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赵常复同学,作者:李振亮

晴朗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赵常复是我五十年前的同学。</p><p class="ql-block">1974年9月,一个金色的秋天,我和赵常复同学作为工农兵学员一起走进本溪钢校。我俩都被分配在矿山机械专业就读,我在机33班,他在机34班。两年后1976年9月一起毕业,又同时留校工作。</p> <p class="ql-block">1976年(农历龙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发生许多重大历史性事件。</p><p class="ql-block">1月8日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7月6日朱德委员长逝世。9月9日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逝世。</p><p class="ql-block">这一年,本来地质结构相对稳定的东北和华北地区却地震频发。2月4日辽宁海城发生5.3级地震,波及到本溪,震感较强。5月本溪也发生了5.0级地震,震感也很强。当时是半夜,同学们正在宿舍里睡觉,突然,整个楼房都晃动起来,大家全都穿着睡衣跑到外面去了。7月28日唐山发生震惊中外的7.8级特大地震,直接造成24万多人死亡,而且还有大量伤员,国家紧急调动各种可能的交通工具(包括直升飞机)把伤员疏散到附近各省市,当时本溪各大医院全都住满了伤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76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灾难深重的一年,也是改变中国命运的一年</span>,这一年的10月,随着“四人帮”的垮台,十年“文革”宣告结束。</p><p class="ql-block"> 一年之内发生这么多重大事件,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p><p class="ql-block">伴随这些重大事件的发生,这年九月,本溪钢校七六级全体工农兵学员从母校毕业,奔向祖国各地,投身到即将开启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大潮之中,开启了人生新的征程。</p><p class="ql-block">在这届毕业生中有22名同学被留校从事教书育人工作,为国家培养冶金专业技术人才。</p><p class="ql-block">22名留校同学中,矿机科有4人,李勇、章建贞、赵常复和我。矿电科有4人,路文芳、刘金成、尚德锁、王成录。采测科有10人,王国胜、秦道良,艾伟、李慧静、谢安国、郝明凯、高庆凯、王昌华、马淑艳、魏国宏。钢化科有4人,刘文达,鹿启新、王颖、秦丽萍。加上我们上一届毕业留校的40名同学,两届合在一起为62人。可见当时本溪钢校教职员工队伍严重缺编,急需补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i>本溪钢校76届全体留校生合影。</i></b></p> <p class="ql-block">文革十年,全国大、中专院校普遍受到冲击,教师队伍遭到严重摧残,许多老教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被赶出了校园,发配到工厂、农村。本溪钢校以陈广学老校长为代表的一大批老教师:朱光璧、王希烈、李德明、于克忠、徐福洋、关绍卿、肖长年、任传艮、胡长泰、王素泰、苑之初、楼中夏等等,当时还都在农村接受劳动改造。学校的教职工队伍面临青黄不接,急需补充年轻人。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留校的。</p> <p class="ql-block">1976年10月15日这一天,是22名留校生到母校人事科报到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我们就从本溪钢校的学生身份转变为教职工了。</p><p class="ql-block">毕业留校后,我一直是和赵常复同学住在同一个宿舍里,在业余时间里我们俩几乎形影不离。我属龙,他属蛇,他比我小一岁,可是他处处有大样,好像他是哥哥我是弟弟,他总是护着我,什么事都想在我的前面。</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些刚留校的同学早晨起来和晚饭后,会经常在三栋门前的那个小院里打羽毛球。赵常复打羽毛球的水平和我差不多,也就是一般水平,而王成录同学打得比较好,他个子矮,反应敏捷,扣杀十分有力量。刘金城和尚德锁同学也都喜欢打羽毛球,而且水平要比我们高,每次我们都会成为他俩的手下败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i>多么熟悉的小红楼,当时一层为教研室,二层是机关办公室,三层为教职工宿舍。</i></b></p> <p class="ql-block">赵常复人特别老实厚道,说话办事十分靠谱。他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老家住在张其寨,父母都是当地老实巴交的农民,朴实而又憨厚。就在留校后不久,有一个星期天他还带我去过他的老家,并且在他家里住过一夜。他家三间草房,南北两铺大炕,屋里收拾的十分整洁,房前屋后种了好多庄稼和蔬菜,侍弄的整整齐齐,院子里也扫的干干净净,走进家门一下子就会感觉到家里的主人是非常勤劳的庄稼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i>赵常复(后排右1)和同学们在一起的合影。</i></b></p> <p class="ql-block">1978年新年伊始,从冶金部传来一个好消息。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冶金部决定在北京,长沙,重庆,沈阳,长春分别举办冶金系统所属中专学校不同专业的师资培训班,学期为一年半,课程设置是按着大学专科设置的。本来应该在三年内学完的大专必修课程,却被压缩在一年半内学完。毕业后冶金部不发大专毕业证书,只发结业证书。可见那个年代国家对大学文凭控制的是何等严格。于是,学校又把我们这些留校生安排到各地师资培训班参加学习,我被安排在北京钢铁学校(现更名为北方工业大学)举办的数学师资培训班。赵常复也被安排在北京钢铁学校,他参加的是物理师资培训班学习。我们俩又在同一个学校参加培训学习。</p><p class="ql-block">1978年春,一股改革的春潮正在神州大地涌动,几乎每个人都像是一颗刚刚发芽种子,破土而出,意气风发,释放出一种蓬勃的朝气,向阳而生。</p><p class="ql-block">三月初的北京,春风抚煦,万物复苏。北京钢铁学校坐落在当时的石景山区西黄村,学校周围是大片的农田。空气清新,生机盎然。</p><p class="ql-block">从本溪钢校来北京进修学习的一共有九个人,进入数学师资培训班的有王彦忠、刘震、李首奎和我。进入物理师资培训班的有赵常复、刘光威、朴红梅、高建新、张传梅。</p><p class="ql-block">那时虽然我们在本溪钢校已经读了两年中专,但是,基础知识仍很薄弱,加上课程安排的又紧,每天都要上十几节课,满堂灌,连晚上都要上课。我们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珍惜学校给安排的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每个人都很刻苦,争分夺秒、孜孜不倦地学习,只为追回被文革耽误的读书时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i>作者(右)与赵常复在北京中山公园合影。</i></b></p> <p class="ql-block">北京培训结束后回到学校,根据工作需要我被安排在数学教研室,赵常复被安排在后勤做管理工作。</p><p class="ql-block">大约在一九七九年他和合金厂中学教师小左结了婚,生了一个儿子,一家三口小日子过的欢欢喜喜的。</p><p class="ql-block">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他的爱人是学校里的班主任,在校园里带领班级学生打篮球时,为了追赶一个飞快而去的蓝球,随着篮球一起跑到了操场边缘,由于惯性作用使她没有刹住脚,而这个操场边缘又没有围栏,下面就是一个一米多深的水沟,结果她重重地摔进了水沟里,脊椎骨断裂,造成了高位截瘫,下半身终生残疾。可怜的常复命太苦了,结婚不到两年,就遇到了这样的灾难。</p><p class="ql-block">爱人丧失了工作能力,连自己的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孩子又小,他白天到学校上班,下班回来买菜、做饭,伺候孩子,照顾卧床的妻子,所有的家务活都落在他一个人的身上。</p><p class="ql-block">赵常复也真算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好丈夫,他没有抛弃残疾的妻子,也没有放弃这个跌入谷底的苦难家庭。他克服种种困难,几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好妻子,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孩子拉扯大。从幼儿园到小学、再从初中到高中,直到考上了大学。</p><p class="ql-block">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没有耽误,开始在学校后勤工作,后来就一直在矿机科实验室里做实验教师,后来担任机械系办公室主任。他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全校教职员工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被他的精神所感动。</p><p class="ql-block">2016年春节前夕,腊月二十六这天晚上(我当时已经调到了市政协工作,正带领部分市政协委员在外地学习考察,不在市内)突然接到小左给我打来的电话,说赵常复因突发心梗,经抢救无效而离开人世,第二天早上出殡,那一年他才63岁。由于时间太仓促了,实在是来不及赶回来,我没有能够参加他的遗体告别,留下了终身的遗憾。</p><p class="ql-block">赵常复是我的好兄弟,实实在在的好人,本溪钢校(冶专)的好老师。他的音容笑貌一直留在我的心里,永远挥之不去。</p><p class="ql-block">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匆匆写了以上这些话,并以此文缅怀已故的赵常复同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