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节过后三天就是教师节了,我从手机上看到了微信群里晒出的那张王明芳和傅慧珍俩位同学亲切拜访九十一岁高龄的刘立德老师合影照片后,高兴地知道刘老师身体非常健康,微信群里同学们大家也都热情地纷纷向刘老师祝贺,祝她教师节快乐、平安吉祥、身体健康。</p> <p class="ql-block"> 唐代文学家、思想家韩愈的《师说》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尊敬的刘老师就是这样德高望重的恩师,她能以九十一岁之高龄,至今还保持了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地在微信群里可以随时随地快速解答个别同学所提出的各种历史疑惑与政治见解,其谆谆教诲赢得了群里全体同学们一致的尊敬与由衷的钦佩。桃李虽不言,师恩永难忘。</p> <p class="ql-block"> 很有些日子没有当面见到恩师的面了,今天仔细一看微信群里发的恩师近照,学生觉得恩师如今“鬓边不是海棠红”的面容,正印证了那句形容教师的名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纵观刘老师从教数十年,一枝粉笔写真理;三尺讲台论春秋。恩师把她最宝贵的青春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和传道授业培养学生。桃李不言谢师恩,再见恩师鬓白首。</p> <p class="ql-block"> 想当年我们这群莘莘学子初进19中教室时,正是年轻的刘老师大学毕业随夫来到长沙市19中任教历史课。这位讲课略带点武汉腔普通话的历史老师,年轻靓丽的青春型像,娓娓道来的历史故事,都吸引了刚进初中的学生的浓厚兴趣。本来我就对文史类学科有所偏好,现在聆听了刘老师渊博丰富的历史知识与超级趣味的历史典故,肯定这能给我在初中时代就打下了比较牢固的历史知识基础,升学到高中阶段后也没有放松。造化弄人,结果我们这一届学生成了共和国文革前最后一届十二年制高三毕业生,高考深造的理想梦断66年“5.16”。当年河南王立群教授只带着一本《史记》去下乡。我记得我唯一所带的书籍只有范文澜先生著作的《中国通史》,酷爱文史矢志不渝。结果是,王立群教授锲而不舍,潜心熟读深入专业钻研《史记》,成了“百家讲坛”上享誉全国的文史专家教授。我却听由命运的安排随波逐流,进厂务工,疲于事务,没有再去继续钻研文史,转而学工,至今只能是名仅有文史爱好的理工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圣贤所言,高下立判,这就形成了反差极大的天壤之别!</p> <p class="ql-block"> 学生在某次群里面活动之后由华天大酒店专程打车护送刘老师返回河西雄海花园的家中,见到过刘老师在家里的阳台上精心盆栽的梅花盆景。刘老师告诉学生,她一生酷爱梅花,欣赏梅花带给她生活中的乐趣,也由衷地赞颂“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的生活哲理。这让学生感受到了,幼年在苦难的旧中国生长,阅历过九十多年风霜冰雪的刘老师,深刻领悟到梅花高雅风格影响,逐步形成了恩师德高望重的人品和慈母般的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传道授业。恩师本人就是株迎风雪、斗严寒怒放的腊梅。</p> <p class="ql-block">诲人不倦恩师情,</p><p class="ql-block">德高望重人称颂。</p><p class="ql-block">受教立德敬师尊,</p><p class="ql-block">高雅圣洁腊梅红。</p><p class="ql-block">至今群里仍发文,</p><p class="ql-block">授业解惑学术精。</p><p class="ql-block">古稀学生终身师,</p><p class="ql-block">祝愿吾师福寿增。</p><p class="ql-block">一一甲辰教师节祝刘老师爱梅言志赞</p> <p class="ql-block"> 古往今来,纵观历代“咏梅”之高手,伟人的《卜算子.咏梅》确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伟人以他贯有的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手法,一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就将此咏梅的诗篇推向崇高的境界和给予怒放的腊梅以豪迈的气势,写景抒情,咏梅明志,实在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好诗篇。我们的刘老师教书育人,传道授业,桃李不言,师恩难忘。教师节里学生们撫今追昔思念恩师教诲,“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而德高望重的刘老师就像圣洁高雅的腊梅花一样,可以在万紫千红的百花丛中欣慰地微笑了。</p> <p class="ql-block"> 要论宋代梅妻鹤子的林逋,他独有的那首把梅花写活了的名诗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令人拍案叫绝!句子中间不见一个梅字,却能把梅花写得梅影疏横、梅香扑鼻!这不正是对我们尊敬的年过九旬的恩师刘老师,能够数十年如一日,润物细无声在群里给同学们传道授业解惑的真实写照?对年逾九十岁的刘老师还能梅香袅袅地陪伴着同学们的高度颂扬吗?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教师节里谢恩师,桃李不言,恩师难忘。</p> <p class="ql-block"> 公元二O二四年九月九日</p><p class="ql-block"> 甲辰年八月初七</p><p class="ql-block"> 七月文章撰文选图</p><p class="ql-block"> 长沙宁乡沩山避暑胜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