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羊倌贪嘴遭大难</p><p class="ql-block"> 少年郎开蒙求深造 </p><p class="ql-block"> 1924年6月,父亲来到了人世。</p><p class="ql-block"> 父亲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爷爷整天忙于生产劳动,根本就顾不上他这个小儿子,好在父亲还有哥哥、姐姐和妹妹,呵护和陪伴着他度过缺少母爱的童年。尤其是哥哥对他的爱护,使他至死难忘。在他九十多岁高龄时,脑子虽已糊涂,但始终把哥哥挂在嘴边,哥哥的名字在他脑海里始终明确清晰。</p><p class="ql-block"> 父亲十岁时曾短暂地进过学堂,終因无心学习而退学。无奈,家里让他去给姓朱的财主家去放羊,酬劳是年终可分只小羊羔。</p><p class="ql-block"> 父亲向长辈们学会了辩识各种植物,以及栽培、嫁接树木的技术。放羊路上碰见上好的甘草、黄芪、大黄、三叶草根等中药材,一定不能放过,小病小灾不求医;发现土梨树幼苗,一定要移栽到安全并容易管护的地方,这可是做家具的上好材料;发现品质好的酸枣树,把它与家枣嫁接,那味道可是美呔呔。 </p><p class="ql-block"> 就在放羊期间,父亲摊上大事儿了。</p><p class="ql-block"> 小孩子经不住杏树果实的诱惑,上树摘杏儿解馋,不小心从树上一头栽了下来,当时就没了呼吸,嘴里塞满了泥土,脸色煞白。正在麦收的大人们闻讯赶来,忙不迭地又是掏泥,又是锤背一阵紧忙活,才听得“哇”的一声哭喊,父亲终于缓过来一口气。大人们刚松一口气,又听得父亲哭声连天大声喊疼,他的右前臂摔折了。大人们又忙不迭地赶紧去找会捏骨的先生。在父亲撕心裂肺般地哭叫声中,五六个大人死死按住父亲,捏骨先生终于把断骨接上了。看着父亲惨白的面色、瘦弱的身体、无力地抽泣,大人们都无奈地摇着头悄悄地议论,“这孩子恐怕活不长了。”</p><p class="ql-block"> 此事父亲记忆深刻、终生难忘。年届鲐背之年的父亲有点儿自豪并戏谑地说,老人们都说我活不长,可我活得比他们都长。</p><p class="ql-block"> 从十四岁开始,父亲正式上学了。</p><p class="ql-block"> 中部有谚语,叫做“穷不离猪,富不离书”。“三辈不读书,便要出愚人”。</p><p class="ql-block"> 贾家先祖遵循耕读传家的传统,既要养猪,也不能出愚人。</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母校,太贤镇中山中心小学,本校地址在北村,距杏树咀村22华里。自清代至民初,这是一所私塾式学校;1934年改为初级小学,1937年改为保学(保。旧制,镇的下一级单位。保学,以保为单位设立分校);1941年扩为北村中心学校;1942年使用校名,太贤镇中山中心小学。</p><p class="ql-block"> 杏树咀村所在的第一保,有两个分校,一个设在山下的龙首,一个就设在山上的杏树咀村。多亏有了保学,父亲不用出村,就可以上学了。</p><p class="ql-block"> 彼时,杏树咀村只有45户人家,275人。人口这么少的村儿,设立保学分校,地理位置应占主要因素,以便周边几个村庄辐凑。杏树咀保学分校时有两个班级,学生29名。</p><p class="ql-block"> 有过短暂地上学经历,又有过初步地劳动磨练,再有过生与死的考验,少年时代的父亲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想明白了许多事理。</p><p class="ql-block"> 父亲很聪明,学习成绩很好。</p><p class="ql-block"> 老家的亲属们至今还精心保存着父亲80年多前使用过的课本和作业本,使我得以了解一点儿父亲当年上学时的一些情况。</p><p class="ql-block"> 课本是由伯父使用过后父亲继续使用的。作业本中除了一本是由学校统一配发的之外,其余都是用糙麻纸自己缝制的。作业本的内容无论是笔记、算数、还是作文,皆由毛笔小楷写就。学习内容丰富严谨、作业卷面干净整洁、文章字迹娟秀工整。作文内容以白话文叙述,古文竖写格式,通篇无句读。老师予以断句、批改与批注。</p><p class="ql-block"> 父亲写了一篇非常有意思的作文,题目叫做《自传一则》。父亲讲了自己十岁上学时的情况,强调他父亲送他上了一所偏僻的小学;因过不惯学校生活,所以经常逃学;又强调家里生活困难,所以自己才去做工。做工的第二年他就有所觉悟了,知道还是上学好,有点儿后悔的意思。后来再进学堂,他就知道珍惜学习机会,无论他的哥哥劝他去做工,还是劝他学习点儿知识就适可而止,他都不为所动。他居然还对老师们有所评价,低年级时一个李姓老师,总爱说学生风凉话,父亲有点儿接受不了。但又一想,再有两月就升本校了,遂忍耐下来。升学本校,遇到一个冯姓老师和一个杨姓老师,和学生关系非常好。老师教得好,学生也听得明白,自己很喜欢。父亲在文中最后总结道,在我读书经历过的老师中,冯、杨二位老师是印象中最好的先生。</p><p class="ql-block"> 老师对这篇文章的最后的批语是,“明达,刊入壁报。”</p><p class="ql-block"> 给人留下好印象非常重要。其中的杨先生得到父亲的喜欢和信任。后来父亲义无反顾地跟随杨先生走上了革命道路。</p><p class="ql-block"> 通过阅读父亲的课堂笔记和文章,使我惊诧的是,在那个旧时代穷乡僻壤的小学校,教学水平居然不低,学生们学习的知识内容很正面也很丰富。他们读《留侯论》和《正气歌》等古文,还写下个人的心得体会;学习地理知识,知道黄河的源头发端于巴颜喀拉山;学习世界常识,知道德国的首任首相是俾斯麦;学习还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懂得抗日战争需要进行持久战,需要用加紧生产和厉行节约的方法来支援前线抗战。</p><p class="ql-block"> 紧张地学习之余,学生们还进行植树活动来美化家乡和校园。父亲作文记载,从1942年3月12日开始的三天时间里,他和同学们从山沟里弄来树苗,栽了三亩地,并每隔两天浇一次水,精心进行管理。还说,“自己尤其对果树比较注重,因为果树将来长大了,会结出很多果实给同学们吃。所以我们对待小树就要像爱护自己的弟、妹一样。”</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有生之年已获知,家乡现在漫山遍野到处都是苹果园。他上学时的梦想已经变成了现实,感到非常欣慰。</p><p class="ql-block"> 初小父亲读了四年。伯父曾劝父亲能识字算账就可以了,还是回家务农吧!</p><p class="ql-block"> 经过初步地开蒙学习启迪,父亲的脑筋已然开窍。通过阅读父亲的日记,尽管稚嫩,但能感觉到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已不知不觉在他的心中萌芽。</p><p class="ql-block"> 思想一但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就会冲破藩篱的禁锢。</p><p class="ql-block"> 父亲背着伯父,偷偷去央求我的爷爷。爷爷为人很开明,识大体,明白文化对于庄稼人的重要性。在爷爷的大力支持下,父亲终于又坚持学习了一年的高小文化。</p><p class="ql-block"> 在《毕业以后的打算》一文中,父亲还曾有过报考中学,看看外面世界的想法,但終因家里经济条件所限而作罢。</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父亲被所在部队选送,先后上了天水步兵学校,和位于南京的总高级步校、军事学院,取得了大专文凭,但他还是老老实实地在各种表格上的学历栏中填写高小文化水平。</p><p class="ql-block"> 父亲本就聪明,又初步掌握了文化,他的眼界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清晰,判断是非和处理问题地能力逐渐提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