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因儿时深刻的记忆,因对铁人王进喜的崇敬,因对新一代铁人王启明的追悼,我们在大庆停留了一天。</p><p class="ql-block">大庆市因1959年发现的大庆油田而得名,1979年正式建市。这个城市因油而生、因油而兴。</p> <p class="ql-block">大庆油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是中国最大的油田之一。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标志着中国石油工业的重要里程碑。1959年勘探发现了大庆油田,1960年投入开发,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油田之一。该油田不仅对中国的能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其发现和开发过程也孕育了著名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p> <p class="ql-block">王进喜,1923年10月生于甘肃省玉门县。他15岁时到玉门油矿当童工。新中国成立后到玉门钻井队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钻井工、司钻、钻井队长,钻井指挥部钻井二大队大队长、钻井指挥部副指挥等职务。</p> <p class="ql-block">“开钻了!”1960年4月14日,松嫩平原的一处井场上,王进喜大步跨上钻台,握住冰冷的刹把,纵情高喊。这声音威武洪亮,气吞山河!</p> <p class="ql-block">面对吊车没到位,钻机等待运送的难题,王进喜不等不靠,他大吼一声“不能等”,带领队友用撬杠撬、滚杠滚、大绳拉的办法,干了三天三夜,硬是靠人力把钻机运到了井场。</p><p class="ql-block">当地的赵大娘心疼地对工人们说“你们的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啊!”铁人的称号从此传开。</p> <p class="ql-block">用身体搅拌水泥浆,这张照片给我们这一代人留下了不灭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p><p class="ql-block">,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仅5天零4小时,王进喜就率领1205钻井队(时称1262队)打下了他们参加石油大会战的第一口油井,井深1200米,创造了当时钻井的最高纪录。</p> <p class="ql-block">王进喜跑油田时用的摩托车,已成为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1960年7月,王进喜被树为全战区“五面红旗”之一,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69年春当选为党的九大代表,被选为中央委员。</p><p class="ql-block">1970年4月,他被确诊为胃癌;同年11月病逝,终年47岁。“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王进喜把一生献给了祖国的石油工业。</p> <p class="ql-block">大庆油田在不同历史时期推出了三代“铁人”:铁人王进喜、“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大庆新铁人”李新民,涌现了一批新时代英模群体。铁人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大庆第二代“铁人”王启民用“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三超精神”,突破了一个个传统科学理论“禁区”,推动大庆油田持续高产稳产。王启民说“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从1976年到2002年,大庆油田实现原油5000万吨以上连续27年高产稳产,创造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王启明是我们湖州人,我在湖州曾聆听过他的事迹报告,为他不凡的生平和杰出贡献所感动。不幸的是,就在我们东北之旅出发那天8月19号,王启明先生因病逝世,享年87岁。我们在大庆铁人纪念馆参观他的事迹,也算是对他的悼念。</p> <p class="ql-block">大庆第三代“铁人”李新民,实现了王进喜把井打到海外去的夙愿。在苏丹,李新民率队8年创造32项钻井纪录,两次获得代表苏丹钻井最高荣誉的“钻井杯”。把中国石油名片亮相海外。</p> <p class="ql-block">铁人,人们没有忘记您!</p><p class="ql-block">在大庆,铁人公园、铁人广场、铁人大道、铁人中学……</p><p class="ql-block">许许多多的铁人印记</p><p class="ql-block">昭示着一个永远活着的铁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