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家都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它还是世界预防自杀日</p> <p class="ql-block">哪些人群是预防自杀的重要人群呢?</p><p class="ql-block">大多专家认为,至少3种人群是我国现阶段自杀预防的重要人群。</p><p class="ql-block">一是老年人。老年人自杀在中国自杀人群中居前4位,步入老年后,往往贫困疾病、留守孤独、丧偶空巢接踵而至,再加上老年人脑部的变化,易产生轻生念头。</p><p class="ql-block">二是青少年。调查表明,自杀已经成为中国青少年人群的首位死因。在青春期后期和假成人期,心理素质不好,受情绪起伏下有可能诱发自杀。</p><p class="ql-block">三是经济条件、社会角色急剧下降的阶层。一些"白领"和高级"蓝领"的自杀意向和自杀企图在升高,很值得社会关注。</p><p class="ql-block">我们该如何帮助有自杀征兆的人呢?</p><p class="ql-block">1、要冷静、耐心的倾听,让他们倾诉自己的感受。</p><p class="ql-block">2、要认可他们表露出的情感,不评判,也不要试图说服他们改变感受。</p><p class="ql-block">3、要询问他们是否想到过自杀:在你痛苦、绝望的时候想到要结束生命吗?与某人谈论自杀并不会诱发或触发产生自杀的想法或行为,关注并倾听他人能够减少痛苦,预防自杀。</p><p class="ql-block">4、要让他们相信可以获得所需要的帮助,并鼓励他们寻求帮助。</p><p class="ql-block">5、要找到其相关人员共同承担帮助他们的责任。</p><p class="ql-block">6、对自杀危险性很高的人,一定要去除自杀危险物品,不要让其独处,要立即陪他们到精神心理专科医院接受评估和治疗。</p><p class="ql-block">7、刚刚出现自杀行为(服毒、割腕等)的人要立即送到最近的急诊室进行抢救。</p> <p class="ql-block">预防自杀,我们能做什么?</p><p class="ql-block">——如果你有自杀想法:</p><p class="ql-block">1、产生自杀念头,可以寻求医院抑郁门诊及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p><p class="ql-block">2、有自杀计划,应当联系学校、工作单位或家人的24小时看护,并寻找专业的心理帮助。</p><p class="ql-block">3、开始实施自杀计划,应当联系家人、公安局或医院,并请专业的危机干预人员进行干预,日后再进行转诊和心理帮助。</p><p class="ql-block">请记住!自杀念头如果没有得到很好地排解舒缓,很有可能会转化为难以控制的自杀行为,如果无法从周围人获得有效求助,国内已经建立了多条免费自杀预防热线,拨打电话寻求专业帮助也会挽救自己!</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哪些精神心理疾病易引起自杀呢?</p><p class="ql-block">自杀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现象,从有自杀念头开始,到最终自杀死亡,这一过程受到包括心理、生物、环境和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认为自杀的风险因素包括精神障碍患病史、生活应激事件以及严重躯体疾病等。易引起自杀的常见精神心理疾病有:</p><p class="ql-block">1、抑郁症:抑郁症是自杀的头号杀手",在自杀人群中,有近8成的人患有抑郁症或处于抑郁状态中。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p><p class="ql-block">2、精神分裂症:分裂症患者自杀动机千奇百怪,很多是受精神症状幻觉、妄想等支配做出的行为,另外患分裂症后出现的抑郁亦会导致自杀行为的发生。</p><p class="ql-block">3、酒依赖症:酗酒成瘾者称为酒依赖。酒依赖人群预期自杀几率为15%。酒依赖是仅次于抑郁症、且与自杀密切相关的心理障碍。除了心理障碍外,酒依赖者中也有些人是因和妻子(丈夫)分居或家庭破裂而自杀。</p><p class="ql-block">4、强迫症:不少强迫症患者不堪强迫症状的精神折磨,或久治难愈而抑郁情绪,出现自杀行为。</p><p class="ql-block">5、焦虑症:近年来,焦虑症患者自杀人数不断上升,成为了易引起自杀的心理疾病中不可忽视的因素。</p><p class="ql-block">6、双相障碍:该病发作时情绪就像过山车一样,时高时低。躁狂期表现兴奋话多,言行夸大,一般不会出现消极行为。但是,在抑郁期时表现少语叹气,愁眉苦脸,严重时易出现自杀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抑郁症是自杀的“头号杀手”,但常常被误解</p><p class="ql-block">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要特别强调的是:对于抑郁症,很多百姓常常误以为是性格内向、脆弱矫情、一时压力打击引起,对抑郁症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身不由己、不能自控的自残自杀行为的认识存在较大盲区。还有些百姓把抑郁症简单的理解为精神病,导致很多抑郁症患者觉得承认自己患病是可耻的、会被人瞧不起,因此拒绝治疗。这些错误观念的后果无不都是贻误了疾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结果导致病情严重时自杀悲剧发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的确,自杀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谈自杀足令人色变,但是我们不能因色变而回避,只有正视它,通过大力宣传科普教育,认识自杀行为的本来面目,做好预防和治疗,才能减少此类悲剧行为的发生。</p><p class="ql-block">当你身边的人有上述这样或那样的“倾诉”时,或许就是他(她)发出的“求救”信号,请务必提醒其家人重视,建议要尽快到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寻求专业的帮助。</p> <p class="ql-block"> 研究证实,超过90%的自杀者患有某种可诊断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症、躁郁症、精神分裂症、厌食症和物质滥用等。他们的精神疾病可能已经确诊,也可能还没有被发现。由于对精神疾病的羞耻感、污名化和错误信息,他们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治疗。他们的家人可能会认为“这不可能”,或因为对“污名化”的恐惧,而不敢带他们就医。因此我们要重视精神心理问题,撇开偏见,提前干预,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p><p class="ql-block"> 莎士比亚说过: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给他们一束光,让他们有继续前行的勇气。</p><p class="ql-block">图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