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话:月下团圆与美的献礼

阿蛋

<p class="ql-block">盼望着,盼望着,秋风来了,中秋的脚步近了。</p><p class="ql-block">大街上,小路边,人们脸上洋溢着满满的笑意。</p><p class="ql-block">秋风,凉丝丝的,亲吻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傍晚时分,市场上格外热闹,应季的水果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红彤彤的苹果、水嫩嫩的葡萄、甘甜的油柑、丰润的柚子……熟透了的芋头随处可见,中秋节就要来了。</p><p class="ql-block">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它寄寓着我们中华儿女团圆的梦想。这一天,许多在外谋生的人们会回家陪父母妻儿拜月、赏月。</p><p class="ql-block">甲子这个小镇一直有祭月和拜月的习俗。中秋节,人们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p> <p class="ql-block">八月十五晚上,我们一家人早早吃了团圆饭,母亲把门口的地面洗得干干净净,随后,一张大圆桌被稳稳地摆在月光下,中央是一座庄严的香案,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祭品——月饼的甜蜜、芋头的圆润、扇糕的细腻、柚子的清香,以及一篮篮色彩斑斓的水果,苹果、葡萄、油柑、香蕉……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对这个传统节日的尊重与热爱。</p><p class="ql-block">其中,那圆润的芋头尤为引人注目,它们的形状恰似天上的满月,母亲的手艺总是那么恰到好处,将芋头切得既美观又寓意满满。</p><p class="ql-block">而中秋节的另一项特别仪式,是母亲每年都会精心挑选一瓶面霜,放置于桌上,与月光共享这一夜的宁静与美好。年幼时的我对此充满疑惑,为何非食物的面霜也能成为祭品?母亲笑着告诉我,经过月娘祝福的面霜,能够赋予使用者如嫦娥般红润光滑的肌肤,虽然这只是女子们的美好愿望,但每年中秋节我还是会向月亮献上我的面霜。你说,这世上哪个女子不希望自己面容姣好呢?</p><p class="ql-block">拜月的仪式,同样充满了讲究。我们耐心等待,直到月儿高悬,月色明亮,方才开始这一庄严的祭拜。一家主妇率先进香,为全家人祈福平安喜乐。随后,孩子们按照长幼顺序,依次向月娘表达敬意。当最小的孩子也完成了祭拜,孩子们就可以提着喜爱的灯笼出去游玩了。</p> <p class="ql-block">昔日的中秋夜,月色皎洁,家家户户的灯光与天上的明月相辉映,孩子们手中的灯笼,成了夜色中最动人的点缀。那些灯笼,是家的大人们亲手打造的杰作,每一盏都承载着无尽的爱与匠心。从五角到八角,形状各异,但制作的工序却同样精细:用竹签细心构建骨架,再覆以绘有美丽图案的纸张,色彩斑斓,最后在灯笼中心巧妙设置卡口,以便放入蜡烛。中秋之夜,孩子们提着这些灯笼,穿梭于街巷之间,那份自豪与喜悦,仿佛能照亮整个夜空。</p><p class="ql-block">如今的中秋夜,街市上售卖的灯笼已换上了现代的装扮,它们以电池为动力,不仅耐用且操作简便,甚至能播放悦耳的曲调,为节日增添了几分科技的趣味。尽管新式灯笼光彩夺目,但在心底,我依然怀念那些手工制作的灯笼,怀念父母在灯影下忙碌的身影,那份用心与爱意,是任何新潮玩意儿所无法替代的。</p><p class="ql-block">而中秋的另一幕趣事,是孩子们的“沙包大战”。调皮的小家伙们自制沙包,虽然初衷是恶作剧,但那份纯真的游戏,却意外地成了节日的另一道风景。沙包的制作,同样讲究分寸,既要保证乐趣,又不能伤人,这小小的沙包,竟也蕴含着孩子们对游戏规则的初步认知。即便灯笼不慎被砸坏,孩子们也鲜少有怨言,因为在沙包的飞舞中,他们收获了欢笑,也学会了宽容与分享。月光下,孩子们的笑声与沙包的碰撞声交织,构成了中秋夜最动听的乐章。</p> <p class="ql-block">拜月仪式落幕,空气中弥漫着的,不仅是淡淡的香火味,更有那份即将展开的甜蜜期待——品尝月饼的欢愉时刻。各式各样的月饼,仿佛是月光下绽放的花朵,有水果馅的、有蛋黄馅的、有果仁馅的……我最喜欢哈蜜瓜馅月饼,一口咬下去,有股淡淡的哈蜜瓜甜味瞬间在舌间融化。</p><p class="ql-block">最妙地是沏一壶好茶,一家人围着坐,吃着月饼,喝着茶,说说笑笑!对于长年在外工作难得回来的人儿,这是多么幸福的时光啊。</p><p class="ql-block">此刻,天上的明月仿佛也成了这场团圆盛宴的见证者,它静静地悬于夜空,用它那柔和的光辉,照亮了人间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团圆。月光下,家的温暖与爱,汇聚成一幅和谐的人间美景,连月娘也为之动容,或许,她也在羡慕这份简单却珍贵的幸福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