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树趣闻 关键词:"八桂”、桂树、月亮、桂花酒

灼兄

<p class="ql-block">灼兄 2024年9月于广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月中有桂树”。中秋临近了,月中的桂树又将激起无限遐想,但谁又能看清这究竟是什么桂树?再次进入八桂广西,倒是极易寻到各种桂树,初秋的桂花香也渐浓起来。说到广西,恐怕大多数人会立马联想到的是“桂林山水甲天下”,有多少非广西人关注到:为何广西称为“八桂”?桂林之名的由来有何出处?或许这些早被秀丽的广西山水淹没的无影无踪。</p><p class="ql-block"> 先说官方结论:“八桂”一词源于古代,最初指的是桂林市一带桂树成林。晋代郭璞注:“八树而成林,言其大也”。“桂林八树”后来演变成“八桂”,古代“八桂”代指桂林郡,桂林郡即是由桂树多而得名,成为桂林以及广西地区的代称。 广西盛产桂树,且桂树有多种品种,如金桂、银桂、四季桂、岩桂、八月桂、肉桂、桂圆、桂皮等。问题又来了,桂林、八桂广西的“桂”究竟指什么桂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秋风又送木樨黄”。进入秋季的广西特别是桂林,花开时节,街头金桂飘香。桂花飘香的金秋是桂林最迷人的季节,满眼千重绿、万点黄,淡雅芬芳,桂花茶、桂花糕,和自带桂花仙气的桂林三花酒等特色美食琳琅满目,金秋也是桂林清雅之姿的缩影。走在乡村道路,浓浓的桂花飘香同样令人陶醉。到10月中下旬秋风起,可见桂花树下,金黄、浅黄铺满地。此刻,会不会不由得感叹:难怪被称之为桂林了?桂花与这座城的不解之缘由来已久,缠绕着千丝万缕的柔情,然而,桂林并非因桂花得名。</p> <p class="ql-block">  桂林的桂,并非源自桂花或桂花树,而是指<b>肉桂(尊称玉桂</b>)树。肉桂是一种珍贵的中药,也是香料,生长在亚热带的常绿乔木,盛产于广西和粤西一带(前几年随政协调研得知,罗定肉桂--广东省罗定市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肉桂枝叶含有挥发性桂油,油中含桂皮醛,丁香酚等成份,味辛,甘。玉桂作为中药,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之功效.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经痛等。汉代成书的《神农本草经》认为肉桂“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p> <p class="ql-block">  据有关记述,桂林历史悠久。桂林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距今约一万年前,桂林就有人类祖先活动。夏、商、周时期,桂林是“百越”人的居住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湘、漓二水后,桂林便成为“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桂林”之名,始于秦代,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桂林郡因当地盛产玉桂(肉桂)而成名,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区。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今桂林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东汉时改属始安侯国。三国时先属蜀,后归吴。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隋唐时属岭南桂州总管府。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贞观八年(634年)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光化三年(900年)始,属静江节度。五代十国时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宋时,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元时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明清时均属广西省桂林府。“八桂”一词也与广西的历史文化紧密相关,反映了该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b>再回来聊聊月宫里的桂树。</b></p><p class="ql-block"> 嫦娥奔月、玉兔、桂树、吴刚伐桂神话传说故事,各有多种版本,说法不一,但可以理一理各个角色登上月宫的关联时代。</p><p class="ql-block"> 第一位登上月宫是嫦娥。“嫦娥奔月”是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也就是说,嫦娥在上古时代就已经登上了月宫。据西汉《淮南子》等古书的记载,因为她偷吃了她丈夫羿从西王母那里要来的不死药,就飞进月宫,变成了捣药的蟾蜍。东汉高诱注解《淮南子》中说嫦娥是羿之妻。据说羿的妻子叫恒娥,因汉代人避当时皇帝刘恒的讳,之后名字改为嫦娥。南北朝以后,嫦娥的形象回归为女儿身。</p><p class="ql-block"> 月中玉兔与嫦娥似乎是同朝代的神话传说。也有人说玉兔就是嫦娥化身的。汉代汉画像石,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徐州汉画像中反映神话故事的内容有伏羲、女娲、炎帝、黄帝、东王公、西王母、日中金乌、<b>月中玉兔</b>等,说明在汉之前已经存在月中玉兔的神话传说。而最早文字记述则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玉兔长跪捣药虾蟆丸,奉上陛下一玉柈,服此药可得神仙”。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之一。</p> <p class="ql-block">  月宫的桂树,可能在嫦娥出现前后。西汉奇书《淮南子》曰:“月中有桂树”,说明月宫桂树的想象早已有之。唐代前又把吴刚加进来了,有了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p><p class="ql-block"> 吴刚应该是最晚一位登上月宫的神话角色。最早记载吴刚伐桂的神话的文献则迟到唐代《酉阳杂俎》:“旧传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道有过,谪令伐树。”说明唐代以前已有了月宫伐桂的故事,但直到唐末才颇为流行,并首次出现在了唐人的诗歌中,李商隐诗:“莫羡仙家有上真,仙家暂谪亦千春。月中桂树高多少,试问西河斫树人。”</p> <p class="ql-block">  问题是,吴刚砍的“桂”,又是哪种植物?一种观点认为:吴刚砍的是肉桂树,因 为与伐桂有关的传说,玉兔捣的药是长生不老仙药。肉桂不仅做香料,更是被《神农本草经》等视为神奇的药物,可以“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捣药的药材,如果是吴刚砍下的树皮,比较合理。文献说桂树“树创随合”,伤口很快可以愈合,现实中的肉桂,伤口愈合能力的确很强,只要根系不被破坏,营养跟得上,过几年就可以重新长出厚厚的桂皮——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吴刚砍掉树皮后,几日后伤口就能愈合。</p><p class="ql-block"> 另外,月宫早期神话基本与道教有关。因为古时桂树被认为是不老树,又因《淮南子》中有“月中有桂树”的记载,所以桂树与月亮有了初步的联系。农历八月十五,丹桂飘香,中秋节正值桂花盛开之际,故人们逐渐忘记了“月中有桂树“的道教寓意,而是把桂花直接与中秋联系在一起。此外,旧时科举乡试也恰好在八月,故又有将应试得中形容为“月中折桂”或“蟾宫折桂”。还有,桂花酒最早出现在《楚辞·九歌·东皇太一》中:“奠桂酒兮椒浆。”更有毛泽东那熟为人知的名句“闻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使得桂花酒理所当然地成为中秋祭月的首选,或许,桂花就这样在人们心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 当然,月中桂树既然是不老的仙树,砍不死,长得快,无论桂花树还是肉桂树的原型,都不影响传说故事的美好,能给诗人的还有广阔的想象空间。</p><p class="ql-block">吴刚为何伐桂?</p><p class="ql-block"> 其一,后唐《酉阳杂俎》中则记载吴刚学仙有过,谪令伐桂树,然树随创合永无止境。 因而有了“吴刚伐桂”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其二,玉兔捣仙药的原料?</p><p class="ql-block"> 其三,爱国诗人借伐月中桂树,抒发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月亮中有黑点,屈原《问天》中就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白话:月亮有着什么德行,竟能死了又再重生?月中黑点那是何物,是否顾菟腹中藏身?)” 既然月中有黑点、桂树阴影,就试想砍去那树影摇曳的桂树,使得清光更多,月亮更加明亮。如: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蕊,想像嚬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同样,宋-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这些诗句都是借砍去月中桂树,期盼去掉各种“桂婆娑”,给人民和国家更多光明。</p><p class="ql-block"> 中国的嫦娥号探月工程,把月球扫了个遍,连月球背面的土壤也带回来了,以后会有多少“仙子”登上月亮?仙人的事情或终将成百姓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