记者得知这样一则新闻:备受关注的让胡路火车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报告,2008年4月9日下午原则通过了铁道部专家组的评估审查。据悉,改扩建后的“铁路大庆西站”,将成为我市铁路、公路相融的客运交通枢纽…… </p><p class="ql-block"> 看着这条新闻,想着张副馆长一张张地向百年铁路房的主人发放保护文物的文件,手心捏出一把汗来。 </p><p class="ql-block"> 记者看到了张副馆长在与拆迁的步伐进行赛跑,如果大家跑在了前面,这些百年房子就有了生存的希望。如果大家稍有松懈,那记者今天看到的一切,就将成为永久的回忆……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b>文/图 本报记者 伏虎</b></p><p class="ql-block"><b> 2005年4月21日刊发在《大庆晚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