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来自于记住

天马不行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寻梦环游记》中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反过来理解,人生的幸事很多,被惦记是其中的一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有一天妻从老家回来,进门就“堵”着我,手舞足蹈地说在街上看到初中语文老师,她有些难以置信:“老师居然一口喊出我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妻初中毕业二十多年,一直未曾与老师联系。读初中时她实在平凡,放在人群中连丑小鸭都不算一个。每天孤单地上学、放学,在泥泞的乡村小路上没有踩出半点声响。随后不出意外地没能考取高中,最后托熟人才上成中学,高中三年依然默默无闻。但让所有人意外的是,在高考中妻创造出一个奇迹:那个班当年只有三人上线本科,妻就是其中之一。以致于有科任老师都在问,这个女子是谁,是不是后来要高考时才从其他地方转来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此一个平凡的人,二十多年后能被老师一口叫出名字——我大致能够体会妻内心的震撼。我能够确信,这一声招呼,让她在惊喜的同时,似乎还可以由此放下多年的自卑和芥蒂。虽然她一时还是不能明白,老师倒底是怎么记住她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教书九年,“亲生的”学生大约四百来人,教师节前夕心血来潮,想回忆还记得住哪些名字,于是找来纸一个个写,最后写出来的差不多三十来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人中,有人在高校工作,有人主政一方,有人驰骋商海,他们像一颗颗闪亮的星,在各自的天空熠熠生辉。但更多的,是众多被我“修理”过的人。想来惭愧,年轻时我常以爱的名义对他们责罚,很多年后才意识到爱不一定如此。但我很肯定,当年被我修理的人,一定是给予厚望的人,我渴望他们能用勤奋和踏实,改写自身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十多个数量不多,我也不能保证经过世事沧桑之后,能在街头认出他们,但我坚信曾经爱着他们!我其实更好奇作为老师,又怎能让孩子记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一天看到一个朋友圈,一个姐姐刚送走上一届的孩子,在金秋九月孩子们迈进初中校门的时候,给她发来深情的消息,她选择性地展示出几个,并配上说明,第三条特别有意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个孩子聪明却懒散,不是忘带作业就是上课开小差,挨批评最多,挨收拾最多,以为他会记恨我,没想却发来这样的话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停留在她的朋友圈很久,深深为这样的师生情谊感动。姐姐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能量的女子,是学生喜欢的老师,也是能被孩子记住的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究竟都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我看到过一分调查报告,说有81.5%的中学生最喜欢活泼幽默的老师,有72.8%的中学生最喜欢和蔼可亲的老师,而认真和严肃的老师就不怎么受欢迎,分别只占到了12.6%和11.2%。</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爱尔兰诗人叶芝曾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这项事业,是风与花的相遇,生命与生命的互动,激情与激情的碰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我读到《看见孩子》这本书,有一段写给老师的话让我醍醐灌顶,我终于明白老师和学生应有的相处之道:请记住,如果我们自己没有能量,我们就无法把能量灌注到孩子体内。如果我们对自己没有耐心,我们就无法对孩子耐心。只有让我们的内心世界发生改变,我们才能在外部世界推动改变发生。我们与自己的关系的质量决定了我们与他人的关系的质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原来世间所有的关系都是联系辩证的,换句话说,我们先记住了孩子,孩子才记住我们。但记住与被记住的,都是春风与阳光,风吹柔了我们的内心,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该文2024.10.14刊发《京九晚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