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丰图义仓

海蟾

<p class="ql-block"><b>  在那片古老而丰饶的黄土地上,静静地伫立着一座古粮仓——“丰图义仓”。“丰图义仓”座落在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南寨子村。它就像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淡淡的、却不容忽视的光芒。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传承,一份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望。“丰图义仓”对我来说即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因为我在1973年当兵时部队驻地离粮仓只有一里多路,所以在闲暇时我常和战友们一起来此探访。陌生的是那时粮仓还在使用,我们进不了里面参观,只能从当地人的口中了解一些零散的故事。而这次旅游恰恰从此经过,于是我便来个故地重游。踏入朝邑镇,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又回到了那个古老而纯朴的年代。记忆里的那些石板路,斑驳的老墙,古戏台,古塔,古村落,古宅依然历历在目。老街树荫下那些悠闲自得的老人们,一边喝茶一边诉说着这里的故事。“丰图义仓”就矗立在这座古镇的西南角的土崖上,它如同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和它的子民。</b></p><p class="ql-block"><b> 据当地人介绍,“丰图义仓”的修建,源于清光绪年间的一场大旱。那时,关中大地赤壁千里,百姓流离失所,饿死者不计其数。为了抵抗自然灾害,时任东阁大学士的阎敬铭挺身而出,倡议修建粮仓,以丰补欠。阎敬铭,大荔县朝邑赵渡人,以其卓越的理财能力和清廉的官风闻名于世。阎敬铭目睹了家乡的惨状,深感痛心。他深知,粮食是民生之本,唯有建立足够的粮食储备,才能抵御天灾人祸的侵袭。他深知,只有储备足够的粮食,才能在灾荒之年保障百姓的温饱。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倡议修建丰图义仓,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丰图义仓于光绪八年动工兴建,历时四年竣工。慈禧太后更是亲笔题写“天下第一仓”四个大字,并赐“虎”“龙”二字于仓顶,以示恩宠与重视。丰图义仓建成后不久,就迎来了它的第一次考验——光绪二十六年和民国十八年关中遭遇大旱,丰图义仓开仓放粮,救人无数。这两场灾荒来势汹汹,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面临饥饿和死亡的威胁的危急关头,“丰图义仓”挺身而出,开仓放粮,救活人无数。阎敬铭的义举赢得了百姓的广泛赞誉和尊敬,人们送他尊称为“救时宰相”。“丰图义仓”这个名字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意义。“丰图”,寓意着丰收与富饶,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义仓”,则是指古代为备荒年而建的公共粮仓,体现了古代社会的互助精神与道德观念。将这两者结合,便构成了这座古粮仓独特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丰图义仓”一直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无论是战乱时期还是和平年代,它都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粮食安全。在新中国成立后,“丰图义仓”被大荔县朝邑粮站接管使用,继续发挥着它的储粮功能。 </b></p><p class="ql-block"><b> 说到这有的朋友会提出疑问,为什么不叫粮仓而叫义仓呢?经了解是这样:义仓,是我国古代民生的重要一环,自古便在各地流传,历代对其态度与经营各不相同。义仓是以赈灾济困为主旨,每当灾害横行,民不聊生之时,便发挥出作用。在古代的先秦时期,义仓尚在萌发之际,对于百姓的生活所展现的影响和保护就很明显。当时的君王,视义仓为地方稳定的基石,给予一定的重视。每逢灾年,各州县官府都设立集资处,汇聚乡间民众之力,共筑仓储以备不时之需。当时朝廷所鼓励的态度与倡导的理念,都是基于“众志成城”之观念。而随着朝代更迭,唐宋两朝对义仓的态度与政策亦有所不同。唐朝国力强盛,国泰民安,故对义仓的管理和推广较为宽松。各地民间组织或乡间善士皆可自发设立义仓,而朝廷则多采取“任其自流”的政策。在宋代,社会更为安定繁荣,加之儒释道三教并举,民间慈善事业愈发兴盛。朝廷对于义仓的设立与运营给予了更多的支持与指导,并设立了相应的监管制度,从而更好地保护了乡民的福祉。到明清时期,可以说是义仓发展的高峰。在明代初期,朱元璋重视民生,特别强调民生的安危。故对于义仓的建设与管理,朝廷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资源。明末清初的时期里,朝廷更是大力推广义仓制度,将其作为社会安定的重要基石。官府鼓励地方乡绅和义士组织建立义仓的社团,不仅保障了粮食储备的数量和质量,而且还能迅速有效地进行灾害的赈济。同时明代的儒学与道教相辅相成,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义仓的发展。清末时期至近现代之间,尽管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定因素增多,但义仓的设立与运营依然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与维护。尤其是在一些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义仓的存在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为灾民提供了必要的物资支持,还为当地社会稳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总体而言,历代对义仓的态度可谓各异,但不论何时何地,它都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无论是君王、官员还是乡间民众,都对它的建立和运营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义仓的形态和功能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中。从最初的简单集粮到后来的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储存、高效化救援等措施的实施,都表明了它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丰图义仓”就是这样的产物。</b></p><p class="ql-block"><b> 走近“丰图义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那巍峨壮观的建筑风貌。整座粮仓坐北向南,呈长方形布局,东西宽约133米,南北长83米,高约14.89米,宛如一座坚固的城堡矗立在黄河西岸的老崖上。粮仓的建筑格局独特,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形成了“城中城”的独特景观。外城依山就势,在又高又陡的土崖上,夯土筑成,依地形造势,易守难攻。墙高7.7米,宽2米左右,占地63亩。城墙坚固厚实,城门高大雄伟,上嵌“以资捍卫”石刻大字,相传是当年慈禧太后御笔所书,意为捍卫,保卫之意。由此可见该外城的主要功能,就是为捍卫内城而建造,是义仓的第一道防线。彰显出其防御功能的重要性。城墙外还筑有护城河(城壕),形成了更加完备的防御体系。站在城墙上远眺,只见四周地势高显,黄河水滔滔东流,仿佛一幅壮丽的画卷展现在眼前。</b></p><p class="ql-block"><b> 从外城那座古老的城门进来,便可见50米开外的内城,内城坐北朝南,为砖墙结构的窑群式建筑,外观酷似一座古城,城墙即为粮仓,也就是所谓的仓墙合一。南墙外洞开两门,名东仓门、西仓门。东西仓门前各有一对石狮,东、西仓门之间的壁上有浮雕式的砖作仿木结构的歇山屋顶妆式,正中高嵌“丰图义仓”4个石刻大字,古朴典雅。东门为丰年进粮的入口,而西门则是荒年赈济的出口。</b></p><p class="ql-block"><b> 进到内城,但见一个宽敞的大广场,平整的场地,极利于晾晒粮食,平时也可行车走人。沿墙有一周走廊,这些回廊功能卓著,当年起着临时收放粮食的作用。回廊之外,院子南面,东西两条门道两侧,又有东西排列的几处建筑。中间有一小院古香古色,这四合院式的建筑,据说早年是义仓管理人员办公和生活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走进仓城,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仓城内部的设计精巧绝伦,充满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匠心。“丰图义仓”仓墙高14.89米,仓城东西宽133米,南北长83米,总面积1.1万平方米。沿着这道城墙,绕一周排列着58面砖结构的窑洞,每窑可储粮90吨,共可储粮5200吨。仓洞为砖窑式,对粮仓的防火、防盗、防入侵等都有独特设计。每仓进深11米、宽4米、由松木板铺成的仓洞地面,离地下40厘米。木板下为通风道,四周有四个排气孔,利于空气流通,保持仓体干燥。这种小而独立的仓洞,可将粮食按种类、 分干湿分别储存保管。仓洞采取散粮储存的方式插板随之增高,顶端几个插板可以依据洞外天气打开。仓洞上面的地面由青砖铺成,四周高中间低,巧妙地将雨水汇集于中间,由分段水槽排向院内,院内地面同样是四周高中间低,雨水汇聚地沟,集中排出墙外。仓顶、院内地面排水通畅,雨停即干。“丰图义仓”之所以能够历经百年风雨而屹立不倒,关键在于其精巧的设计与精湛的工艺。粮仓的墙体异常厚实,侧墙厚度达1米,顶层墙的厚度更是达到了1.8米。这样的设计不仅增强了粮仓的承重能力,还起到了很好的保温隔热作用。使仓洞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一年四季处于十七、八度的恒温状态,这种恒温状态符合粮食低温、低湿、低氧的“三低”仓储要求。这种科学的建筑设计和完备的排水系统使得“丰图义仓”历经百年沧桑而依然坚固如初。这样的设计在当时无疑是非常先进的,也充分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b></p><p class="ql-block"><b> 在仓城内的西南角,有一处隐蔽的小门,如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我走进一看,原来这里是通往仓城顶部的通道。顺着这个狭小的台阶登上仓顶,只见仓顶用青色的城砖铺设而成,显的平平整整,两边有半米高的女儿墙和垛口。举目望去,四面平整的仓墙兼具城墙的作用,可用于仓库守卫人员的巡查与设防。北面的正中,一座小巧的中式建筑非常醒目,走近看,这是一座朱文公祠。朱文公,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朱熹,他最先倡导社仓建设,仓储业尊他为资阳仓祖。这里又是一个指挥台,在仓城囤兵训练或着粮仓遭攻击时,文公祠就是这里的指挥中心。祠堂门外两侧的墙上镶嵌有石刻“龙”、“虎”两个大字,为慈禧所题写。据说是1900年,慈禧从北京逃亡西安,途经朝邑,百感交集,想起阎敬铭的耿介和不可多得的理财能力,于是欣然泼墨,为已故的阎敬铭题写了“龙”,“虎”二字。清朝晚期风雨飘摇,外强侵扰,朝廷混乱。慈禧太后御赐“龙、虎”予阎敬铭,其意一是显示清朝龙之地位、虎之雄威依然存在,龙为皇帝,虎乃臣将,君臣有别,龙虎相成;二是褒奖阎敬铭忠心国事,理顺朝政,乃朝廷之虎将,不愧中兴名臣 。龙、虎”二字苍劲浑厚、气势磅礴、吞吐云天,御笔亲书,具有非常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它在中国乃至世界储粮史上堪称一绝。此时正当夕阳西下,站在“丰图义仓”的仓顶,向东望去,隔着黄河,中条山苍翠可见,如墨如画,向南看去,挺拔的华山云雾缭绕,向北望去,清晰可见200多米开外的岱祠楼和高耸入云的金龙古塔,岱祠楼为东岳庙前的戏楼,乃宋代重建 ,金龙古塔为明代建筑。“丰图义仓”和这两座古建筑仅仅一箭之遥,它们曾穿透历史的风沙在月下翘首相望,它们曾见过多少商贾和军队西进长安、东出潼关。远眺四周,只见一片金黄的麦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丰收与希望。</b></p><p class="ql-block"><b> “丰图义仓”不仅仅是一座粮仓,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见证了古代社会对于粮食安全的重视和对于互助精神的追求;它也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它更承载着无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丰图义仓”虽然已经不再承担主要的粮食储备功能,但它却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发挥着它的作用。如今,“丰图义仓”已经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了人们了解古代粮仓文化、感受历史沧桑的重要场所。</b></p><p class="ql-block"><b> 在“丰图义仓”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气息。无论是那斑驳的城墙、古老的窑仓还是那些静静躺在地上的石碾、石磨等原始工具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人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场景;可以领略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更可以深刻体会到粮食对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丰图义仓”是一座古老而神秘的仓城,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这座仓城,让我们看到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同时体会到它的独特魅力;让我们在感受历史沧桑的同时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在追寻文化记忆的同时也更加努力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