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与潮州

老曾

<p>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革命老区和著名的华侨之乡。怀着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向往,对革命老区的敬意,我们老同学一行二十多人踏上潮州之行。</p> <p>潮州,地处广东东部,北靠梅州,南濒南海,东邻福建漳州,西连揭阳、汕头。潮州市不算大,辖三个区和饶平县,总面积3679平方公里。潮州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1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拥有广济桥、韩文公祠、古城墙、牌坊街等一批全国著名的景点和特色旅游休闲街区。潮州人杰地灵,历代出有145名进士,不可谓不惊人,潮州古城内专设牌坊街用以纪念。现代,韩江上游出了30名院士,228名大学校长,又称为大学校长之城。其他领域的杰出人材和成功人士更是数不胜数。潮州之所以历代入材辈出,仿佛让人感到,韩愈的影响一直还在,一千二百年后的今天,韩愈的影响力依然无处不在。</p> <p>潮州人文历史悠久,八千年前已留下人类文明足迹。据专家考证鉴定,潮州已有一万年以上的人类生活史,五、六千年的文明史。在旧石器时代,潮州已有人类居佳繁衍。远古时代,潮州畲族先民便创造了口头文字一一畲仔歌。在新石器时代,潮州文明已和中原文明实现同步。夏、商、周时属百越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平定南越,设象郡、桂林、南海三郡,潮州地域属南海郡纳入版图。潮州最早建制始于东晋成和六年(公元331年),从南海郡东部析置义安郡,这便是潮州的前身。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全国撤郡设州,义安郡因地临南海,潮水往复,故命名为潮州,从那以后一千四百多年便一直使用该名至今。可见,潮州是有着千多年历史名城;而她的名气,更是因为韩愈治潮八月而登峰。</p> <p class="ql-block">说到潮州与韩愈的渊源,我们必先介绍韩愈。韩愈(公元768一824年),河南孟州人,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历史上被评为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一生高举儒家旗帜,希望通过恢复儒家道统和复兴唐王朝的统治秩序。他反对藩镇割据,提倡仁政,“抵制异端,攘斥佛老“,锋芒所指,始终针对中唐时期最尖锐的社会现实,客观上适应了当时对中兴统一的历史要求。韩愈最大的成就是提倡以复兴儒家为目标的古文运动,他提出以文载道,不平则鸣等文学理论,並以杰出的创作实践,开创了中国散文史上的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对后代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被苏东坡誉为“文起八代之衰,道起天下之溺”。明代,将韩愈、柳宗元、苏东坡、苏洵、苏辙、王安石、曽巩、欧阳修评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为中国文学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由于向皇帝提出仃止迎接法门寺佛骨(舍利子)到长安供奉的建议,触怒了皇帝,被令处死。幸得宰相裴度等多位求情,才免于一死,改贬为潮州刺史,时年已52岁矣。潮州位于岭南,唐时的岭南是非常荒凉的地方,不仅经济非常落后,自然环境也极差,天气湿热,瘴气瘟疫流行,常发生疟疾等疾患,一旦得病,几乎必送命,老百姓苦不堪言。十六年前,韩愈36岁时已经有过被贬到广东清远阳山的历史,对当地的百姓疾苦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当年就发出了“阳山,天下之穷处也”的呼声。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晚年还要再次受贬岭南,真是命运多舛!当时的韩愈,悲愤难言,当即写了首诗给其侄孙韩湘子:</p><p class="ql-block">《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p><p class="ql-block">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p><p class="ql-block">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殘年。</p><p class="ql-block">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p><p class="ql-block">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p><p class="ql-block">唐时五十多岁的人已算晚年,加上当时医疗条件差,去岭南的南蛮,能否再返中原,韩愈已做最坏打算,让韩湘子一齐赴潮,以防不测时侄孙能善后。</p> <p>韩愈在元和十四年正月十四从长安出发,走了近二个月才走到广东的罗定,旅途艰辛还好,因为一路有地方官员陪同照顾,但越接近自己的治所潮州,心情便越来越差。一想到仕途险恶,前途未卜,心情格外沉重,无论陪行人员如何安慰开导亦无济于事,提笔对潮州管治最担心的事写成诗篇:</p><p>下此三千里,有州始名潮。</p><p>恶溪瘴毒聚,雷电常汹汹。</p><p>鳄鱼大于船,牙眼怖杀侬。</p><p>州南数十里,有海无天地。</p><p>飓风有时作,掀簸真差事。</p><p>任凭地方陪行官员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于撫平韩愈此刻的心情。</p><p>韩愈在赴任的路上共走了70多天,于当年三月二十五日到达潮州,上任潮州剌史。上任时还心有余悸,写了首诗表达心情:</p><p>不觉离家已五千,仍将衰病入泷船;</p><p>潮阳未到吾能说,海气昏昏水拍天。</p><p><br></p> <p>韩愈是个大学问家,更是条汉子。在困难面前没有沉沦,而是面直困难,殚精竭虑,去解决潮州的环境和民生等问题。他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治潮八个月,共做了四件大事:</p><p>一是韩江除鳄。以前的韩江叫鳄溪,有很多鳄鱼,会吃过江的人,给当地老百姓生命带来很大危险。韩愈在江北设坛制鳄,宰猪杀羊,组织专门队伍,驱鳄除害,对潮州人民的生活影响很深远。</p><p>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的耕作技术。</p><p>三是赎放奴婢,下令用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后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p><p>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在潮州找来有名的秀才和他一起办学,並将自己在潮州的俸禄几乎全部投入办学。他深知,国家治理须“以德礼为先,而辅之以政刑”。</p><p>韩愈治潮政绩卓著,驱鳄释奴,劝农兴学,在潮文化发展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为民众所歌颂缅怀,以至江山易姓为韩,把鳄江改为韩江,城东的那一片山改为韩山。唐宪宗也认为韩愈干得漂亮,考虑到韩愈年事已高,不禁也动了侧隐之心,干了不足八个月便将韩愈转到袁州(宜春)当剌史。韩愈自然感受到皇帝的良苦用心,写诗“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对皇恩表示感谢。</p><p>韩愈的八月治潮史无疑是他的精彩人生中最精彩的一段,並已载入史册令世人难于遗忘。在唐宋八大家中,如果说苏东坡以风采见长的话,人格魅力则以韩愈为最,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当之无愧的。</p> <p class="ql-block">韩愈治潮之后,仅过了五年便以世长辞,享年仅57岁。潮州人民並无因韩愈在潮州的时间短而忘却,反而因韩愈的离去而产生深切的怀念。韩愈在潮州影响力实在太深,以至民众对其歌頌缅怀千年不变,这在地方史上是极其罕见的奇迹,感动了每个游客的心。在韩愈逝世175年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潮州人民在潮州城南7里的山边修建韩文公祠,把韩愈捧若神明,世代缅怀韩愈。苏东坡撰写了著名的《潮州韩文公庙碑》,堂上写了对联,对韩愈作出极高评价,可谓惺惺相惜。对联写道:</p><p class="ql-block">“辟佛累千言,雪冷蓝关,从此儒风开岭娇;</p><p class="ql-block">到官才八月,潮平鳄诸,于今香火遍瀛洲”。</p><p class="ql-block">南宋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潮州知军州事丁允元认为韩公在潮州期间常游韩江东岸笔架山並于此处手植橡树,遂将韩文公祠迁之城东笔架山至今。</p><p class="ql-block">韩文公祠门口一块巨型石碑依山而立,镌刻着韩公《进学解》名句:</p><p class="ql-block">“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业成于思而毁于隨”</p><p class="ql-block">先进的文化,精辟的见解,激励一代又一代的潮州人,使韩文公祠香火千年旺盛不衰。</p> <p>潮州湘子桥,又称广济桥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横卧在滾滾的韩江之上,東临笔架山,西接古城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壮丽迷人,是潮州地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有名谣:“到广不到潮,枉费来一遭”;“来潮不到桥,白白来一场”。湘子桥奇特结构,集梁桥、拱桥、浮桥等形式于一体,它是中国第一座也是世界第一座啟闭式桥梁,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结晶。湘子桥具有“十八梭船廿四洲(墩)”的独特风格,与河北赵州桥、泉州洛阳桥、北京卢沟桥並称为中国四大古桥,被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啟闭式桥梁“。</p> <p>据说韩愈当年被贬来到潮州后,看到恶溪(韩江)汹涌澎湃,百姓渡江艰难,便请已经得道成仙的侄孙韩湘子及法力无边的广济和尚共同造桥。他们商量决定,由八仙负责东段工程,广济和尚负责西段工程,两边各施法力,各显神通。广济和尚带着十八罗汉来到桑浦山下,将山上的石头点化成羊群,将羊群往回赶。一个贪婪的人看到偌大的羊群,遂起贪心,偷偷抱起了两只,没想到没跑几步,两只羊化作两座小山丘,将这贪婪者给压死了,这就是今天的烏羊山。另一边,八仙来到凤凰山下,将石头点化成猪群,每人各赶一群猪往回走。八仙中,铁拐李的脚不太灵便,走得慢。不巧的是他走着走着,迎面来了一个丧妇,悲悲切切。李铁拐大叫“不好”!但已太迟,丧气将灵气冲走,石头又少了一批。</p><p>两边都缺少建筑材料,桥建到江心,石头便没了。李铁拐懊悔不已,使劲将足一顿,霎时桥墩又歪了一角,真是屋漏更兼连夜雨。何仙姑是广东人,心想应该为家乡建桥多作贡献,一看情况不妙,连忙拋下莲花,化作浮船,将两边大桥连接起来。于是人们便将这桥称为“湘子桥”,又叫“广济桥”。</p><p>大凡国内的知名景点中,大都有美丽动人的传奇,湘子桥也不例外。事实上,湘子桥的兴建凝聚着潮州人民的汗水和智慧,故事后面,更厚重地承载着潮州人民对韩愈崇敬和情结。</p> <p>湘子桥初建于宋代,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距今已800余年历史。当时的湘子桥中间是28艘浮船,有人对当时湘子桥作诗描写:</p><p>潮州湘桥好风流,廿八梭船廿四洲;</p><p>廿四楼台廿四样,两只笙牛一只溜。</p><p>可见当年不但湘子桥美丽壮观,有具有很好的通航、泄洪及通行等综合功能。浮桥开啟时可以通航和泄洪;闭合时则连接两岸,便于通行。</p> <p>宋末至元代,湘子桥有诸多兴废。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潮州知府王源主持了规模空前的“迭石重修“工程,竣工后形成西岸的十墩九洞,东岸十三墩十二洞,造舟廿四为浮桥,並更命为广济桥。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潮州知府谭纶又增加一墩,减浮船六只,遂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风格保持至今。梁洲结合的广济桥形成了自己的三大特点:</p><p>一是“十八梭船廿四洲”</p><p>梁舟结合,刚柔相济,有动有静,起伏变化,是广济桥的一大特色。东、西段是重瓴联阁、联芳济美的梁桥;中间是“舳舻编连、龙卧虹跨”的浮桥,这简直是一道妙不可言的风景线。清乾隆年间有诗人写诗赞道:</p><p>“湘江春晓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湘桥春涨“因而列为潮州八景之首。</p><p>二是廿四楼台廿四样</p><p>明宣德年间,知府王源除了在550米长桥上建造二十六间亭屋之外,还在各个桥墩上修筑楼台,並分别以奇观、广济、凌霄、登瀛、得月、朝仙、乘驷、飞跃、涉川、右通、左达、济川、云衢、冰壶、小蓬莱、凤麟洲、摘星、凌波、飞虹、观滟、澄鉴、升仙、仰韩等为名,各具特色,美轮美奂。其规模之大,形式之多,装饰之精美,确实是世罕其匹。明代诗人李龄写《广济赋》颂之:</p><p>方文一楼,十丈一阁,华税彤撩,雕榜金楠,曲栏横槛,丹漆黝垩,鳞瓦参差,檐牙高啄……。看着看着,竟如痴如醉。</p><p>三是一里长桥一里市。广济桥位于粤东,粤闽要冲,广济桥还是一个热闹非凡的桥市。天刚破晓,晨曦初露,桥上店铺竞相开啟,茶亭酒肆,旗幡招展,人们摩肩接踵,车水马龙,形成一里长桥一里市的奇景。</p><p><br></p><p><br></p> <p>入夜,广济桥在华灯下更加迷人,人们依依不舍,久久流连。</p> <p>潮州古城古迹很多,唐井宋井,比比皆是,古迹风景,层出不穷。最有特色的是牌坊街,将历代进士,建牌坊表彰纪念。潮州进士,主要是唐朝以后,共154人。在韩江流域,现代又出了30名院士,228名大学校长,有大学校长之城的美誉,让人浮想联翩。韩愈治潮时间仅八月,使潮州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原来落后的南蛮之地一跃变成人材辈出的一方胜地,这种变化,真令人匪夷所思。</p> <p>潮州三日游,感触良多,受益匪浅。接受优良的传统,优秀的文化,对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是如何重要,宛如在一个人的血液中嵌入良好的基因,这难道不正是国家历史名城潮州对韩愈的情结千年不败的理由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