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今天是教师节,我感谢恩师的感情更加浓烈了。张嘉润老师既是我中学语文老师,也是我在交大金秋诗社的老师。每当我欣赏张嘉润老师的诗词,常常会沉浸在诗的意境中。她的诗作有的轻盈精巧,清丽芬芳;有的细腻柔美,沁人心脾;有的情牵家国,格调高昂……。</b> <b> 张嘉润1939年出生于四川。还在小学、中学时,她的学习成绩就很优秀,名列前茅。在风华正茂的大学时代,她不仅勤奋攻读书山文海,还积极参加学校的文体活动。在大四的时候,她还被本校推荐为出席成都市学代会的代表。当时,她也写了一些散文和诗歌记录这段青葱岁月。</b> <b>1960年,张嘉润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安交通大学。由于工作需要,她开始了在交大附中的任教工作(后更名为西安市83中)。她这一干就是34年。<br> 1970年,向阳区(即现在的碑林区)当时掌管教育部门的领导,点名让张嘉润老师在全区教师大会上介绍教学经验。之后,区领导便在交大附中召开全区语文教学现场观摩会,由张老师讲课。学校把校办工厂礼堂腾了出来,安排了许多课桌、长条凳子,还有大黑板、扩音器,礼堂内外坐满了听课的人。张老师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她被评为先进教师。</b> <b>1980年,她再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育工作者,她的教学论文在教师大会上宣读。她还被推荐到工人疗养院去参加市中学优秀教师暑期休养活动,举办者是市总工会和市教育局,为期半月,主要是组织教师参观、交流和一些体育锻炼的活动。这是对张老师工作的肯定、奖励和鞭策。<br> 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勤于学习,深入钻研,十分敬业,认真负责,爱护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她承担了数十次的公开观摩教学任务,受到来校观摩交流的国外来宾、国内教师同行、领导及学生们的好评。在陕西省第一次职称评审时,她成为了第一批中学高级教师(在她退休前,西安市语文科还没有评特级教师)。</b> <b>张老师在教学工作岗位上,多次被评为先进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b> <b>有报社记者对她进行过采访,以表彰她的工作成效。<br> 张老师有诗词记录她的教师生涯,例如:</b> <b>照片上的学生们,他们的父母当年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将她们从繁华的上海带到西安来,成了张老师的学生。这些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笑容,成了亲切美好的回忆。</b> <b>如今,张老师所教过的学生,他们大都成了祖国建设各条战线上的优秀人才。</b><div><b><br> 张老师的丈夫是1956年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号召,从上海交大来到西安的西迁者。他们有两个优秀的女儿,皆学业有成,为交大成为一流大学兢兢业业地工作。1994年,55岁的张老师按国家政策规定退休了,开始全身心的照顾因工作积劳成疾的教授丈夫(《西迁创业者列传》中有对她丈夫生平事迹及所做出贡献的介绍)。经历了十多年不断访求名医、住院治疗,最后丈夫还是撒手人寰,离她而去,张老师陷入无比的悲痛之中。是她的亲人,是她热爱的中华古典诗词,让她从忧伤、悲痛中走了出来。张老师参加了交大老年诗社。</b></div> <b> 从此,她认真深入地钻研诗词格律、研究《平水韵》《词林正韵》等,她从古代文化典籍中,从唐诗、宋词、元明清诗词中,从当代的《中华诗词》《诗词世界》等诸多杂志书报中汲取营养。由于她有大学四年的专业文化知识功底,有三十多年语文教学的知识积累,在她“情动于衷”时,真情的诗词便“形之于言”地表达出来。读者在读她诗作时,往往就会产生共鸣,感受到美的享受。</b> <b> 张嘉润在交大金秋诗社,先是担任诗社编辑,后来长期担任副主编,与编委老师们共同做把关、修改、校对的工作。在诗社例会上,她常常讲述一些学习古典诗词名篇、名句的心得。有时她就押韵,写对偶句,创造诗的意境等方面,与诗友们进行分享交流。</b> 诗社每出一期刊物,不少诗友首先要找张老师的诗作来读。一些诗友看到自己的诗作被张老师稍加修改过的地方,都会很高兴。诗友称她为良师益友,并在诗中称赞她写的诗“清纯淡雅”、“境美词鲜”。 <b>张老师也以一首绝句表示对诗友的感谢之情。</b> <b> 张嘉润老师热爱自己的国家,为祖国的辉煌成就感到骄傲,为她第二故乡西安的发展巨变深感自豪;她爱自己的亲人、珍惜同窗、同事、诗友之间的友谊;她爱一切正直善良的人,同情生活艰辛的弱势群体。这一切都凝聚在她的笔下,反映在她的诗词作品中。她的诗词除了亲情友情、感事抒怀外,还有游览乐趣、托物言志、读书心得、人生的感悟,以及对世界的理性思考等。</b> <b> 张老师她自己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基于她对生活的热爱,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无论是一次散步、出游,还是与家人、朋友的聚会,都可以成为她诗意的瞬间。</b> <b>她的诗作发表在不同的书刊中。</b> <b>张嘉润的诗词作品荣获“中华诗词传承奖”,天籁杯第八届、第十届、第十六届诗词大赛金奖,“中华诗词先锋奖"。诗词作品还被收录在《当代中华诗词名家典藏》《诗词荣耀2018年度中华诗词盛典作品集》《国家诗人档案》《中华诗词著作家典藏(珍藏版)》《当代诗人风采》中,荣获由中华诗词研究会、中华诗词学术研究院、中国诗词家协会等学术团体授予的“一级诗人”及“中华诗词著作家(一级)”的荣誉。</b> <b>中华诗词著作家评委会给张老师颁发的证书。</b> <b>张老师已出版《晚晴吟稿》《夕晖集》诗作集等作品。</b> 张老师的人生,岁月如歌般的一路走来,她的诗词由学生康民朗诵,国华制作成四集诗词视频,在多个网络平台上广为流传,收获了许多好评。张嘉是张老师曾经用过的笔名。<br><br> 张老师的格律诗词有很多,在此选择她的部分诗作,供大家阅读。<br> <h1><b>张老师创作的心得体会:</b></h1> “<b>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写咏物诗,既要描绘物的形象特征,又要寄情于物,托物言志。<br> 写律诗,句中平仄应相间,上下句平仄应相反。不能失粘、失对。三、四句(颔联),五、六句(颈联)应当对仗,且句式应有变化,不要雷同。押韵方面,注意不要出韵、凑韵、重韵。</b> <h1><b>张老师创作的心得体会:</b><br> <b> 词以抒情见长。以细腻、委婉、酣畅为特色。填词必须严遵词谱规定的字数、句式、平仄、对仗、押韵等方面的要求。上下阕之间要意脉相连。<br> 如果只做到与词谱的字数相同,而不懂四声平仄,不懂填词作法的文字,不能称之为词。</b></h1> <h1><b>张老师创作的心得体会:</b></h1> <b>“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唐·白居易),情是诗歌的生命。这个情无论是亲情、爱情、友情、师生情,必须是发自诗人内心深处的真情,虛情假意是不能打动人心的。</b><br> <h1><b>张老师创作的心得体会:</b><br> <b>“意高则格高”(唐·王昌龄),诗歌应接地气,表达人民的心声,关注时代前进的步伐,歌颂现实中的真善美。诗的立意好,诗才有生命力。</b></h1> <h1><b>张老师创作的心得体会:</b></h1> <b>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语汇丰富与否,永远是衡量创作水准的重要尺度。诗词语言应当新颖、形象、高雅,避免老化、僵化、俗化。<br> 写诗须多读诗。采百家之长(以上诗词就暗用过林逋、李清照、李商隐、陶渊明等古人的诗意),但要自出新裁成自家风格。</b> <b>张嘉润老师以写格律诗为主,但也写自由体新诗。她的新诗也写得清新流畅,琅琅上口,真情洋溢,昂扬向上。下面略举几例:<br> 2002年,她的新诗作品《长者的风范》,编入交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诗社社长林施均所著的《岁月情深》一书中。<br> 2011年,她写的《〈大树西迁〉观后》,在《西安交大报》上发表。<br> 2017年,《复兴路上凯歌扬》一诗,在交大离退休处举办的迎接党的十九大文艺汇演时朗诵演出。<br> 2018年,《今天,我想对你们说》一诗,在83中礼堂举办的师生聚会上朗诵演出,并制作成视频,《老师,老师,我想你》,在师生中广为传诵。<br> 2019年,她创作的《秦岭之歌》,深情歌颂了胸怀博大、独具魅力的秦岭,颇受好评。<br><br> 以上均登载在《夕晖集》《金秋诗词选集》中。现选一首较短的朗诵诗登录如下:</b><br> <div><br></div><h1><b>[编后语]</b></h1> <b>五年前,我走进交大金秋诗社。房立民社长让我领取《金秋诗词》刊物,当时诗社刊物已出版到158期。我从刊物上看到张嘉润老师的自由体新诗《秦岭之歌》,她将“中华文明的龙脉”秦岭山脉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珍稀动植物,历史文化名人和如今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都展现在诗中。我被诗作的气势强烈震撼到了。还被她写亲情、友情的格律诗感染了,便产生了要采访张老师的念头。<br> 张老师婉拒了,她说了自己才疏学浅,与诗词行家相距甚远,加之年高思钝等理由。直到去年,张老师以她八十多岁高龄,身体不适退出诗社,也不在诗社发表她的诗作。从那以后,我在诗社活动中再没有看到她的身影,心痛被纠结缠绕。偶尔,我和张老师在交大社区相遇,我喜欢与她一起交谈诗作,每一次的谈话都像是给我上了一堂诗词知识课似的,让我受益非浅,心里喜滋滋的。<br> 今年春节,在手机微信中我们相互问候时,我再一次提及采写她的心愿,张老师总算松口同意了。我安排在四月份,开始收集张老师的素材,不料被其它事情缠紧,直到近期才能够挤出时间,来了却我五年前就想采访张老师的心愿。<br> 张老师是我中学的语文老师,1976年我高中毕业,距今已有48年之久,很多事情真还不记得了,但记得给我上过课的老师们,尤其是语文张老师。我幸运的是自己退休之后,在西安交大金秋诗社,又遇见中学读书时的张老师。我常向她请教有关诗词的问题,我仿佛又回到中学时光的课堂上。值此教师节四十周年之际,我以感恩答谢之情,向我敬重的张老师递上一份作业。<br> 最后,我要感谢八十多岁的张老师,她对此采访稿做了不少修改、校对、审核的工作。她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令我十分敬佩。<br><br>组稿:陈根梅<br>校审:张嘉润</b><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