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并不如烟》:井下探访

江楠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闲来无事翻看老照片,回忆曾经走过的岁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我看到1999年春天随河南日报采访团,到平煤集团采访“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楷模”张玮的一组照片,脑海中顿时浮现出25年前我们在田庄十矿百多米深的井下探访的情景,心中涌出无限感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9年平煤集团张玮被全国总工会和中宣部树立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榜样”,并迅速在全国掀起学习热潮。报社机关党委为激励报社采编人员爱岗敬业、努力奋斗,组织报社十几名编辑、记者到平煤集团采访张玮,学习他的事迹和精神。我当时是河南日报社论评论处的编辑,随团一同采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通过在平煤集团的座谈和采访了解到,张玮1953年出生,17岁便进入原平顶山矿务局田庄选煤厂工作,成为一名电焊工人。凭借对知识和技术的渴求,他自学完成了出、高中课程,并通过不断努力,从一名学徒工成长为焊接行业的技术能手。1985年他被厂里选送到西安交通大学深造,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回到工作岗位后,张玮领导完成了100多项技术改造和安装工程,成功研制出两项国家专利,解决了关键部件的焊接难题,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成本。张玮因此成为中国产业工人中出类拔萃的专家型工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十佳职业道德标兵、全国十大杰出工人、全国技术能手等几十种荣誉称号。他的事迹和精神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激励着许多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应该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和敬业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采访团多半是大学毕业入职河南日报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我们都被张玮的事迹深深感动,也都成了张玮的“粉丝”。我跟张玮算是同龄人,几天的采访有着聊不完的话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最难以忘怀的当是采访结束后,本报驻平顶山记者站聂站长与平煤集团有关部门联系,安排采访团记者到田庄十矿,下井体验煤矿工作环境,亲身感受安全生产每个细节。这个活动安排令我们喜出望外。当时我们兴奋地来到十矿的准备工作室,更换下井“行头”。记得下井人员须进行信息登记,记录下井人员的姓名、身份、编号以及下井时间。我们身着蓝色的矿工装,头戴矿灯、安全帽,脖系毛巾,腰缠自救器,脚蹬防滑绝缘胶鞋,俨然成了矿工的模样,这一身装备的重量可是不轻,可想而知矿工在井下作业有多辛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我们换好衣服,佩戴好装备准备下井,并嚷嚷着要到井下拍照留念时,聂站长却说,出于安全考虑,井下只能用防爆照相机拍照,一切电子设备如手机、相机、传呼机等任何可能产生电火花的设备仪器都不可带入矿井。你们第一次下井到采掘工作面,粉尘很大,估计上来都变成“煤黑子”了,想拍照留念的先拍照吧。于是“全副武装”的我们下井前便在矿区门口拍了张合影照,我还和报社的同事在井口龙门架前拍了几张照片留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一行人分批乘坐罐笼直达百多米深的采掘工作面。矿井中光线昏暗,采掘工作面的小路布满石砺,部分渗水地面泥泞湿滑,我的脚瘦,穿的胶靴码子大走路涮脚,行走起来并不轻松。穿越巷道来到工人采煤作业现场,亲眼目睹了采煤工人的工作流程。开采面有液压支架支撑,大型的采煤机利用滚筒割煤,滚筒上面安有截齿,把煤从煤壁上割下落到刮板输送机,运至转载机,经过破碎机,再由采煤工作面的顺槽皮带运到采区皮带,再运到大巷皮带源源不断地输出地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井下作业实行“三班倒”制度,24小时作业,每班井下工作8小时。尽管现代采煤机械化程度很高,但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阴暗潮湿、狭小的空间,夜以继日奋战在地层深处,用青春和热血为祖国的建设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和强劲动力,他们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一抹景色!看着矿工们煤粉拌着汗水在疲惫的面颊上流淌,我被感动的热泪盈眶,通过井下探访,煤矿工人在我心中的形象愈发高大,我默默地为他们祝福并向勇敢的矿工致以最崇高的敬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相关负责人还带我们参观了一处井下紧急避险硐室,室内安全防护、通讯、供水供电等设备齐全,万一发生事故,井下人员可就近进入硐室等待外部救援。当我询问煤矿防瓦斯突出的安全措施有哪些?负责人实地向我们介绍煤矿安全生产的创新技术。矿井空气中瓦斯爆炸界限为5%~16%,当浓度8%时达到最大爆炸值。为防止危险发生,井下瓦斯浓度一般控制在0.02%~0.16%。煤矿自行研制了抽放、除渣、排水装置,能够在打钻期间杜绝煤尘及因为喷孔导致的瓦斯超限事故。此外,他们还通过采取加大通风、先抽后掘、先抽后采等多项措施,有效降低了粉尘、噪音、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危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结束了一个多小时的探访,我们乘坐罐笼返回地面。这是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通过参观体验,我深切感受到了井下工作的艰辛,同时也更加珍惜了来之不易的矿产资源。这次井下探访值得我永久珍藏在记忆长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采访回来,河南日报发了本报记者采写的长篇通讯《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榜样——张玮》,我则在河南日报一版的纵横谈栏目发了篇题为《中国的脊梁》的小言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转眼二十五年过去了,我竟然把1999年4月27日的剪报资料找了出来,和当年的老照片一起翻拍下来,做一期美篇留存并分享。</span></p> <p class="ql-block"><b>在平煤集团办公楼前合影留念,我在第二排左一。</b></p> <p class="ql-block"><b>听张玮讲述他的工作历程及创新成果</b></p> <p class="ql-block"><b>和张玮交谈</b></p> <p class="ql-block"><b>在平煤集团田庄十矿办公楼前合影留念,我在第一排右二。</b></p> <p class="ql-block"><b>在矿井龙门架前握拳高喊“咱们工人有力量”!</b></p> <p class="ql-block"><b>和摄影处记者陈伟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和总编室编辑童浩麟在龙门架前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1999年4月27日刊发在河南日报一版的《纵横谈》栏目的小言论《中国的脊梁》。</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