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的故事

江浦人家(王文杰)

<p class="ql-block">军营生活随笔</p><p class="ql-block"> 扁担的故事</p><p class="ql-block">雷达架在海拔1800米的山顶上,没有公路。所有的后勤供给、军需物资,靠一根扁担一双肩。半山腰有一个中转站。全连几十号人,有一半做运输兵,为山顶上的雷达正常工作服务。这就是我所在的连队。</p><p class="ql-block">听说连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新来的人员,不论是干部还是战士,先要干几天运输兵。到了连队的第二天一大早,连长指着两小桶柴油说:“你就少挑一些吧。”我从门后随便拿了根扁担,就上路了。可是过不了多久,就气喘吁吁了,两腿如灌铅一般,只想休息。终于到了目的地,同行的班长看了看扁担说:“第一次上山,已经不错了,经常锻炼会好的。不过,你的扁担不行,你看,没有弹性,挑起来费劲嘛!我有空给你做一根。”据驻地村民推荐,山上有一种杂树,非常适合做扁担。木料不但强度好,而且柔性也好。过了不久,班长果然送我一根他亲自做的新扁担。</p><p class="ql-block">自己的工具使用起来得心应手,战士们自然很喜欢自己的扁担。许多人在扁担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就像当年井冈山朱总司令在扁担上刻上自己的名字那样。</p><p class="ql-block">那时,交通运输还不发达,农村公路不畅通,城市里的人出门一般骑自行车,肩挑背驮是常事。连长是上海人,他做了一根扁担带回上海。他就用那扁担为老弱病残的邻居买水挑水。以后,连队被评为海军的标兵单位,先进事迹中就有连长用扁担做好事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到了我探亲的时候,我想我也做根扁担带回家吧。一来可做个留念,二来说不定能派上用场。我又是锯又是刨,整整化了一个星期天的时间,精制了一根小扁担。探亲时,和老乡一起同行。火车上,我们两人坐在一起,说说笑笑,自然谈到这根扁担。坐在我们对面的是一对夫妻,从华南回湖南探亲,东西带了不少。记得火车到达衡阳前的一个车站,已是傍晚。对面的两夫妻说到站了,便起身拿行李准备下车。正是无巧不成书。就在男的把行李分成两头,起身挑上肩时,只听见咔嚓一声,那竹棍做的临时扁担断了。女的口里念叨着:“怎么办,怎么办?”男的用手掂量着两边行李的分量,摇摇头,叹了口气。我俩目睹事情发生的经过。突然,那男的好像眼睛一亮,对我说:“解放军同志,不好意思,扁担断了,能帮忙想想办法吗?”眼睛盯着放在座椅旁我的那根扁担。我一时愣住了,但马上明白,他想要那根闲着的扁担。我看了看老乡一眼,他微微一笑。事到如今,人家有困难,当兵的就帮帮他吧,我自己还可以再做一根,下次带回家。我说:“好吧,这根扁担就送给你了!”那两夫妻连声道谢,髙高兴兴地下了车。事后,老乡揶揄道:“你的这根扁担,为搞好军民关系作贡献了。”</p><p class="ql-block">三十多年过去了,这扁担的故事,尤其是火车上那段意外的相遇,一直没有忘记,今天把它记录下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