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明代大同镇,东接宣府,西隔偏关,相邻榆林,其直面北部蒙古,尔称长城九边重镇。</p><p class="ql-block">长城由东向西一路多居山地,进入大同地区则地势平坦,易攻难守,便成京师西北防御的重中之重。《明史.太祖本纪》载,洪武28年(1395)命“周王棣、晋王枫率河南、山西诸卫军出塞,筑城屯田”。这应该是大同地区最早开始的边地防务经营。但大同设镇于永乐7年(1409)这点无争议。《三云筹俎考》记载“永乐七年置镇守总兵官,于是大同称镇”。</p><p class="ql-block">大同镇依托山西行都司而置,二者同时存在,其军政的管理权限就有许多的交叉,这点在长城九边中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p><p class="ql-block">总兵驻大同府(今山西大同),文献记载,大同镇管辖长城东起天成卫(今山西天镇)平远堡界,西至丫角山(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全长六百七十里。</p><p class="ql-block">清水河县明代外长城(大边)的一部分就归属于大同镇。</p> <p class="ql-block">大同镇外长城的防御设施,经过永乐十一年(1413)、十三年(1415)和十六年(1418)的集中建设才最终形成了防御体系。</p><p class="ql-block">防御设施的修筑主要有三个方面:</p><p class="ql-block">一是筑烟墩;</p><p class="ql-block">二是构筑战守一体的子母堡群;</p><p class="ql-block">三是加强缘边冲要地段城堡修筑。</p><p class="ql-block">宣德年间,北方地区处于平稳时期,所谓“天下无事”,于是对蒙古势力的征伐就发生了战略性改变:改攻为守。“练士马,固城堡,谨烽燧,远斥堠”,成为宣德、正统时期防御北部蒙古势力的主要特点。</p><p class="ql-block">到宣德后期,蒙古人已到近边,扰边情况开始出现。正统年间蒙古人的扰边现象愈发严重。于是为应对蒙古人的扰边,大同镇除加强烟墩、军堡建设外,对隘口、墙垣、壕堑也大规模的修筑。</p> <p class="ql-block">根据文献记载,宣德年间大同镇曾有两次较大规模的边防建设。</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是洪熙元年(朱棣病逝太子朱高炽继位十个月病逝,宣宗即位)1425年9月,大同总兵武安侯郑亨修筑大同缘边烟墩14座,浚壕堑九十四里有余。</p><p class="ql-block">这九十四里壕堑经调查考证均在内蒙清水河县境内。</p><p class="ql-block">第二次是宣德五年(1430)仍由郑亨主修边关隘要。</p><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从宣德时开始,出塞烧荒逐渐形成定制。《明宣宗实录》记载,“命将率兵出塞烧草,名烧荒。盖防虏南向,且耀兵也”。意思是说,烧荒有两个目的,一是防止虏寇利用草密林深进行偷袭,二是通过烧荒向蒙古人炫耀示威。</p><p class="ql-block">宣德十年(1435)镇守大同参将都指挥使曹俭奏:“大同分地东自灿柴沟,西至崖头墩,迂直险易几踰千里,垣墙沟堑日益坍塌,万一虏骑冲突,无以蔽拒,乞加修筑”。从之。得到了皇帝批准。</p><p class="ql-block">正统六年英宗令各边总兵“于境外要害处”设置界碑,“凡外夷不得擅入,入则即同犯边,擒杀毋赦”。</p><p class="ql-block">成化年间大同镇筑墩台、挑堑壕、修边墙,至嘉靖尤为频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明代的基本军事制度是卫所制。由朱元璋创立的这种军制,最初以翼为军事单位,每翼设元帅府和统军元帅。随着军队的扩充,为统一军队编制改翼为卫。</p><p class="ql-block">大同设卫于洪武二年(1369)。随后几年大同卫所得到不断完善。</p><p class="ql-block">洪武年间大同置都使卫所,标志着大同作为明边防军事重镇的开始。</p><p class="ql-block">历朝历代都有军屯设置,所以由军人屯田的历史非常悠久。到明代军屯发展到极致。</p><p class="ql-block">明代屯田最初起源于1360年左右的金陵、龙江一带,由元帅康茂才执掌。兴办屯田明朝还未建立。1363年朱元璋下达将士屯田令:“兴国之本在于强兵足食”,“其令将士屯田,且耕且战”,收地利,充兵食。</p><p class="ql-block">明朝建国后,卫所遍及全国,军屯法也在全国推开。卫所军人屯田,内地军人实行“二分守城,八分屯种”。边地军人是“三分守城,,七分屯种”。</p><p class="ql-block">从这一点上看,明初边地是安稳的,军人主要以屯种为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军屯的基本组织是“屯所”,即屯田百户所。一个百户所有一百一十二户军户,军户按照明代军政制度由特定的军户担任。每一军户要出正军一名,正军带户下余丁一名,余丁是佐助正军的,也穿军衣。军人应征后要携带妻儿家小,所以一名军人到卫,有妻小还有军余。军余若有妻小也要随同。这样一名军人到卫实际上就是一户军人到卫,少说也在3一4人吧。</p><p class="ql-block">所以一个屯所实际上是一百户人家,人口至少在二百人以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个村落,只是按照军事化管理的一个村落。稍不同的只是大屯与小屯之分。</p> <p class="ql-block">有明一代,大同镇建有军事性质的城堡72座,不包括民堡。因而明代所建城堡不管大小就是两类,一是军堡,一是明堡。</p><p class="ql-block">军堡由国家出资建设,民堡由民间融资修建。特殊情况下军队也会帮助地方建设民堡。</p><p class="ql-block">军堡功能一为御敌一为拒敌。</p><p class="ql-block">御敌是以防守为主。这类堡为“置屯堡为守备,计每小屯五七所或四五所,择近边地筑一大堡,环以土城,高七八尺或一丈二,城八门,周以壕堑,阔一丈或四五尺,深以阔等。聚各屯粮刍以内,其小屯量存逐日所用粮食,有警即人畜尽入大堡,兵力固守”。即以四到六所军屯为一个屯落群,在中心地带修一座坚固的大屯堡,各屯的粮食都存于堡内,遇敌周围军屯人户就集中大堡防守。多开门便于人口牲畜快速入堡。</p><p class="ql-block">拒敌堡就是以作战为主的军堡。</p><p class="ql-block">军堡分大中小三种。大堡驻兵六七百人,中堡四五百人,小堡驻二百人左右。军官有守备、操守、防守等官职坐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