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写作漫谈(十)<br><br>思考有多么深刻写的东西就有什么深刻,没有深刻的思考也就写不出什么深刻的东西来,一个人的思想、视野和格局决定他写作的深度,也决定他写作的高度,视野开阔格局大,这是创作出大作品的前提和条件,否则就是写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和大的成就。<br><br>思想决定高度,观念决定高度,同时也决定深度,什么人写什么东西,思想浅薄之人不会有什么高度,也不会有什么深度,同样也写不出有高度和深度的作品。这是由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所决定的。大视野、大格局、大胸怀成就大作品,成就大作家。<br><br>作为写作之人对生活和社会要有深刻的思考,要有深刻的了解,要知道我们所处的时代,要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时代,这是很有必要的,否则我们写的东西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写东西总不能脱离自己所生活的社会和时代,也就是我们写东西一定要接地气,接社会和时代这个地气。<br><br>不要以为写作是一种快乐的事儿,你之所以会感到写作的快乐是因为你写作的时间不长,没有经历过写作的痛苦和煎熬,没有在写作上付出多少,写作的时间长了,经历多了,你也就知道写作的艰辛了,也就知道什么是写作的痛苦了。其实写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写出好作品更不容易,所以经历痛苦和煎熬是必然的。<br><br>一个人不经历挫折和坎坷人生难见彩虹,难以取得什么成就。人生是吃一堑长一智,跌的跟头多了也就知道什么滋味了,写作也是一样。写作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那是艰辛的付出,写完被自己枪毙的东西远远多于自己保留下来的东西,不断地写作不断地否定,只要这样才能在写作上有所进步和提高。<br><br>钱难挣屎难吃,写作也是一样,也是很难的。写作的人多了,又有几个成为伟大的作家?又有几个在文学创作上有杰出的成就?没有几个。什么叫文学经典?文学经典就是少而精,不是滥竽充数,多了也就没有经典了,经典作品和经典作品都是凤毛麟角、鹤立鸡群的,多了也就显不出什么了,大树就那么几棵,周围都是小草。<br><br>写东西的人还是需要肚子里有货的,没有多少货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也走不远,走不了多长时间,大多也就自然而然半途而废了。我们写作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的过程,否则写作是无法进步和提高的,总是一个水平上转悠是没有什么起色和发展的,还是去干点儿其它的事情为好。<br><br>人生与写作相伴是一种宿命,不是谁都有这种宿命的。有这种宿命的人其实很辛苦,一生都陷在写作上了,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因为文学的路是最不好走的,比升官发财还难,还不能太看重功名利禄,还得忍受物质上的贫穷,毕竟在文学创作有大成就的是极少数人,莫言只有一个,贾平凹只有一个,大老板比大作家多得多,省长多的是,在任的和加上退休的大概比作家还要多。<br><br>2024-9-8<br><br><br></h1> 作者简介:<br><br> 赵春华,北京人,作家、诗人、诗评家、词作家,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近五十年,歌曲创作三十多年,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随笔、小说、歌词、诗论和儿童文学作品。出版诗集《生活之爱》、散文集《故乡在北京》等,散文集获得北京市散文创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