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散文卷</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敢为人先的蓝晶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雷朴昭/作者 雷朴昭/朗读</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敢为人先的蓝晶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雷朴昭 朗读/雷朴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应邀参加同事儿子的周岁生日宴,席间见到了多年没联系的旧友小金,当问及他现在做什么工作?他说他在云南蓝晶科技公司上班,我问他是不是生产蓝宝石的那个公司,他说是的,我就趁机与他聊了起来,因为我刚好计划着要去了解蓝晶科技的相关情况。</p><p class="ql-block"> 小金告诉我,云南蓝晶科技是专门从事晶体生长设备制造、晶体生长工艺研究、开发、生产,以及LED衬底片生产的现代高新科技企业,是国内最大的光电子LED半导体照明衬底片生产及研究企业。蓝晶科技的董事长吴康,是回族,他们厂里的职工,除了汉族,还有回、彝、哈尼、傣、白、拉祜族等,全公司1650名员工中,少数民族有562人,占员工总数的34%。</p><p class="ql-block"> 小金说,在公司里,无论员工是哪个民族,只要技术过硬、能力突出,积极肯干,都会有很好的发展,现在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中少数民族就有23人。多年来,公司各族员工在一起和谐共处、互敬互助、同心同德,不断推动企业向前发展。</p><p class="ql-block">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习总书记的这句话,在蓝晶科技真正得到了落实。为贯彻落实好党的民族政策,公司依法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根据法律规定签订劳动协议、女员工权益保护协议等,确保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p><p class="ql-block"> 在生活上,公司尊重各民族员工的风俗习惯,为他们提供细致入微的照顾,在民族传统节日时为员工送去节日慰问和祝福。在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另外,还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并进行帮扶,让各族员工切实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增强了各族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归属感。</p><p class="ql-block"> 公司车间部长刘云波是回族,之前她是个做餐饮的个体经营户,起早贪黑收入还不稳定,来到蓝晶后他不断努力,现在月薪上万元了,她说在这里工作很开心,各民族的同事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壮族小伙子林文友是公司8年工龄的老员工了,他学的是药学专业,但他觉得在蓝晶上班工作氛围太好了,所以老家在文山的他就留在玉溪,娶了媳妇安了家。</p><p class="ql-block"> 蓝晶科技是一个在各民族兄弟姐妹的努力下成长起来的企业,现在,“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已成为公司各族员工的普遍共识。我在蓝晶科技找了其他员工聊了聊,谈话中感受到员工在公司里的归属感很强。小金的一位同事说,他们不仅自豪于公司发展越来越好,并为蓝晶是一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公司而骄傲。他们说,公司与周边社区(村)长期保持良好的邻里关系,每年都受邀参加周边各民族的节庆活动,也主动参与“万企帮万村”“万企兴万村”等活动。多次向周边的各民族困难群众伸出援助之手。比如,对公司周边皂角社区杨家营、段家营的大学新生每人发放3000元助学金,在重阳节对年满60岁的老人发放200元慰问金,多次为周边村庄修缮道路、改善中小学校舍、修建群众活动中心等捐款捐物。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公司贡献突出,获得了中国红十字奉献奖章。</p><p class="ql-block"> 我对蓝晶科技越是了解越是敬仰。这些年来公司累计投入研发经费5000多万元,开展材料生产及加工技术研究100多项,获得了蓝宝石加工相关专利43项。走进蓝晶科技8车间,一排排晶体生长炉正在作业。通过这个晶体生长炉,用全球唯一的“蓝宝石坩埚下降法”晶体生长技术,使得在大自然中必须经历2000多年酷热和高压才能慢慢形成的蓝宝石,在这里短短数天就能炼成。</p><p class="ql-block"> “蓝宝石坩埚下降法”晶体生长技术,是蓝晶的核心技术,这项技术是公司董事长——吴康带领各族员工团结一心,自主研发成功的,不只是这项核心技术,包括晶体生长设备也是蓝晶自主研发加工制造的,属于全球独创。蓝晶的晶体生长方法与传统的晶体生长方法相比具有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等优点。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权威机构检测认证,产品质量可以和国际同类知名厂商产品相媲美。蓝晶用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制造的设备生产产品,打破了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在国际上的技术垄断,产品技术、工艺、质量等关键性指标处于全球同类产品领先水平,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光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性的基础材料支撑。</p><p class="ql-block"> 目前,蓝晶科技正在投入使用的晶体生长车间一共有九间,晶体生长炉有1800多台。蓝晶产品在各个领域应用都是非常广泛的,主要应用于LED行业半导体照明和消费电子领域,作为上游LED发光二极管的基础材料,经过中游加工后形成发光器件。由于产品耐磨性高、高透光率等特点,作为窗口材料,还可应用于相机外护镜头,手机摄像头,条码仪窗口、高档表盖、军工光电跟踪系统等等。</p><p class="ql-block"> 在蓝晶科技成果展示厅的荣誉墙上,密密麻麻摆满了各种奖牌和奖杯。在这些大小不一的奖牌当中,含金量最高的是一个非常喜庆的中国红奖牌,这是2018年国家工信部颁发的“制造业单项冠军”奖,这是蓝晶科技各族员工最骄傲的荣誉。蓝晶科技是云南省第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刷新了“云南制造”的历史。这些荣誉的获得既是创始人吴康和技术团队不甘落后、坚忍不拔、不懈奋进的结果,也是公司各族员工守望相助、携手共建结出的硕果。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艰辛不易,却步步渗透着成功的喜悦。</p><p class="ql-block"> 单靠一朵美丽的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立于世界,才能谋求进步和发展。一个企业也是如此。蓝晶深谙此理,自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方针政策,切实维护各民族员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各族员工团结友爱、爱厂如家、和睦相处,为企业发展汇聚智慧和力量。在未来,蓝晶科技将继续团结各族员工,心心相连,手手相牵,进一步营造民族团结、和谐共处的氛围,将各族员工真正融为一个大家庭,形成民族团结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共同创新,共创佳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作者简介:雷朴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云南玉溪市作家协会会员。先后担任红塔电视台栏目部主任,新闻部主任,总编和台长助理等。多年来撰写电视节目稿件2100多篇,所编导创作的电视专栏《生活大世界》,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栏目类一等奖。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先后发表于《青年作家》《边疆文学》《滇池》《云南日报》《春城晚报》《云南烟草报》等报刊和一些网络平台。</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小罗你好!好久不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马莉/作者 小燕子/朗读</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小罗你好!好久不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马莉 朗读/小燕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路过北城的凉水井,在雨里,天光也不明朗,所有人看起来都同三年前一样,没变老,当然也不会变得更年轻。野地,庄稼,树木和遥远低矮的房屋,在油纸上一一浮现。</p><p class="ql-block"> 许多房子和很少的人,走在路上,听得到屋里的人用脚找鞋的声音,走动、咳嗽、小心清嗓子。这是夏日黄昏前最后的好时光,风带来鸡鸣、狗咬和猪圈的味道。村民有的穿着短裤,光溜溜的后背,胳膊、腿泛出红褐色的光。夕阳拉长他们的身体,倾斜的影子壮硕悠长,百米之外有火车跑过。至今,凉水井一直不习惯一列寒光闪闪的铁家伙奔驰而过,所有的鸟都被提前惊飞,虫子停止鸣叫,凶恶的花蚊子也潜伏不动。</p><p class="ql-block"> 而所有的一切,都不影响凉水井黄梨的清甜。</p><p class="ql-block"> 小罗就是从这些大挂大挂的大黄梨间走出来的,或者说长时间园中劳作,他的圆脸黑黑黄黄,成了梨园中移动的大黄梨。</p><p class="ql-block"> 石屏人小罗,是在一次和朋友去吃山饭认识的,朋友是他的小长辈,他总认为亲戚的朋友也是亲戚。那一年他包的是杨梅园,硕大的杨梅黑里透着红,望一眼,满口都是哈啦子!</p><p class="ql-block"> 酒至兴处,小罗的话也多起来。他抬着杯中酒,款款铁核桃蜂子泡酒的种种微妙的制作工艺,款款外乡人的种种艰辛,各种起早贪黑对满山坡果树的各种拨草喷药,各种防雀打蛇。小罗说,这些都不算什么,怕的是本地人百般花样的吃拿卡要,稍不注意便办不通果园子的任何手续。“外乡人始终是外乡人”,他夹了口菜。我们不知该说点什么。</p><p class="ql-block"> “不说这个,不说这个……"罗小哥放下筷子抹把脸,儿童酒窝又适时荡了起来。总之是越来越好了。他细数着明年的打算,再多种几十棵果树,把鸡场的规模再扩大。可能的话,再把寄养在老家的女儿接过来。是啊是啊,再辛苦的日子,望望孩子,心里总是敞亮的。</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去时,大早上,细心的他,让他姐姐在来路的拐弯处等我们。他家果园门口停着来采樱桃的十多辆好车,数百棵樱桃树成熟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在果园深处的一棵樱桃树上搜出他的,罗家小哥比去年胖了一丢丢,常年侍弄果树,脸晒得更黑更红了,也更结实了。只见他敏捷地从树上跳下来,还顺着一蓝子樱桃。未言语,只在腼腆地笑,脸上的酒窝儿童般地荡起来,透着山里人的淳朴,被我们这些穿着花哩胡哨的爬山女妖精围着,脸更红,也更加口吃了。他说,知道我们要来,是他亲戚的朋友,那也是他的亲戚。6点多便早早地上这棵穿那棵的采了一大蓝子樱桃。他说,出太阳前采的樱桃更甜。只要出太阳,再甜的樱桃也变酸。我们追问他为什么?憋了好半天,他老老实实回一句,我也认不得。天,我也是醉了。</p><p class="ql-block"> 晚上在他家吃饭,开席时请他来吹嘘哈他的樱桃园,换别人么早就口若悬河地大书特书了。我们四处寻人不见,最后在厨房一隅的炉子旁,他正蹲着跟我们盛红烧肉呢。</p><p class="ql-block">小罗说,周围好几个园子,就他这个外乡人的挂果成功,“因为我有技术"说这话时,他还像大人物那样挥了挥手。</p><p class="ql-block"> 雨后的第一缕阳光照在小罗家的窗台上,阳光下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翩然而起。它越过庭院前的栅栏,园里的累累果实,临时搭起的屋顶,曾经的杨梅园、樱桃园、黄梨园,哗哗响的小溪,飘荡在山间似有似无的层层水气,最后停在一个刚巧放学的小姑娘肩上。哦,我可爱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作者简介:阿藟,档案名:马莉,玉溪市红塔区作家协会会员。喜好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擅长文言文写作,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2023 年在小红书 app 发表短文20篇,美篇app发表文章42篇,获美文推荐36篇,阅读量过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朗读者简介:童欣悠悠,原名刘艳,红塔区作家协会会员,喜马拉雅有声书签约主播。喜欢文字和声音的世界,作品主发在喜马拉雅、小红书、美篇等平台,有部分作品收录。代表作品有,以亲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电台节目《试管宝宝,谢谢你,让妈妈和你一起成长》。2024年1月通过海选拿下《童话寓言故事》声音录制权,作品在持续更新中,欢迎大家收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墓碑后面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刘云平/作者 郭林/朗读</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墓碑后面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刘云平 朗读/ 郭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新平烈士陵园里,有一座特殊的烈士墓,墓碑上只刻着“张逸民、中共党员、新平县委委员”几个字,籍贯、身份、职务、牺牲的时间地点、因何而牺牲等其他信息全都没有。张逸民其实是峨山组织部长,牺牲在峨山富良棚。为什么在峨山牺牲的张逸民烈士会安葬到新平烈士陵园,墓碑又刻得如此简单,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这得从张逸民烈士的生平从头说起。</p><p class="ql-block"> 张逸民同志,山东掖县临城区人,生于1920年,1940年参加革命,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血与火的考验,领导过土地改革的革命斗争,曾担任过家乡区县领导职务。1949年7月张逸民同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离开了长期战斗工作,各方面都很稳定,已是革命老区的家乡,告别父母、妻子和襁褓中的女儿,毅然南下,调到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一大队任直属队指导员。经过长途行军,1950年3月到达云南,任峨山县委组织部长兼税务局局长。富良棚、塔甸一带群山连绵,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情况复杂,工作滞后。张逸民同志主动要求到中心区(今富良棚)领导征粮工作。由于他善于掌握党的政策,作风艰苦踏实,能团结同志,充分走群众路线,一个来月时间,该区征粮任务完成百分之七十以上,为各区之冠,受到县委表扬。</p><p class="ql-block"> 1950年4月27日峨山全县发生了反革命武装暴乱,至30日,全县除县城及附近村子外,其它各个区、镇、乡被暴乱土匪占领,使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了严重损失,全县处在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之中。</p><p class="ql-block"> 中心区的中和乡(中心区区政府所在地,今富良棚乡)、文玉区(今塔甸镇)的匪首李如瑾、李华初、鲁士振等也同步组织暴乱,他们进攻区人民政府、粮库,抓捕、杀害我革命干部和群众,抢夺粮食和其他财物,建立反动政权,聚集其他各股暴匪,人数多达1000余人。</p><p class="ql-block"> 当时张逸民在中心区的谧安乡(今大龙潭乡)蹲点,驻乡政府所在地的各雪村,身边仅有乡总支书记蔡忠和干部普宗德二人。4月28日上午获知富良棚、塔甸土匪暴动的消息,下午又接甸三区(今甸中镇)告急情报,当时没有电话,向县请示汇报已不可能,张逸民果断决定,与身边干部一起迅速通知全乡干部和基干队向各雪村集中,就近抽调民兵保卫乡政府,布置岗哨,检查可疑人员。派人专门监视各雪村地霸头子施长勇,捕获了装成妇女到谧安乡串联暴动的文玉区玉屏乡伪乡长邱为功,控制住了谧安乡的局面。不久,甸三区文兴乡主席李自强,中心区区委书记方立仁,碧云乡主席杨家成等也撤到了各雪村。张逸民给干部们分析了形势,指出全国革命形势很好,局部暴乱是暂时的,不可能全面叛乱,坚定了大家的信心。</p><p class="ql-block"> 这时的各雪村东南西三面均是暴乱区,只有北面的易门县暂时没有暴乱的消息。张逸民采纳多数人意见,决定率全部人员北撒易门县境。5月3日,抵达易门县汇川区(今浦贝乡)政府所在地新城,才知道易门全县也发生暴乱,除了汇川区外,县城及各区已被暴匪攻占,此地不可久留。张逸民召集各位区乡领导研究决定,由区委书记方立仁和碧云乡政府副主席施安昌,率领谧安乡基干队和随行民兵30多人,返回革命老根据地——各雪村,坚持与暴匪进行游击斗争。后来这支队伍接应到县护乡团和玉溪军分区直属第二营的部队,在谧安乡至文兴乡一线,与暴匪周旋,阻止了匪患的蔓延,为大规模清剿暴匪,创造了有利条件。</p><p class="ql-block"> 张逸民率少数干部带领伤病员绕道昆阳县境返回峨山,参加县委讨论清剿计划。计划确定后,地委董治安和县委书记王力生都曾提出,要他留县城参加清剿指挥工作,他坚持一定要回去,行前还抽空对全县税收工作进行了布置。</p><p class="ql-block"> 5月20日,他带领剿匪主力部队暂编十三军三十八团(卢汉起义部队改编),首先将占据甸三区(今甸中镇)的暴匪一千多人击溃,暴匪向富良棚方向逃跑,部队跟踪追击,收复中心区区政府所在地富良棚。另一路剿匪部队野战军十三军一一六团三营和玉溪军分区独立一、二营,以优势兵力围歼盘踞在富良棚、塔甸一带的穆凤藻、施泽溶、李如瑾、鲁士振、陈朝义等股匪,打死打伤多人,俘虏数十人。各股暴匪被击溃,匪首四处逃匿,匪徒纷纷逃散,部队收复了文玉区区政府所在地塔甸。张逸民抓住有利时机,领导大家尽力恢复乡村政权,整顿民兵组织,深入发动群众,宣讲全国胜利形势和剿匪政策,对散匪开展政治攻势,经过十多天的努力工作,中心区基本恢复到暴乱前的局面。</p><p class="ql-block"> 5月28日,暂编十三军第34团王耀云部(卢汉起义部队改编)在江川公开叛变,杀害驻团军事代表和江川县委副书记黄河清等干部后,仓皇逃窜。6月2日,叛军三十四团身着解放军军装,由王耀云带领经玉溪、昆阳、易门十街窜到富良棚中心区人民政府。由于叛军着解放军军装,自称是上级派到新平剿匪的,要求供应粮草。当地干部及驻军(卢汉起义部队改编的暂编十三军三十八团三营一连)由于消息闭塞,不知道是叛军,区政府给予了热情的接待。下午饭后,王耀云担心久留会走漏消息,以军情紧急为由向张逸民等领导告别,还装作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富良棚的领导干部们只好把王耀云送到了集镇外的路口。这时,预先布置好的叛军一拥而上抓住了张逸民、方立仁、刘水荣(三营一连党代表)等领导。随后叛军用枪威逼群众、一连官兵、被抓干部到富良棚南山脚,看他们是怎样杀害张逸民、方立仁、刘水荣的,以达到恐吓的目的。临难时,张逸民面部被叛匪一片片割肉,自始至终声色俱厉地严斥匪徒,宣传政策,向叛匪驯话,最后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呼声压倒了叛匪枪声,见此情景,被迫围观的人群无不潸然泪下。</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身经百战,凶残的日本鬼子、来势汹汹的蒋匪军、狡诈的土匪都奈何不了的张逸民,却倒在了曾经改编成解放军的王耀云叛军的刀枪下。</p><p class="ql-block"> 刘水荣牺牲后,他任党代表的一连也被叛军王耀云裹挟而去。</p><p class="ql-block"> 三天后,才有胆大的乡亲去到南山脚,在路边的山沟里找到了烈士们的遗体,全身满是枪伤刀痕。方立仁的家人将遗体拉回方家祖坟水井旁进行安葬。张逸民、刘水荣两位烈士就近收敛安葬在了南山脚下。</p><p class="ql-block"> 张逸民烈士后来又怎么安葬在了新平烈士陵园?</p><p class="ql-block"> 1951年4月,新平烈士纪念碑正式完工,新平县委书记隋相济、县长王瑞亭是和张逸民烈士一起南下的山东老干部,因张逸民烈士葬在了富良棚的大山里,他的战友们都很难去到那个地方。为了方便祭奠战友,他们就把张逸民烈士的名字刻在了纪念碑县团级的位置上。1996年在县城南面照壁山建成新平县革命烈士陵园时,由于没有张逸民烈士的资料,修建的同志就根据纪念碑县团级干部这一信息,刻成了墓碑。这座没有烈士遗骸的墓,是南下干部的深厚战友之情,对烈士的敬重和怀念之情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张逸民烈士的遗骸并没有迁往新平烈士陵园,还在峨山富良棚。但1955年4月修建的凤凰山富良棚小学旧址旁剿匪烈士合葬墓和2015年修建富良棚烈士陵园,都没有张逸民、刘水荣两位烈士墓和遗骸。</p><p class="ql-block"> 这是怎么回事呢?</p><p class="ql-block"> 张逸民、刘水荣牺牲后不久,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富良棚是各地暴匪、叛军的集中地,是暴匪、叛军的天下。他们跟共产党有不共戴天的阶级仇恨,对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恨之入骨,他们岂能让共产党的烈士在富良棚入土为安?张逸民、刘水荣烈士的墓就是在这段时间从南山脚消失了, 1955年剿匪烈士迁坟集中安葬时就没有找到。</p><p class="ql-block"> 虽然现在没人知道张逸民、刘水荣烈士遗骸的最终下落,但我们知道,富良棚连绵的大山是他们的身躯,满山的青松是他们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流淌的小河是他们生生不息的革命精神,他们将永远留在各族人民心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作者简介:刘云平,1983年玉溪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毕业,高级教师,红塔区作协会员。从事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史研究数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朗读者简介:郭林,男,彝族,云南新平县人。现就职于玉溪市烈士纪念园管理所,工作之余喜欢演讲、诵读、主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农民的幸福小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赵演溪/作者 周艳/朗读</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农民的幸福小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赵演溪 朗读/周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朝阳热情,绿叶拍手,鲜花致意,鸟说欢迎,我们慢慢走过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道大营街社区的幸福小镇。曲曲折折的石板小径悠长,踩踏的清脆之音悦耳。牌坊门大气,小窗轩榭,小桥流水潺潺穿门过户,柳絮轻扬,荷花怒放,野鸭群鸟吟唱。曲廊长长,环湖而围,居民的欢乐歌声响彻四方。连片的滇中民居错落有致,飞檐翘角,韵味十足。中式合院和滇中民居相融合的建筑传统又现代,既符合地域文化传承又满足现代文化旅游商业发展,威武雄壮的八层“凤凰楼”矗立在幸福小镇的湖泊中心,意在招天下人才来此筑巢发展。此楼雄浑大气,彰显了建设者的良苦用心和工匠的卓越匠心。幸福小镇总用地面积约18.96万平方米,是一个设施完备、功能多样、业态丰富的综合文旅地产区,也是一个融商业、文化、休闲、旅游、康养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幸福小镇的对面是大营街社区几年前建设的“玉湖泉小区”,小区里,每家一栋特色别墅,住在鲜花绿树丛里的农民,家家喜气洋洋。这是一座充满了现代文明气质的农民村庄。</p><p class="ql-block"> 大营街社区总面积2.6平方公里,9个居民小组,2170户,人口5742人。大营街社区先后两次启动民居改造,建成别墅1482套、单元房112户,从开始的人均不足20平方米到现在的人均居住面积80多平方米。居民入住小区,物业费免缴,车位不用自购。</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以来,大营街还依托乡村民俗文化、深厚历史文脉、丰富特色美食、交通区位优势,先后打造了汇龙生态园和映月潭休闲文化中心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形成了以“米线文化节”、“汇溪记忆馆”为代表的民俗民间文化;以烤鸭、菌子宴、米线宴、乡村八大碗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温泉康养、休闲度假为主体的休闲文化;以玉泉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这些措施打造了云南旅游新地标、玉溪旅游新中心,建成新时代田园综合体,对周边地区形成辐射带动效应,拓宽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这些项目都是大营街社区实施“领头雁、区域共建、先锋模范”三大特色党建工程,建强组织领导核心,实施“三步走”战略,科学规划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擦亮“云南第一村”名片和“西部小康之星”,让农民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举措。现在的大营街已经是当地人的幸福小镇,外地人的宜居宜业宜游的中国美丽乡村。</p><p class="ql-block"> 在大营街社区,居民出生就有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意外险;幼儿入园全部免费;初中至大学就读的学生每人每年享有500元至1000元的补助;年满18周岁可到集体企业就业;年满54岁可领取每月363元至990元的退休金;年满18周岁且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可享受退休照顾;年满94岁可一次性领取5万元;年满99岁可一次性领取10万元长寿金;居民每人每年享受6000元的年终分配;参军入伍居民每年按社区人均纯收入的80%享受分配。多年来,“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幸福生活让大营街人丢掉烦恼,喜上眉梢。</p><p class="ql-block"> 一个农民社区是怎样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呢?带着这样的凝问,我们继续探寻。其实在20世纪70年代,大营街社区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村“五难村”——吃粮难、喝水难、住房难、行路难、娶媳妇难 。那时的大营街,姑娘嫁不出去,媳妇娶不进来,愁死小伙子,吓死外村人。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祖国大地,也吹醒了大营街人。一群田间地头朝出晚归的农民,从一支建筑队起家,学技术,建厂房,盖房子,逐渐地将企业做大做强起来。在打破计划经济,发展市场经济的道路上,硬凭着一股不怕输的闯劲,从最初的基建队、服装厂、修配厂,到芝麻片厂、铝箔纸厂、铝型材厂、太阳能设备厂、油墨厂、铜材厂,把企业一个个做起来,通过坚持不解的探索努力,将之一个个的做大做强。1988年至1989年,凭借着诚实守信的良好口碑,凭借着创业拧成一股绳子的凝聚力,促成玉溪卷烟厂滤嘴棒分厂和亚洲最大的玉溪水松纸厂在大营街投资建设,为地方经济的强劲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大营街人常说:“少数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要想发展好,就得众人拾柴,抱团取暖,奋力拼搏。” 大营街人通过多种多样灵活方式,不断对企业进行全面优化升级,坚持“留优质企业,保共同富裕”的原则,确保了社区集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1992年,大营街的农村经济总收入突破亿元大关,成为玉溪第一个亿元村,实现了第一次经济腾飞;随之,通过建设新型工业园区、发展现代工业,走出了共同致富的第二步,1995年,大营街成为云南省首个农村经济总收入突破10亿元的村委会,正式挂牌“云南第一村”,完成了从“五难村”到“云南第一村”的华丽转身。2013年,大营街社区上交税金超过1亿元,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40多亿元。</p><p class="ql-block"> 进入新时代,大营街社区大力促进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调整经济结构。采用承包经营、租赁、拍卖、转让、股份制、兼并等多种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保留了8个骨干集体企业,形成了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结构。还对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资金积累再突破。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汇龙科技公司新能源新材料产品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大营街社区紧抓生态旅游经济不放松,继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盘活利用集体土地,依托当地的温泉资源、米线烤鸭等饮食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投资扩建了汇龙温泉文化庄园、汇龙欢乐大世界、映月潭别苑、映月潭圆梦营、映月潭体育运动公园等旅游休闲景区,为发展集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2022年大营街社区实现经济总收入152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96元,成为全国农村共同富裕的和美乡村典范,又一次实现了华丽升级。 </p><p class="ql-block"> “千年玉水长,一城米线香。” “千年古城高,一城烤鸭香。”大营街社区在“党组织领富、党员带富、群众致富”的过程中探索出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居民共同富裕的道路,把民生当成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以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机制,让群众过上了好日子。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农村幸福社区示范社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五好村党组织”等170多项荣誉,成为中国农村共同富裕的先进典型,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一面旗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作者简介:赵演溪,档案名:赵文宏,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玉溪市红塔区作家协会主席。倡导清纯爱情与原生态自然地理及原始民风民情,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写作。各类报刊登载诗文几百首(篇),公开出版发行诗集三部《云南爱情地理记》《智慧经幡》《行走的爱情(云南·上卷)》;小说集一部《面具时代》。内刊诗集《音乐的手指》由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收藏。作品入选《中国年度诗选》、《中国当代情诗大展》、《中国当代百家诗林》、《当代优秀作品评析》等二十余种选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朗读者简介:周艳,国企在职员工,工作之余喜欢运动、看书、研究普通话及朗诵,现为玉溪市红塔区作家协会朗诵会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家乡是玉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刘劲樱/作者 李美丽/朗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家乡是玉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刘劲樱/作者 白阳/朗读</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家乡是玉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刘劲樱 朗读/李美丽 白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个地道的玉溪人,就是老人们口中那种老实孩子,这么说吧,晚上尿床早上都不挪窝的。我出生在玉溪,读书在玉溪,工作在玉溪,这一切都围绕着家不出二十里,且从小学进入一个学校除却大学时光就一直呆在学校……也许你会说这样的人很多,是的,这样的人确实多,在我身边还有一辈子一家子都在学校的,但这样的人又确实少,随着社会发展还会越来越少。</p><p class="ql-block"> 传说玉溪人跟四川人吹牛,四川人说“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 ,玉溪人说“玉溪有个高古楼,半截伸到云里面”。我的家就在高古楼旁,我所在的学校在高古楼北边,和高古楼都在北城的中轴线上,在这条线上有两棵大青树,一棵在学校,一棵在高古楼南边,距今400多年,根深叶茂。学校最早是敬一书院,何谓“敬一”?“敬”来源于《礼记》中“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一”来源于《易. 系辞下》“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不知为什么,每每念起这,我心中总是会升腾起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贤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浩然大气。</p><p class="ql-block"> 因为没有离开过家乡太久,所以口音就很重。初高中时都是红塔区区内的同学,大家可以通过口音大致知道同学们的来处。师专学习时,同学来自于八县一区,口音也自带属地特质。记得那个时候同学们经常打趣我的方言“高古楼”,我也经常故意让他们“暴露”县城方言。三年时光,学习之余我们还“游学”了八县一区,走“遍”玉溪,小小地体验了一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谛。一晃,这美好的时光已过去近三十年了。</p><p class="ql-block"> 家乡玉溪有“三乡”美誉:“烟草之乡”“花灯之乡”“聂耳家乡”。烟草是玉溪人民经济支柱,花灯是玉溪人民的娱乐生活,聂耳是玉溪人最自豪的精神支柱。抗战爆发时,玉溪人民的优秀儿子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自由的战斗号角,激励着中华民族奋勇向前。他离我们那么远又那么近,远到溺死他乡之水,英魂何兮归来,近到聂耳故居里倚着碾药的母亲细细聆听,屋里的药香还未散尽……他一直都在。小学时,玉溪建了聂耳公园,公园门口是大型的四耳标志,喻指聂耳名字。公园中央矗立一座聂耳铜像,聂耳正演奏小提琴:风雨交加中聂耳紧蹙眉头,奏响了《义勇军进行曲》,他把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全部灌注到演奏之中。风雨吹湿了他的头发,吹起了他的风衣,他巍峨如山……站在铜像面前,小小的人儿也感觉到了英雄的护佑,热忱和坚毅,从小到大的日子中,唱得最多的是这首歌,心里时时飘荡的也是这首歌,学习中、生活中、走不下去时、看不见前路时,这一首歌都会铿锵响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现在明白,这就是赤子之心,作为一个玉溪人从出生就自觉传承的赤子之心。</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玉溪,到处都融进“聂耳”的元素。聂耳公园的铜塑已搬迁到聂耳广场北最高处,南来北往的人们一抬头就可瞻仰到正在演奏的英烈。四周都是匠心独运的乐器建筑,行走游娱的人们,也在奏响着自己幸福的生活,告慰英烈,我的今天的生活“如他所愿”。聂耳铜像南边宽大的琴面广场中是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每逢周一、元旦、国庆、每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玉溪人民都会自觉汇聚到这里,共同唱响《义勇军进行曲》。和平年代我们依然铭记英雄、敬仰英雄、珍爱英雄、追逐英雄、未来成为英雄……</p><p class="ql-block"> 家乡在玉溪,梦也在玉溪。</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热血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刘劲樱/作者 雷朴昭/朗读</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热血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刘劲樱 朗读/雷朴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热血颂》是一首歌,热血颂不只是一首歌。</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正上初中。在北城电影院的舞台上观看了舞蹈“热血颂”,背景音乐就是这首《热血颂》。看着高中部的学长学姐身着军装演绎着战士告别亲人,奔赴前线,浴血疆场的一幕幕……整个剧场沸腾了。</p><p class="ql-block"> 《热血颂》的创作源于对越自卫反击战。1979年早春在广西、云南前线,一场边境自卫反击战被迫打响。为了保家卫国,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义无反顾,冒着弥漫的硝烟,奔赴炮火连天的战场。1986年词作家陈哲,作曲家苏越、姚明,在看到自卫反击战期间军人的英勇和牺牲精神,共同创作了革命英雄主义的颂歌《热血颂》,赞美奋勇杀敌的将士,缅怀为国捐躯的英雄。这首歌曲不仅是对那些参与战斗的军人的赞歌,也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那段艰难岁月的回忆。歌词和旋律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和年轻人的热血情怀。</p><p class="ql-block"> 对军人,我从小就自带崇拜。小时候,街上偶尔会经过排列整齐的部队。小孩子们会追随着,不时喊着“解放军叔叔,格要我当你的小代表?”当然,回答我们的只是铿锵有力的脚步声。稍大,课本里学到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有一种什么品质,他们的灵魂多么地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朗诵着这样的文章,内心都是骄傲和向往,军人是我们的偶像,是最可爱的人。</p><p class="ql-block"> 他们不仅是九十年代最可爱的人,不同的年代都是。30多年前北城青龙山的火灾,大火烧红了天,一批批战士投入到抢险救火中去。山火扑灭了,很多战士再也没有回来。我的表哥就是牺牲在这次山火扑救中,他是名军人。姨妈的哀嚎,姨爹蹲在门前嘤嘤哭泣时耸动的双肩,至今历历在目。第二年家族里又有两个表哥参军入伍……保家卫国、抗洪抢险,只要人民有困难有危险,他们铿锵有力、义无反顾地投入战斗,留给亲人的永远是一往无前的背影。</p><p class="ql-block"> 我曾设想成为其中的一员,也许是儿童稚语的魔力,真的想当“解放军叔叔的小代表”;也许是乡间俚语的指引“吃菜要吃白菜心,骑马要骑大白马,戴花要戴大红花,嫁人要嫁解放军”;更多地是因为一首《热血颂》……我曾经努力锻炼身体,和几个好朋友坚持跑步,想要和这个理想靠近些,终因种种原因不得不放弃,成了一名教师。二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众多学子中也有军人,对他们我既有老师甚至老母亲的慈爱不舍,也有一直自带的“崇拜迷恋”。</p><p class="ql-block"> 有一段时间,我常常感叹于90后,00后追星的疯狂,觉得他们是“垮掉的一代”。作为老师,我感到压力山大,要怎样培养他们的价值观,让他们偶像真正能引领他们成长。他们谈偶像,我也跟他们谈我们的偶像,跟他们分享《热血颂》,和他们一起观看探讨《高山下的花环》《抗美援朝纪录片》《金刚川》《长津湖》,跟他们聊起“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我们身边的军人:远的,把背影留给战友的“冲锋者”陈红军,“你退后,让我来”的排雷英雄杜富国,近的,学校里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的退伍军人……</p><p class="ql-block"> 直到在他们练笔作文中我经常看到很多正能量的表述,看到了很多我都不知道到的英雄,我开始摒弃我之前的错误认识。一天,在学生设计的双人演讲中我听到这样的语言:战友们整理烈士遗物时,从他的笔记本上,读到一句话:“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曾经班长孙涛问他:“你一个‘00后’的新兵,口号这么‘大’?”18岁的他是这样回答的“班长,这跟年龄没关系,我就是这么想的,也会这么做的。”家是国,国是家,家国两相依,陈祥榕用他的青春誓言践行着清澈的爱。清澈的爱,令雪山巍峨。清澈的爱,让五星红旗增色。银色世界里,高原战士高高举起的红旗,像流动的火焰,如一抹春色……这一刻我欣慰了,他们也有了自己的偶像,也有属于自己的《热血颂》!</p><p class="ql-block"> 虽然没有穿上军装,但是这一抹绿色永远在我们周围,或近或远,守护着我们,也引领我们走向希望,走向幸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热血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当你离开生长的地方梦中回望</p><p class="ql-block"> 可曾梦见河边那棵亭亭的白杨</p><p class="ql-block"> 每一棵寸草都忘不了你日夜守望</p><p class="ql-block"> 思念你的何止是那亲爹亲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当你握别温暖的手泪落几行</p><p class="ql-block"> 可曾感到背影凝聚着滚烫的目光</p><p class="ql-block"> 每一颗赤诚的心灵都深深理解你</p><p class="ql-block"> 每一个热切的向往都充满你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你奔向远方带着亲人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你奔向远方带着火热的衷肠</p><p class="ql-block"> 你和我们同在把美好未来开创</p><p class="ql-block"> 你是国魂军魂你是中华的铁骨脊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最艰苦的地方总有着战士的刚强</p><p class="ql-block"> 勇士的肩头肩负着多少人心头的崇仰</p><p class="ql-block"> 谁不知生命的可贵谁没有幸福渴望</p><p class="ql-block"> 你默默无闻的足迹写下不朽篇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作者简介:刘劲樱,教师,喜欢教书,工作之余喜欢阅读和涂涂抹抹,有散文诗歌散见于《玉溪》《玉溪日报》《红塔》《抚仙湖》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朗读者简介:李美丽,女,彝族,生于1972年,从事财务工作,玉溪市红塔区和玉溪市作家协会会员。诗歌、散文作品散见于《滇池》、《玉溪》等刊物及《诗歌中国》等网络公众平台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朗诵者简介:白阳,高中语文教师,喜爱撷取一段静谧时光,与书眠,与书语,在音乐的浸润下,静享生活的美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朗读者简介:雷朴昭,玉溪市作家协会会员,热爱朗诵,喜欢在好声音的世界里沉醉。</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高原作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主办:玉溪市红塔区作家协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投稿邮箱:htqgyzj2024@163.com</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编委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审:雷朴昭 李美丽 黄德翠 蒋文波 张君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审:胡晓 张丽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审:赵演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梦幻/制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