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家人团圆和对未来美好向往祝愿的节日。故人有很多赞美中秋的诗词,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被誉为古今绝唱。我们普通百姓没有这样雅兴。在不同的年龄段对过中秋有不同的方式和情景。</p><p class="ql-block"> 童年时代我和祖母生活在梅村大西园农村。每到中秋想的是可以吃麦饼和芋头。按家乡的习俗,芋头都在中午吃,记得那时在学校上课,到第三节课心里想的就是吃芋头,下课后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家中,祖母己把芋头盛好,吃得津津乐道,胜似山珍海味。吃了芋头晚上吃麦饼,麦饼的馅心是用食盐加素油麺粉相拌的,还有的是加一些糖,在麦饼的二面加一些芝麻。放在鍋上烤干即成。很香很脆,是那时最上等的食品。</p><p class="ql-block"> 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困难时期,老百姓饭都吃不饱,于是中秋这个节日也被大多数人淡忘了。后来我参了军,每到中秋部队都改善伙食,早上油饼油条豆浆,晚上菜肴比平时丰富。身在异乡有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觉,晚上当一轮明月升起时,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故乡,想起了童年,想起了父母兄弟姐妹,家书一封问候。</p><p class="ql-block"> 结婚成家以后,生儿育女两个孩子,小孩由安镇乡下的岳父母带养。那时候是七八十年代,由于工资低,虽然温饱不成问题,但生活还是很艰苦。我家住在南站新村,妻子是学校的老师,由于离家近,常住学校值班。这样既节约了水电,煤球等费用,又帮了其它老师的忙(值班是老师轮的,每人一周)。记得有一年的中秋,为了节约,我们也不讲究,没有买芋头,买了几只比芋头便宜很多的山芋(红薯),我们烧汤山芋代替了中秋晚饭。晚上我们坐在操场上乘凉,明月当空,如同白昼,凉风习习,我们没有欣赏月光如水的美景。而是遐想什么时候我们的工资能提高,从而改善生活。</p><p class="ql-block"> 后来工厂福利分房,我们乔迁到了河埒小桃园新村。儿子上初中,女儿上三年级的那年中秋。早上我们吃了糖芋头,由于工作忙,没有时间做麦饼。晚上女儿闹着要吃月饼,无奈我去买了一个月饼,一切两,两个孩子每人半个。现在想来还很是感慨,不是我们吝惜,也不是我们不关心孩子,实在是工资微薄。月饼这个概念还和我们无缘。</p><p class="ql-block">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我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凭妻子老师的优势,学校所在的生产大队还批了我们两间地基自建民房,随着孩子的长大都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到了九十年代后期都相继结婚成家。数年以后,我们过中秋节,不只是热闹而是质量。儿孙满堂加上父母,一家人一大圆桌,菜肴丰盛,饭后吃月饼,其乐融融,共享天伦之乐。晚上去蠡湖边渤公島赏月,看鼋頭渚烟火,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中秋节,国家规定有假期,鼓励消费,太平盛世,节日气氛浓厚,人民的生活观念,生活质量有了极大的改变和提高。这时候过中秋节是子女请我们,儿孙绕膝,我们乐享晚年,中秋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传统佳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