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国画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华夏艺苑,国画流芳。墨韵天成,笔舞华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何谓国画?乃民族之瑰宝,文化之脊梁。以纸为疆,墨色为将,勾勒山河壮丽,描绘人间万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笔走龙蛇,线条飞扬。或刚劲有力,如苍松之挺;或婉转流畅,似溪水之漾。皴擦点染,技法多样。浓淡干湿,韵味悠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墨分五色,层次琳琅。焦浓重淡清,演绎乾坤气象。黑与白之对弈,显阴阳之妙理,展虚实之玄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题材广泛,万物入框。山水寄情,峰峦叠嶂,云雾缭绕,诗意远方。花鸟传神,莺啼燕舞,花绽蝶忙,生机盎盎。人物写照,形神兼备,喜怒哀愁,故事暗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国画之美,美在神韵,美在意境,美在心灵之滋养。传承千载,历久弥香。愿国画之辉,永照四方。</p> <p class="ql-block">什么是国画</p><p class="ql-block">国画,即中国画,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形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工具材料方面,以毛笔、墨、宣纸、颜料等为主要作画工具。毛笔柔软而富有弹性,能通过不同的笔法表现出丰富的线条变化;墨的浓淡干湿可以营造出独特的层次感和韵味;宣纸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渗化性,能使墨色产生自然的晕染效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表现形式上,国画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等。工笔细腻精致,注重线条的工整和色彩的细腻渲染;写意豪放洒脱,强调以笔墨抒发画家的情感和意境,追求神似而非形似;兼工带写则结合了两者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题材内容方面,涵盖人物、山水、花鸟等众多领域。人物画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和神态,反映社会生活和历史故事;山水画以自然山水为描绘对象,展现大自然的壮美和神韵,寄托画家的情思与理想;花鸟画则通过描绘花卉、鸟类等,表达对生命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国画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它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简洁的画面传达出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同时,国画也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国画的发展历程</p><p class="ql-block">申国画并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概念,你可能想问的是“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中国画历史悠久,其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原始时期:中国绘画史可上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距今至少有七千余年。从出土的彩陶及遍布全国的岩画遗存中,可以了解到史前绘画的情况。如内蒙古阴山岩画,其图像把整个山体连变成了一条东西长达300公里的画廊,据推测创作目的可能与宗教或巫术有关。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以质朴明快、绚丽多彩为特色的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图案为代表,如西安出土的半坡陶盆《人面鱼纹盆》耐人寻味,河南临汝闫村出土的《鹳鸟石斧图》以写实手法描绘,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 先秦时期:这一时期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由于社会分工扩大,各种手工业迅速发展,绘画也有了一定发展,但今天能见到的先秦绘画遗迹很少,推测大部分绘画绘制在易腐烂的木质或布帛上。商代墓葬中发现残存的彩绘布帛和木质品上的漆画残留,用漆作为颜料绘制器物已很广泛。此外,在殷墟也曾发现建筑壁画残块。先秦统治者普遍重视寓有兴废之诫的庙堂壁画及人物肖像画。长沙楚墓中先后出土的两幅战国时期的帛画,描绘的都是墓主肖像,墨线勾勒侧面肖像及伴有象征意义的动物,其中《人物御龙图》显示出画家技巧更为熟练。</p><p class="ql-block">- 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与巩固时期,也是中国民族艺术风格确立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秦代的宫殿衙署普遍绘制有壁画,但随着建筑物消亡几乎丧失殆尽。秦都咸阳宫壁画遗迹让我们领略到秦代宫廷绘画的辉煌,其形象直接彩绘在墙上,未事先勾画轮廓,可认为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没骨”法的最早范例。西汉壁画主要为标榜吏治“清明”而创作,宣帝时在麒麟阁绘制了11位功臣的肖像壁画。东汉明帝时,壁画创作之风更盛,派使赴西域求来佛法后,在新建的白马寺绘制了《千乘万骑群象绕塔图》,这是中国佛教寺院壁画的肇始。秦汉时期的绘画艺术还包括墓室壁画和汉代帛画。墓室壁画方面,已发现的重要壁画墓和墓室壁画有西汉时期的河南洛阳卜千秋墓壁画、洛阳烧沟61号墓、陕西西安的墓室壁画《天象图》,新莽时期的洛阳金谷园新莽墓壁画,东汉时期的山西平陆枣园汉墓壁画《山水图》、河北安平汉墓壁画、河北望都1号墓壁画以及内蒙古和林格尔发现的壁画墓等,内容丰富,含意复杂,大多表现墓主人生前生活及对死后升天行乐的美好祝愿。汉代画在缣帛上的作品很多,但历经千年遗存极少,目前重要的发现有湖南长沙马王堆、山东临沂金雀山汉墓中的帛画。</p><p class="ql-block">-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方面魏晋文人士大夫个体意识觉醒,导致士大夫绘画独立;另一方面佛教传播,导致佛教绘画兴盛和西域画风传入。这一时期最负盛名的画家是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画史上合称“六朝三大家”。顾恺之尚有《女史箴图卷》的后人摹本,而陆张二人的画迹连后人摹本也未流传下来。根据记载,张氏的绘画注重骨力,陆氏的绘画借鉴西域画风,注重色彩凹凸渲染。这一时期的绘画理论研究也具有划时代意义,谢赫提出的“六法”标志着绘画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并获得士大夫认同;宗炳提出的“卧游”“畅神”“澄怀观道”的理论,对后世山水画发展影响很大。</p><p class="ql-block">- 隋唐时期:隋唐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历史370年南北分裂的动乱局面,唐代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成为当时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代绘画有三大特点,一是礼教绘画复兴,二是宫廷绘画的玩赏画,三是文人绘画深化。用于政治礼教宣传的传世作品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图》等人物画。宫廷玩赏画主要是青绿山水和花鸟屏风,人物、山水、花鸟的分科更趋明显。阎立本、吴道子的人物画创作,艺术形象恢宏大度,线条空实明快,色彩辉煌绚烂,为后世难以企及。尤其是李思训、李昭道的青绿山水和王维的水墨山水更被后世奉为“南北二宗”的开山,分别代表了宫廷贵族和隐逸文人对山水画不同的玩赏倾向。</p><p class="ql-block">- 五代两宋时期:五代时期,川蜀和江南地区社会经济较为稳定,南唐和西蜀都设立了宫廷画院,罗致各地有名的画家从事创作。西蜀的画坛,以黄筌为代表;江南地区则涌现了周文矩、顾闳中、徐熙、董源等杰出画家。而关仝、李成,则成为北方泼墨山水的典范。人物画方面,贯休、石恪的放逸画法为南宋梁楷的减笔画一开先风。两宋是中国绘画史上巨大嬗变的时期,宫廷院画盛行一时,树立了“精致缜密”的院体风格。米芾、苏轼所提倡的文人墨戏,在当时别树一帜。南宋的画风趋向简率豪放,水墨刚劲。</p><p class="ql-block">- 元代时期:元代绘画在继承唐、五代、宋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有进一步发展,其显著特点是“文人画”的兴起。与宋代文人画相比,元代文人画有四大特征,其一,绘画题材由简单的枯木竹石、梅、兰等扩展到山水,并使之成为中国绘画史上最重要的永恒主题和无限象征;其二,画法较宋人的墨戏更为严谨;其三,重视绘画中的书法趣味,要求“以书入画”;其四,在画面的意境构成上追求以诗题画,讲求诗情画意的相得益彰。元初钱选和赵孟頫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开元画之风气,继之而起的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被称为“元四大家”,他们的艺术成就体现了中国画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对明清两代绘画理论和创作均起了极为深刻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明代时期:明代中期以前宫廷绘画继承了两宋院体而重新昌盛,出现了像边景昭、林良、吕纪、谢环等院体大家,画风所及形成地区流派特色,产生了以戴进、吴伟为首的“浙派”。明中、后期,宋元以来的文人水墨画风得以重新复兴,发展为以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等为代表的“吴门画派”,以及由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派”。在花鸟画方面,技法不时有所创新,陈淳、徐渭所开拓出的大写意花鸟,笔墨豪迈,对清季花鸟画坛影响很大。</p><p class="ql-block">- 清代时期:明清时期的绘画思潮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宫廷绘画的复兴,明代有锦衣卫所附设的画家制度,清代对于供奉画家有如意馆的设置;二是文人画的暗转和绘画商品化的兴起;三是西洋绘画的传入;四是绘画画派的蜂起和画家们对画科题材的全能。清初的画坛,出现若干富有地方特色的绘画流派。以摹古为主的“四王”一系山水占据着统治地位。此外,“四僧”“金陵八家”注重体察自然,各有独特创造。“常州画派”的恽寿平变徐崇嗣的“没骨法”,开写生花卉新境界。“扬州画派”标新立异,个性强烈。清末聚集在上海地区的画家在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都有创新,成为“海上画派”。</p><p class="ql-block">- 近代时期:及至清末,海上画派及后来的岭南画派的兴起和出现,是传统的中国画在吸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新风貌。吴昌硕和后来齐白石的出现,使大写意出现了新局面。到近代,由于徐悲鸿,林凤眠等一大批留学海外的画家出现,进一步融合了中西艺术,使中国画开始了一个崭新的纪元。</p> <p class="ql-block">东西方绘画存在多方面的差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绘画工具与材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西方绘画:</p><p class="ql-block">- 主要使用油画颜料、画布、画框、画刀、画笔等工具。油画颜料色彩丰富且厚重,可以层层叠加,塑造出强烈的立体感。</p><p class="ql-block">- 例如,油画布具有一定的纹理,能更好地承载油画颜料,使颜料附着更加牢固。画刀可用于刮除颜料,创造出特殊的质感。</p><p class="ql-block">2. 东方绘画(以中国画为例):</p><p class="ql-block">- 传统绘画工具为毛笔、墨、宣纸、砚台,以及国画颜料。毛笔柔软而富有弹性,能够通过不同的笔法表现出丰富的线条和墨韵。</p><p class="ql-block">- 宣纸分为生宣、熟宣和半生熟宣,生宣吸水性强,墨色在纸上会自然渗化,产生独特的韵味;熟宣则相对不吸水,适合绘制工笔细腻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表现形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西方绘画:</p><p class="ql-block">- 注重写实,追求对物体的真实再现。画家通过精确的造型、光影和色彩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和质感。</p><p class="ql-block">- 例如,西方的肖像画常常细致地描绘人物的面部特征、皮肤纹理、服饰细节等,力求逼真。</p><p class="ql-block">- 强调焦点透视,使画面具有强烈的纵深感。观者的视线会被引导到一个特定的焦点上,周围的景物按照近大远小的原则进行描绘。</p><p class="ql-block">2. 东方绘画:</p><p class="ql-block">- 更注重意境的表达,强调画家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画面往往通过简洁的线条、留白和象征性的元素来传达一种深远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例如,中国画中的山水常常以寥寥几笔勾勒出山峰、云雾、流水等,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p><p class="ql-block">- 运用散点透视,画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组织画面,不受固定焦点的限制。这样可以展现出更广阔的场景和丰富的内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色彩运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西方绘画:</p><p class="ql-block">- 色彩丰富鲜艳,注重对光影和色彩关系的表现。画家通过对色彩的冷暖、明暗对比来塑造物体的形态和空间。</p><p class="ql-block">- 例如,印象派画家善于捕捉瞬间的光影变化,运用明亮的色彩和松散的笔触来表现自然景色。</p><p class="ql-block">2. 东方绘画:</p><p class="ql-block">- 色彩相对淡雅,以墨色为主,辅以少量的彩色。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清,通过不同的墨色变化来表现物体的层次和质感。</p><p class="ql-block">- 国画中的色彩常常具有象征性,如红色代表吉祥、喜庆,蓝色代表宁静、深远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审美观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西方绘画:</p><p class="ql-block">- 追求壮美和崇高,强调力量感和戏剧性。作品常常展现出宏大的场景、激烈的冲突或英雄主义的主题。</p><p class="ql-block">- 例如,古希腊雕塑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多以人体的完美比例和英雄人物的事迹为表现对象。</p><p class="ql-block">2. 东方绘画:</p><p class="ql-block">- 崇尚优美和含蓄,注重内在的精神气质和情感表达。作品往往给人以宁静、平和、悠远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例如,中国文人画常常以梅、兰、竹、菊等为题材,寓意着高尚的品德和情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历史发展背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西方绘画:</p><p class="ql-block">- 受到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西方绘画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p><p class="ql-block">-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强调人文主义精神,追求对人体美和自然的真实描绘;巴洛克时期,绘画注重动态和戏剧性,画面充满张力。</p><p class="ql-block">2. 东方绘画:</p><p class="ql-block">-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如道家、儒家、禅宗等)的熏陶。绘画与诗歌、书法等艺术形式紧密结合,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例如,中国山水画常常表达画家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p> <p class="ql-block">中国画之所以被认为画的是哲学,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体现道家哲学思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天人合一”境界: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画的创作理念。画家们追求在画面中表现出自然与人的融合,将自己对自然的感悟融入到作品中。例如,在山水画中,画家通过描绘山水的壮丽景色,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将自己的心境与山水融为一体,追求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p><p class="ql-block">2. “无为而治”的创作态度:道家主张顺应自然,不刻意为之。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画家常常以自然为师,不强行改变自然的形态,而是通过观察和感悟,用笔墨去捕捉自然的神韵。这种创作态度使得中国画具有一种自然、质朴的美感。例如,在写意花鸟画中,画家往往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花鸟的形态,不追求细节的逼真,而是注重表现花鸟的生命力和精神气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蕴含儒家哲学理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仁”与“德”的表达:儒家强调人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这种思想也反映在中国画中。画家们通过作品表达对美好品德的赞美和对社会和谐的向往。例如,在人物画中,画家常常描绘古代的圣贤君子,以他们的形象来传达儒家的道德观念。</p><p class="ql-block">2. “中庸之道”的审美追求:儒家提倡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中国画在构图、用色、笔墨等方面都体现了这种审美追求。画面的布局讲究平衡和谐,色彩的运用不过于浓烈也不过于淡雅,笔墨的表现既要有力度又要有含蓄。例如,在工笔画中,画家对线条的勾勒和色彩的渲染都非常精细,力求达到一种完美的平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融合禅宗哲学智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空灵”与“寂静”的意境:禅宗强调内心的宁静和空灵,这种境界在中国画中表现为简洁、空灵的画面风格。画家们通过留白、简约的构图等手法,营造出一种空灵、寂静的意境,让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例如,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画面中只有一叶扁舟和一位垂钓的老者,大片的空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体现了禅宗的空灵之美。</p><p class="ql-block">2. “顿悟”与“妙悟”的创作灵感:禅宗主张通过顿悟来领悟真理,中国画的创作也常常需要画家在瞬间的感悟中获得灵感。画家们在观察自然、体验生活的过程中,突然领悟到某种意境或情感,然后通过笔墨将其表达出来。这种创作方式使得中国画具有一种独特的灵性和感染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总之,中国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国哲学思想的生动体现。它通过笔墨、构图、色彩等艺术手段,传达了中国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哲学智慧和审美情趣。</p> <p class="ql-block">“书画同源”是中国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理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起源来看,远古时期的象形文字,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绘画性。人们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事物的形状来表意,这既是文字的雏形,也可视为绘画的早期表现形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工具材料上讲,书画皆以笔墨纸砚为主要工具。毛笔的柔软性和弹性使得它既能书写出富有变化的书法线条,又能描绘出细腻生动的绘画形象。墨的浓淡干湿变化在书法和绘画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营造出不同的意境和氛围。宣纸的吸水性和渗化效果为书画创作提供了独特的表现空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艺术表现上,二者都强调线条的运用。书法中的线条讲究力度、节奏、韵律,通过不同的笔法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个性。绘画中的线条同样具有表现力,可勾勒轮廓、表现质感、传达动态。同时,书画都注重意境的营造。书法通过字的结构、布局以及墨色的变化来表达一种抽象的意境;绘画则通过画面的构图、色彩、形象等元素营造出具体而生动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书画同源的理念深刻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发展,使得书法与绘画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展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