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

欧力平

&nbsp; &nbsp; &nbsp; &nbsp;说起武钢,对于年轻人来说,感到陌生;对于中年人来说,感觉淡然;但是,对于武钢退休职工来说,那里有我们留下的青春记忆和走过的光辉岁月。<br>&nbsp; &nbsp; &nbsp; &nbsp;武钢,是“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的简称;武钢,是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武钢,时至今日仍然是我国钢铁行业的璀璨明珠。武钢,从选址到建设,从投产到达产,再到如今的辉煌成就,一路走来,风风雨雨,它凝聚着几代武钢人的智慧与汗水,它见证了我国钢铁工业的崛起与壮大。 <p class="ql-block"><b>一、英明决策</b></p><p class="ql-block"> 话说建国初期,我国除东北钢铁工业基地外,其它地区还没有大型的钢铁工业基地,这种状况不能适应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党中央、政务院在1950 年提出,要迅速发展钢铁工业,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强国。那么,如何改变我国钢铁工业十分落后的局面呢?当时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主张,集中全力进行鞍钢的恢复和建设;另一种意见认为发展钢铁工业,必须从全局和战略思想出发,根据国家资源储量、经济力量、国防安全和钢铁工业的合理布局,在恢复鞍钢建设的同时,再在华中地区、长江流域建立新的钢铁工业基地更为适宜。</p><p class="ql-block"> 1950年初,在重工业部召开的钢铁会议上,主张将这一钢铁工业中心,建设在以“商业辐射、九省通衢”著称的武汉附近的大冶地区。</p><p class="ql-block"> 1950年10月,重工业部邀请苏联专家马洛歇夫等人到大冶考察建厂条件。同时中央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和重工业部也派专人到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安徽淮南等煤矿考察资源情况。经过初步考察,苏联专家向中央有关部门建议在大冶建厂,可作50万至100万吨规模考虑。 </p><p class="ql-block"> 1951年,重工业部将上述建议呈报毛主席,得到毛主席的同意。至此,在大冶一带建厂之事,才被正式肯定下来。</p><p class="ql-block"> 1951年1月,重工业部钢铁局成立了"大冶设计组”(钢铁局副局长陆达任组长,王厂任副组长), 负责新厂建设的设计资料方案等筹备工作。</p><p class="ql-block"> 同年4月11日,在重工业部主持召开的关于大冶建厂厂址及产品品种问题的会议上,选定大冶为厂址,并报请中央财委审定。</p><p class="ql-block"> 5月12日,中央财委副主任李富春召开会议,会议同意把大冶新厂的建设规模定为年产百万吨的钢铁厂。这年5月,重工业部再次召开大冶资源会议,讨论大冶建厂资源问题,并正式成立大冶钢铁厂勘探指导委员会,同时将拟建在大冶的新厂称为"大冶钢铁厂"。 </p><p class="ql-block"> 1952年2月,苏联黑色冶金工厂设计总院院长赫列布尼可夫应周恩来总理邀请,率专家再度到大冶考察建厂条件及铁矿基地。考察后,向我党中央建议,中国的第二个钢铁工业中心应建在武汉、大冶一带;建厂规模以年产250万吨钢左右为宜。同时认为,原拟定的大冶厂址,土质不好、厂区太小、建筑费用昂贵,并建议在武汉、大冶之间再选点比较。</p><p class="ql-block"> 根据两年多的酝酿和调查研究以及苏联专家组的建议,中央财委党组于1952年3月19日将建设大冶钢铁厂的意见,正式向党中央、毛主席、周总理写了《关于全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方针速度与地区分布问题的报告》。报告中提出:在国家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除应该加强东北鞍钢的恢复建设外,还应该在华中地区进行建设第二个钢铁工业中心的工作。"大冶处在我国的中心地区(距海岸线700公里),有长江水运之便,产品可以就近供应中南、西南、华东广大地区。大冶厂建成后,可以把武汉变成一个新的工业地带。在地域分布上将使我国有东北、武汉一南一北两个工业基地。因此,我们认为,无论从经济上、国防上考虑,第二个钢铁厂以放在大冶为适当”(引自1952年3月19日财经寅 NO ·198文件)。1952年3月27日,周总理在中央财委转呈贸易部《关于委托苏联进行大冶钢铁厂的设计勘察工作,并通知苏方推迟本溪的总体初步设计工作》的函件上,亲笔批示:"同意",决定将大冶建厂的设计、勘察及制造设备和交付设备的工作委托苏联进行。</p><p class="ql-block"> 1952年5月6日,中共中央正式决定在武汉附近的大冶地区建立我国第二个钢铁工业基地。中央电复中财委党组并告各中央局:“中央完全同意你们关于全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方针速度与地区分布问题的报告及建议,望中财委即据此迅速布置工作”(引自 1952 年 5月6日中央财辰 NO ·130 文件)。</p><p class="ql-block"> 同年8月,中共中央又发出指示:"要求该厂建设提早完成。 ……加强建设该厂之筹备机构及大力调动干部”(引自1952年8月17日中央文件:《中央关于大冶钢铁厂建设需提早完成给中南局的指示》)。</p><p class="ql-block"> 中共中央中南局随即作出关于拥护党中央在武汉附近的大冶地区建立巨型钢铁中心的决定,并紧急动员,着手筹建工作。中央财委主任陈云亲自召见中南工业部部长刘杰,责成其迅速成立筹备机构,集结力量,尽快开展厂址和资源勘探工作。</p> <p class="ql-block"><b>二、考察选址</b></p><p class="ql-block"> 为了适应大冶钢铁厂各项建厂筹备工作的需要,1952年5月1 日,重工业部在黄石市华中钢铁公司(原大冶特种钢厂,隶属中南工业部领导)内,正式成立了大冶钢铁厂的办事机构"三一五厂筹备处"(工程代号为三一五),负责新厂建设的各项筹备工作。筹备处主任由中南工业部部长刘杰兼任(1952年9月改由中南工业部副部长袁振兼任)。筹备处在黄石市的主要负责人为高芸生(中南工业部华中钢铁公司经理)。筹备处成立以后,重工业部钢铁局将原来由钢铁局直接领导的设计、煤焦试验、铁矿化验、铁山坑探等工作项目及经费、财务正式移交给“三一五厂筹备处”。</p><p class="ql-block"> 三一五厂筹备处成立以后,根据党中央财委主任陈云、副主任李富春关于"选择的厂址,最好靠近长江,能建码头。离大冶和武汉都不远,交通便利,土质较好,面积在500公顷以上"(1952年3月19 日财经寅№191文件《关于选择大冶地区建立钢铁厂问题》)的指示精神,开始在武汉、大冶之间进行选择厂址工作。</p><p class="ql-block"> 1952年7月至8月,由中央地质委员会及中南地质局等处,抽调人员组成429地质钻探队,承担了对大冶铁矿的地质钻探工作。同时,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也派人来铁山进行磁力探矿。三一五厂筹备处,除主要进行厂址的初步选勘和资源勘探工作,并为苏联专家设计组选择与设计厂址提供参考依据外,还要组织铁矿及炼焦煤在国内进行的各项科学试验、河南平顶山焦煤基地的勘探、湖南湘潭地区耐火材料勘察取样以及调集干部、筹办技术学校等项工作。</p><p class="ql-block"> 为加强对“三一五厂筹建处”工作的领导,重工业部于1952年12月决定:将中南钢铁局、原华中钢铁公司(即大冶特种钢厂)和“三一五厂筹建处”合并,成立综合性的领导机构——华中钢铁公司,隶属重工业部领导(原隶属中南工业部领导的华钢即大冶特殊钢厂划归华钢领导,并于1953年3月1 日更名为大冶钢厂)。华钢除负责大冶钢厂的生产和新厂建设外,还同时领导乐华锰矿、湘潭锰矿、海南岛铁矿(即中南第一铁矿)等单位(大冶钢厂、海南岛铁矿等单位于1955年1月10日划归重工业部钢铁局领导)。</p><p class="ql-block"> 1953年4月,华钢办公地点设在汉口江汉路 104号工业部大楼。华钢下设9处1室。华钢成立后,在三一五厂筹备处工作的基础上,开始了大规模的建厂准备工作,集结力量,建立机构,并开展了资源勘探、测量、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察、选择厂址、搜集资料、工业试验、设计、施工准备等一系列工作 。</p><p class="ql-block"> 为了摸清大冶地区铁矿石的储量,资源勘探工作在1952年就已经开始进行。华钢成立之后,加强了这项工作。从1952年至1954 年的3年间,资源勘探总面积共达30平方公里,钻孔深度达3.4万米。在资源勘探中,根据苏联专家的建议,结合物理探矿和深部钻探,在大冶狮子山和尖林山之间,找到了可供1座大型高炉使用10年的新的巨大矿体。1954年,华钢完成了矿石原料基地的资源勘探工作。</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厂址选择工作于1952年春,至1954年春完成。选择厂址工作,华钢曾进行5次大的野外踏勘,其中大规模的踏勘2次。1952年4月,由中南工业部部长刘杰带领选址小组,沿长江踏勘了湖北省境内的石嘴、白沙洲、徐家棚、湛家矶、阳逻、葛店、黄石石灰窑、沸源口、下陆、油坊岭等处;1953年5月,由中南财委副主任李一清带领另一个选址小组,沿粤汉铁路踏勘了土地堂、贺胜桥、横沟桥、官埠桥、汀泗桥、新店、蒲圻和湖南岳阳的城陵矶、长沙的东登渡、捞刀河等处,前后选点达23处。 此外,还组织专人踏勘了铁路外围的湖北的保安、金牛、崇阳、羊楼司;湖南的湘阴等处;并着重在武昌、大冶等地作了详细的测量和钻探,初定油坊岭、下陆和徐家棚3个点为候选厂址。</p><p class="ql-block"> 1954年初,苏联选厂专家组来武汉,又察看了武汉市青山一带,于3月26日提出了《厂址选择意见书》,随后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建设委员会,于同年5月12日批准,确定厂址选定在武汉市青山地区。</p><p class="ql-block"> 厂址选定之后,华钢又进行了复杂而艰巨的资料搜集工作,包括搜集和整理资源、水文、气象、交通运输、供电、供水、建筑材料、地区经济调查和厂址工程的地质资料,编纂了武汉地区80多年来的水文资料和50多年来的气象资料,先后到10个省、15个城市和湖北省的20多个地区搜集资源和建筑材料的资料。这些资料汇集起来,共有700多本,重达1千多公斤。</p> <p class="ql-block"><b>三、艰苦创业</b></p><p class="ql-block"><b>1、武钢第一期工程建设与一号高炉投产</b></p><p class="ql-block"> 新成立的华中钢铁公司(1952.12-1954.10),是一个承担新厂的筹备、建设和组织生产的经济实体。华钢成立后,继续大规模地开展施工力量的调集和干部职工培训工作,经过几年努力,到1954年6月,华钢已组建成6个工程公司和一批辅助生产单位,建立起包括计划、施工、技术、设备、材料、财务、劳资等,一整套职能管理机构。至此,一个大型建筑安装及生产的联合企业基本成型。1954年9月,中央重工业部决定对华钢进行改组,即将建设与生产分开,分别成立武汉钢铁公司(以下简称武钢)和武汉钢铁建设公司(以下简称武建),双方为平行单位,均隶属于中央重工业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钢是被中央正式命名并沿用至今的钢铁联合企业的名称。早在1954年5月,国家计委、建委批准以青山作为厂址时,苏联专家组就曾提出建议,新厂应以武汉地名命名为宜。后根据1954年9月重工业部钢铁局召开的华钢经理会议上的决定,华钢于1954年底更名为武汉钢铁公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4年5月25日,国家计委批准武钢设计计划任务书;1955年1月,苏联按合同规定,提供了武钢全部初步设计,经国务院有关部、委组织力量进行审查,中央于1955年6月12日批准了武钢第一期工程建设的初步设计及议定书,规定完成第一期工程建设计划年限为1960年。同年6月28日重工业部颁发"武汉钢铁公司建设进度表",规定第一期工程的第一、二号高炉分别于1959年1月、1960年1月投入生产。自此,武钢进入了大规模的建设准备阶段。</p> &nbsp; &nbsp; &nbsp; &nbsp;武钢第一期工程,按照年产150万吨钢的规模设计。主要建设项目有:4座65孔(炭化室)焦炉;4台75平方米烧结机;2座高炉(容积分别为1386立方米和1436立方米);1座250吨和4座500吨平炉;1150毫米初轧机;800/650毫米大型轧机(原设计为连续轧机及小型轧机,冶金部于1957年决定改为大型轧机。由国内设计并制造设备,向苏联退掉连轧机及小型轧机设备);2800毫米中厚板轧机以及相应的机修、动力、交通运输等公用辅助设施和耐火材料厂、大冶铁矿(采矿、选矿)、灵乡铁矿、乌龙泉石灰石白云石矿、焦作粘土矿;还有一些厂外工程及厂际生产协作项目和职工生活福利设施等。根据工程概算,第一期工程建设投资额为15.46亿元。<br>&nbsp; &nbsp; &nbsp; &nbsp;在武钢建设准备期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冶金工业部(原重工业部)于1956年3月下发了武钢第二期工程(年产300万吨钢规模)连续建设规划指标,要求一号高炉于1959年1月投产,1960年上半年第一期工程建成;第二期工程连续建设,并于1962年建成。武钢接到这一规划指标后,会同武汉钢铁建设公司、黑色冶金设计院武汉分院,按两期工程连续建设的要求,编制了武钢建厂规划书。当时,在建设进度和条件上,已发现许多矛盾和问题。冶金部根据1956年7月武钢呈报的建厂规划书提出的问题,于当年年底在北京召开的厂矿长会议上,再次修改了武钢建设期限和投产指标,确定武钢两期工程不作连建考虑;第一期工程在1961年底完成,第二期工程于1964年完成。<br> &nbsp; &nbsp; &nbsp; &nbsp;武钢根据第一期工程技术装备新、工程量大、厂区地形复杂、雨季长、工期紧、联合企业工序衔接紧密、施工准备周期长等特点,将建设分为两个阶段:1955年5月到1957年4月,为施工准备阶段;1957年4月到1960年10月第一期工程150万吨钢的生产规模基本形成,为建设阶段。<br>&nbsp; &nbsp; &nbsp; &nbsp;根据建设顺序和建设总工期,对第一期工程的原料矿山辅助、附属工程的建设,安排先于主体工程进行。1955年6月大冶铁矿动工兴建,8月开拓东露天采场,1957年选矿一、二系列开工建设;同年3月至5月,乌龙泉矿和焦作粘土矿相继动工兴建。机修系统于1956年初开始兴建,到1958年底基本建成,至1960年止,除冶金炉修理车间、轧辊钢锭模车间(后增项目)外,其余项目均已投产。动力、铁路、公路、仓库及辅助性设施,也于1956年初开工,一般都相应于主体工程之前建成投产。 &nbsp; &nbsp; &nbsp; &nbsp;按照国家的要求和在尽量符合生产工艺流程的前提下,一期工程建设抓住出铁、出钢、成材3个环节,集中建设力量依次按铁~钢~材的施工程序组织施工。1957年6月5日炼铁工程一号高炉开工兴建,揭开了武钢第一期主体工程建设的序幕。一号高炉原规划于1959年初投产;1958年初,国家要求提前在1958年底之前出铁。武钢根据冶金部的指示,提出一号高炉提前在1958年10月1日出铁,并安排焦炉、大冶铁矿选矿粗、中破碎车间以及铸钢、铸铁、电修等辅助车间先于高炉建成前投产,以保证高炉投产后有足够的原料和备品备件。武钢的建设者克服重重困难,用15个月零8天的时间建成了一号高炉,于1958年9月13日投入生产。在此之前,大冶铁矿的采矿、破碎系统。乌龙泉矿及焦作粘土矿于1958年7月、焦化厂一号焦炉于同年8月先后投入生产。接着,二号焦炉于同年10月29日投产。随后,二号高炉,一号、二号平炉,三号、四号焦炉及灵乡铁矿,相继动工建设。第二期工程的程潮、金山店两个铁矿也于同年9月动工建设。同时,武钢还根据当时"大办钢铁"的形势,进行了“小、土、群"的附属钢厂的建设。 &nbsp; &nbsp; &nbsp; &nbsp;由于一号高炉投产工期提前,打破了原有施工程序的平衡。矿山的剥离速度跟不上;选矿厂无法在一号高炉投产前建成;烧结机因地基等问题,也难以在一号高炉建成前投产。武钢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了积极平衡的措施,决定一号高炉先吃块矿,矿石除从外调入50万吨外,还增加矿山运输,加快剥离速度、集中矿山施工力量,抢建选矿厂粗中破碎车间、力求自己加工块矿,先使一号焦炉提前1至2个月投产,以满足高炉所需焦炭供应等补救措施。经过多方努力,缓和了施工程序上的矛盾,使施工得到了新的平衡。但是由于一号高炉被迫吃块矿,使矿石生产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打乱了正常采掘程序,导致剥离拖欠量加重。到1961年,尚拖欠254万立方米,同时积压在贮矿场的待选矿石达150万吨。<br>&nbsp; &nbsp; &nbsp; &nbsp;1959年是武钢第一期工程建设的高峰年。按规划应以炼钢工程为中心进行建设。但是,为了实现当年产铁120万吨的指标,必须有2座高炉、3座焦炉、矿山及选矿厂一、二浮选系列和烧结厂投产。迫于形势,只得选建成二号高炉,而适当交叉进行炼钢主体工程建设,并对个别建设项目作了必要的调整。同时,穿插安排了初轧、大型、轧板3个轧钢厂相继动工兴建。1959年下半年,出现了建设速度的两个突破,一是二号高炉以4个多月的绝对工期建成,于当年7月14日投入生产;二、四号焦炉,一、二、三、四号烧结机,大冶铁矿选矿一、二、三、四系列,金山店铁矿张伏山小井等也相继投产。二是一号平炉的建设原计划工期18个月,结果提前10个月零3天,于1959年9月30日建成投入生产;紧接着,二号平炉于同年10月,三号平炉于同年12月也建成投产。同时建设投产的还有耐火高铝粘土车间、碎铁车间、铁合金车间、灵乡铁矿等。 &nbsp; &nbsp; &nbsp; &nbsp;第一期主体工程建设的最后一环,是以成材为中心的轧钢系统工程。1959年6月,初轧厂破土动工,1960年3月基本建成,创造了快速施工纪录。由于从苏联进口的主电机未到,致使投产日期拖延至当年的7月6日,但仍比规划的竣工日期提前一年多。大型厂是我国自行设计,自己制造设备的第一个现代化大型轧钢厂,于1959年3月动工兴建(中间由于产品方案的变动,曾一度停工,1960年2月复工),1960年10月开始试轧。但由于设备没有形成完整的工艺流程,加上边设计、边施工,设备质量不佳等原因,结果无法投入正常生产。轧板厂于1959年12月破土动工。1960年7月,为了完成当年铁150万吨,钢90万吨的高指标任务,根据冶金部的指示,将建设轧板厂的施工力量和建设大型厂的一部分施工力量,又转向第二期工程的三号高炉和六号平炉的建设。高指标的生产任务打乱了建设程序,使轧板厂未能建成,大型厂无法投入生产,造成钢锭无法轧成钢材的局面,出现生产工艺流程上投资效果上的不合理现象。而三号高炉虽然建成了主体,但因设备不全未能投产。<br>&nbsp; &nbsp; &nbsp; &nbsp;武钢第一期工程建设,从1955年8月矿山开拓起到1960年大型厂试轧止,基本完成了年产钢150万吨规模设计包括的主要生产设施及相应的公用辅助设施的建设;同时还将属于第二期工程的部分项目,提前在1960年建成投产。截至1960年底,武钢在建设期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80380.8万元,商品产值51473.3万元,生产生铁221万吨,焦炭358万吨,钢锭72万吨,钢坯、钢材14万吨。<br>&nbsp; &nbsp; &nbsp; &nbsp;但是,由于受"大跃进"、高指标的影响,武钢第一期工程后期曾打乱了原规划的建设程序和平衡,因而出现轧钢系统的大型、轧板尚未建成,部分辅助工程如煤气发生站、工业港、焦化化学产品回收系统等,没有成龙配套。第二期工程的高炉、平炉却已仓促建成,造成第一期生产系统不完整、不协调,冻结了部分资金。同时,第二期工程中,冶炼设备先于原料基地投产,违反了矿山、选矿、烧结和冶炼之间生产流程的要求。<br>&nbsp; &nbsp; &nbsp; &nbsp;1961年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因此,1960年的动用系数不能很快收敛为1.0,使武钢近13亿元总投资,产生效果的仅为76.8%,冻结的资金占全部投资的23.2%。1961年,为了配合国民经济调整,武钢主要围绕年产钢150万吨成龙配套,进行充实、调整工作。同时停建火烧坪铁矿、官庄矽石矿、大冶铁矿铁门坎采场、灵乡铁矿。1962年,又停建金山铁矿、程潮铁矿,同年,附属钢厂“下马”停产,1963年,武钢建设出现转机,4月程潮铁矿广山露天采场恢复生产;11月大型轧钢厂投入生产。当年,武钢生产实现了扭亏增盈。武钢基本建设到1964年止,共完成投资12.55亿元。 <p class="ql-block"><b>2、二百万吨钢生产能力的配套</b></p><p class="ql-block"> 1965年11月,武钢建设指挥部以(1965)冶武指字第31号文件《对武钢三年配套规划及第三个五年计划内建设投资问题的意见》提出,年产200万吨钢配套投资为46506万元。1966年5月,武汉黑色冶金设计院根据武钢建设指挥部审定的项目,以〔1966〕武冶院肖予字第66号文件,报送《武钢三年建设规划建成200万吨规模》,修正总投资为48516万元,作为武钢200万吨钢配套的建设依据。</p><p class="ql-block"> 1965年武钢建设进入200万吨钢综合生产能力配套阶段,当年以抢建轧板厂和完善初轧厂、大型厂为建设重点。由于目标明确,具体施工部署和各项准备工作较充分,保证了轧板厂2800毫米机组在同年5月,主电室在同年8月先后开工,其它辅助设施的施工也同时展开,工程进展顺利,超额完成了年度基建投资计划。</p><p class="ql-block"> 1966年投资安排是第三个五年计划以来武钢建设的高峰。这一年建设的重点是继续抢建轧板厂,续建、配套项目主要有,初轧厂的均热炉和板坯库等。同年8月轧板厂建成并投入生产。轧板厂竣工投产标志着武钢一期工程的收尾结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966年全年建设计划仅完成87.8%。</p><p class="ql-block"> 1967年至1968年,武钢建设处于低潮,只建成初轧厂板坯库和均热炉、大型厂主厂房及三号重轨 加工线等少量配套工程。</p><p class="ql-block"> 1969年至1971年,武钢基本建设投资水平有所回升。在此期间,除继续完成属于200万吨配套的三高炉(1969年建成);程潮铁矿东采区(1969年建成);七号平炉(1970年建成);二烧结(1970年建成);大冶铁矿选矿第四系列(1971年建成);6千立方米/时制氧机(1971年建成);东湖水泵站(1971年建成)等项目的建设外,还建成属于“双400”配套项目的四号高炉及四号4250立方米/分鼓风机(1970 年9月30日建成投产)、三烧结一系列2台90平方米烧结机、80吨转炉及一炼钢主厂房扩建等。至1971年底,武钢年产钢200万吨配套设计规模的主要项目已基本建成。</p><p class="ql-block"> 武钢到1971年止,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7.864亿元,其中包括四号高炉、80吨转炉、三烧结等“双400”配套的项目投资7886.8万元。年末,固定资产原值12.665亿元,净值9.65亿元。武钢200万吨配套的主要项目大部分属于第一期工程被拖延下来的工程内容,小部分属于第二期工程的连建项目。由于第一期工程建设时未能全面竣工,加之“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结果拖延了将近10年时间,才形成2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p> <p class="ql-block"><b>3、钢铁“双四百”万吨生产能力的扩建</b></p><p class="ql-block"> 1970年5月,国务院业务组召集中央有关部、委、武汉部队以及武钢等单位的负责人,研究了武钢 “四五”规划(1971-1975)期间的发展问题,并拟定了《关于武钢发展问题座谈纪要》。"纪要"指出:“武钢扩建条件很好,完全可以抢时间,在短时间内搞起来","纪要”决定武钢“四五”计划期间生产能力扩建规模为年产铁400万吨、钢400万吨(简称“双400”)</p><p class="ql-block"> 1971年7月,冶金部以(1971)冶基字第701号文件《关于编制武钢扩建初步设计的意见》,要求有关部门和武钢等单位立即组织力量编制武钢扩建工程的初步设计,同年8月冶金部又以文件《关于武钢“四五”规划设计中的几个问题》,对初步设计中涉及的规模、矿山、烧结、炼钢、轧钢、耐火材料等问题做了明确的批示,成为编制武钢“双四百”扩建初步设计的主要依据。</p><p class="ql-block"> 编制武钢“双四百”扩建初步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p><p class="ql-block">一、立足于挖潜和革新。充分挖掘武钢现有设备的潜力,根据生产发展需要,考虑扩建和新建必要的工程项目,争取少花钱多办事。</p><p class="ql-block">二、针对武钢当时矿山能力小和钢材品种少的薄弱环节,扩建重点放在实现铁矿石的采、选、烧的配套(同时重视辅助矿山的配 套)和扩大钢材品种(多生产重轨、大型材、中厚板)。另外,新增加薄板和无缝钢管两个方面,建设资金优先用于矿山和轧钢系统。</p><p class="ql-block">这一条里面就有上薄板轧机的想法。</p><p class="ql-block">三、采用的生产工艺流程,必须是成熟和合理的,对主要设备的选型尽量是通用的、定型的产品,对技术指标必须是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平均先进的;对总图布置以考虑“双四百”的生产规模为主,并留有发展的余地。</p><p class="ql-block"> 1972年8月18日至9月5日,国家建委和冶金部共同邀请湖北省冶金局,水电局、武钢建设指挥部、武汉市城建办公室以及生产、设计单位的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共计200多人在北京召开对武钢扩建“双四百”初步设计审查会,同年11月30日冶金部以(1972)冶基字第2145号文件《批准武钢扩建初步设计纪要》对有关建设项目的规模、方案、标准、结构形式、设备选型、总图位置和投资概算等做了明确规定,武钢“双四百”配套所需的投资,由审查前的11.37亿元增加到11.55亿元。</p><p class="ql-block"> 1973年1月27日,国家建委和冶金部联合发出文件《关于武汉钢铁公司扩建初步设计几个问题的批复》,原则上同意《武钢扩建初步设计审查纪要》,还将武钢扩建中对外协作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意见,这些都作为武钢“双四百”扩建的主要依据。</p><p class="ql-block"> 自1970年至1981年止,累计完成投资75372万元。在此期间建成的主要项目有:矿山部分的大冶铁矿龙洞矿井(1973年7月投产,新增采矿能力30万吨/年)、尖林山矿井(1974年7月投 产,新增采矿能力70万吨/年),灵乡铁矿小包山矿区(1973年1月投产,新增采矿能力20万吨/年)、金山店铁矿选矿2个系列( 一系列1974年10月投产、二系列1977年投产,新增处理原矿能力200万吨/年);结转续建的主要项目有金山店铁矿张伏山大井、两矿两厂供水工程、余华寺地下采矿及部分民建工程等。青山厂区128个项目中,建成88项,主要有:三烧结(1972年12月投产2台,1973年6月 投产2台;新增生产能力345万吨/年)、四号高炉 (1970年9月30日投产,新增生产能力180万吨/ 年)、第一炼钢厂主厂房扩建及80 吨转炉(1972年 11月投产,新增生产能力20万吨/年;1974年1月80吨转炉报废拆除)、初轧厂十一号、十二号、十三号均热炉(1973年投产,新增生产能力60万吨/ 年)、沥青焦炉(1973年4月投产,新增生产能力2.9 万吨/年)、六号焦炉(1976年6月投产,新增生产能力45万吨/年),以及焦化备煤翻车机、化产回收二期工程、四号高炉配套的7000立方米/分鼓风机和氧气厂一 、二号10000立方米/时制氧机等。“双 400"配套未完工程,从1982年起,纳入武钢“六五"(1981-1985)配套计划组织实施。至"六五"期末,武钢形成钢铁"双400"万吨规模。</p> <p class="ql-block"><b>四、发展壮大</b></p><p class="ql-block"><b>1、一米七轧机工程</b></p><p class="ql-block"> 武钢一米七轧机工程,是70年代初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所谓一米七,是指轧钢机的轧辊有效长度为1700毫米。产品钢板的最大宽度为1550毫米。</p><p class="ql-block"> 讲到“一米七轧机工程”,还得从武钢“双四百”万吨生产能力的扩建说起。</p><p class="ql-block"> 1971年7月,冶金部以(1971)冶基字第701号文件《关于编制武钢扩建初步设计的意见》,要求有关部门和武钢等单位立即组织力量编制武钢扩建工程的初步设计。同年8月冶金部又以文件《关于武钢“四五”规划设计中的几个问题》,对初步设计中涉及的规模、矿山、烧结、炼钢、轧钢、耐火材料等问题做了明确的批示,成为编制武钢“双四百”扩建初步设计的主要依据。</p><p class="ql-block"> 在武钢“双四百”万吨生产能力的扩建项目中,除了扩建项目外,还有一些新建项目。这些新建项目主要有:新建1700毫米热轧薄板厂、1700毫米冷轧薄板厂和318毫米无缝钢管厂。其建设规模分别为150万吨、73万吨和12万吨。3个轧钢厂投产后,增加新的钢材品种有热轧薄板、热轧带钢、汽车板、镀锌板、镀锡板、硅钢片和无缝钢管。</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一米七”轧机工程的雏形。当时没有规划单独的硅钢片厂,但是其中有硅钢产品,这是国家需要的产品。“一米七”轧机拟采用国产设备,后来“一米七”轧机从国外进口是有原因的。早在1965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化肥和化纤设备引进小组的基础上,批准成立了新技术引进小组,扩大范围,准备引进50多个项目,包括石油化工、电子工业,冶金工业。在冶金工业中,就是“一米七”轧机。</p><p class="ql-block"> 1972年8月,国家计委关于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报告呈报党中央,周恩来总理做了批示,最后毛泽东主席圈阅同意。这份报告的重点内容是,决定在三五年内引进一批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其中包括13套大型化肥设备、4套大型化纤设备、3套石油化工设备、“一米七”轧机等,共计外汇43亿美元,所以称为“43”方案。</p><p class="ql-block"> 在这“一揽子”计划里,“一米七”轧机身价最高,不计国内配套设施,引进费用6亿美元。</p><p class="ql-block"> 报告在阐述引进“一米七”轧机时说:轧钢能力不足,钢材品种不配套,特别是板、管少,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进口一套“一米七”轧机,虽然用的外汇多一些,但和每年进口200万吨钢板所花外汇(约3亿美元)相比,还是合算的,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该报告建议由冶金部、外贸部和国家计委指派人员成立小组专门来抓。</p><p class="ql-block"> 随后,中央决定“一米七”轧机落户武钢。</p><p class="ql-block"> 1974年,冶金部根据国家基建计划和物资供应管理体制的要求, 以(1974)冶金基字第1164号文件通知:“武钢‘一米七’轧机工程基建计划应单独编制”,从此“一米七”轧机工程与“双四百” 工程分开管理和建设。原青山厂区“双四百”工程中与“一米七” 轧机工程有关的项目均转入“一米七”轧机工程统一考虑,同时还削减了318毫米无缝钢管厂、初轧厂14组半均热炉等。</p><p class="ql-block"> “一米七”轧机工程成套设备的引进工作,在外贸部和冶金部的直接领导下进行,于1972年底组织有关人员出国考察,先后访问了西欧五六个国家,参观了20个工厂。1973年7月,相关部门开始与外商谈判。通过多方面询价比较和审查报价,做到“货比三家”,使卖方形成竞争局面。通过反复权衡,中央决定“一米七”轧机成套设备和生产技术分别从西德和日本引进。</p><p class="ql-block"> 1974年3月27日,1700毫米带钢连续式冷轧机引进合同在北京签订,卖方为德国杜伊斯堡的迪马克公司。</p><p class="ql-block"> 1974年6月3日,1700毫米连续热轧带钢厂和硅钢片厂的成套设备引进合同在北京签订,卖方为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p><p class="ql-block"> 1974年8月30日,1600毫米板坯连续铸锭机引进合同在北京签订,卖方为德国杜塞尔多夫的施雷曼和西马克公司。</p> <p class="ql-block">  一米七轧机成套设备的引进工作,是在国家计委、外贸部和冶金部的直接领导和组织下进行的。 经过考察和与外商谈判,于1974年3月至8月,先后与日本、联邦德国、比利时等国的厂商签订了首批合同,加上以后陆续签订的辅助配套、备品备件、生产工具、试车坯料等合同共51份,其中主体成套设备合同3份、项目4个;连铸机、冷轧机;热轧机与硅钢片轧机。</p><p class="ql-block"> 一米七轧机系统工程,包括主体工程(连铸车间、热轧带钢厂、冷轧薄板厂、冷轧硅钢片厂);配套 工程(第二炼钢厂、硅钢前工序改造工程等);公用辅助设施工程(机修、检验、总图、运输、仓库、电讯、供排水、供电、燃气、热力、计控以及生活福利和市政设施配套等)。</p><p class="ql-block"> 1974年8月,国家建委以〔1974〕建发综字295 号文件《关于武钢一米七轧机建设问题的座谈纪要》。对有关建设问题作了具体部署和安排。同年,国家建委批准了《武汉钢铁公司一米七轧机系统工程配套初步设计》。1977年9月16 日,国家建委以〔1977〕建发综字第256 号文批复《关于武汉钢铁公司一米七轧机工程项目和总概算的报告》,批准一米七轧机系统工程的总概算为38.9亿元(其中:国外引进费用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2.28亿元)。按费用构成可划分为,建设费12.8亿元,设备费20.6亿元,其他费用5.5亿元。</p> <p class="ql-block">整个工程建设,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分设11个分指挥部,按区域分工,实行包建责任制。 一米七轧机工程于1974年9月破土平整场地,1975年6月土建工程动工,到1978年9月至12月各主体工程载负荷试车成功。历时4年多,实际工期为38至42个月。</p><p class="ql-block"> 武钢一米七轧机经过1年多的试生产,证明情况良好。国家计委、建委等部门于1980年10月组织预验收工作组,来一米七轧机工程现场,进行工程的预验收检查。1981年12月12日,武钢一米七轧机工程经国家验收正式交付生产。 一米七轧机的建设投产,改变了武钢的生产面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p><p class="ql-block"> 钢铁“双400”万吨生产能力的扩建和一米七轧机工程建设,是武钢在发展阶段的同一时期,相互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70年代进行的一米七轧机工程建设,是武钢发展中乃至整个冶金工业建设史上的一个壮举,为冶金工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引进项目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p><p class="ql-block"> 一米七轧机工程至1981年底国家验收时止,已基本完成原概算投资额。剩下的未完工程根据国家预验收工作组的核定,从1982年起至全部建成尚需投资1.89亿元。 1981年武钢在编报的“六五"(1981-1985)规划中,对一米七轧机工程基建未完项目的投资,考虑到材料及费用涨价等因素,将投资调为2.22亿元。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武钢的报告,并以鄂发〔1981〕75号文件上报国家。1982年初,国务院以〔1982〕国函字第4号文批准《关于武钢一米七轧机配套有关问题》。至此,一米七轧机未完工程,纳入武钢“六五”规划组织实施。</p><p class="ql-block"> 到1981年止,武钢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 63.6亿元。形成固定资产原值51.28亿元(其中:工业生产固定资产46.77亿元)。原"六五"(1982~ 1985年)7.4亿元配套计划,至1985年止,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161亿元(其中:国家基建拨款1亿元)。</p> <p class="ql-block"><b>2、对一米七轧机进行“四恢复”</b></p><p class="ql-block"> 一米七轧机工程的投产,标志着武钢发展的历史乃至整个中国冶金行业发展的历史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揭开了一页新的篇章。</p><p class="ql-block"> 然而,由于一米七轧机工程建设是在“文革”期间,试车和投产也是在“文革” 刚刚结束不久。在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一米七”受到许多影响,投产后暴露出来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p><p class="ql-block"> 一是由于设计、制造、施工缺陷带来的遗留问题;</p><p class="ql-block"> 二是国内有些配套设备质量不高,也是受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制;</p><p class="ql-block"> 三是备品备件供不上。引进时,我们光买了设备。设备和备件没有图纸,国内制造很困难。仅随机引进了一部分易损备件。特别是电气备件和计算机备件更新换代非常快,开始我们引进到的那些备件,几年之后又买不到了,能买到的,价钱也要高十倍到几十倍;</p><p class="ql-block"> 四是设备管理工作不适应“一米七”设备的要求。我们已有的经验是管理20世纪50年代老厂的经验。新设备,老办法;</p><p class="ql-block"> 五是机构编制、人员素质、和人员配备不适应现代化管理要求;</p><p class="ql-block"> 六是规章制度不健全。</p><p class="ql-block"> 所以在“一米七”开工之初,出现的问题比较多。突出的问题是设备管理跟不上,老办法适应不了新设备。所有这些问题,使得“一米七” 轧机设备的外貌性能、精度和自动化程度也逐步下降。外国人来参观也提了不少意见,特别是日本人,专门给中央领导同志写报告,说武钢热轧厂若像这样搞下去,大概两三年这些设备就要变成一堆废铁。各级领导得知后非常重视,特别是中央领导和冶金部领导非常关心。为此,在中央领导和冶金部领导关心指导下,武钢下决心对“一米七”轧机系统进行“四恢复”。</p><p class="ql-block"> “一米七”的“四恢复”即:恢复设备的外貌、精度、系统功能和自动化程度。但“四恢复”不是掌握引进设备必经的阶段,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p><p class="ql-block"> “一米七”轧机系统的“四恢复”大致分为三个阶段:</p><p class="ql-block"> 1982年10月至1983年10月为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缺陷整改,共查出缺陷613项。</p><p class="ql-block"> 1983年10月至1984年10月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从表面上的整改和一般缺陷的整改,转到重点抓恢复设备精度、功能和自动化程度的整改。第一次613项完成551项,遗留62项未完。把这62项和新查出的共计408项,进行第二次整改。还对重大问题进行攻关,同时建立和完善了设备管理体制、设备管理制度和规程及落实设备维护检修岗位责任制。对于设备缺陷,逐项分类,按难易程度和轻重缓急分别落实到厂、车间、班组和个人。到1984年10月底止,两次 “四恢复”项目已经完成882项,占总数的91.97%;21个攻关项目完成16项,还剩5项。</p><p class="ql-block"> 1984年10月至1985年6月为第三阶段。这阶段是对“四恢复” 进行扫尾,959项“四恢复”项目基本兑现,攻关项目绝大部分也完成。</p><p class="ql-block"> 再就是对事故实行“三不放过”。这样严要求以后,整个职工队伍的精神面貌有了大的改善,同时加强文化技术培训,职工的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p><p class="ql-block"> 通过一米七轧机“四恢复”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不论是机构编制、设备管理,还是人员素质、生产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和提升。</p><p class="ql-block"> 1985年连铸坯产量大大超过规定的目标,设计为120万吨,实际可达到160万吨,超过设计能力1/3。</p><p class="ql-block"> 热轧厂设计能力是301万吨,1985年奋斗目标是260万吨,扣除限电因素,达到301万吨的水平。</p><p class="ql-block"> 冷轧厂原来设计是100万吨,后来,考虑卷重因素在内,核定为82万吨,而1985年达到90万吨,达到设计能力。</p><p class="ql-block"> 硅钢厂原来设计是7万吨,1985年就超过7万吨,轧制量可以达到12万吨。</p><p class="ql-block"> 总体来讲,“一米七”轧机系统从投产到1985年,经过“四恢复”以后,已经达到了设计水平。从1981年国家对“一米七”轧机系统正式验收交工算起,到1985年大约花了4年的时间,在兄弟单位、科研单位、教学单位、设计单位和机械制造单位的技术人员大力协助和辛勤工作下,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经过“四恢复”,1985年“一米七”轧机系统,已达到并超过了设计水平。</p> <p class="ql-block"><b>3、 "四同步"改造工程</b></p><p class="ql-block"> "六五"(1981-1985)期间,武钢面临着如何尽快完成原设计的"双400"配套项目、一米七轧机部分未完工程收尾和如何加速改造50年代冶炼系统的主要装备,以适应具有70年代先进技术水平的一米七轧机的需要问题。</p><p class="ql-block"> 1982年初,国务院以〔1982〕国函字4号文件批准"六五"期间武钢基建收尾配套工程计划并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其7.4亿元的投资,主要依靠企业自筹,国家只拨款1亿元。这笔投资除一部分用于市政配套、环保治理及轧机部分零星收尾项目外,其余大部分资金集中起来,用于技术改造和部分配套项目,以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生产潜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p><p class="ql-block"> 武钢"四同步"工程,包括四号高炉、三号平炉、 三烧结第二系列及五号焦炉4项部控重点设备同步进行改造性大修。</p><p class="ql-block"> "四同步"工程的设计,分别由冶金系统的3个设计院承担,武汉钢铁设计院负责四号高炉、五号焦炉大修改造的设计,长沙矿山设计院负责三烧结改造部分的设计,武钢设计院负责三号平炉大修改造的设计。施工由一冶与武钢修建部承担。具体分工是:一冶负责四号高炉、三烧结、三号平炉施工及五号焦炉的砌筑施工;武钢修建部负责五号焦炉除砌筑外的全部工程。</p><p class="ql-block"> 1984年7月10日,"四同步"工程会战拉开战幕。武钢4项工程所在的生产厂首先顺利实现停炉、停机;接着施工单位在1个月之内相继完成拆除任务;随后"四同步"工程转入安装和检修阶段。在会战中,两级指挥部坚持现场指挥,坚持定期工程例会制度,坚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解决了工程施工与生产互相干扰多,场地、平面限制严,施工条件差的矛盾。武钢各生产厂积极为施工创造条件、提供方便;铁路、交通运输、能源、动力系统、物资供应部门密切配合,想方设法满足施工的需要。</p><p class="ql-block"> “四同步”改造工程是武钢投产以来最大的1项技术改造工程。工程规模大、任务量多、工期集中,施工人员密集。施工所需设备备件有4千多个规格,重量达1.1万吨;需耐火材料3万吨;钢材近3万吨;水泥1万多吨;电缆350余公里。4项工程投资达1.4亿元。“四同步”的4项大修改造工程,均采用了一些新技术和新的工艺流程。</p><p class="ql-block"> "四同步"改造性大修工程竣工后,生产正常,经济效益明显,改造后的四号高炉产铁量可由原日产 4000吨的水平,增加到日产4500 吨左右。改造后的三烧结二系列三、四号烧结机,生产烧结矿的产量、质量、作业率都有了较大提高,能耗预计每年可减少近6万吨标准煤,而且,使用三烧结二系列烧结矿的三、四号高炉因烧结矿质量提高而节焦增铁的年效益可达700万元。五号焦炉大修改造以后,减少了环境污染,改善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了能源,仅上升管改为汽化冷却1项,每年可为国家收回热能价值近33万元。在改造中采用的近30项技术成果,每年将增加效益120~130万元。三号平炉通过大修改造,1985年全年产钢412906 吨,比该炉过去最高年产量提高63%,冶炼时间约比过去缩短一半,最短冶炼时间4小时10分钟。</p><p class="ql-block"> 武钢自50年代中期开始兴建,后又经几次扩建,到1985年底,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56亿元,形成生产能力:钢400万吨/年,铁400万吨/年,一次材418万吨/年。</p> <p class="ql-block"><b>4、大型高炉的建设</b></p><p class="ql-block"> 经过“八五”(1991-1995)期间的努力,1986年武钢实现了钢、铁年产量双超400万吨和“一米七”轧机系统超设计生产能力的目标。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确定武钢的规模为钢、铁双700万吨。当时,武钢有4座高炉生产,可以达到年产生铁400万~460万吨。为将生铁年产量提高到700万吨,必须新建年产240万吨生铁的高炉一座。</p><p class="ql-block"> 经过反复研究比较,确定建设1座3000立方米级的高炉,采用当代国内外高炉炼铁先进技术,使这座高炉的技术装备达到20世纪90年代先进水平。</p><p class="ql-block"> 按年产生铁240万吨设计,如年平均利用系数在2.0吨/(立方米.日)以上,则高炉有效容积应不小于3200立方米。高炉炉型的确定必须以使用国产原燃料为前提,由于国产焦炭强度不高,所以高炉的高度不能太高,使用国产铁矿,渣量大,则炉缸要加高,炉腹要加大。另外,以武钢4号高炉(2516立方米)的炉型为参考,由于4号高炉已不用渣口放渣,故新高炉不设渣口。以武钢原燃料条件为基础,考虑所采用新技术的效果,最终计算出3200立方米高炉的生产技术指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1年10月19日上午,武钢5号高炉点火送风,10月20日清晨出第一炉铁。开炉后的最初几年,由于焦炉建设进度比高炉晚,焦炭供应不足,高炉设备大都为国产的,某些属于首次制造,故障 率高;操作人员掌握新设备需要一个过程等种种原因,高炉技术经济指标没有达到设计要求。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多国技术和国内多项技术集合在一起,不是简单合一就见效,需要真正地花时间磨合。为此,公司成立联合攻关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寿荣负责,联合炼铁厂、技术部、设备部进行各项攻关,攻克了许多技术集成、设备匹配、操作运行等方面的难题。随着国产设备运行过关、操作人员水平提高、新焦炉建成投产、原燃料质量改善,5号高炉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逐渐达到设计要求,并在长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当时以10年为一阶段做了小结),10年中,高炉炉衬不仅没有修过,连小修和喷补都未有过。5号高炉第一代炉役寿命达到了15年,这是我国第一座最长寿的高炉。后来实际达到了15年8个月,创造了全国纪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号高炉投产后, 在运行和操作上表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也为武钢在大型高炉设计、建造、长寿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p><p class="ql-block"> 为了使武钢在“ 十五” (2001-2005)期间形成年产10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在总结五号高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武钢相继建成了六号高炉、七号高炉、八号高炉。其中:</p><p class="ql-block"> 六号高炉于2002年9月24日开工,2004年7月16日点火投产。该炉炉容3200 m³, 年产生铁250万吨。</p><p class="ql-block"> 七号高炉于2004年12月开工,2006年6月28日点火投产。该高炉有效容积3200m³,年产生铁250万吨。</p><p class="ql-block"> 八号高炉于2007年5月18日开工建设,2009年8月1日投产,该高炉炉容4117m³,设计年产能337.25万吨铁水。</p><p class="ql-block"> 所有后续建成的这几座高炉,均采用了烧结矿分级入炉技术、新型并罐无料钟炉顶、联合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薄炉衬全冷却壁结构、高温内燃式热风炉、轴流旋风除尘器、煤气干法布袋除尘、环保型渣处理工艺、全平坦化出铁场等多项新技术。其中八号高炉是中国4000立方米级高炉长寿效果最佳、燃料消耗最低、生产效率最高的高炉。</p> <p class="ql-block"><b>5、炼钢系统实现全连铸</b></p><p class="ql-block"> 自从5号高炉建成投产后,武钢生铁年产量达到700万吨/年。但是,钢产量略显不足。因此,武钢决定建设第三炼钢厂。</p><p class="ql-block"> 武钢三炼钢是利用西班牙贷款进行建设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具备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转炉炼钢厂,为国家“八五”(1991-1995)时期重点工程。</p><p class="ql-block"> 第三炼钢厂的建设计划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工程,建成2炉2机, 年产铸坯250~ 300万吨,1996年8月10日实现一次投产成功。它是武钢实现钢铁“双700万吨”的保证。</p><p class="ql-block"> 武钢三炼钢二期工程,于2002年6月开工建设,2003年8月竣工投产,铸机浇铸宽度为1350-2150mm,厚度为210;230;250mm。二期工程完成后,武钢三炼钢形成3 炉3机, 年产铸坯550 ~ 600 万吨的生产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九五”(1996-2000)期间,为贯彻国家冶金工业产业政策,加速武钢产品结构优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武钢决定对第一炼钢厂原有6座500t 顶吹氧平炉,进行技术改造,用先进的铁水脱硫一转炉一钢水炉外精炼一连铸,取代落后的平炉一模铸一初轧工艺,为武钢后工序的高速线材、大型材及棒材等钢材品种提供坯料。</p><p class="ql-block"> 该改造项目由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承担设计。平炉改转炉(简称“平改转”)工程于1998月3 月20日动工。</p><p class="ql-block"> 改造后的武钢第一炼钢厂主要装备有:一座1300t 混铁炉, 两个工位的铁水脱硫站,两座100t顶底复吹转炉,两座在线吹氩调温站,一套100t LF钢包精炼炉,一套100t双工位VD真空脱气炉,两台5机5流方坯连铸机,原有的一台8机8流方坯连铸机等。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70万吨合格方坯。</p><p class="ql-block"> 两座转炉先后于当年11月18日和12月8日一次投产成功,12月25日武钢最后一座平炉关闭。1999年6月26 日和30日两台连铸机先后拉坯成功。武钢“平改转”工程胜利竣工。12月5日模铸线停止生产;12月10日武钢初轧厂停产关闭。在新世纪到来之前,在全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中,武钢率先实现了全连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末,德国SMS公司设计出了新型薄板坯连铸机TSCR(Thin Slab Casting and Rolling),它与连轧机组相连,组成铸轧紧密生产线,被称为CSP技术(‌Continuous Strip Producer)‌。CSP技术是20世纪末世界钢铁的最新成就,是钢铁工业最重要的技术进步之一。它具有流程紧凑、投资少、能耗低等优势。</p><p class="ql-block"> 武钢于2003年引进了该技术。主要设备有:2台薄板坯连铸机、1座辊底式均热炉和1条热连轧机组3部分组成。热连轧的主要设备有:1台事故剪、1架立辊轧机、7机架精轧机组、1套带钢层流冷却系统、2台地下卷取机,1个具有数控技术的磨辊间;1套水处理系统实现零排放;1套库区激光定位计算机系统;预留了用于半无头轧制的高速飞剪。机械设备连铸机和轧机、卷取机(包括其三电控制系统)由SMSD提供,均热炉(包括均热炉三电控制系统)由德新公司提供。</p><p class="ql-block"> 武钢CSP工程从2007年9月8日开始施工,2009年3月7日热负荷试生产,并且一次试轧成功。武钢CSP工程建成后,计划年生产能力达250万吨,可生产厚度为0.8~12.7mm、宽度为900mm至1600mm的热轧钢板。</p><p class="ql-block"> 武钢CSP工程的成功实施,‌不仅提升了武钢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也为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和经验借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十一五”(2006-2010)期间,为了有效提高武钢硅钢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巩固武钢硅钢在国内的领先地位,武钢决定对原武钢第二炼钢厂进行易地改造(即:新二炼钢或四炼钢)。该项目由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承担设计。</p><p class="ql-block"> 武钢四炼钢厂的主要设备包括两座150吨顶底复吹转炉、两台双流直弧形板坯铸机、鱼雷罐运输系统、副枪系统、RSW除尘设备、RH处理装置、钢包炉等。年产360万吨连铸坯。</p><p class="ql-block">‌ 武钢四炼钢厂自2007年11月投产以来,‌一直是武钢高品质钢种生产的重要基地。‌ ‌在生产技术上不断创新,‌积极推进智慧钢厂建设,‌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环保设备和技术,高效利用‌能源,生产过程清洁环保。‌</p> <p class="ql-block"><b>6、轧钢系统多品种多规格</b></p><p class="ql-block"> 在轧钢系统,武钢力求多品种,多规格。继一米七轧机之后,在“九五”(1996-2001)期间,武钢开始建设2250mm热轧带钢生产线(二热轧)。该项目是目前世界上轧制能力最大、轧制宽度最宽的热连轧机之一。主要设备包括三座步进式加热炉、1台定宽侧压机、2架粗轧机、7架精轧机、3台卷取机、1条平整线和1条横切线。该工程由SMS施勒曼— 西马克股份公司负责设备的基本设计、详细设计、国外配套件的供应,技术指导及国内制造设备的监制、验收、现场安装调试的指导等。</p><p class="ql-block"> 该工程从2000年6月16日开始,于2003年3月29日建成投产。二热轧设计生产能力为450万吨/年,主要产品包括轿车用钢、管线钢、桥梁用钢、集装箱钢、船板及工程结构钢、军用钢、冷轧用钢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十一五”(2006-2010)期间,武钢相继建成1580 mm热轧带钢生产线(三热轧)、高速重轨万能轧机生产线。其中,三热轧生产线于2007年12月9日试轧成功。该项目机械设备由一重设计制造,供水和供电均为国产,三电设备主要进口,轧制生产线由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设计,主要是为取向硅钢及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提供原料配套兴建的。主要设备包括4座加热炉、1座电磁感应炉、2架带自动宽度控制系统的立辊、2架粗轧机、7架精轧机和3台卷取机。生产规模为280万吨/年,其中取向硅钢原料钢卷为36.1万吨、无取向硅钢原料钢卷为9.4万吨、三冷轧原料钢卷为110万吨、平整分卷钢卷87.5万吨、热轧商品卷为37万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钢高速重轨万能轧机生产线,于2008年7月15日建成投产,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万能轧机生产线, 年生产能力105万吨 , 其中重轨55万吨。主要产品为100 m高速重轨及12 .5 m 、25m 、50m各种规格钢轨;同时兼顾生产H型钢、工字钢、槽钢、异型钢等各种型钢产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十一五”(2006-2010)期间,武钢还相继建成了第二冷轧厂和第三冷轧厂。其中:武钢二冷轧工程是经国家发改委《发改工业(2003)776号》文批准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于2004年4月17日正式开工,主要设备包括:一条酸洗、一条连轧线、三条热镀锌线、一条连续退火线,以及彩涂、分卷包装线等,2006年各条作业线先后投产。第二冷轧厂年设计生产能力215万吨冷轧薄板,其中:冷轧板卷90万吨、汽车板、家电板、 以及热镀锌板卷105万吨、彩涂板卷20万吨。产品规格为:板厚0.3~2.5mm,板宽900~2050mm。</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三冷轧厂工程是武钢“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个重点工程,于2010年6月25日投产。主要机组包括:酸轧机联合机组、连续退火机组、热镀锌机组、一号精整线、二号精整线等生产线。该工程主要生产高档汽车板、高档家电板,设计能力为年产钢材110万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十二五”(2011-2015)期间,武钢与日本新日铁共同投资建设了第四冷轧厂,‌主要生产高档镀锡板,应用于食品饮料罐、‌罐头、‌油漆等金属包装行业。第四冷轧厂于2014年1月1日投产,设计年产镀锡板40万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武钢青山基地粗钢产量达到2005万吨/年。</p> <p class="ql-block"><b>7、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武钢硅钢产业</b></p><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武钢提出“钢、铁双700万吨”的目标。这个目标直到2002年才得以实现,当年产铁726万吨;产钢755万吨;钢材607万吨。钢材产品的发展方向必须明确。也就是说,武钢的发展战略是什么?以什么产品为基础为主打,形成核心竞争力?经过多方论证,反复讨论,最终决定:巩固扩大武钢硅钢优势,继续做大做强硅钢产品,发展硅钢产品是武钢的生命工程、希望工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4年初,二硅钢一、二期开工建设,2006年9月建成投产。 设备国产化率达90%,其中有20多项具有武钢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成果,被誉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标志性工程。二分厂建有酸洗、连退、高温热处理和精整四大生产工序,主体机组21条,设计年产能82万吨,其中取向硅钢16万吨,无取向硅钢66万吨。</p><p class="ql-block"> 为了适应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二硅钢2016年分别进行酸轧提质提速改造和全HiB化改造,竟争实力更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硅钢是武钢“十一五”(2006-2010)规划中的重要工程,是武钢高端硅钢的生产基地。该工程新建28条生产作业线,项目主体工程于 2007年6月开始建设,2010年3月全面建成,硅钢年产量56万吨,其中取向HiB钢16万吨,无取向硅钢40万吨,2010年5月实现达产。项目建设中,充分吸收一、二硅钢建设的成功经验,装备立足国产化,坚持自主创新,在生产工艺和设备上不断升级,设备国产化率达到80%,自主知识产权达到100%。在品种上突破了武钢不能大批量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以及宽幅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局面,是武钢硅钢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硅钢于2011年4月1日开始建设,2012年12月建成投产。该工程建有当今世界顶级水平的作业线15条,年生产能力为16 万吨,产品全部为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HGO),可生产0.18~0.30mm等多种厚度规格的产品,最宽板幅达到1200mm。四硅钢投产,是武钢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的投产,极大的增强了武钢硅钢的核心竞争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6年9月,武钢成立了“国家硅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寿荣院士担任顾问。</p><p class="ql-block"> 2007年12月3日,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下文,批准国家硅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武钢组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钢硅钢产品从最初的32个规格,发展到36个品种、150个规格。武钢已成为我国唯一能生产取向硅钢的钢铁企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1年,科技部对2006年、2007年组建的国家级工程中心开展验收工作,经过专家现场检查评估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验收委员会综合评议,国家硅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验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同年11月9日,国家硅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国家科技部发出《关于2011年度1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验收的通知》 指出,经国家科技部组织专家现场检查评估和验收委员会综合评议,国家硅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3个中心,已完成各项组建任务,具备了较强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及辐射扩散能力,达到各项标准,通过验收正式命名。</p> <p class="ql-block"><b>五、回顾与展望</b></p><p class="ql-block"> 回顾武钢的发展,我们心潮澎拜,思绪万千。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武钢的发展过程,就是中国钢铁工业技术能力的成长过程,也是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一个缩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钢从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到发展成为千万吨级的钢铁巨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有失败的教训,我们也有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引进“一米七“轧机之后,我们才真正的明白了,如何科学地规划和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我们才真正的懂得了,如何掌握和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正如张寿荣院士在总结一米七轧机“四恢复”工作时所说:“总体来讲,一米七轧机从投产到1985年,经过“四恢复”以后以达到设计水平。从1981年国家对一米七轧机系统正式验收交工算起到1985年大约花了四年的时间, 按1978年算是七年时间。国际上一般的情况看, 一个新厂、新设备从投产到达到设计能力, 一般是二年到三年。武钢从交工验收算起大约推迟了两年时间。应当承认是走了弯路, 而这个弯路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造成的。但在冶金部的正确领导下, 在兄弟单位、科研单位、教学单位、设计单位和机械制造单位的一些有经验的同志的大力协助和辛勤工作下, 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 经过“ 四恢复” , 1985年“一米七“轧机系统已达到并超过了设计水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钢一米七轧机工程,是体现新中国轧钢技术发展的代表性工程。一方面它为大型机械设备制造和成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另一方面它带动了我国工业计算机系统与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刘玠院士曾感慨地说: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轧钢数学模型和自动控制系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展望未来,我国钢铁工业面临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淘汰落后产能与装备,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布局,绿色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21世纪钢铁工业发展的大致趋势主要表现是:钢铁工厂将趋向专业化,万能型,钢铁工业的集团公司将趋向集中,而集团公司的工厂趋向分散,钢铁产品将出现替代趋势,部分传统产品将被淘汰,钢铁工业的先进制造技术化,钢铁工业的绿色制造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环保智能发展钢铁工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6年12月1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它是由原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联合重组而成(简称:中国宝武)。中国宝武致力于通过技术引领、效益引领、规模引领,打造以绿色精品智慧的钢铁制造业为基础,新材料产业、智慧服务业、资源环境业、产业园区业、产业金融业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原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地处沿海,具有天然的地域地理优势;原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具有充分的产品优势,两者联合重组,其意义在于提高钢铁产量、化解落后产能、获得规模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以及促进整个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祝愿中国宝武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辉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欧力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4年8月于深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