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英国伦敦参观威斯敏斯特教堂,这里是诗人之角。 许多英国最伟大的诗人和作家长眠在诗人之角,或者有纪念碑矗立在这儿,这一传统始于诗人杰弗里·乔叟,他是第一位被埋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诗人之角的人,形成延续至今的传统。在这儿可以追溯丰富多彩的英国文学史和文学作品。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西方文艺史上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9部戏剧和150多首诗,作品涵盖三大类:喜剧、历史剧和悲剧,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戏剧家的作品。莎士比亚是英语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今天,他的作品继续被研究和重新解读。<div><br></div><div>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Hamlet 1602)、《奥赛罗》(Othello 1603)、《麦克白》(Macbeth 1606)和《李尔王》(King Lear 1608)。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喜剧、历史剧和爱情剧,像《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爱的徒劳》、《理查三世》、《亨利五世》、《罗密欧与茱丽叶》、等等。</div><div><br></div><div>《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戏剧中最长,也是英国文学中最富震撼力和影响力的戏剧之一,其中最著名的台词“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哈姆雷特的独白,他思考了死亡以及死亡之后的一切。死亡是摆脱生活折磨的一种解脱,但死亡也是一种未知数。“生存还是毁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div> 莎士比亚的私生活记录存世不多,他出生并成长于英格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Stratford-upon-Avon, England),在当地的圣三一教堂(Holy Trinity Church)受洗,18岁结婚,育有三个孩子。1585年至1592年期间,他在伦敦开始了成功的职业生涯,成为一名演员、作家。49岁时,他退休并搬回到了斯特拉特福,三年后在那里去世,埋葬在圣三一教堂。教堂仍保留着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原始登记册,其中详细记录了莎士比亚的洗礼和埋葬情况。他的墓志铭上写着:<br><br>好朋友,看在耶稣的份上,忍住,<br>不要挖掘这里封闭的尘土。<br>有福的是那些不挖这些石头的人,<br>而那些移动我骨头的人会受到诅咒。<br><br>莎士比亚的墓志铭表明,他只希望人们在他的作品中记住他,而他的私生活不应该被挖掘出来😊。<br> 大英图书馆收藏的莎士比亚1623年出版的第一对开本(First Folio)《喜剧、历史剧和悲剧》,是莎士比亚戏剧合集,通常称为第一对开本,被认为是“真正原版”,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书籍之一。这本书包含莎士比亚 (1564~1616) 的36部戏剧,以及一幅肖像,这幅肖像描绘了我们今天对这位剧作家的印象。<br><br>对开本是尺寸最大的书籍(16.54“ × 23.39”)。第一对开本中印刷的36部戏剧,在莎士比亚去世7年后出版,由两位曾与莎士比亚一起演出的人制作,他们非常了解莎士比亚本人。其中18部作品之前曾以廉价的单行本形式印刷出版过,其余18部的当代手稿均未留存,仅在第一对开本中可以找到,使后人有幸看到它们今天的演出。在总共制作的约750本第一对开本中,只有大约235本留存至今,其中五本现存于大英图书馆。 大英图书馆收藏的莎士比亚1632年出版的第二对开本(Second Folio),第二对开本的内容与前一版相同,但增加了三首新的介绍诗。 大英图书馆收藏的莎士比亚1664年出版的第三对开本(Third Folio),在第二对开本的基础上,包含七部附加剧作。 大英图书馆收藏的莎士比亚1685年出版的第四对开本(Fourth Folio),这是莎士比亚作品合集的最后一部,内容与上一版没有变化。<div><div><br></div><div>每一对开本都与第一对开本的“真正原版”文本逐渐不同,因为每一对开本都纠正了前一对开本的拼写错误、错误和关键点,并且每一对开本都重新措辞了单词和行文,使其更符合当代英语用法。英语在17世纪发生了巨大变化,尽管对对开本强调“原版”,但没有特别强调保留莎士比亚的措辞。在整个17世纪和18世纪,大部分工作着重于使文本看起来更合乎逻辑、更清晰准确、更符合当代审美规范,尊重莎士比亚“必须”想要表达的意思,而不是逐字逐句保留老旧版本的内容😊。</div></div><div><br></div><div>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剧作《两个贵族亲戚》(The Two Noble Kinsmen,1616)没有被收录在任何对开本中,不知何故被忽视了😠。那是一部詹姆士一世时期的悲喜剧,其情节来源于“英国文学之父”杰弗里·乔叟(Geoffrey Chaucer)的《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中的《骑士的故事》(The Knight's Tale),于1634年首次出版,被认为是莎士比亚与他人共同创作的。</div> 大英图书馆收藏的莎士比亚历史剧《理查三世》,1597年印刷版,仅次于《哈姆雷特》的第二长戏剧,是最早的流传下来的莎士比亚作品之一,创作于1592~1594年间。<br><br>《理查三世》是一部历史悲剧,逼真地描述了理查三世短暂的执政时期,戏中理查三世被描述为陷害忠良、残杀亲侄的暴君,理查三世遂成专制暴君代名词。其中有一段剧情耐人寻味:安妮在已故国王亨利六世的遗体旁哀悼。理查出现时,安妮斥责他说“亨利的伤口又开始流血了”。理查承认他谋杀了国王,说是她的美貌促使他这么做❤️,安妮朝他吐口水。他拿出剑让她杀了他,但她把剑扔了。理查随后提出要自杀,但她却半推半就地接受了他的戒指,因为他承诺会为谋杀忏悔。理查为能如此赢得她的芳心而欣喜若狂,然而理查告诉观众,一旦安妮完成了她的使命,他就会抛弃她💔。 <div>莎士比亚环球剧场(Shakespeare's Globe),在泰晤士河畔南岸,泰特现代艺术馆(Tate Modern)旁边,正在上演莎士比亚喜剧《无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div> 《无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1598~1599)收录于莎士比亚1623年出版的第一对开本中,是一部浪漫喜剧。在1600年首次出版,约在在1598~1599年间首演,它与现代浪漫喜剧风格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至今仍是最受欢迎的莎士比亚剧作之一。<br><br>戏剧描述了爱情、欺骗、阴谋和口舌之争的智慧,两对情侣的浪漫纠葛:第一对恋人是克罗迪欧和希罗之间的恋情,差点因约翰的阴谋而泡汤。第二对恋人本尼狄克和碧翠丝之间的恋情,随着剧情的深入,这一对恋情占据了中心位置,这两个角色的机智和玩笑为剧情增添了许多幽默。约翰的阴谋也为剧情增添了更多的跌宕起伏。该剧以其巧妙的对话、幽默的人物以及浪漫和喜剧元素的相互作用而闻名。 环球剧场内,工作人员举着警告牌子来回巡逻,请不要录影或拍照。问过工作人员,开演前、中间休息和闭幕后还是允许的。 <div><br></div> 故事发生在阿拉贡王国统治下的西西里岛海滨城市墨西拿。从战场得胜归来的阿拉贡王子佩德罗一行,途经墨西拿,受到了墨西拿领主列奥那多的热情款待。王子的好友兼下属克罗迪欧与领主的女儿希罗一见钟情。王子见状,想为陷入情网的克罗迪欧和希罗举行婚礼。<br><br>王子的另一位亲信,本尼狄克与希罗的表姐碧翠丝水火不容,见了面总是免不了唇枪舌剑。庆祝晚会上两人又互相讥讽起来,不欢而散。大家都认为他们是天生的死对头,但王子却认为两人是天生的一对,还计划要将两人凑合在一起😊。<br><br>在一片欢腾中,王子的弟弟约翰却失落异常。约翰因为战功被克罗迪欧抢去而怀恨在心,决定要破坏他的这场姻缘。于是一个破坏婚礼的阴谋悄悄展开了😠。<br><br>在王子的安排下,众人设法让本尼狄克和碧翠丝相信他们互相爱着对方,得知消息后,两人真的坠入爱河❤️,但拉不下脸的两人却不肯互表爱意。<br><br>婚礼前夕,在约翰安排下,王子和克罗迪欧“碰巧”发现希罗与约翰的手下私通。愤怒的克罗迪欧在婚礼上大骂希罗,转身离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希罗晕倒,领主列奥那多在误会下想杀死女儿,遭众人拦下,表示希罗一定遭人陷害。这时婚礼牧师心生一计,要希罗诈死,好让陷害她的人放松警惕,也让冤枉希罗的克罗迪欧尝尝后悔的滋味,众人同意。这时碧翠丝却要求本尼狄克去杀掉毁了表妹清白的克罗迪欧,本尼狄克告诉她此刻绝不能冲动行事😊。<br><br>阴谋得逞后,约翰的手下酒后不经意吐露了实情,正巧被哨兵听到,于是他们被捕并送到司事处审讯。两人对阴谋供认不讳。<br><br>真相很快被众人所知,克罗迪欧十分后悔自己犯下的大错,他对列奥那多表示他愿意承担一切责任。列奥那多表示,克罗迪欧要想弥补他的罪过,就要娶列奥那多弟弟的女儿(实为诈死的希罗😊),克罗迪欧表示同意。于是两人举行了婚礼,克罗迪欧发现原来新娘是诈死的希罗后,激动的抱住希罗。<br><br>就在众人准备欢快的庆祝时,站在一旁的本尼狄克,突然开口要碧翠丝出来当着众人的面说出她对自己的爱。但是,碧翠丝却否认爱过本尼狄克,反而要求本尼狄克当众对她示爱。见二人再次陷入僵局,克罗迪欧和希罗上前交给两人他们两人没有发给对方的情书,两人的误会冰释后互相拥吻。<br><br>众人庆祝双喜临门,阴险的约翰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结局可谓皆大欢喜。 标题中的“nothing”和“noting”这两个词,在莎士比亚时代是近义词,“noting”发音像“nothing”,意思是八卦、谣言、闲言碎语、偷听。从字面上理解,标题暗示对一些虚无和无关紧要的事情(“nothing”)大惊小怪(“much ado”),例如毫无根据的诬告说希罗不是处女,被欺骗的本尼狄克和碧翠丝道出两人心中互相喜爱对方。标题也可以理解为“Much Ado About Noting”,大部分动作都集中在对他人的关注和对他人的批评、窥探活动和偷听上。“Nothing”也是双关语:有“o 型物”或“n 型物”之意,是伊丽莎白时代的俚语,源于女性两腿之间没有“任何东西”,莎士比亚的奇思妙想😊。<br><br>碧翠丝和本尼狄克被认为是该剧的主角,尽管剧本中他们之间的关系与克罗迪欧和希罗相比似乎没有那么重要。<br><br>碧翠丝是戏剧中最具个性的角色,她是一个机智、活泼、独立、强势、直言不讳的女人,原始的女权主义者。喜欢挑衅男人,但又不期望人家觉得她太泼辣。公开表示她永不嫁人,私下表示她这种态度只是玩玩而已😊。她不惜一切保护朋友, 当克罗迪欧误信希罗与人私通,她怒不可竭,要本尼狄克杀了克罗迪欧,凸显出她的个性。虽然碧翠丝表面看起来冷酷,可望不可及,也有脆弱的一面,当她无意中偷听到希罗说本尼狄克爱她时,她就对他敞开了心扉❤️,对爱情的敏感性和渴望交织在一起。碧翠丝是莎士比亚笔下坚强女性角色的典型代表。<br><br>本尼狄克是个英俊聪明的朝臣,很受女人欢迎,但声称不会随便去爱一个,除非遇到完美的才会结婚。他和碧翠喜欢互相调侃,她言辞尖刻会伤他的尊严,但他机智而傲慢,享受和碧翠丝的针锋相对😊。本尼狄克的名字意为受祝福的人,碧翠丝的名字意为祝福的人,这表明他们命中注定要在一起😊。本尼狄克是莎士比亚喜剧中的两个典型人物:爱情的嘲笑者和机智的朝臣。<br><br>克罗迪欧表现出乐观、天真和轻信,他和希罗闪电般地坠入爱河,却莫名其妙地怀疑希罗和佩德罗在调情,捕风捉影,灾难性思维。第一次婚礼上,误入约翰策划的圈套,克罗迪欧突然失去了对希罗的爱,转身离开,让希罗晕倒在婚礼现场😠。他容易被左右,无法独立思考,容易绝望,选择焦土策略,结果也让自己焦头烂额。<br><br>希罗并没有什么个性,通过与其他角色的关系来定义自己,她与克罗迪欧两人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同样天真和真诚。她和克罗迪欧只是碧翠丝和本尼狄克关系的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