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铜梁的千年古城——安居古城

灰太郎穷游

在重庆铜梁区西北部17公里处,有一座文化底蕴悠久、文物古迹丰富、自然风光优美的千年古城,这就是安居古城。 <p class="ql-block">  安居古城,隋开皇八年(588年)建县,因境内有赤水溪,故取名赤水县。南宋避战乱,衙署迁至龙多山。</p> 元朝时,县废并入合州、铜梁。明成化十六年复置县治,更名为安居,有安居乐业之意。 从游客中心拾阶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高的城门,此门称为“星辉门”。据说以前安居古城有九道城门,先是用砖木修建,到明朝中叶后改为用石来砌。 星辉门位于安居古城南端,与武庙和县衙相邻。因为安居的地理位置是南高北低,所以星辉门也是城中最高的一座城门。相传农历八月十五时在星辉门城楼上望月,不仅能看清银白如玉的月亮,而且还能看到月亮四周星光四射。如果有缘的话,说不定还能看到玉兔欲跳入怀呢! 穿过城门,走进老街,放眼望去,经过一番整修后的古城,街道干净整洁,古香古色,两旁的建筑高低错落,排列有序,体现出小山城的韵味。 两边的建筑以二层楼居多,不时还可以看到修有美女靠的吊脚楼。偶尔一幢高一点的楼房平地而起,显得特别惹眼。 街两旁院子的门楼,飞檐翘角,宛如一双伸展的鹰翅,优雅而威严。 <p class="ql-block">  老街上有很多商铺,商铺前面的柜台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当地特色食品,或者小吃的各色调味品,惹人眼球,撩起人们的食欲。</p> 有的院墙上,还展示着以前这里的居民使用的老物件。 还有展现安居古城旧貌老照片的照片墙。 沿着老街走不多远,就可以看到天后宫。天后宫又称妈祖庙、福建会馆,由福建士绅集资修建。始建于明,位于安居古城南街,左后临武庙,右与湖广会馆共壁,前门临街,背靠山,山后有川主庙。 安居位于琼江、涪江的两江汇合处,古时这里商贾云集、航运发达,商船每次出行,船长都要到妈祖庙进香祈福保平安。 每逢妈祖生日和妈祖逝世日,天后宫都要组织盛大祭祀活动,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站在院中放眼四周,整个天后宫布局精妙,庭院楼台设计严谨。 徽式建筑特色的马头墙,造型高地错落,富于变化,青瓦白墙,雕刻装饰题材丰富。 天后宫的隔壁就是湖广会馆,它始建于明朝中叶,明末毁于战乱。清乾隆年间重建,咸丰又毁于火灾,光绪年间由湖广士绅捐资重修,2003年再次培修。 宫门气势宏伟,门楣上书“万世永赖”。 会馆坐落在安居古城南边。左与妈祖庙(天后宫)共壁,右与齐安公所(帝王宫)相连。 会馆依山而建,由低到高多重进深。会馆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1387平方米。 会馆中有戏台一座,古戏台前柱上斜撑雕刻精美,神仙人物栩栩如生。 从戏楼下步入宽大的院坝,天井、院落造型独特,房间布局错落有致,整座宫院可容纳上千士民在此聚会。 石栏杆雕有狮子、麒麟、盘龙等多种瑞兽和吉祥图案,前后天井栏杆雕有二十四孝等人物图案。 会馆内还有很多牌匾,从被磨灭的痕迹上看是有一定年代的牌匾了。 会馆内的房间内,展示了很多清末民初时期的家具,家具上精美的雕刻图案,让人赞不绝口。 床上的镂空雕花图案,雕刻精细,工艺精湛,美不胜收。 继续前行,就来到齐安公所。齐安公所又名帝王宫、黄州会馆,是由原湖北齐安郡移民共同出资修建。里面正殿供有“三元大帝”或称“三官尊神”(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 看了保存下来的宫院,沿街还可以看到汛署衙门。 正殿保存完好的药王庙,内供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世称孙真人,后世尊之为药王,成为汉族民间信仰之一。 火神庙,始建于明,原为明万历年间安居县察院所在地。因明末安居屡遭火灾,人们为了避免火灾,清乾隆年间把明旧察院改建为火神庙,主祀南方德荧惑星君。 始建于明弘治年间的会龙桥,桥面用条石铺成。 黄埔军校旧址,从这里走出了五批黄埔军校生。 在古城1000余米的老街上闲庭信步,看到民居与商铺交织在一起。 酒楼与茶肆比比皆是。 古老的祠堂与庙宇更是左右相连。 古街小巷,青石小径,千年古城的整洁与宁静,让我们流连忘返。 青砖、木门、红灯笼、轩窗、檐角、老茶馆渐次呈现,无不感觉到古朴与厚重的铺面而来。 古城的一砖一瓦都散发着原生态的历史气息。 旧时的标语和展览馆承载着过去的历史。 <p class="ql-block">  古城有很多特色小吃。糖关刀(又名糖画)是一种汉族民间手工艺,是以糖为材料来做各种造型。一勺一铲,将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成可以牵丝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随即用小铲将糖关刀铲起,粘上竹签,一幅精美的作品即大功告成。</p> 一直以经营石磨豆腐为主的科甲坊,坚持采用传统工艺和科学配方,选以优质大豆、天然植物香料配以八角、肉桂、丁香等名贵中药材,其产品绵韧细腻,口感独特、回味无穷。 祈福芝麻脆,龙乡铜梁几乎失传的一种特色小吃。芝麻脆采用祖传手工艺,选用优质糯米、上等芝麻、植物油、葛粉、山药、白糖为原材料,其色泽微黄芝麻油亮,把两三股条状面拧在一起,用油炸熟,好似一根根玉蚕,入口爽脆化渣,芝麻酥香。 翰林酥,一种独具特色的小米酥,因清代“父子双翰林”王恕的母亲(王汝嘉的奶奶),将它作为儿子、孙子进京赶考路上的食物,最后被皇上钦点为翰林大学士的故事而得名。后来老人们总喜欢为儿孙亲手制作这份小吃,其实就是告诫孩子们要好好学习,以先辈为榜样,光宗耀祖。 跨越千年的历史,凝聚了安居古城千年的丰厚底蕴。 经过千年的风霜雨雪洗礼,这座古城的各种深厚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最终形成了这座伟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